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我是 biu 媽!
先問一句,過年期間大家都去哪裡遛娃啦?
雖然也盡量堅持戶外活動,也去了趟山裡玩雪,但是過年期間真的挺冷的,也不想走遠了,帶 biu 出去走走,大部分時候還是在市區内到處逛街逛商場。
和朋友聊天時,我無意中說起了自己喜歡帶娃逛商場,有的朋友有些不解。
現在實體店買東西又貴又不好挑,你要買啥,非要去逛街買?
我隻是帶娃去逛逛啊,不買啥啊
不買東西沒必要去逛商場,不如帶孩子去戶外。
我們也去戶外啊……但是我喜歡逛,準确的說,是喜歡 " 參觀 " 商場。
最後這個話題就這麼過去了,我内心卻感到一種遺憾。
我們常常教育孩子要觀察生活,要發現生活中的美,但是每每說到這個話題時,要麼想着去公園、要麼想着去博物館……
雖然這些地方都挺好的,但是現在很多孩子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并不是沒有感情和美感的鋼鐵森林,城市裡的建築、景觀和商業,都是值得好好觀察、多多發現的。
甚至是更貼近孩子生活、更真實的 " 美 "。
我有時候會和閨蜜開玩笑說,逛街現在可是位于 " 遛娃鄙視鍊 " 底端,仿佛不僅沒有收獲,還 " 勾 " 得娃想亂買東西。
但現在很多城市景觀,甚至請來知名藝術家設計;商場每個季節都有貼合時節,而且精心設計的主題陳設……
這些難道不是孩子值得觀察的 " 真實美 " 嗎?
大自然是美的,博物館裡的文化是美的,精巧、熱鬧、充滿了利益和世俗的城市生活,也是一種美。
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周末想帶娃去最後遛遛的,采購點開學用品什麼的,希望你别再錯過這個鍛煉觀察能力、建立審美的機會,讓娃看看身邊的花花世界吧。
1
如果把城市當作一個大的 " 美術館 ",那麼它的 " 展品 " 是需要我們在逛街過程中自己去發現的。
拿商場來說,今年是兔年,大多數商場都設計了兔年主題的陳設,兔兔那麼可愛,孩子們都會喜歡。
而且兔子這個元素,創作空間大,又很難設計得不好看,就是個很好的 " 發現美的起點 "。
然後會發現,同樣是過年,同樣是兔子,而且幾乎同樣是紅色系,不同的設計展現出來的感覺,可能截然不同。
孩子不管是建立審美,還是培養發現美的眼光,都是需要大量輸入的。這種 " 一個主題,不同風格 " 的輸入,對培養孩子對美的感知力幫助很大。
類似的輸入形式,在閱讀中也很常見。讀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文章,可以很快幫助孩子建立對這個主題的感知和理解。
比如我們熟悉的《年級閱讀》中就有類似的 " 同主題拓展 ",這麼說大家就很明白吧?
試想一下,如果整個城市都是個以 " 兔年 " 為主題的 " 主題展覽 ",那豈不是看了好多好多同主題的展品?
别急,接下來還會有春天主題!也很精彩!
▲ 有的商場已經有點 " 春天 " 的布置了
還有清明、端午、六一、中秋、國慶、聖誕等等,這是一年不間斷的 " 主題美術展 " 啊!
當然也不是隻有商場适合 " 參觀 ",我們的城市裡還有很多值得自己去發現的 " 主題藝術展 "。
前不久我們帶 biu 去了武侯祠,從附近地鐵站開始,biu 就發現了無孔不入的 " 諸葛亮 " 元素。
地鐵站的燈是諸葛亮的扇子、壁畫是三國主題、标語是打扮成孔明的熊貓、蜀漢主題的打卡點……
後來在武侯祠裡也看了一場三國蜀漢的展覽,非常精美,但是從 biu 的角度來看,地鐵站的有趣程度完勝,因為它更加貼近真實生活,多了一種 " 發現 " 的樂趣。
2
不過我也說句實話,上面舉的這些例子,看的更多的是 " 設計 ",而且是面向大衆的設計,不是純粹的藝術。
藝術可能理解起來會更難,會有一定的門檻。很多媽媽們可能對給孩子 " 講藝術 " 沒啥自信,但是這種大衆藝術就不一樣了啊。就是設計給大家看的,那我們都可以帶孩子一起評論評論,屬于孩子自己的審美觀念,也許就在交流和讨論中建立起來了~~
可以圍繞幾個大家都非常好理解,也容易觀察的問題,來和孩子聊聊這個話題:
01
這些設計用什麼顔色?
有什麼設計元素?
猜一猜主題是什麼?
我們之前去奧萊的草莓主題購物節,自然草莓紅和綠色就是最主要的顔色,草莓也是最主要的設計元素。還有彩虹、仙人掌、雲朵等等的卡通形象作為設計元素。
觀察的第一步,就是要先 " 看到 " 嘛。顔色、元素,這些都是最容易觀察到的。通過猜測得出主題,也是一種對觀察的歸納總結。
02
這些設計用了什麼材料?
這些材質會帶來特别的效果嗎?
