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大腦裏,有一個非常簡單的營養成分等式:
碳水 = 主食,蛋白質 = 肉蛋奶。
圖片來源:《哈利 · 波特》
沒錯,肉蛋奶确實是補充蛋白質的三把好手。
但在肉蛋奶這些動物蛋白質之外,有一類常常被忽視的蛋白質,對于我們豐富膳食均衡營養也很重要——
植物蛋白
不知爲何,「植物蛋白」總帶着一種虛虛的感覺。畢竟,「植物」兩個字給人的第一反應是「草」。
而「吃草」這件事,往往飽含絕望。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植物蛋白并不是來自草。
豆類、雜糧、蔬果、堅果,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在一日三餐中其實很重要。
根據《中國營養科學全書(2019 版)》的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攝入的膳食蛋白,需要有兩部分蛋白質組成,充分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30%~50% 優質蛋白 (主要是動物蛋白)
來源于肉、蛋、奶、大豆;
50%~70% 非優質蛋白 (主要是植物蛋白)
來源于谷物、雜豆等。
别看到「非優質」就嫌棄它,這隻是一個分類名字。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植物蛋白對健康有點東西。平時吃太多動物蛋白的朋友,把部分動物蛋白食物換成植物蛋白食物,兩者都吃,均衡搭配,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植物蛋白,可以延壽的好東西!
就在今年,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植物蛋白攝入量,與延長壽命相關。
圖片來源:文獻
研究人員調研了 4.8 萬名 38~59 歲參與者的蛋白質攝入情況,最終發現:
在中年時吃植物蛋白較多的人,比起吃得較少的人,晚年健康長壽的可能性更高。
具體來說,每增加 3% 的植物蛋白攝入,晚年健康衰老的可能性就增加 46%。
在這項研究中,所謂的「健康衰老」,是指沒有 11 種主要慢性疾病、心理健康、沒有認知和身體功能障礙。
沒病沒災、情緒穩定、身體硬朗——差不多就是上經常刷到的「百歲老人培養計劃」「健康老太培養計劃」的完美通關版本。
圖片來源:irasutoya
爲什麽攝入植物蛋白會有這樣的效果呢?
研究人員認爲,植物性食物可以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水平、血壓、胰島素敏感性和促炎标志物的水平,降低心髒疾病風險。攝入更多的植物蛋白,也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風險。
圖片來源:irasutoya + 自己做的
無獨有偶,今年 2 月發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适當用富含植物蛋白的食品替代紅肉和加工肉類、乳制品,可以将壽命分别延長 8.7 個月和 7.6 個月。
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
——大豆和它的朋友們!
剛才說到,豆類、雜糧、蔬果、堅果都是植物蛋白的來源。其中,脫穎而出的是大豆蛋白。比起其它植物蛋白來源,它有一些優勢 ——
首先,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動物蛋白都是優質蛋白,而植物蛋白一般都是非優質蛋白。
其中少有的例外,就是大豆蛋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 自己做的
所謂的優質蛋白,指的是什麽呢?
營養學上評判一種蛋白質是否優質,主要從「消化吸收率」和「氨基酸利用率」兩方面出發,而大豆蛋白在這兩方面都可圈可點。
也就是說,一方面,大豆蛋白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不容易浪費;
另一方面,大豆蛋白有人體需要的全部 8 種必需氨基酸,數量充足,且比例還與人體需要的相近。尤其是其他植物蛋白通常會缺少的賴氨酸,它也有。
圖片來源:網絡 + 自己做的
而且,它還有一個對健身人士很好的優點:它的「支鏈氨基酸」含量高。富含支鏈氨基酸的食物,有利于肌肉合成。大豆(包括黃豆和黑豆)的支鏈氨基酸含量,比雞胸肉的還要高。
圖片來源:soogif
不過有一件事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并不是所有「豆」都富含植物蛋白。
根據營養成分的比例,豆類可以分爲兩大類:
一類是大豆,包括黃豆、青豆和黑豆,蛋白質含量較高(35%~40%),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對較少(20%~30%) ;
另一類是除大豆外的澱粉豆類,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55%~65%) ,蛋白質含量較少(20%~30%) 。
有一個分辨豆蛋白質多少的簡單方法:一般煮了之後糯糯沙沙的就是碳水多,煮了之後還能保持原狀的就是蛋白質多。
比如,隻聽說過綠豆煮了是綠豆沙,紅豆煮了是紅豆沙,但從來沒有聽過黃豆煮了是黃豆沙。
大豆真正的「朋友」,指的是我們中華兒女常吃的——豆制品。比如,豆漿、豆腐……
它們作爲豆制品中的扛把子,優點多多:
降低癌症風險
研究表明,每天增加 54 克總豆制品攝入,可使癌症風險降低 11%。具體來說,每天增加 61 克豆腐,可使癌症風險降低 12%;每天增加 23 克豆漿,可使癌症風險降低 28%。
降低其他疾病風險
與大豆攝入量較低的人相比,大豆攝入量較高的人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風的風險分别降低 17%、13%、21%、12%。
每天攝入 26.7 克豆腐,可将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 18%。
當然,除了豆漿和豆腐之外,選擇也不少……
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豆制品有:千張(百頁)(24.5 克 / 100 克)、豆腐絲(21.5 克 / 100 克)、油豆腐(17 克 / 100 克)。
鈣含量比較高的豆制品有:豆腐幹(447 毫克 / 100 克)、素雞(319 毫克 / 100 克)、千張(百頁)(311 毫克 / 100 克)。
我們特意做了一張豆制品推薦表 吃膩了豆腐、喝夠了豆漿的朋友們,快來收~
圖片來源:丁香生活研究
如此厲害的豆
很多人卻沒吃夠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薦,每人每周應食用 105~175 克大豆,平均下來,每天約 15~25 克。
圖片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各種大豆制品是中餐的代表食材,但随着餐桌上雞魚肉蛋越來越多,豆腐千張等反而少了。
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吃大豆制品,是啥時候?吃了幾口?
