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聯手給澤連斯基下最後通牒!俄軍突然越過邊境線,切斷烏軍補給!特朗普直接發出 " 亡國 " 威脅,烏克蘭該何去何從?
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聖彼得堡無人機制造廠參觀時透露,俄軍第 810 旅已從庫爾斯克方向越過邊境,對烏克蘭蘇梅州發起全面進攻。
簡單說,俄軍不再滿足于防線固守,而是選擇主動出擊,朝烏克蘭縱深挺進。
俄羅斯國防部還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俄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戰鬥畫面,似乎證明他們已經占領了斯維爾德利科沃村,并準備繼續南下猛攻蘇梅州。
顯然,俄方正用鐵甲履帶在戰場上寫下自己的 " 談判條件 ":利益不是靠談判桌上的嘴皮子,而是靠實力和戰場來決定的。
而烏克蘭方面自然是堅決否認這次越境行動的規模,稱隻是一些俄軍 " 破壞偵察小組 " 越過邊境,并已經被摧毀。

面對這樣的消息,他們顯然不能承認,如果普京說的是真的,那就意味着駐紮在庫爾斯克的烏軍和西方雇傭兵被徹底切斷退路,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不投降隻能死,堪稱滅頂之災。
庫爾斯克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二戰時期,這裏爆發了著名的庫爾斯克戰役,被稱爲蘇德戰場的重要轉折點,對整個二戰格局産生了深遠影響。
如今,庫爾斯克依舊是連接歐亞大陸的關鍵節點。
地理上,它位于俄羅斯西南部,與烏克蘭接壤,是俄羅斯向西南延伸的重要門戶,不僅是俄羅斯中部與烏克蘭之間的交通樞紐,更是歐洲東部經濟發展的重要走廊。
自 2022 年以來,庫爾斯克再度成爲俄烏沖突的焦點。
沖突已持續數百天,雙方在談判桌上不斷博弈。從最初的試探性對話到因爲戰場形勢變化而陷入僵局,再到國際社會的調解下艱難重啓,談判進程可謂一波三折。
雙方圍繞領土主權、安全保障和經濟賠償等核心問題展開激烈交鋒,互不相讓。"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 這句名言似乎依然适用。

在這場沖突中,烏克蘭軍隊在兵力不占優的情況下,試圖攻打庫爾斯克,從戰略上看并不明智。
這一舉動更多像是爲了國際觀瞻,而非實質性收益。
俄軍則試圖利用最後的時間窗口,進行大規模進攻,意圖殲滅烏克蘭軍隊的精銳力量,奪取更多地盤。
因此,無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否接受美俄會談結果,這場沖突的結局似乎已漸趨明朗。
再加上,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上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澤連斯基不盡快行動,不簽訂停火協議的話,其國家即将不複存在。
特朗普的擔憂顯而易見:如果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全面勝利,甚至徹底擊敗烏軍和澤連斯基政府,那麽烏克蘭可能面臨亡國的危機。
這樣一來,任何所謂的 " 和平談判 " 也就失去了意義。
特朗普認爲自己已經盡力推動美俄會晤,爲烏克蘭争取到了最好的停戰方案,隻需要澤連斯基點頭同意。
但澤連斯基一直持反對态度,不認可美俄會晤的成果,這讓特朗普非常惱火,因爲這直接削弱了他的談判籌碼。
而戰場上的不利局勢讓烏克蘭幾乎喪失了鬥志,想要在談判桌上獲得有利的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

畢竟,談判通常是建立在軍事力量平衡基礎之上的,當一方處于明顯劣勢時,他們在談判中難以取得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必須正視現實,不再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美俄已經用實際行動對烏克蘭下達了最後通牒,歐盟的支持也無法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
澤連斯基若繼續拖延,等到烏克蘭完全失去談判籌碼時,可能連談判資格都沒有了。因此,越早結束沖突,損失就越小,否則後悔也爲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