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坤輿商業觀察,作者|任龍園,編輯|吳辰光
經曆了連續兩年的虧損後,奈雪的茶終于扭虧爲盈了。
8 月 29 日,奈雪的茶發布 2023 年上半年财報,營收 20.45 億元,同比增長 26.8%;經調整淨利潤 7020 萬元,同比扭虧爲盈。
奈雪的茶将此歸功于經營門店數量的持續增加,以及 2023 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地區疫情管控措施的放開。
自 2021 年 6 月 30 日登錄港交所以來,奈雪的茶共發布 5 份較爲完整的财報,包括 2021 年上半年、2021 年全年、2022 上半年、2022 年全年以及 2023 年上半年。其中,中間三次均爲虧損。由于季度報數據不完整,大多隻體現門店數量,沒有盈利數據,因此不計算在内。
需要說明的是,奈雪的茶在 2021 年上半年盈利 4820 萬元,但該财報未經審核,隻是由外聘單位審計,不算真正意義上的上市财報。而據 2021 年财報中的同比數據顯示,奈雪的茶在 2020 年盈利 1660 萬元。此外,奈雪的茶還曾發公告稱,在 2022 年 6 月實現了單月盈利。
因此嚴格來說,此次是奈雪的茶上市以來經審計的首份盈利成績單。
縱觀上市以來的 5 份财報,無論是虧損還是扭虧爲盈,奈雪的茶将客觀原因一緻扣到疫情因素上,而主觀原因則是門店擴張。不同的是,奈雪的茶從 2022 年開始注重降本增效,雖然仍是虧損,但成本控制相比 2021 年已見成效。今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過去,單店盈利能力提升,再加上持續控制成本,終于實現扭虧爲盈。
展望未來,奈雪的茶的一大看點無疑是加盟,其在财報中也表示,未來會單獨公布加盟數據。從今年 4 月讓旗下樂樂茶試水加盟,到 7 月親自下場搞加盟,奈雪的茶不再堅守直營模式,巨大的思想轉變無疑來自越來越卷的市場形勢。
奈雪的茶雖然年年喊門店加密,但截至目前,其門店規模在整個新茶飲賽道幾乎墊底。另一方面,近期多家新茶飲品牌排隊 IPO 的消息漫天飛。此外,還有越來越卷的價格戰,這些都讓奈雪的茶倍感壓力。
顯然,在 " 後疫情 " 時代,新茶飲的下半場剛剛開始,頭頂新茶飲第一股光環的奈雪的茶,面臨的新一輪挑戰也才剛剛開始。
第二增長曲線或顯雛形
奈雪的茶此次實現扭虧爲盈,離不開主業務的增長。
具體業務上,上半年,奈雪的茶茶飲店營收 23.54 億元,同比增長 25.3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90.8%;瓶裝飲料營收 1.57 億元,同比增長 83.7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6%;台蓋營收 0.33 億元,同比下降 24.07%,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1.3%;其他營收 0.49 億元,同比增長 31.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1.9%。總體看,奈雪的茶茶飲店依舊是支柱業務,表現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整體業績。
奈雪的茶茶飲店營收來源表現上,門店訂單貢獻了 3.54 億元,同比下降 5.16%,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15%;自提訂單貢獻了 9.67 億元,同比增長 44.79%,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41.1%;外賣訂單貢獻了 10.33 億元,同比增長 23.4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43.9%。總體看,門店訂單和外賣訂單營收的占比均出現下降,分别同比下降了 4.9% 和 0.7%;而自提訂單的營收占比則同比增長 5.6%。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報将瓶裝飲料首次單獨列出,以往該業務與零食等都歸爲其他業務中,其 6% 的總營收占比追平曆史第二高。2022 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其他業務總營收占比爲 6%。由此可見,瓶裝飲料業務在未來有望成爲奈雪的茶第二增長曲線。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此次台蓋 1.3% 的總營收占比同比下降 0.9%,已是曆史最低。實際上,自奈雪的茶上市以來,台蓋業務的營收及總營收占比均處于持續下降狀态。由此可見,台蓋已逐漸淪爲雞肋業務。
也正是由于瓶裝飲料的發揮,奈雪的茶茶飲店此次 90.8% 的總營收占比也創曆史新低,即将跌破 90%。
