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的高光時刻确實已經走遠了,再也回不來了。
廣汽、上汽的淨利潤突然就雪崩了。根據最新财報顯示,廣汽今年前三個季度,總營收 740 個億,淨利潤總和竟然隻有 1.2 億元,同比暴跌 97.34%,利潤率連 1% 都不到了。這已經不是腰斬了,而是眉毛以下,全都沒了。廣汽的日子不好過,上汽也是慘兮兮。
根據上汽發布财報,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收 4304 億,淨利潤 69 億,同比下滑 39.45%。這個數據看起來好像比廣汽要好蠻多,可實際上,這兩家大車企已經成了難兄難弟。因爲第三季度,上汽營收 1425 億,淨利潤也隻剩 2.8 億元了,同比暴跌 93.53%。這兩家恰恰就是嚴重依賴于合資車的傳統大車企。
在合資車的巅峰時代,廣汽、上汽幾乎躺着就把錢給賺了。比如 2018 年,廣汽總營收 723 億,淨利潤就賺了 109 億。可如今呢?廣汽三個季度營收 740 億,淨利潤卻隻剩 1.2 億了。時隔 6 年,廣汽足足損失了 107 個億的淨利潤。
2019 年,上汽總營收 8433 億,實現淨利潤 256 億。現在呢?全年淨利潤想要突破 100 億都顯得十分艱難。從單季度來看,廣汽已經由盈轉虧了。第三季度,廣汽虧損了 13.96 億。廣汽呢?則已經處于盈轉虧的邊緣地帶了,距離單季度虧損隻差一步之遙。這種局面如果不能得到扭轉,第四季度的虧損,基本就是闆上釘釘的了。
爲什麽會這樣?核心在于兩大原因:一是,燃油車利潤被價格戰大幅壓縮了。咱就說廣汽大衆旗下最暢銷的幾款車型,像帕薩特,常年穩居國内燃油 B 級車銷量前三名。即便到了今天,它也是全國燃油 B 級車的銷量冠軍。可 2019 年,你想買一輛帕薩特,起售價就要 18.99 萬元,頂配版賣到 30.39 萬元。這個利潤空間有多大呢?我們來對比 2025 款帕薩特就知道了。
最新上市的 2025 款帕薩特,最低起售價 15.45 萬元,頂配的星空龍尊版報價跌至 20.39 萬元。就這個價差,就高達 5 到 10 萬了。而且,最新款的帕薩特性能更強,配置更高,價格還更便宜。如果預算有限的話,2024 款帕薩特起售價已經跌至 12 萬多。原來,一個沒有 20 萬,你想都别想的 B 級車,現在 15 萬左右就能開回家了。
另一款上汽大衆旗下的朗逸,2019 年時,沒有 10 萬塊,你想都别想,但現在呢?7.99 萬拿下。整個上汽大衆旗下的車型,全都在瘋狂地降價,包括途觀、途銳、速騰、邁騰等。以前你想都不敢想的價格,現在分分鍾現車提走。爲什麽會這樣?因爲自主品牌崛起了,國産新能源汽車競争力上來了,合資車不降價,就賣不動了。
不僅上汽大衆陷入價格戰無法自拔,上汽通用也是銷量慘淡,旗下雪佛蘭、别克、凱迪拉克三大品牌,都越賣越便宜了。凱迪拉克 CT4 将降到 16 萬的區間了。爲什麽這麽便宜?因爲寶馬 3 賣 18 萬了,凱迪拉克 CT4 不降價,根本就賣不動了。
至于廣汽的情況,和上汽基本雷同,廣豐、廣本,都差不多,隊長就不重複講了。
二是,電動汽車轉型,舉步維艱。燃油車的利潤被越打越薄,電動汽車業務卻遲遲沒有起色。上汽的電動車業務也分爲兩大塊,一塊是合資電動車,賣的比較好的是大衆 ID 系列,一個月能賣 1 萬多輛,包括 ID3、ID4、ID4X 等。但上汽通用的電動汽車業務就沒跑起來,處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另一塊就是自主電動汽車業務了,比如智己、名爵。名爵在海外打出了名氣,跻身歐洲市場前三名,與特斯拉、大衆 ID 家族三足鼎立。可問題是,歐盟已經決定,對上汽電動汽車進口強征 35.3% 的歧視性關稅。這個關稅對名爵電動車出口,會帶來多大的影響?還得觀察觀察。
上汽智己就一直是個中規中矩,不溫不火的狀态了。其實,上汽還推出過一個 " 飛凡 " 電動車品牌,但這個品牌已經失敗,被内部合并了。
相比之下,廣汽電動車業務比廣汽好一些,主要得益于埃安打開了網約車市場。埃安基本已經成爲中國網約車之王,月銷高峰突破 5 萬輛。即便現在網約車市場慢慢飽和了,埃安月銷依然穩定在 3 萬輛以上。唯一令廣汽憂慮的是,埃安遲遲沒有打開家用市場。因爲整個廣汽集團銷量不佳,史詩級地由盈轉虧,廣汽也是痛下決心,從珠江新城搬走了,把總部遷移去了番禺的郊區:化龍。
從上汽、廣汽的身上,我們就能看到,在新能源時代,合資車的高光時刻确實已經走遠了,再也回不來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牲産隊 ",作者:牲産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