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各家車企曬成績單的日子。
10 月,比亞迪站上了月銷 30 萬輛的新高度,其他車企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比如奇瑞,10 月份銷量超過 14 萬台,今年前十個月累計銷量達到 104.9 萬台,實現年内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輛。
在奇瑞 10 月份的成績單裏,星途銷量同比增長了 127.9%,達 1.48 萬輛車。星途主打新能源市場,雖然銷量同比增幅不小,但在奇瑞整體的銷量裏面,占比卻僅達 10%。
在所有的傳統自主品牌裏面,奇瑞是一家比較獨特的車企,尤其在海外市場上具有不小的話語權,目前是中國汽車出口量第一的傳統自主品牌。
這點從參加奇瑞科技日的人員構成就能看出來。50 多個國家 600 多家國外媒體,連找來的車主都是國際友人,發布會上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國際化的面孔,足以說明奇瑞在海外市場的分量。
奇瑞國際市場上聲音不小,但國内市場的新能源節奏上卻稍顯吃力,這也難怪奇瑞控股董事長、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會在發布會上公開表示 " 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
尹同躍判斷,未來中國品牌可能會剩 3-5 家,合資品牌剩 3-5 家,而目前市場競争已經趨于白熱化,奇瑞必須成爲頭部," 非頭部就不會被選擇,非頭部就很難盈利 "。
先到的後來者:起大早趕晚集,過度依賴微型車市場
在當下國内新能源市場中,和上汽、北汽、比亞迪等幾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事業的排頭兵相比,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的聲量并不大。
與其他車企對比來看,比亞迪在去年 3 月就已經宣布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專注聚焦在新能源領域,而奇瑞品牌與星途品牌至今還未推出全新的純電車型。
根據目前奇瑞控股集團的車型布局,其新能源車型主要集中在奇瑞新能源闆塊之下,但主要是螞蟻系列、冰淇淋系列、無界系列等小型車。
其他品牌來看,奇瑞品牌旗下有插混版的瑞虎 7 和瑞虎 8;星途品牌之下,星途追風車型有插混版本車型;捷途品牌之下主要有捷途大聖 i-DM。
(奇瑞旗下品牌及車型概況,圖源:雷峰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然而事實上,奇瑞進軍新能源領域并不晚,1997 年公司創立,2010 年成立奇瑞新能源,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比大多數國内傳統車企都要早。
而集團内部早在 2000 年就開始對混動車型做調研和分析。
一位離職的奇瑞員工告訴雷峰網,"2001 年 10 月,一個專爲新能源汽車事業推進設定的小組成立,當時被稱爲‘清潔能源汽車專項組’,專門負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車等清潔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這個小組就是後來的奇瑞新能源汽車公司。"
和奇瑞新能源汽車成立幾乎同時,奇瑞新能源第一批經濟型純電轎車交付給用戶。2009 年初投産了 A5 BSG 混合動力車型,2010 年又相繼推出了 QQ3EV 及瑞麒 M1EV 兩款小型純電動車,以及一款 A 級 ISG 混合動力轎車。
當時奇瑞還爲新能源車的售賣單獨設立了渠道。
當年,奇瑞在包括大連、青島等 38 個城市和地區開設了 39 家經銷商門店,占據當時總體經銷商近一半的體量。
不難看出,奇瑞剛開始的新能源車型并不少,也知道要把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渠道分開,說明奇瑞對新能源市場是重視的。
至于造成奇瑞在新能源市場上起大早、趕晚集的原因,有業内人士告訴雷峰網," 或和奇瑞在新能源事業上的發展思路有關,過去幾年過度依賴微型車市場。"
進攻新能源市場,奇瑞一直走的路線是——從微型車入手,去撬動其他細分市場,以此獲取更多的銷量和市場份額。
這一策略确實獲得了短暫的成功。
目前奇瑞的主銷新能源産品是 QQ 冰淇淋和奇瑞小螞蟻,這兩款微型車在内部的銷量占比超過八成。
2022 年,奇瑞 QQ 冰淇淋全年銷量達到了 96523 台,綜合排名第 36 位,在新能源微型車市場占據了 8.93% 的市場份額,單項排名第 2 位,僅次于五菱宏光 MINI EV,成爲國内新能源微型車市場又一爆款神車。
然而,今年上半年,國内新能源微型車銷量大盤卻一直在跌,累計零售銷量隻有 30 萬輛,同比跌幅達到 42.1%。
微型車整體銷量下滑,一方面是因爲國家政策補貼的退坡,造車的成本開始向消費者轉移,另一方面便是微型車并不能滿足家庭用車的長期需求,除了代步,在性能、空間、尺寸、配置和舒适性上僅僅是夠用,缺少駕駛體驗。
在大盤不斷下跌的同時,奇瑞在微型車上的競争對手也越來越多。比如長安 Lumin 和吉利熊貓 mini 的出現,就奪去了奇瑞不少市場份額。
這直接體現在今年 9 月的銷量數據上,五菱宏光 MINI EV 以 16146 輛身居首位,而第二、第三名則是長安 Lumin(13650 輛)和吉利熊貓 mini(10221 輛),奇瑞的 QQ 冰淇淋隻有 7235 輛,落後明顯。
奇瑞需要尋找新的發力點。
