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藍鲸财經記者 王健文
10 月 22 日," 醫用敷料第一股 " 敷爾佳發布了上市以來首份三季報。上市僅 84 天,敷爾佳交出了一份營收、淨利雙降的财報。
作爲一家網紅面膜品牌,敷爾佳自上市後便持續受到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關注。敷爾佳也在持續扭轉 " 重營銷、輕研發 " 的外部質疑。
三季報發布後,10 月 23 日,敷爾佳股價低開低走,收于 40.10 元 / 股,較前一交易日下跌 3.95%。
業績股價雙下滑
作爲一家網紅面膜品牌,敷爾佳的爆火與李佳琦不無關系。
2019 年 5 月,敷爾佳首次登上李佳琦直播間,當晚便收獲了銷售 25 萬片的 " 戰績 "。而在網絡上的爆火也讓敷爾佳的業績迅速攀升。2019 年,其營業收入達到 13.42 億元,同比增長 259.44%;淨利潤達 6.61 億元,同比增長 231.20%。
随後數年中,敷爾佳也整體保持了業績增長的态勢。2020 年至 2022 年,敷爾佳的營業收入分别爲 15.85 億元、16.50 億元、17.69 億元;淨利潤分别爲 6.48 億元、8.06 億元、8.47 億元。
不過,2023 年以來,敷爾佳的業績表現卻略顯疲軟。
最新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敷爾佳營業收入爲 13.39 億元,同比增長 1.86%,歸母淨利潤爲 5.36 億元,同比下滑 17.33%。
而僅看第三季度,敷爾佳更是出現了營收、淨利潤雙下滑的情況。2023 年第三季度,敷爾佳營業收入爲 4.71 億元,同比下滑 5.47%;歸母淨利潤爲 1.83 億元,同比下滑 37.26%。
就三季度業績下滑的原因,藍鲸财經緻電敷爾佳,敷爾佳方面回應稱,其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主要是受管理費用大幅增加影響。
2023 年前三季度,敷爾佳管理費用爲 6383.06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05.82%。敷爾佳在财報中表示,該項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爲報告期内管理人員薪酬、敷爾佳北方美谷房屋及設備折舊費、物業費增長所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敷爾佳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也與其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補助大幅減少相關。
前三季度,敷爾佳的其他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分别爲 1211.22 萬元、84.52 萬元,分别較上年同期下滑了 87.39%、74.55%。
而随着三季報的披露,敷爾佳的股價進一步下探。
今年 8 月 1 日,敷爾佳成功登錄創業闆,發行價爲 55.68 元 / 股。上市首日,其股價于盤中最高觸及 80.04 元 / 股。但此後,其股價持續下跌。至 10 月 23 日收盤,敷爾佳股價報收 40.10 元 / 股,下跌 3.95%。與發行價相比,敷爾佳的股價已跌去 27.98%,總市值也已減少了約 62.33 億元。
轉變 " 重營銷、輕研發 " 形象
對于化妝品、護膚品企業而言," 高營銷出業績 " 的銷售策略向來被業内所認同。但即便如此,一直以來,敷爾佳也一直深受 " 重營銷、輕研發 " 形象的困擾。
事實上,作爲一家由藥品銷售企業起家的公司,敷爾佳在研發上有着天然的短闆。1996 年,敷爾佳的前身華信藥業成立。彼時,華信藥業主要從事粉針注射劑的處方藥品批發等業務。
2012 年,華信藥業看中皮膚護理産品的發展前景,并與生産企業合作,于 2014 年完成 " 醫用透明質酸鈉修複貼 " 的研發。次年,華信藥業取得 " 敷爾佳 " 商标注冊證書。
不過,由于自身沒有相應生産資質,直到 2016 年,華信藥業才開始與戰略合作夥伴哈三聯開始進行合作,生産醫用透明質酸鈉修複貼。其中,哈三聯負責産品的獨家生産,華信藥業則負責産品的獨家銷售、推廣及品牌運營維護等。
2020 年 11 月,哈三聯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北星藥業,專門從事第二類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生産及銷售業務。而次年 2 月,敷爾佳通過換股收購的方式取得了北星藥業的 100% 股權。至此,敷爾佳才最終實現了整合産業鏈上下遊,并于今年 8 月登錄了 A 股市場。
正因如此,對于敷爾佳而言,與 " 研發基因 " 相比,其 " 營銷基因 " 顯然更爲強大。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敷爾佳銷售費用分别爲 2.65 億元、2.64 億元、3.90 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别爲 16.75%、16.01% 及 22.06%。而 2023 年前三季度,敷爾佳銷售費用由上年同期的 2.90 億元上升至 3.55 億元,同比增長了 22.60%。而銷售費用率也進一步上升至 26.53%。
不過,與其他開展面膜業務的企業相比,敷爾佳的銷售費用率并不算高。2023 年上半年,可比公司珀萊雅、貝泰妮、華熙生物的銷售費用率分别爲 43.56%、46.34%、46.18%,均高于敷爾佳。
而從研發投入上看,2020 年至 2022 年,敷爾佳的研發費用分别爲 147.97 萬元、524.29 萬元及 1542.61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爲 0.09%、0.32% 及 0.87%。此外,截至 2023 年 3 月末,敷爾佳僅擁有 8 名研發人員。
也因此,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有部分消費者表示,在了解到敷爾佳的研發投入情況和研發人員配置情況後,便對其産品的實際效用産生了一定的質疑。不過,也有消費者表示,實際體驗下來,敷爾佳産品的體驗還算不錯,因此即使其存在上述問題,也會繼續購買其産品。
或許是意識到了研發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敷爾佳也在持續提升再研發上的投入。三季報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敷爾佳研發費用達到 1561.57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40.26%,在當期營收中的占比已經提升至 3.32%。而在此前其發布的半年報中顯示,敷爾佳的研發人員也提升至了 22 人。
針對目前企業在研産品的情況,敷爾佳方面對藍鲸财經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有多項産品在研,包括 III 類醫療器械、II 類醫療器械、修護水乳類産品等類目。此外,企業也正在加強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