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關注機圈的差友應該都知道就在前幾天,聯發科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新一代天玑旗艦芯片 —— 天玑 9300。
說真的,本來我以爲天玑 9300 能繼續保持前兩代芯片的水準,在性能和能效表現上做到穩定發揮就行,畢竟它是最近這兩年才開始在高端旗艦手機市場嶄露頭角。
結果我是萬萬沒想到今年發哥竟然這麽猛。
你敢信這次天玑 9300 在綜合性能、CPU 多核性能、GPU 性能還有 AI 性能方面都做到了全面領先,幾乎就是安卓移動端旗艦芯片的性能天花闆,這表現着實有些誇張!
這就給我一種預感。
那就是接下來的安卓旗艦特别是那些搭載天玑 9300 的标準版旗艦,大概率會香的一批,配置相較上一代迎來升級不說,它們在性能上甚至可能比超大杯來得更強。
欸,大家夥還真别不信。
雖然首發搭載天玑 9300 的 vivo X100 系列要等到 13 号才發布,但是從工程機的實際表現來看,這顆芯片确實就像官方所宣稱的那樣,性能是真滴強。
在 Geekbench 5 CPU 測試中,天玑 9300 的多核成績直接 " 默秒全 ",而且甚至還能跟桌面端的處理器掰掰手腕:
而在 GFXbench 5 GPU 測試中,天玑 9300 的表現也是幹翻了一衆旗艦芯片位居榜首,傲視群雄:
包括它的安兔兔跑分也是來到了 213 萬分,而且這還是在室溫環境下跑出來的分數,就離譜,我隻能說發哥這把屬實是赢麻了!
而且有一說一,這種程度的性能提升已經不能用常規升級來形容了,妥妥的跨代好吧,在我看來天玑 9300 甚至還有成爲新一代神 U 的潛質!
說起來上次天玑 9000 迎來高光時刻,其實多少有點運氣成分在裏邊,因爲那會兒友商正好也焦頭爛額。
不過這一次,天玑 9300 之所以能在綜合性能還有 CPU 多核性能上 Yes 起來并且完成逆襲,主要還是因爲它破天荒的采用了「全大核」架構設計。
要說在這顆芯片還沒推出來之前,爲了滿足智能手機對于性能和能效的需求,過去十年裏,包括聯發科在内的智能手機芯片廠商一直都在遵循「大小核」架構設計。
也就是在 SoC 裏給 CPU 整上幾個高性能的大核,來完成一些重負載的任務;再整上幾個能效比較高的小核,用來處理一些輕負載的工作,從而平衡性能和能效。
發展到後面,又逐漸演變成了超大核 + 大核 + 小核這樣的搭配。
你看去年天玑 9200 這款芯片,它的 CPU 部分采用的就是 1 個 Cotex-X3 超大核 + 3 個 Cortex-A715 大核 + 4 個 Cortex-A510 小核這樣的 " 1+3+4 " 大小核組合:
包括今年骁龍 8Gen3 也是,它是由 1 個 Cotex-X4 超大核 + 5 個 Cortex-A720 大核 + 2 個 Cortex-A520 小核構成的 " 1+5+2 " 組合。
相比起骁龍 8Gen2,少了一顆小核多了一顆大核。
這樣的「大小核」架構設計放在幾年前并沒有問題。
畢竟手機平時又不是一直插着電使用,除了性能肯定還要兼顧續航,在打遊戲的時候讓大核提供極緻的性能釋放,在看小說、刷微博的時候用小核來保證續航。
這很合理嘛,對吧?
然而問題就出在。
聯發科和高通一直都在使用的 ARM 公版設計,已經很多年沒有認真更新過小核的架構了,導緻本該 " 更省電 " 的小核如今在能效表現上面反而不如年年叠代的大核。
所以今年高通才選擇在骁龍 8Gen3 上通過 " 減少小核增加大核 " 的做法來進一步提升芯片性能,你别說,這麽做帶來的效果确實挺明顯。
隻不過這次發哥做的更徹底,直接砍掉了所有小核,給天玑 9300 用上了 4 顆 Cortex-X4 超大核外加 4 顆 Cortex-A720 大核,給我們诠釋了什麽叫力大磚飛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代表着安卓旗艦芯片從「大小核」架構,正式迎來了「全大核」的時代!
