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怒了!
《披荊斬棘 第三季》徐良淘汰的消息傳出,瞬間沖上熱搜第一。
芒果台沒想到,集齊 70 後、80 後、90 後、00 後全年齡段的一盤情懷殺大雜燴,最後竟是鏡頭少得可憐的徐良撐起 KPI。
節目中排名倒數的徐良,網絡票數一騎絕塵,以 600w+ 票斷層第一,比第二名票數多出 4 倍,前十加起來都沒他多。
吓得芒果台連夜将助力投票通道的選手,從原本按人氣排序改成按年齡排序。
"QQ 音樂三巨頭 " 不是說說而已,一曲《壞女孩》直接讓 90 後集體淚目。
消失三年後,徐良再次站在舞台上,說出了那句之前沒來得及說出口的話:
" 你的青春沒給你丢人。"
聽到這句話,90 後徹底繃不住了:
" 三巨頭的時候,覺得聽他們的歌很丢臉,現在才發現丢臉的是那些年不敢正視喜歡的青春。"
曾經,那是一代人難以啓齒的青春。
身處浪潮中的所有人,在成長過後,無一不想抹去它的存在。
"QQ 音樂三巨頭 " 的光環黯淡後,三人極力想甩掉 " 網絡歌手 " 的标簽,或是對抗,或是逃避,或是不予理會。
90 後也在努力遺忘那段讓人腳趾扣地的黑曆史,非主流、QQ 空間語錄,連帶着三人的歌曲也一并被丢到青春的垃圾桶裏。
轉眼間,十年已過,心境早已不同。
"QQ 音樂三巨頭 " 成爲過去式,曾經稱霸音樂榜的三人,如今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90 後也終于敢正視那段不成熟的經曆,每當三人重回大衆視野,總會高聲呼喊着 " 爺青回 "。
十年間,不管是許嵩、徐良、汪蘇泷三人,還是 90 後,我們都走在與過往從對抗、逃避,最終到和解的路上。
QQ 音樂三巨頭
2006 年,安徽醫科大學一名大二學生将創作的原創歌曲上傳到網絡,作者一欄填寫的是 Vae。
一首《玫瑰花的葬禮》推出後大受歡迎,不少人開始搜索這個年輕人," 許嵩 " 的名字漸漸顯露出來。
随後,他創作的《斷橋殘雪》《你若成風》等歌曲接連爆火。
2009 年,大學畢業的許嵩發布第一張專輯《自定義》。
每一首歌曲的作詞、作曲、編曲後面都跟着同一個名字:許嵩。
僅靠這張專輯,許嵩登上 QQ 音樂榜熱門歌手第三名。
前兩名分别是周傑倫和林俊傑。
許嵩也因此入圍當年的 " 年度十大歌手 ",和他同在一個榜單的是已經出道多年的李宇春、張傑、張靓穎、鳳凰傳奇。
次年,沈陽音樂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帶着《小星星》《不分手的戀愛》《三國殺》等歌曲殺出重圍。
另一位青島科技大學的一名美術生半路出家,跨行到音樂領域,學了八個月音樂後,他給 40 塊錢的麥克風套上 5 塊錢的絲襪罩開啓音樂之路,演唱的第一首原創歌曲《胸前》爆紅互聯網絡。
命運的大手一揮,"QQ 音樂三巨頭 " 自此集齊,開啓 90 後的青春。
爲什麽說是 " 三巨頭 "?
