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2 月 22 日晚間,在小米方面召開的小米 14 Ultra 暨 " 人車家全生态 " 新品發布會中,小米 14 系列中定位最高的小米 14 Ultra 正式亮相。關于這款頂級旗艦的性能、影像等方面的詳細測試,我們三易生活此前已經花了不少時間去準備,詳細的内容将會在後續正式上線。
但這并不意味着關于這部新機,現在就沒有别的可說了。今天借着這場發布會的機會,我們就先來與大家一起聊聊,關于小米這一代頂級旗艦,以及關于他們現在的産品思路。
經過四代打磨進化,小米的影像有了新方向
衆所周知,小米旗下的首款 " 影像超大杯 " 是十周年慶典時發布的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與同期的其他同類旗艦相比,它最大的特色是首發了國産超大底 4800 萬像素主攝 CMOS,同時還率先帶來了 120 倍的超長焦變焦設計。
對于小米自身來說,這款機型也意味着小米開始摒棄之前 " 唯像素論 " 的設計思路,正式追求 " 大底 + 高感光 "。
之後,小米 11 Ultra 則是小米嘗試打造 " 超大杯 " 的第一代産品。它采用了更大(1/1.12 英寸)的主攝,同時減少了後攝的數量,取而代之的是 " 全主攝 "、" 全大底 " 的設計思路。
後續的小米 12S Ultra 明顯延續了這一思路,但首發 IMX989 則開創了 "1 英寸 " 超大底 CMOS 在頂級旗艦機型上普遍配備的新時代。同時它也首次引入了徕卡的光學設計和色彩科技,一時間風頭無兩。
到了小米 13 Ultra,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上的 " 獨立人像長焦 " 設計重新回歸,三主攝變成了四主攝。而且小米在這一代上換用了新的 IMX858、取代了之前的 IMX586,不再追求絕對的 " 全大底 ",而是将所有後攝的對焦和白平衡一緻性擺在了更高的位置。同時其算法邏輯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開始更重視 " 用算法再現光學的自然感受 "。
那麽小米 14 Ultra 呢?首先在硬件上,它的主攝從 IMX989 升級到了 LYT-900。憑借着更低的傳感器功耗,也 " 解放 " 了全時 ISO 融合功能,開始追求 " 超大底 " 基礎上的超高動态範圍。
其次在軟件層面,小米 14 Ultra 首發了全新的自研計算影像平台 " 小米 AISP"。其依托于澎湃 OS 的底層架構,實現了 CPU、GPU、ISP、DSP 同時參與影像計算的能力,使得它可以在一瞬間完成比過去複雜得多,高動态範圍、大範圍景深和多層次色彩的計算。
有意思的是,在這個基礎上,小米 14 Ultra 的影調設計也不再是單純的 " 真實 " 和 " 專業 ",還提供了更多的模式。用戶即可以繼續使用真實的 " 徕卡雙相機 ",也能使用新的 " 大師人像 " 來獲得高素質基礎上更 " 好看 "、更讨好眼球的影像體驗。
說了這麽多,大家是不是覺得小米 14 Ultra 現在的影像設計更 " 親民 ",要迎合更多人的審美情趣、讓更多消費者易于使用了?
是這樣的,但也不完全是,因爲小米 14 Ultra 還提供了一套全新的 " 專業攝影套件 "。接上它之後,你會發現不僅擁有了兩段式的實體快門鍵,以及獨立的攝像快門,而且小米 14 Ultra 在使用該套件時,會默認以 1mm 爲單位進行 " 步進變焦 ",同時可以用新增的撥輪快捷調整曝光補償(EV)。
是的,既要讓普通用戶也更容易拍出 " 好照片 ",又要讓專業的創作者也發現新的、更嚴肅(甚至是更複雜)的影像體驗,這就是小米 14 Ultra 這次的影像設計思路。
要好用、還是要專業?新旗艦這次的想法很特别
有意思的是,縱觀整個小米 14 Ultra 的設計、配置就會發現,這種 " 易用性 " 和 " 專業性 " 的兼顧,幾乎貫穿了它的各個方面。
比如,小米知道大家現在不喜歡大曲面屏,所以它們給小米 14 Ultra 配置了最新的 " 全等深微曲屏 "。但與此同時,小米 14 Ultra 的屏幕又并非單純以 " 峰值亮度 " 作爲主打方向,而是将專業級的色準放在了首位。
又比如,小米 14 Ultra 采用了新的機背造型設計,取消了前代顯眼的隆起結構,并通過更豪華的後攝層次裝飾結構增加了機身的時尚感。與此同時,它還首發了新一代的小米 " 龍铠 " 架構和科納皮材質,在機身的耐用度和抗摔性能方面更上一層樓。
這還沒完,小米 14 Ultra 在機身内部還采用了能顯著增強性能釋放,對遊戲體驗也有加成的 " 環形冷泵 " 均熱闆,同時還專門将均熱闆的散熱範圍擴大了一塊、直接覆蓋高發熱的 CMOS 部分,從而爲長時間拍攝的穩定性帶來了額外的幫助。
除此之外,小米 14 Ultra 這次還有久違的 80W 高功率無線快充,同時新的 5300mAh" 金沙江電池 " 不隻是容量更大、密度更高,而且依然将使用壽命放在了首位,并沒有盲目采用超高功率的有線快充設計。
最後,小米 14 Ultra 這次也有現在頂級旗艦裏最具話題性的 " 雙向衛星通信 " 功能,而且通過自研的 " 澎湃 T1" 信号增強芯片,專門增強了搜星的速度和衛星通訊的穩定性。但它又不隻是将衛星通訊作爲賣點,因爲小米 14 Ultra 内部其實有兩顆 " 澎湃 T1",一顆服務于衛星通訊,另一顆則用于增強日常蜂窩網絡(4G、5G)、甚至是 WiFi 和藍牙連接的性能。
人車家生态全面升級,現在不僅僅隻是互聯
最後,我們來聊聊小米最新版的人車家互聯生态。
過去,我們總是說小米的 AIoT 相比其他競争對手,最爲強大的地方在于它的兼容性,在于它所能提供的設備數量、所涵蓋的設備類型具備壓倒性優勢。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其實也存在一個隐憂,那就是要想真正 " 用好 " 這麽多的互聯生态設備,很多時候就需要有經驗的用戶,一個一個地去手動配置各種聯動條件、智能場景。
所以這實際上就變成了與前面小米 14 Ultra 類似的一個問題。過去的米家産品是價廉物美,但要真正徹底地 " 用好 " 它們,反而可能對于用戶自身的專業度有着一定的要求。
正因如此,當小米此次發布新的小米平闆 6S Pro、新的 RedmiBook Pro 16 筆記本電腦,并展示與其聯動、最新版的人車家生态時。它最讓我們眼前一亮的部分,就在于憑借着澎湃 OS 如今在小米旗下産品線裏的逐漸推開,得以實現多場景、多設備之間基于 "HyperMind" 感知和計算體系、更加自動化的場景構成和聯動體驗。
這也就意味着,今後越來越多的小米生态産品之間的互聯、乃至功能的互相融合,都會變成基于設備自發感知能力、自動化,不需要用戶有專業知識的過程。很顯然,這會真正意義上大幅降低 " 小米生态 " 的細節功能體驗門檻,讓更多的普通消費者意識到," 原來小米的産品可以這麽聰明,原來有小米的生态真的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加輕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