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逐漸成熟,數字化轉型成爲各行各業激活産業動力的重要力量,并推動一系列新産品、新生産模式及新業态誕生。傳統汽車産業在與電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後,産生了新業态——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指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5G 等技術,搭載先進傳感器、控制器和執行器等裝置,實現車内、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服務平台的全方位鏈接的新一代汽車。
1、發展環境
技術端:多領域技術實現突破,提升汽車智能化程度
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性、智能性和舒适性離不開多個信息技術的協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将技術體系劃分爲 " 三橫兩縱 "。三橫 " 指車輛關鍵技術、信息交互關鍵技術與基礎支撐關鍵技術;" 兩縱 " 指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車載平台與基礎設施。近幾年,各類技術均實現不同程度突破,推動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加速行業應用落地。以車路協同技術爲例,5G 的低延時、高速率、廣連接等特點有望加速解決車路協同技術的數據非實時性和間斷性問題,提高智能駕駛的安全和有效性;C-V2X 作爲車路協同實現信息通信的關鍵技術,具有通信時延低、傳輸速度高和傳輸穩定性較高的特點,可以逐步實現車路協同控制、車車協同編隊、遠程操作等高級自動駕駛功能。
政策端:構建完善的政策協同體系,支持行業創新發展
得益于系列政策支持,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在整車制造、信息通信、道路交通等多領域創新發展,産業生态日益豐富。近年來,一方面,國家各部門持續出台各類政策,覆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頂層目标提出、規範制定和核心技術發展等多角度,建立與行業高速發展相匹配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鼓勵智能網聯汽車落地應用,驅動其規模化發展,爲行業繁榮發展指明方向。2022 年 11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期望建立試點,爲未來定制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生産準入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積累管理經驗。這表明國家期望擴大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範圍,加快其商業化落地,形成健全的行業管理體系。
2、發展現狀
産業生态:由上遊關鍵系統、中遊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和智能制造、下遊整車制造廠商組成
産業鏈上遊。産業鏈上遊由感知系統、控制系統、通訊系統、執行系統、三電系統等構成。感知系統幫助車輛獲取道路、車輛等多方面信息,實現車輛的安全穩定行駛,主要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定位等,雷達行業參與者包括禾賽科技、木牛科技等;視覺方面涵蓋博世、中科慧眼、卓視智通等企業;高精地圖行業主要包括百度、高德等企業。控制系統由汽車芯片、算法和操作系統組成。其中,高算力芯片是支撐智能網聯汽車叠代升級、實現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基礎之一。随着智能化程度提升,計算控制芯片、存儲芯片、傳感器芯片、通信芯片等車規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芯片行業競争愈發激烈,包括四維圖新、進叠時空等。智能網聯操作系統是指控制和管理整個計算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資源的程序集合,包含安全車控操作系統、智能駕駛操作系統、車載操作系統和雲端孿生操作系統等,行業參與者包括安卓、東軟睿馳等公司。通訊系統是車與外界環境的信息交互平台,包括雲平台、電子電器架構、V2X 通信模塊和安全解決方案,業内參與者涵蓋阿裏巴巴、博世、清研智行、成都爲辰信息科技、四海萬聯等。電子電氣架構作爲汽車的神經系統和大腦,将車中各類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線束拓撲和電子電氣分配系統整合分配,進而實現車輛的各類功能向集成化、中央計算邁進。V2X 指車輛與車輛、道路、行人、網絡之間的通信技術,實現路線有 DSRC 和 C-V2X,中國主要采用 C-V2X 技術。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合稱三電系統,是決定新能源類汽車性能的關鍵,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 " 能量 " 來源,而驅動電機、電控系統替代傳統發動機功能,決定了電動汽車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甯德時代、巨灣技研等企業。
産業鏈中遊。中遊包含智能座艙廠商、自動駕駛技術提供商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座艙行業細分賽道衆多,主要包含 HUD(擡頭顯示)、流媒體後視鏡、液晶儀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人機交互和汽車座椅等。除傳統國際、國内汽車零部件企業外,越來越多科技公司、消費電子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等非車企和初創企業入局,将封閉的汽車系統與其他智能設備打通,豐富車企的合作生态,激發其産業活力。在自動駕駛領域,多家專注于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已經過多輪融資,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西井科技、Calmcar 等。此外,互聯網公司、芯片公司和主機廠也在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如百度 Apollo 推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 " 蘿蔔快跑 "。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爲汽車零件及整車廠提供智能生産線,行業參與者包括德恒科技、明珞裝備、巨一科技等。