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今年發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國 2/3 以上的居民未達到豆制品推薦攝入量,應适當增加。
大家豆制品吃得少,除了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之外,也與纏繞它的一些謠言有關。
其實,豆制品真的很委屈!很多關于它的傳說,都是錯的,比如——
増雌 ❌
大豆異黃酮有「雙向調節」的作用。雌激素不足,它有弱刺激素活性;雌激素太多,它會表現爲抗刺激素效果,最終幫助身體的激素水平保持平衡。
正常吃大豆和豆制品,男性并不會胸部異常發育,女性也不會出現乳腺問題。
痛風風險 ❌
幹大豆确實嘌呤不低 (218mg/ 100g)。但是嘌呤是溶于水的,随着浸泡、研磨、沉澱、過濾等環節,豆制品的嘌呤會逐步降低。大部分豆制品屬于中嘌呤食物,高尿酸的朋友也沒必要完全忌口豆制品。
甚至,關于「攝入大豆降低痛風風險」和「增加植物蛋白可以降低痛風風險」,都是有研究支撐的。
腎結石風險 ❌
腎結石真正的主要原因是喝水太少、鈣攝入不足,再就是動物蛋白過多。咱植物蛋白實在是冤枉!而且豆制品中的鈣和植物蛋白,在這方面反而能起到一些保護作用。
千萬不要被這些謠言蒙蔽了,豆制品真的要吃夠呀!
最後,再說一遍:
植物蛋白再好,也不能代替動物蛋白。大家可以通過飲食組合,來均衡獲取每日所需的蛋白質。
咱不搞非 A 即 B 那套哈!左手動物蛋白,右手植物蛋白,穩穩的很安心。
快轉發給親朋好友,下頓飯記得添點豆哦~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楊月欣,葛可佑 . 中國營養科學全書 : 全 2 冊 , 第 2 版 . 北京 : 人民衛生出版社 , 2019.
[ 2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 3 ] Korat, Andres V. Ardisson, et al. "Dietary protein intake in midlife in relation to healthy aging –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Nurses ’ Health Study cohor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19.2 ( 2024 ) : 271-282.
[ 4 ] Auclair, Olivia, et al. "Partial substitutions of animal with plant protein foods in Canadian diets have synergies and trade-offs among nutrition, health and climate outcomes." Nature Food 5.2 ( 2024 ) : 148-157.
[ 5 ] Wang, Chenting, et al. "So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Nutrients 16.7 ( 2024 ) : 986.
[ 6 ] Zuo, Xinrong, et al. "Soy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15.6 ( 2023 ) : 1358.
[ 7 ] 榮勝忠 , 張豔男 , 王棟 , 等 . 常見幹豆類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研究 . 中國食物與營養 , 2014, 20 ( 6 ) : 61-63.
[ 8 ] Li, Rongrong, Kang Yu, and Chunwei Li. "Dietary factors and risk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7.6 ( 2018 ) : 1344-1356.
[ 9 ] Al-Wahsh I A, Horner H T, Palmer R G, et al. Oxalate and phytate of soy food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 ( 14 ) : 5670-5674.
[ 10 ] 周悅玲 , 丁峰 . 腎結石的危險因素與診斷評估研究進展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 醫學版 ) ,2020,40 ( 05 ) :688-692.
策劃制作
策劃:橘子卡 |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爲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