因爲在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時期,他們的歌依然能橫掃 QQ 音樂榜,動不動就屠榜,專輯播放量輕松破億。
巅峰時期,許嵩、徐良、汪蘇泷輪番登頂熱門歌手榜,常常将周傑倫、陳奕迅、林俊傑等前輩擠到後面。
一時間,大街小巷幾乎所有門店的音響,播放的全是他們的歌曲。
多年後,汪蘇泷自嘲:
" 我出門的時候,隻要是經過台球廳、小賣部、理發店,凡是人均消費不超過 20 塊的地方,都能聽見我的歌。"
這些歌曲,填滿了 90 後整個青春回憶。
正處于學生時代的 90 後,在珍藏的歌詞本上密密麻麻記下他們的歌曲,歌詞本在班裏争相傳閱。
課間,校園廣播站一首接一首播放着,三人的歌曲輪流充斥在整個校園。
回到家,打開 QQ,三人的歌曲整齊劃一地跟在同學的頭像後面。
在哼唱着三人歌曲的小調中,90 後度過了青春時代。
掙脫 " 網絡歌手 " 的标簽
吐槽大會上,張紹剛這樣吐槽 "QQ 音樂三巨頭 ":
" ‘ QQ 音樂三巨頭’唱過寫過很多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是有一點很奇怪,大家都不願意承認聽過他們的歌。"
雖然三人在音樂排行榜上,将一衆樂壇前輩狠狠甩在身後,但在當時,他們被冠以 " 網絡歌手 "、" 非主流 " 的标簽,始終遊離于主流之外。
外界的偏見和批評,從未停過。
他們的歌曲被認爲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口水歌,登不上台面。
互聯網将他們捧上神壇,熱度褪去後," 網絡歌手 " 的标簽随之成爲他們的負擔。
此後長達五六年的時間裏,徐良一直處于 " 苦苦求索而不得 " 的狀态。
他試過很多方法讓大家看到他和他的音樂,例如參加各個音樂綜藝,可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很努力在做舞台,就是去哪裏都被淘汰 "。
頻繁受挫後,他想過," 再也不唱了 "。
下定決心是在 2019 年。
那時,他以學員的身份參加《這就是原創》,再次被淘汰。
他創作的古風原創作品《何幕卿》被蕭敬騰痛批不夠創新:
" 這樣子的做法其實在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前有過。"
之後,徐良頭也不回地離開舞台。
爲了能專心做幕後,他親手斬斷所有退路,他給自己定下規矩:
" 不允許用藝人的身份賺一分錢,什麽演出形式都不去。"
這一消失,就是三年。
與徐良的逃避不同,汪蘇泷不想認輸,他選擇對抗到底。
他鉚足了勁兒展現自己的音樂,像放學回來給媽媽炫耀新知識的小孩,拼命尋求認可。
2019 年參加《我是唱作人》,汪蘇泷不斷挑戰自己認爲實力最強的梁博,連敗兩次,反而越挫越勇。
節目中,他借此寫出一首《不服》當作出口,将大衆多年來對他的質疑和否定通通發洩出來:
" 何處才是歸途,容我一身傲骨;
我永遠不知足,用這一生來賭。"
多年來,汪蘇泷一直在甩掉 " 網絡歌手 " 的标簽上苦苦掙紮。
他保持着每年發專的節奏,不斷嘗試新的風格,從古典到爵士,從複古到電子,拼命想和先前小情歌的形象做切割,但都反響平平。
事實上,他不喜歡 " 證明 " 這個過程,但他又不得不承認," 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證明自己 ",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才會被認可。
與以上兩位不同,相比 " 網絡歌手 ",伴随許嵩更醒目的标簽是 " 小周傑倫 "。
因《斷橋殘雪》《清明雨上》《廬州月》《半城煙沙》等脍炙人口的中國風歌曲,他一度被樂迷稱之爲 " 小周傑倫 "。
許嵩早期曾翻唱過多首周傑倫的歌曲,還當過傑倫網的版主,歌曲風格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傑倫的影響。
這些經曆成爲黑粉攻擊他的理由。
他陷入 " 抄襲風波 ",黑粉羅列了十幾頁的 " 抄襲證據 ",指責他抄襲周傑倫。
面對外界的質疑,許嵩坦坦蕩蕩:
" 全國都在學習雷鋒效仿雷鋒做好事,那全國人民都是愚衆了?你學雷鋒旨在提升自己,可你終歸還是你,成爲不了雷鋒。"
直到 2012 年,許嵩和方文山合作《花木蘭》,這場風波才漸漸平息。
其實,三巨頭轉型困難重重,離不開時代的影響。
非主流時代是這一代人不願回憶的過去,于是當年喜歡的歌曲也連帶着想抹去。
正如汪蘇泷有些無力地說出的那句話:
" 他們想要證明自己長大的話,就是否定我,也就否定了他們那個曾經不成熟的自己。"
放棄掙紮,快樂爆炸
千帆過盡,當初糾結的、憤懑的、逃避的都留在時間的塵埃中。
如今,汪蘇泷不想再糾結标簽與否,不想再在意外界的看法,不如" 放棄掙紮,快樂爆炸 "。
近幾年,汪蘇泷轉換賽道,創作出多首影視劇 OST,《年輪》《一笑傾城》等歌曲接連爆火,仿佛回到當年的盛況。
同時,他參加超過 30 檔綜藝,節目中他的高情商,以及極具綜藝感的造梗接梗,讓他刷足存在感。
最重要的,他依然熱愛音樂,即使不賺錢,出新專的腳步也沒停下,今年,汪蘇泷還舉行了巡回演唱會。
現在汪蘇泷覺得之前試圖撕标簽、去對抗的行爲還是太年輕:
" 人間不值得,要把有限的生命放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許嵩低調如初,正如 2019 年他在上海演唱會上對歌迷所言:
" 從二十歲起,我的青春時光全都投入到創作中,除了少數舞台時刻,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一個幕後人士,我非常享受那樣一人一世界的創作空間。"
現在的他是海蝶音樂的音樂總監,既負責幕後,也在專心自己的歌曲創作。
專輯不再呈現過多的 " 風花雪月 ",而是加入他對社會的深度思考,爲底層弱勢群體發聲。
即使這種嚴肅的風格并沒能讓他像從前那樣大火,甚至石沉大海,他依然選擇不違背内心意志,秉持着 " 我有大海,不趕浪潮 ",越唱越勇。
《全球變冷》提倡人與人之間多一些愛與關懷 ;《違章動物》直指城管暴力執法;《大千世界》借叙利亞戰争倡導世界和平 .......
