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終于趕上了新能源發展的最後一班列車。
當其他國産品牌紛紛在親民和高端領域完成布局,長安的深藍和阿維塔才姗姗來遲。
兩個新品牌作爲後來者,旗下産品雖然沒有完全吊打競争對手的實力,但确實有不少讓消費者大呼 " 真香 " 的理由,就像剛上市不久的長安深藍 S7,價格和配置确實都很給力。
往下紮根靠深藍,向上發展靠阿維塔。但長安汽車并不滿足于此,還計劃推出全新品牌——長安啓源,官方于近日還發布了首款車型啓源 A07 的預告信息。
(圖源:長安啓源官方)
對于 " 啓源 " 這個名字,小通(ID:dianchetong223)并不是第一次聽,在長安深藍正式定名之前,其公衆号名字就是【啓源汽車】。不過,深藍和阿維塔都還沒有站穩腳跟,現在又來一個啓源,難道長安真的焦慮到 " 多生孩子才好打架 "?
随着最新産品啓源 A07 的更多信息相繼浮出水面,長安啓源的品牌定位也逐步清晰。
結合此前公布的申報信息,啓源 A07 将會提供純電、增程兩種動力版本,産品戰略與深藍汽車趨于一緻,但再仔細對比,啓源 A07 兩種動力的參數與深藍 SL03 不能說毫無差别,隻能說一模一樣。
(圖源:工信部)
沿用相同的動力總成,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深藍和啓源的定位差距不會太明顯,可能會在設計和智能等方面拉開差距,從而輻射到更廣的受衆群體。
或許在啓源汽車更名爲長安深藍之際,小通就該意識到兩者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聯系。現在看來,那次更名很大可能是高層們決定 C385(深藍 SL03 代号)的歸屬,以及深藍和啓源的品牌定位差距。
(圖源:@長安汽車)
再看回啓源 A07 的其他素質。啓源 A07 的設計風格比深藍汽車更加幹脆利落,而且掀背式尾門和前後大燈組都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檔次感出色。結合其中大型轎車的定位,啓源 A07 上市後或和比亞迪漢 EV 和小鵬 P7 競争,要想保持競争力,産品價格就需要坐落在 20-30 萬元這一區間。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說,啓源 A07 的價格比深藍 SL03 高,那是不是代表啓源的定位比深藍更高呢?
小通認爲并非如此。啓源 A07 比深藍 SL03 高一個級别,如果按照同一級别來推算價格,兩者會有較大的重疊。
與其說兩者中誰的品牌定位更高端,不如說兩者的戰略方向不同更爲準确。
(圖源:深藍汽車官方)
這有點像比亞迪的海洋網和王朝家族,驅逐艦 05 和秦 PLUS DM-i 師出同門,可能會出現互相蠶食市場份額的局面,但兩者在設計風格的不同确實在很大程度上區分開兩者的受衆群體。
分析到這裏,小通已經對啓源品牌有了一個基本的品牌認知,但看到啓源 A05 和啓源 A06 這兩款車的申報信息之後,或許長安汽車推出啓源品牌還有另一層面的含義。
啓源 A07 的設計風格簡約,有點造車新勢力産品的味道,但定位更低的啓源 A05 和啓源 A06 就不同了。
啓源 A05 配備了長安逸達同款的前後大燈組,隻是前後包圍進行了重新設計,而且車寬、軸距與長安逸達完全一緻。
啓源 A06 的整體尺寸比啓源 A05 小一圈,但其車寬、車高和軸距與長安 UNI-V 智電 iDD 一緻,而且設計風格非常像 " 純電版長安 UNI-V"。
你可能會說,這些都是長安汽車自己的家族設計語言,又不存在抄襲,這有什麽問題?
物盡其用确實沒有太多毛病,但問題是源自同一個品牌卻沒有采用相同的設計語言。
在車市中有一席之地的主流車企,旗下産品基本都采用 " 設計套娃 " 的方式,而長安汽車也是如此,隻是不同系列産品之間有些許區别,但 " 套娃 " 還是會有的,當 UNI 系列的設計廣受好評後便開始應用在 CS 系列上。
縱觀國内車市,那些貼上同一個 LOGO,但旗下各款車型的設計卻風格迥異的品牌有不少,但多大數的他們基本都處于市場的邊緣。
每款車的設計風格不同,無法給消費者留下品牌印象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車企對自身實力的不自信,隻能通過應付不同消費者的審美存活下來。
爲什麽啓源的三款車型卻采用三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風格?小通猜測,啓源品牌的推出可能隻是方便長安汽車往新能源領域過渡。
按照最新的五月銷量數據,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共售出 163311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僅售出 29288 輛,還不到總銷量的 18%。
長安汽車已明确表示在 2025 年全面停售燃油車。如今距離 2025 年還有一年半的時間,雖然深藍和阿維塔還在持續發力,但按照這樣的銷量占比和增長趨勢,長安汽車貿然停售燃油車,光靠剩下的新能源汽車發力很難維持六位數的銷量水平。
(圖源:長安汽車官方)
因此在全面停售燃油車之前,集團将長安汽車旗下的燃油車型往啓源這一全新品牌過渡。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可以通過本身有良好市場口碑的産品,帶火這一全新品牌,二是可以快速擴大産品矩陣,當新能源車市風口到來時,長安依然有足夠豐富的新能源産品提供給消費者,畢竟重新開發一款産品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可不少。
對于長安汽車而言,這應該是快速擴大新能源産品線的最佳方式,同時也是實現 " 在 2025 年停售燃油車 " 這一承諾的主要途徑。
但如果長安汽車将每款燃油車都往啓源品牌過渡,或許到最後,長安汽車集團旗下可能就沒有 CS 系列、EADO 系列和 RAETON 系列了。
當然,這一切不過是小通的猜測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時代已經到來,本身就具備雄厚實力基礎的長安汽車,其抗風險能力比絕大部分品牌要強不少,而且仍通過開發全新品牌來應對車市挑戰。
能夠笑到最後的車企,最終還是依靠産品力。暫且不說啓源品牌旗下産品行不行,光是長安汽車的态度,就已經比勝過不少車企了。
封面圖源:@長安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