離開舒适圈:梳理品牌定位、開展車海技術、注重智能化
意識到必須離開舒适圈的奇瑞,現在正在傾盡全集團的資源力挽狂瀾。
集團層面上,先是對現有的四個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進行了重新梳理。
奇瑞、捷途以燃油車爲基礎繼續推混動車,比如奇瑞主品牌重新推出了風雲系列,捷途推出了山海系列,主打越野和旅行。
剩下的星途、iCAR 則是主要攻打新能源陣地。星途主要聚焦在家庭用戶,iCAR 則是聚焦高端純電,主要進攻最爲激烈的 15-20 萬區間的戰場。
梳理好各個子品牌的戰略定位之後,奇瑞便開啓了在燃油車時代最爲擅長的 " 車海戰術 "。
在各家車企一年推 1-2 款車,頂多不會超過 5-6 款車時,奇瑞稱會在兩年内連發 39 款新車,車型各種各樣,既包括了增程式六座 SUV、獵裝 SUV,也有四門轎跑、MPV,同時還覆蓋了 A/B/C 三種類别。
而在大家都相對 " 松懈 " 的第四季度,奇瑞說這一季度會發 5 款混動,4 款基于 E0X 平台打造的純電,其中包括風雲 A8、星紀元 ES、瑤光 C-DM、旅行者 C-DM 和 iCAR03,其中星紀元 es 首搭甯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可以實現充電 10 分鍾,續航 800 裏。
甯德時代國内乘用車事業部 CTO 高煥稱,"800 裏,意味着可以從北京開到濟南,可以從上海開到蕪湖,可以從甯德開到濟南,可以從甯德開到金華,從重慶開到貴陽。"
除了梳理好每個子品牌所占有的領域、所在的價格區間,開始實行車海技術之外,奇瑞還将資源傾注在了智能化方向。
尹同躍在奇瑞科技 DAY 上表示,未來預計未來五年,奇瑞将投入超過 1000 億元用于研發,預計研發人員将超過 2.5 萬,其中超過 50% 會是軟件研發。
去年科技日,奇瑞發布了 " 瑤光 2025" 的戰略,包含火星架構、鲲鵬混動、雄獅座艙、銀河生态四個領域。
今年,這四個領域都有了新的進展,同時奇瑞還在這四個領域之外,新增了智能駕駛的布局——大卓智能。
大卓智能,全稱是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 2 月份成立,定位于自動駕駛自主開發解決方案商和集成平台,是奇瑞子公司。
大卓的成立,說明奇瑞的重心開始由造車向着智能傾斜。
尹同躍反思道," 奇瑞要持續學習蘋果、華爲、甯德時代等企業,要從過去一産品開發爲重點,轉變爲以技術突破和技術創新爲重點,把技術創新擺在産品開發的前面,大膽追求颠覆式創新、融合式創新。"
奇瑞希望,大卓智能的成立,一方面是可以生産出所有車型都能用得起的智駕産品,助推奇瑞旗下乘用車完成智能化;另一方面,研發出一些有差異化的 L2+ 系統,助力奇瑞品牌向上,讓整車價格和未來商業模式發生類似于特斯拉的變化,即從硬件盈利向軟件訂閱收費模式轉變。
今年 4 月,奇瑞就已經發布了 Chery Pilot 3.0 系統。
在本次科技日活動上,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汽車工程技術研發總院院長 CTO 高新華也帶來了該系統的更多消息—— AI 算力在 531 TOPS;搭載 32 個智駕傳感器;能夠基于 AI 進行規控 / 預測算法。
從這些新的動作不難看出,奇瑞這次是下定了決心要在新能源和友商一決高下。
結語
奇瑞加速推進全面新能源、全面智能化的背後,是一種居安思危。
作爲中國最早出海的車企之一,奇瑞在國際上的表現一直可圈可點,截至目前已經出口了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用戶累計超過 120 萬,連續 20 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
海外開花是好事,但是奇瑞國際化的大環境也在發生變化——今年以來,海外出口産品裏,新能源出口增幅明顯高于傳統燃油車。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 9 個月,傳統燃油車出口了 256.3 萬輛,同比增長 48.3%,而新能源汽出口 82.5 萬輛,同比增長了 1.1 倍。
其次,在海外市場上,友商如比亞迪也在全力追趕。按照三季度出口的數據,比亞迪出口量雖然隻有 15.6 萬輛,但是同比增長超 520%。相較之下,奇瑞雖然出口了 64.8 萬輛,同比增幅(110%)卻不如比亞迪。
從絕對銷量上來說,奇瑞在海外占據了龍頭地位,但也要警惕其他友商,需要居安思危。
2020 年,奇瑞也曾陷入銷量低迷的困境,當年汽車市場銷量達到了 2531 萬輛,而那一年奇瑞銷量僅爲 73 萬輛,在外界質疑奇瑞是否會持續走低的時候,今年前十個月奇瑞的銷量就已經破百萬。
實現這個成績的背後是奇瑞面對新困難時的臨危不懼、不斷學習、及時調整。
依然不可否認,昔日的自主 " 領頭羊 ",在變革浪潮下的确慢了。
都說大象難轉身,對于一個體系龐大、人員衆多的傳統車企而言,要做全集團的體系、戰略調整,進行新能源轉型确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這是傳統車企的劣勢,也是優勢。
他們有市場、有經驗,有資金,也有技術,更有渠道,轉型中都可以進行複用。等他們集中精力和炮火轉型,不一定比新勢力慢,奇瑞也是一樣。
如今 60 歲的尹同躍已頭發花白,不再身強力壯,依然在帶着 25 歲的奇瑞與同行賽跑。
尹同躍說,奇瑞公司沒有聰明人,而是一群老黃牛,是特别善于向所有同行學習、向非汽車行業跨界學習的老黃牛。
市場都在期待,奇瑞重新歸來。
(作者長期關注奇瑞汽車,歡迎各位感興趣的讀者添加作者微信交流、爆料,微信 ysl10754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