去年我們去逛商場時,遇見一個童裝的櫥窗設計非常漂亮,biu 特别喜歡,還特意問了櫃員能不能去拍照。
我就提醒她,為什麼這個場景這麼好看,有什麼特别的原因嗎?
她這才意識到用了大量的反光鐳射亮片和鐳射紙,還有透明亞克力球,有大海 " 波光粼粼 " 的感覺。
這次 biu 記住了 " 波光粼粼 " 這個成語,後來做小手工的時候,也特别想把反光鐳射的材質用進去。
除了材料,還有形狀、燈光、互動裝置等等,比起一開始的 " 看到 ",會有更多細節的觀察。
03
你喜歡這個設計嗎?
喜歡哪裡 or 不喜歡哪裡?
同樣主題如果你來做會怎麼樣做?
當然,我們國家很多地方的設計并不是沒有缺點的,甚至會有些 " 醜 "。這個我覺得無妨,既然是面對大衆的設計,大家都可以評判。
我們既要讓孩子觀察,也應該引導孩子觀察的時候也有思考,和孩子一起評判和讨論,就是引導思考的方式。
我們有一次去一個不常去的商場,這個小花朵通道 biu 就提出過自己的 " 設計意見 "。她覺得這個剛好适合她的身高,但是對媽媽來說太矮了,我鑽不進去中間拍照,所以很遺憾,如果她來設計,希望這個通道更高一點,這樣也不需要寫個 " 小心碰頭 ",破壞了整體的感覺。
再比如地鐵遇到的熊貓列車,她非常喜歡,細數了很多她非常喜歡的細節,比如中間的杆是竹子形狀,扶手也是熊貓的頭,座椅也是有熊貓元素,甚至廣播都和普通列車不一樣。每次遇到這列車,都像中了彩票一樣的開心。
雖然這些想法乍一聽有些 " 無關緊要 ",但是都是她自己觀察、思考得出的結果,我覺得難得可貴。
更重要的是,還是同一個城市,有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孩子的世界真的會變得驚喜連連。
04
這些設計讓你想到了看過的繪本 / 書 / 動畫嗎?
年前帶 biu 去看了草間彌生 &lv 在太古裡的裝置藝術。這些波點乍一看有點密集恐懼,看久了覺得還蠻有一種童趣的。
我們倆不約而同的想起來訂閱的月刊《兒童時代》裡有一期《一粒塵》這本繪本,因為也是由波點構成的整個畫面。
這本繪本我本身也很喜歡,故事很有哲思,一粒灰塵被風裹挾,帶着一些迷茫,四處尋找生活的意義。讓我想起去年一整年都很 " 應景 " 的一句話," 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
我不知道草間彌生的裝置和這個頗具哲理的故事,biu 到底看不看得懂,但是從此以後,波點在她心裡應該就不僅僅是個 " 點 " 了,至于她能想到多遠,我不知道,但是我很期待。
3
聊到這裡我猜,肯定還是有人會忍不住想,會這些有啥用?觀察這些有什麼意義?
前面說過的建立審美、提高觀察能力,似乎都有些虛無。最近我都在閱讀美育方面的書籍,覺得收獲很多,本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的。
後來想想,咱們還是說點心裡的大實話吧。
和美術館、博物館裡價值說不清道不明的 " 藝術品 " 不同,城市中所有的這些人為創造的景觀、設計作品,無論是商場,還是公共場合,大多都是有 " 商業性質 " 的。
它們産生的過程,都是被 " 标價 " 的,它們存在的意義,都是有明确的目的和價值的。
如果孩子能夠去稍微思考一下這些背後的目的和價值,那麼他們的思考高度絕對會上個台階。這些也許是觀察自然,逛博物館無法替代的。
▲ 去年 LV 旗艦店的老虎尾巴
比如商場設計特别好看的 " 打卡點 " 是為了什麼?吸引流量?吸引顧客?
再比如一些門店設計特别巨大的裝置,看似和 " 買東西 " 沒啥關系,有些品牌似乎也不太需要吸引更多的顧客,那他們又是為什麼呢?
▲ 樂高旗艦店的樂高樹
biu 媽我大學是主修" 傳播學 "的,這些問題和我當年的專業學習息息相關。
當年我們學校這個專業課程設置其實還算前沿,在十多年前就接觸過 " 流量 "、"kol" 等等近幾年非常熱門的詞語。
但是可惜的是,學過不等于理解。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就 " 讀好書就可以了 ",即使我的父母還算開明,對一些事情,我還是缺乏很多感性上積累。
有時候也想,這些積累是審美呢?
也許是審美培養,也許是一點點商業常識,也許是一些基本的社會學感知……
總之,這些人文社科領域的 " 軟力量 "多麼驚人,正因為學過這個專業,所以更加感觸深刻。
現在很多兒童刊物其實已經意識到了這些,想要幫很多孩子補上這一課。
▲《三聯少年》
以後的社會也許變化更加劇烈,但是無論如何,在也不能讓孩子 "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讓他們去更加熱愛,更加認真的對待她們所處的 " 花花世界 " 吧。
直播預約|今早 9 點整
英文章節書太難,孩子讀不下去?
來果果老師直播間
十天帶孩子入門英語原版閱讀
點擊下方按鈕即可預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