作者 | 安岱
編輯 | 暴雨
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終于翻身了。
财報顯示,2024 年,阿迪達斯全球營收達 236.8 億歐元,同比增長 12%,淨利潤扭虧爲盈。2023 年虧損 7500 萬歐元,2024 年賺得 7.64 億歐元。

其中,業績曾連續八個季度下滑的大中華區,終于翻身了。去年銷售額爲 34.59 億歐元,已連續七季度增長,營收增速重回兩位數,比上年增長 10.3%。
這份成績單亮眼得讓人懷疑,别忘了在 2021 年,阿迪還因棉花事件而遭到中國網友集體抵制。
時隔 3 年,阿迪怎麽又行了?
不知道你留意到沒,阿迪達斯,越來越像一家中國企業了!
爲了挽回國人的錢包,阿迪的産品越來越 " 中國風 ":用苗繡、盤扣等傳統文化元素,打造龍年新春系列;推出不到 300 元一件的寫有中國字樣的運動服,這些都是它讨好中國消費者的 " 小心思 "。

圖源 adidas Originals
此外,阿迪終于不再執着于做包攬一切的 " 中央廚房 ",而是培養能夠因地制宜的 " 主廚團隊 "。在中國區,阿迪搭建了一套柔性供應鏈體系,讓中國制造占比從 75% 飙升至 82%。
隻是,這波 " 讨好 " 中國消費者,能奏效多久?阿迪達斯,隻靠 " 讨好中國人 " 就能卷土重來嗎?

阿迪達斯,一度是 " 外國月亮比中國圓 " 的典型代表。
2021 年之前,阿迪在中國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市占率逐年攀升,穩穩占據耐克之後的第二把交椅。
那段時間,NMD 鞋款火得一塌糊塗,小白鞋 StanSmith 席卷時尚界,而椰子鞋更是時尚達人争相追捧的熱門單品。

但在對華态度上,阿迪達斯等西方品牌迎合美國炮制的涉疆謠言,宣布不再在其産品中應用新疆棉。吃着中國的飯,還要砸中國的鍋,腰杆子已經挺直的國人也不縱容它,果斷用人民币投票。
受此影響,2022 年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營收一落千丈,不得不吞下因錯誤決策而釀成的苦果。

圖源:體育大生意 (單位:億歐元)
禍不單行,同年 10 月,阿迪達斯與 " 現金奶牛 "Yeezy 鞋 " 分手 "。這一分手不僅讓阿迪達斯失去了一棵 " 搖錢樹 ",還留下了超過了 13 億美元的庫存。
2023 年,阿迪達斯交出了經營三十多年來最差的一份财報:歸母淨利潤倒虧 0.75 億歐元,是自 1992 年以來的首次虧損。
爲了挽回中國市場,阿迪前任 CEO 承認 " 在中國犯了錯誤 " 後匆匆下課,新 CEO 古爾登上任首次訪華,便特意身穿帶有 " 中國 " 字樣的運動服。
從這一刻,阿迪達斯開始 " 戰術性讨好 " 中國消費者了。

一方面,産品從 " 洋品牌 " 到 " 中國魂 " 的大轉變。
在設計話語權上,德國總部 100% 放權,超一半的産品由中國設計,與前兩年相比有跨越式的提升。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蕭家樂曾透露,2024 年中國團隊自主開發的産品,從創意到上架僅用了 45 天,而過去,則需要 9 個月的全球評審。
設計權的讓渡,爲本土化策略的實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大中華區,阿迪達斯展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決心,加速擁抱中國文化。
2024 年阿迪發力國潮賽道,與中國設計師合作,将苗繡、盤扣等元素巧妙融合進龍年新春系列。這一創新之舉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 年阿迪達斯在國潮賽道的市占率提升至 18%,僅次于李甯。
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蕭家樂在專訪中提到,未來 " 中國創造 " 還将反哺全球市場,占到阿迪達斯整體市場的三分之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另一方面,古爾登上任後大刀闊斧進行的渠道革命:一手抓 DTC,一手抓經銷商渠道。
上任 CEO 的 " 掌控全場 " 戰略在中國遭遇大敗,導緻阿迪達斯連續兩年中國門店數量負增長。古爾登上任後重振批發業務,一邊關掉高線城市效益不佳的門店,一邊敏銳地捕捉到三線城市的潛力,迅速布局,新開了 300 家門店。一系列渠道改革,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24 年批發渠道實現 14% 的增長,DTC 渠道增長 11%。
更深層的改變在于産業鏈的上遊。2023 年實施的柔性供應鏈升級計劃,讓阿迪達斯實現了從 " 以産定銷 " 到 " 以銷定産 " 的轉型。
憑借這一轉變,阿迪達斯不僅把 " 中國制造 " 的産品比例提升到 80%,還讓新品叠代周期縮短至 24 小時。在供貨速度方面,安踏、李甯等本土品牌領先優勢不再。
靠爆款、設計和渠道,阿迪在中國實現了觸底反彈。可這波 " 讨好 " 如此賣力,讓人不禁感慨,阿迪達斯,這個國際運動品牌巨頭,越來越像個中國本土品牌了。