不過話說回來,天玑 9300 性能提升是一方面,我知道很多差友接下來更關心的可能還是這顆芯片在用上全大核之後,它的功耗和發熱表現到底怎麽樣。
萬一這顆芯片 " 熱情似火 ",就尴尬了。。。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天玑 9300 對比上一代天玑 9200,在 CPU 峰值性能迎來 40% 提升的同時,功耗卻降低了 33%。
換句話說就是相同的性能,功耗更低;相同的功耗、性能更強。
工程機實際測試出來的結果,基本也符合這樣的描述。
在實際遊戲表現裏,搭載天玑 9300 的工程機确實用更低的功耗跑出了更高的成績:
實際上天玑 9300 能有這樣的表現也不奇怪。
一方面是因爲這一代 ARM 提升幅度很大,超大核 Cotex-X4 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超過 15%,功耗減少 40%;而大核 Cortex-A720 的能效也是提升了 20%。
兩兩相互疊加,效果更甚。
包括這次天玑 9300 的公版 GPU 能迎來這麽大的進步,很大程度上也是 ARM 比較給力。
另外一方面,該說不說,發哥這次采用的「全大核」架構設計方向确實對了。
由于天玑 9300 搭載的超大核和大核都支持亂序執行,不像小核隻能順序執行,再加上大核性能更強,處理任務做得快,休息的也快,所以功耗自然也低。
話又說回來,雖然工程機的表現并不能代表量産機,而且性能測試分數高未必體驗一定就會好,但要是測出來的各項成績都很差,那麽它的體驗肯定好不到哪去。
當然了,假如大家對工程機有懷疑也沒關系,搭載天玑 9300 的手機過不了幾天就要發布了,大家最多再等一個星期,真機表現也水落石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性能提升,這次天玑 9300 在遊戲、影像還有 AI 等方面也迎來了全方位升級。
甚至一點不誇張的說,手機廠商好好打磨這顆芯片,那新機絕對是旗艦市場的香饽饽。
先來說說 AI。
天玑 9300 集成的第七代 APU 790,是一顆專門爲生成式 AI 而生的處理器,其内置的首款硬件生成式 AI 引擎,可以允許手機直接在本地運行各種 AI 大模型。
在蘇黎世 AI-Benchmark AI 性能的測試中,天玑 9300 這次也是一舉拿下了榜首。
如果說之前手機上的 AI,是屬于那種無處不在但又感知不強的東西,那麽它這回總算是可以被我們明确感知到了。
爲啥這麽說?
目前搭載這款芯片的 vivo X100,已經落地實裝了藍廠自家的 70 億參數的 AI 大語言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全新的智能手機語音助理 —— 藍心小 V。
現在它能幹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搜索、自然對話、寫文章、生成圖片等功能,相比之前的語音助理,其聰明程度就是小學生跟大學生的差距。
關鍵這還是不是天玑 9300 的極限,它其實支持手機運行 10 億、70 億、130 億、甚至最高 330 億參數的 AI 大語言模型,突破行業極限了屬于是。。。
而在遊戲方面。
天玑 9300 集成的 Immortalis-G720 GPU,搭載了聯發科第二代硬件光線追蹤引擎,在業内首次支持上了 60FPS 光線追蹤,而且還率先支持全局光照特效。
另外它這次還把原先的遊戲自适應調控技術升級成了 " 星速引擎 ",玩遊戲時可以實現更好的資源調度,從而讓遊戲保持長時間穩幀運行的同時手機不發燙。
講道理,我看到網上一直流傳着這樣的說法,說什麽現在手機芯片性能早就已經過剩了。
害,要我說這種情況根本不存在。
征服了 720P 的原神還有 2K 的原神等着被征服,你看性能上來之後,像是光追這種原本隻有在端遊上才有的技術現在也搬到了手遊,對于畫質的追求永無止境 ~
至于影像方面。
天玑 9300 這次搭載的影像處理器 Imagiq 990 性能其實挺強悍,它支持最高 16 層的 AI 語義分割,會比别家多幾層,拍照或者拍視頻的時候能識别各種元素并且進行針對性優化。
而且它還集成了 OIS 光學防抖專核,就算是在運動場景和暗光環境下,也能夠快速出片。
與此同時,天玑 9300 也支持全像素對焦疊加 2 倍無損變焦,這功能允許廠商把一顆高像素攝像頭當成兩顆用,這樣就能給鏡頭設置更多的焦段拍攝不同場景。
都說天玑調教看藍廠,就看到時候 vivo 會在影像方面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了。
除了前面說的這些,天玑 9300 還是首個支持 LPDDR5T 9600Mbps 内存的手機芯片,而且它也支持 WIFI 7 增強技術、獨家雙路藍牙閃連技術以及旗艦電視級智能顯示。
可以這麽說,在這些周邊配置上,天玑 9300 也做到了當之無愧的旗艦水準。
不得不說今年的手機市場确實有點精彩,不止手機廠商在卷,芯片廠商同樣也在卷。
天玑 9300 發布後,今年的兩款年度安卓旗艦芯片總算是全部到位了,接下來就是各大手機廠商的主場,今年發哥能不能站穩高端市場,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