産業鏈下遊。下遊主要由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等主機廠商組成,參與者衆多,競争激烈,是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鏈中的重要一環。随着電機電控和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汽車動力來源不再局限于傳統燃油,也包括電力等非常規燃料,行業進入門檻降低,湧入大量新玩家。相比于燃油車,電動車因集成簡單、精準調節車速、供電保證等因素,更易實現智能化。近年來,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多以電動車爲載體,不斷發布更多智能化車型,銷量持續提升;小米、華爲、蘋果等科技公司則從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到車聯網等方面尋求創新點,陸續入場。此外,比亞迪、斯科達、吉利、長城、紅旗、現代、寶馬、沃爾沃、豐田、宇通等傳統車企憑借自身資金、經驗、研發、生産能力等方面優勢,通過建立自研技術體系或與專業企業聯手,陸續推出更多智能化車型。
市場規模:智能網聯化水平不斷提升,産值規模迎來快速增長
在政策支持、新興技術逐漸成熟的大背景下,我國汽車行業智能化、網聯化進程加速,帶動産業鏈上下遊不斷升級,參與玩家持續增加,行業規模迎來高速增長。賽迪顧問數據顯示,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規模從 2019 年的 1,656 億元預計增長至 2024 年的 13,120.4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 50%。
投融資情況:受宏觀大環境影響,智能網聯汽車投融資熱度有所回落
IT 桔子數據顯示,2019 年至 2021 年,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投融資持續火熱,投資事件數和融資總額整體呈上升趨勢,熱度于 2021 年到達頂峰。此後,受疫情及全球經濟下行等多因素的疊加影響,投資機構趨于謹慎,一級市場整體遇冷。受大環境及企業盈利難、基金退出難等因素影響,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投融資熱度有所下降,2022 年及 2023 年 1-5 月分别發生 101 和 26 起投資事件,金額分别達 597.17 和 105.32 億元。
重點垂分賽道:
自動駕駛。我國自動駕駛行業在多方因素推動下發展持續升溫,一方面,爲實現我國汽車産業轉型升級,國家持續發布系列政策支持自動駕駛關鍵技術、産品生産、産業生态和應用場景的發展;另一方面,随着激光雷達、芯片、算法等自動駕駛軟硬件不斷成熟,自适應巡航、自動泊車、主動車道保持、自動變道等 L2 級輔助駕駛功能已實現廣泛商業化運用。高工智能汽車數據顯示,2023 年 1-3 月,L2 級自動駕駛乘用車的滲透率達 33.4%,逐漸成爲智能網聯車 " 标配 "。然而受限于自動駕駛技術和相關法律法規,尤其在乘用車領域,L3 級自動駕駛還難以實現大規模落地應用,但已有多款車型預埋 L3 硬件。2022 年 8 月,深圳發布《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成爲全國首個對 L3 及以上自動駕駛權責進行詳細劃分的官方文件。未來,随着法規的進一步放開、算法能力提升和基礎硬件成本的下降,L3 級自動駕駛将有望迎來大規模應用。
對于應用場景而言,自動駕駛可被應用于載人、載貨、特殊場景中。落地邏輯遵循先載物後載人,先封閉後開放原則。載人場景技術門檻較高,法律法規嚴格,全面商業化還尚待時日;載貨場景包括幹線、末端物流、封閉園區等,道路情況相對簡單,應用門檻相對較低,商業化程度較高;特殊場景涵蓋環衛、安防等,目前已可以在封閉道路進行無人作業,處于試運營階段。
智能座艙。作爲承載和實現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應用和服務的空間,智能座艙與駕駛者直接接觸,更易被感知且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成爲目前廠家和駕駛者重點關注對象。目前,語音助手、DMS、OTA 升級已成爲主流車型标配功能,部分車型更是提供情感功能、OMS、多音區識别等高級别交互功能,作爲各品牌差異化競争點。
随着電子電氣架構革新、SoC 芯片運用和軟件架構技術升級,智能座艙的數據處理能力、圖像渲染能力大幅提升,邊際開發成本降低,可爲消費者提供更優的智能化交互體驗,市場規模增長空間巨大。IHS 預測,中國智能座艙市場将從 2021 年 99 億美元提升至 2030 年 247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10.69%。
3、發展展望
行業競争加劇,能實現 L3 級智能駕駛量産的企業将更具競争力
短期内,受限于技術瓶頸,車企難以實現 L4、L5 等高級别自動駕駛和商業化落地。但面對越來越多的行業參與者和愈發激烈的競争環境,車企爲尋求健康發展,提高企業競争力,已在新車型中預埋 L3 硬件并正積極通過自研和尋求外部合作等方式,加快完成 L3 技術的研發,并完成路測,确保技術安全可靠的同時,實現應用場景的商業化落地。在自動駕駛下半場,商業化落地成爲競争關鍵。
數據安全風險增加,成爲行業發展新挑戰
随着汽車網聯化程度加深,人、車、路、雲交互場景和頻次增多,進而産生更多數據量,如無法妥善管理将進一步增加數據被竊取、洩露、網絡攻擊等風險,數據安全成爲産業發展新挑戰。一方面,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消費者各方應共同參與,通過出台法規、行業細則、企業内審制度等,建立預防及監督體制;另一方面,相關企業應利用區塊鏈、流量檢測、國密等技術,提升數據安全防護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 "36 氪研究院 " 微信公衆号。
36 氪研究院
36 氪研究院根據行業發展、資本熱度、政策導向等定期輸出高質量研究報告,幫助政府、企業、投資機構等快速了解行業動态,把握發展機遇和明确發展方向。同時,研究院緻力于爲全國各級政府、企業、VC/PE 機構、孵化器 / 産業園區等提供專業定制化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