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元宇宙新聲,作者|賈桂鵬
日前,蘋果停止電動車項目 " 泰坦計劃 "(Project Titan)且将重點轉向人工智能的消息令業界震驚。
事實證明,蘋果發力 AI 的進度沒有讓人失望,3 月 15 日,知情者透露,蘋果今年早些時候收購了加拿大的初創公司 DarwinAI,該公司的幾十名員工都加入了蘋果的 AI 部門。并且,作爲收購交易的一部分,任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系統設計工程系教授的 DarwinAI 聯合創始人、AI 領域研究人士 Alexander Wong 加盟蘋果,擔任 AI 團隊的主管。
這已經不是蘋果第一次收購其他企業來擴充自身的 AI 力量,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Stocklytics 公布的最新報告,蘋果在 2023 年共收購了 32 家 AI 公司,在主要科技公司去年收購相關公司數量上,位居榜首。
這時候,我們不免有疑問," 有錢任性 " 的蘋果要依靠收購來打通自己的 AI 路徑嗎?收購如此多的 AI 公司後,蘋果在 AI 技術方面的未來在哪裏?
發力 AI,有錢任性的蘋果收購計劃不停
據了解,此次蘋果收購的 DarwinAI 公司,主要開發了可在制造過程中對零部件進行視覺檢測的 AI 技術,并爲一系列行業的客戶提供服務。DarwinAI 的核心技術之一是讓 AI 系統變得更小、更快,這項技術可能對蘋果有幫助,因爲蘋果正專注于在設備上運行 AI,而不是完全在雲端運行。
對于這筆收購交易的細節,蘋果并沒有透露,但我們發現,DarwinAI 也不是 " 無名之輩 ",截至 2022 年,DarwinAI 就已經籌集超過 1500 萬美元,該公司獲得了霍尼韋爾和 Inovia Capital 等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此外,DarwinAI 還與洛克希德馬丁和英特爾等公司有合作關系。
其實,收購 DarwinAI 隻是今年蘋果加大 AI 投入的最新表現,蘋果早在 2020 年就開啓了 " 買買買 " 模式,其中,他們收購了 Voysis,這是一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緻力于制造能夠自然幫助理解自然語言的數字語音助手,蘋果公司收購該公司的目的是改進其設備中的虛拟助手 Siri。另外,他們還拿下了 Curious AI、 AI Music、WaveOne 等初創 AI 公司。
而且,蘋果公司正在尋求更多的收購,甚至計劃引入一家德國初創公司 Brighter.AI 來改進其新款 Apple Vision Pro 頭顯。
Stocklytics 金融分析師 Edith Reads 稱,通過收購有前景的 AI 初創公司,蘋果獲得了頂級人才和核心創新技術。蘋果的投資策略側面凸顯了其在 AI 領域的關注重點,包括 AI 人才、關鍵技術和知識産權等。
元宇宙新聲認爲,雖然蘋果的競争對手似乎遙遙領先,但未來幾年,情況也許會發生變化,在科技領域,我們不能忽略蘋果的一舉一動。
蘋果當下的 AI 布局
此前,在蘋果年度股東大會上,庫克沒有透露蘋果的 AI 進展,但他曾表示,目前使用蘋果 AI 技術的設備包括 Vision Pro(手部追蹤)和 Apple Watch(心率警報)。他同時稱,每一台使用蘋果芯片的 Mac 都是一台功能異常強大的 AI 機器,目前市場上沒有比它更适合 AI 的電腦。
但對于蘋果的 AI 計劃,資本并沒有給出積極的反饋,在會議結束後,蘋果股價下跌了 0.89%。雖然看上去,蘋果是剛剛重視起其 AI 業務,但事實上蘋果在 AI 領域已經有不少布局。
早在 2017 年 6 月,蘋果公布了 CoreML 框架,CoreML 旨在将預先訓練的 AI 模型部署到蘋果設備的各種應用程序中,也許這是蘋果曾經被動參與生成式 AI 的最初路徑。