分業務線表現,上半年,現制茶飲營收 19.05 億元,同比增長 29.37%,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73.5%;烘焙産品營收 3.66 億元,同比下降 3.77%,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14.1%;瓶裝飲料營收 1.57 億元,同比增長 83.7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6%;其他産品營收 1.66 億元,同比增長 55.56%,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6.4%。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首次将瓶裝飲料數據單獨列出,意味着奈雪的茶第二條增長曲線已開始顯現。如果能夠持續創新,或許還會迎來更大的增長機會。然而,瓶裝飲料市場的發展空間有多大,還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則指出,奈雪的茶瓶裝飲料業務是依附于其茶飲體系的擴張來發展的,兩者之間有相互的關聯性,因此不能簡單的把瓶裝飲料當做一個增長曲線。如果其茶飲品牌出現危機,瓶裝飲料也會遇到發展瓶頸。實際上瓶裝飲料是對奈雪的茶現制茶飲産品的市場擴展,也是盈利點的一種擴充。
持續降本終扭虧爲盈
與去年一樣,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在成本方面依舊控制的不錯。不同的是,随着疫情成爲過去式,再加上門店規模的擴大以及單店盈利水平的提升,此次奈雪的茶終于扭虧爲盈。
成本方面,上半年,奈雪的茶絕大部分成本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總體控制的不錯。
材料成本 8.26 億元,同比增長 27.3%;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31.8%,同比基本持平。
員工成本 6.86 億元,同比下降 3.68%;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26.4%,同比下降 8.4%。
使用權資産折舊 2 億元,同比下降 9.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7.7%,同比下降 3.1%。
其他租金及相關開支 1.62 億元,同比增長 58.82%;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6.3%,同比增長 1.3%。
其他資産的折舊及攤銷 1.43 億元,同比增長 13.23%;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5.5%,同比下降 0.7%。
廣告及推廣開支 0.74 億元,同比下降 1.46%;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2.9%,同比下降 0.8%。
配送服務費 1.91 億元,同比增長 17.23%;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7.4%,同比下降 0.6%。
水電開支 0.67 億元,同比增長 25.38%;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2.6%,同比持平。
物流及倉儲費 0.69 億元,同比增長 16.87%;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2.6%,同比下降 0.3%。
融資成本 0.34 億元,同比下降 23.25%;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1.3%,同比下降 0.9%。
其他開支 1.17 億元,同比增長 12.68%;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爲 4.5%,同比下降 0.6%。
門店表現方面,上半年,奈雪的茶茶飲店每筆訂單平均銷售額 32.4 元,同比下降 11.7%;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訂單量 363.4 單,同比增長 4.97%;門店經營利潤 4.725 億,同比增長 141.6%;門店經營利潤率 20.1%,同比增長 9.7%。
上半年,奈雪的茶茶飲店新增 126 家。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奈雪的茶在全國 93 個城市擁有 1194 家茶飲店,注冊會員數量約 6640 萬名,月度活躍會員總數達到約 430 萬名,月度複購率約 23%。
奈雪的茶表示,當進入新市場時,由于門店相對稀疏,難以培養客戶消費習慣,單店日銷售額将逐步下降;同時,由于持續拓張,新開門店占比相對更高,該等市場現有門店需爲其招募和儲備人員,對現有門店經營利潤率造成壓力。但随着經營時間增長,消費者在該等市場的消費習慣逐步形成,加之新開門店占比逐漸下降,預計茶飲店平均單店日銷售額将逐步走向平穩,并且門店經營利潤率水平将逐漸緩慢提升。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門店密度。
一直以來,奈雪的茶的市場布局主要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和重點二線城市。對于下一步,仍持續在這些城市進一步擴張茶飲店網絡并提高市場滲透率,以期培養和鞏固消費者對高端現制茶飲的消費習慣。