因爲這些歌曲,許嵩被網友評爲 " 當代杜甫 "。
盡管無數歌迷朋友希望看到他高調翻紅,但他似乎并不爲所動,他用歌曲回應外界的期望:
" 隐居山水之間,誓與浮名散。"
汪蘇泷、許嵩逐漸與主流歌手接軌,而徐良在多年後卻坦然表示:
" 我不是歌手。"
徐良選擇在自己的舒适圈裏發展,成立一家公司,主攻網絡爆款音樂,如今,他的公司已經發展爲全國最大的爆款音樂公司。
《善變》《就忘了吧》《從前說》《我會等》《不甘》等等全都是徐良公司制作的音樂作品。
雖然聽歌名有些陌生,但音樂一響起卻都倍感熟悉。
震驚之餘,網友打趣道:
" 十幾年前我聽的網紅歌曲是徐良寫的,十幾年後我聽的網紅歌曲還是徐良公司寫的。"
此前,騰訊音樂十大熱歌榜一公布,被外界群嘲 " 華語樂壇完蛋了 ",其中就有徐良公司的作品。
曾經,徐良很介意 " 網絡歌手 " 的标簽,如今的他已經學會自洽,他可以無比自然地說出他們制作的網紅爆款歌曲,和歌手的歌曲之間所謂的界線:
" 和藝人唱的歌不同,藝人的歌是讓所有的人知道我在想什麽,我在做的音樂是給别人提供情緒價值,創作有一定的方法,相對沒那麽理性。"
雖然爆款歌曲常常以片段的方式傳播,但徐良對歌曲創作的态度卻從未有過敷衍。
他坦承自己是一個内容控,會精雕細琢每一句歌詞,每一個音節,當年那首《客官不可以》,實際上錄了 100 多遍。
正如徐良當年唱的那樣:
" 他們說歌手放聰明點,今後寫歌要高雅一些,萬分抱歉我不懂周全。"
陽春白雪如何,下裏巴人又如何,既然爆款歌曲能爆,就代表它曾擊中過很多人的内心,能爲他人提供情緒價值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畢竟,人生不過三萬餘天,能有一首讓自己快樂的歌曲,還管那麽多幹嘛:
" 我和音樂,回到第一天,寫歌那一天,再開心一遍。"
如今徐良重新回到舞台,一方面是爲了完成自己想唱歌的心願,另一方面想給大家的青春一個交代。
作爲 90 後青春的一部分,他想站出來證明自己能披荊斬棘,這麽多年來,他沒有消沉,沒有停止腳步,而是在和大家一起成長。
" 你的青春沒給你丢人 ",他有底氣說出這句話。
當他們三人摘掉 "QQ 音樂三巨頭 " 的光環重回大衆視野後,我們才發現青春沒有被辜負。
雖然三人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但相似的是,他們都有在好好守護我們的青春,非主流的從來都隻是那個時代而已。
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90 後也可以笑着調侃了。
之前,網絡上曾出現一個對比:媽媽輩的青春時尚靓麗,00 後的青春精緻華美,隻有 90 後的青春是土裏土氣的殺馬特。
評論區裏的 90 後哈哈大笑的同時,不忘再添上幾句自黑。
圖源:小紅書
十年了,我們都釋懷了。
前兩年,許嵩、汪蘇泷接連登上 B 站的畢業歌會,再加上徐良登上披哥舞台,每一次,評論區和彈幕都會被 " 爺青回 " 鋪滿。
90 後終于不再吝啬表達自己的喜歡,勇敢承認自己的青春曾有過他們,坦然接受自己不完美的青春,同時,也與當年不成熟的自己握手言和。
不管向後看還是向前看,每一段人生都是寶貴的成長經曆,每一段人生也都值得銘記。
監制:視覺志
編輯:哈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