爲什麽這家運動巨頭要這樣 " 讨好 " 中國人?
首先,中國14 億人口的大市場,曆來是運動巨頭們的兵家必争之地。
以耐克爲例,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的 2025 财年第二财季,大中華區占總銷售額的比例是 14.3%,相當于歐洲、中東及非洲總銷售額的一半。

對阿迪來說,中國是它的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于北美和歐洲,是其全球版圖中非常重要的闆塊。2024 年,阿迪達斯大中華區業績占比 15%,而 2021 年之前,這一數字是 22%。

圖源 adidas2024 财報
其次,棉花事件成爲了衆多傲慢的外國品牌在國内市場發展的分水嶺。
棉花事件之後,阿迪在國内市場占有率從接近 20% 跌至個位數。而李甯、安踏之類本土品牌抓住機遇,一度趕超了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
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偏好,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阿迪這次,不僅撞到民族情緒的槍口上了,還無意間充當了國貨逆襲的 " 嫁衣 "。

連時任阿迪達斯 CEO 卡斯珀 • 羅斯特德也承認," 現在的(大中華區)市場需求已經偏向中國本土品牌,而不是全球品牌。"
消費者也紛紛用錢投票,爲國貨站隊。根據艾媒咨詢,2023 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規模已躍升至 4926 億元。這一顯著增長背後,國潮元素的興起扮演了重要角色。
面對市場格局的變化、競争對手的崛起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轉變,阿迪達斯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不 " 讨好 " 中國市場,就隻有被淘汰出局,再倔強的驢也要向現實低頭。

靠 " 讨好 " 中國人,阿迪能笑到最後嗎?
有人剖析阿迪捧紅新爆款的過程,發現它也不見得用了什麽新招:
不斷和知名設計師聯名;邀請明星上腳;頻繁出現在各個國際時裝周;頻繁出現在網紅身上 ……
還有國潮營銷這招,阿迪達斯也不是第一個,爲什麽阿迪奏效了,李甯卻很快失效了?
當下的 " 國潮一哥 " 李甯,還在發展失速的泥潭:市值蒸發超 2000 億港元,而且質量短闆再也藏不住了 ……

在巴黎奧運會上,李甯就以一種很新的方式,翻車了:" 奧運短褲 " 不僅吸汗性差,還卡裆。這讓人們想起了早在 2021 年,李甯球鞋還割傷運動員腳趾,不過在國潮情緒高昂的年代,人們更關注品牌的國風設計,短暫忽視了這些質量問題。
反觀阿迪達斯,去年推出的 ADIZERO ADIOS PRO EVO 1、ADIZERO ADIOS PRO 4 等競速跑鞋系列,助力運動員赢得 2024 年世界 50 大田徑和路跑賽事中超一半的冠軍,大獲好評。
阿迪在重回中國市場期間,還打造了一個新爆款—— Samba 德訓鞋。這款誕生于 20 世紀 50 年代的經典球鞋,在 "Jennie 同款 " 的明星效應之下,掀起了一股全球範圍的複古跑鞋熱潮。
在小紅書上,關于 Samba 鞋的相關筆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數量多達 155 萬篇,詞條浏覽量突破 10 億。在北京和上海的白領中,63% 的女性将 Samba 鞋視爲 " 辦公室戰靴 ",既舒适又時尚,完美适配工作與日常出行場景。
德訓鞋的熱銷,撬動了阿迪達斯的整體營收增長。海外咨詢機構 Laced 的數據顯示,阿迪達斯 Samba 系列 2023 年銷售額的同比增幅超過 20 倍。而在大中華區,這對于連跌了一年多的阿迪來說,意味着 " 重回巅峰 " 的可能性。
當阿迪達斯的 Samba 德訓鞋時隔 75 年 " 現象級複活 " 時,幾乎沒人追問,爲何李甯難以複刻這類神話。
這一對比,折射出兩家品牌在核心技術積累上的差距:阿迪達斯近年來其研發投入在每年 1-1.5 億歐元左右。2024 年上半年,李甯研發費用率僅爲 2.2%,而阿迪達斯、耐克近年來研發費用率在 5%-10%。
李甯的困境和阿迪達斯的翻紅,恰恰印證了一條行業鐵律:潮流易逝,但産品力永不褪色。
阿迪達斯碾壓李甯的殺手锏,不是來去都像一陣風的某個時尚元素,而是能夠被反複開采的産品礦脈。
阿迪達斯的翻紅看似依賴聯名、明星帶貨等 " 常規操作 ",實則是一場降維打擊。複古回潮的背後,其實是阿迪達斯的設計師團隊每年對 Heritage 檔案庫進行系統性考古,将上世紀 70-90 年代的賽場服飾轉化爲現代日常着裝方案。

這意味着,當新興品牌絞盡腦汁創造 " 經典 " 時,阿迪隻需從曆史庫存中挑選 " 未來爆款 "。與國際巨頭相比,國産品牌還很年輕。
如今,運動消費已進入 " 快時尚 " 節奏,Samba 的爆款持續期還不到兩年,遠不及 Yeezy 的 5 年生命周期和小白鞋的十年周期。阿迪能不能赢到最後,就看它能不能盡快找到下一個爆款。
但作爲 " 爆款王 ",阿迪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