江瀚指出,雖然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仍有很大的容量,但奈雪的茶整體市場布局還是有局限性,特别是在新興市場或下沉市場,因此需要繼續探索新的市場機會,以實現更廣泛的市場覆蓋。
加盟模式成未來看點
對于未來,加盟無疑是一大看點。
奈雪的茶于今年 7 月 20 日開放加盟,要求在形象、産品、運營等各方面與直營門店保持一緻,加盟模式的最大目的無疑是想覆蓋過往直營門店較少觸及的地級城市。
奈雪的茶預計将在未來一段時間内,在維持穩定毛利率的基礎上,将産品價格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幫助合夥門店更快占領低線城市市場。首批奈雪的茶合夥門店預計将于 2023 年下半年開出。同時,未來奈雪的茶還會單獨披露加盟商的表現。
但一個問題是,根據已開放加盟的新茶飲品牌看,奈雪的茶的整體加盟門檻是最高的,這或許會制約其發展速度。
坤輿商業觀察此前通過對比奈雪的茶、樂樂茶、喜茶三家的加盟數據發現,如果換算到每平米單價上,奈雪的茶的加盟費在樂樂茶之下,比喜茶高不了多少,但大店面積卻讓總體價格比競争對手翻了倍。
奈雪的茶對加盟店的面積要求爲 90-170 平米,樂樂茶加盟店要求 30 平米起,喜茶加盟店有兩種面積可選,分别爲 50 平米和 80 平米。加上裝修等其他投入,奈雪的茶(按 90 平米)、樂樂茶(按 30 平米)、喜茶(按 50 平米)的起始加盟費用總計分别爲 98 萬元、40 萬元、38.8 萬元。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奈雪的茶沒有按年繳納的費用,而喜茶和樂樂茶均有。其中,喜茶有系統運營使用費 2 萬元爲按年繳納,單店合作服務費 5 萬元爲三年一繳;樂樂茶有品牌使用費 1.5 萬元爲按年繳納。但喜茶單店(按 50 平米)加盟費要想達到百萬元的費用至少要用 18 年,而樂樂茶(按 30 平米)則要用 40 年。
江瀚認爲,奈雪的茶大店模會對加盟商造成一定的阻礙,但可以通過品牌影響力和營銷支持來吸引更多的加盟商。與競品小門店加盟模式比,奈雪的茶擴張速度的劣勢可能會被拉大,但可以通過優化運營和提高效率來縮小差距。但如果想下沉,還需要采取更加靈活的策略,以适應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賴陽指出,加盟模式的最大風險是對于加盟商的管理,在加盟商的品控、運營标準、執行能力的監管等都有很大挑戰。至于店鋪規模,企業應當探索不同的店鋪體,形成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的店鋪來進行覆蓋,這樣對于企業的發展更加靈活,對于加盟商也提供更多适合自己的選擇。
據悉,奈雪的茶和旗下樂樂茶定位相同,隻是覆蓋區域不同。從這點看,奈雪的茶加盟模式的靈活性還有待提升。
奈雪的茶面臨的挑戰不僅限于此,今年以來,至少有 6 家新茶飲品牌考慮 IPO 消息頻出,同時,部分品牌圍繞着萬店規模的争奪也提上日程。
據窄門餐眼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霸王茶姬共 2183 家門店,喜茶共 2470 家門店,一點點共 3178 家門店,CoCo 都可共 4456 家門店,茶百道共 7002 家門店,滬上阿姨共 7003 家門店,書亦燒仙草共 7018 家門店,古茗共 8281 家門店,蜜雪冰城共 25129 家門店。除了蜜雪冰城早已破萬店并遙遙領先外,古茗和滬上阿姨都提出了到今年年底門店過萬的計劃。
再看奈雪的茶,截至上半年 1194 家門店,再加上樂樂茶官網顯示的 160 家直營店(截至目前沒有透露加盟數據),總體門店規模在整個新茶飲賽道中幾乎排名墊底。因此,奈雪的茶在下半年乃至以後要想有更大的規模表現,加盟模式或成全村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喜茶從 2022 年 11 月開放加盟起至今僅用 9 個月,加盟店數量就突破 1000 家,而直營店突破 1000 家卻用了 7 年。
可以預見的是,随着大環境好轉,新茶飲賽道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作爲國内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過往的表現不匹配一家上市公司的角色,此次擺脫虧損也許是個階段性結果。随着市場競争進一步加劇,以及其他新茶飲品牌 IPO 進程的加速,未來奈雪的茶會受到更大的擠壓。
在江瀚看來,今年 IPO 成功率會比前三年大一些,但新茶飲行業已經過了初期的網紅階段,内卷加劇,資本市場上需要講新的故事以吸引投資者。未來,新茶飲行業可能會進入更加注重品質、健康、創新和體驗的階段。
賴陽則表示,品牌的發展不能靠講故事,還是要紮紮實實的運營,運營能力的提升包括店鋪的管理,供應鏈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産品品控的能力,在這些方面奈雪的茶是有競争力的,也具備了長期發展的後勁。
" 目前國内各地市場發展并不均衡,向下沉市場蔓延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品牌因下沉過快,而降低品牌形象和品質,從長期看是不利的。而發展速度即便相對緩慢,但對于品牌和品質有保障,所以每個品牌應堅持自己的定位。" 賴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