另外,專門在 Apple 芯片上用于機器學習的開源陣列框架 MLX 的推出代表着蘋果的态度從被動參與到主動開發的轉變。于去年 12 月發布的 MLX 專爲機器學習研究人員設計,旨在有效地訓練和部署 AI 模型。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公司對生成式 AI 的野心。
在去年橫掃全球的大型語言模型領域,蘋果也有觸及,去年 7 月,美國媒體曾爆料,蘋果已經建立了大語言模型框架 "Ajax",并且基于 Ajax 創建了聊天機器人服務,一些工程師稱之爲 " 蘋果 GPT"。去年 10 月,蘋果與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多模式 AI 模型 Ferret。但似乎我們還沒有看到蘋果在大模型上的成果。
除了構建 AI 框架和基礎模型之外,蘋果還在與外部合作夥伴合作,推進生成式 AI 的開源能力。此外,蘋果還在加州、西雅圖、巴黎、北京等部門招聘大模型技術人才,顯示出其在 AI 領域的雄心壯志。
早在 17 年就開始參與到 AI 業務發展的蘋果,似乎在這場 AI 大戰上趕了一個 " 晚集 ",但将全部資源投入到 AI 的蘋果,我們發現他的野心卻大得 " 令人咋舌 "。
蘋果的 AI 野心能實現嗎?
我們看到,其他科技巨頭,如微軟、谷歌、Meta 最早都是将 AI 大模型技術融入搜索、社交等前端業務中,并在 B 端向雲服務領域滲透。大模型熱度不斷走高,讓這幾家公司市值一路上漲的同時,也更早地拿到 AI 時代的入場券,足可見 AI 在軟件、應用層面的重要性。
那麽,蘋果也會将 AI 技術融入軟件和應用層面嗎?畢竟蘋果更加封閉的操作系統讓其在部署 AI 技術時有着天然的優勢。
我們看到,在去年 10 月突然召開新品發布會更新 Mac 産品線之後,就有爆料稱蘋果會将下一代 Mac 當作 AI 軟件和系統的消息,之所以選擇 Mac 作爲 " 先頭部隊 ",恐怕是考慮到芯片算力問題,蘋果 M3 芯片擁有競品中最高的計算速度和運行效率,可以更穩定地處理 AI 任務。
除此之外,蘋果在深度融合 AI 大模型的 iOS 18 和 iPadOS 18,也早已被提上日程。海通證券分析師 Jeff Pu 在去年年底更新的一份研報中指出,蘋果已在 2023 年建成了數百台 AI 服務器,以提升邊緣 AI 處理能力,今年仍将繼續擴容。雲端算力的提升,很可能是爲在 iOS 18 中内嵌自研大模型做準備。
元宇宙新聲預測,蘋果也許會在 6 月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推出一系列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可能包括對 Siri 的改進。這些新工具預計将作爲 iOS 18 的一部分,提供更自然的對話能力和更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
但事實是,蘋果的野心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蘋果的優勢在于:它可能是唯一擁有硬件層、中間層、模型層、應用層等全棧式能力的科技公司,在自有人工智能芯片、雲計算、算法和數據的多層降本增效優化疊加下,帶來的模型系統優化效果将會非常顯著。
我們認爲,蘋果在 AI 領域有三點最大的優勢,首先在硬件層面:蘋果在 AI 芯片設計研發領域和全棧工具鏈的持續投入,使得蘋果完全有能力,基于自研芯片推出推理加速方案,并且可以适配自研基座大模型;
其次是數據層,擁有數量巨大用戶基數的 iOS 系統可以給蘋果提供大量的語料與用戶行爲,而且,自 2011 年被集成到了 iPhone 4S 的 Siri,積累了十餘年時間跨度的用戶對話數據;
最後是應用層面上,蘋果現有的 iOS 系統給用戶端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内容生成服務提供了平台和受衆。
這也意味着,如果蘋果從上述底座大模型和自研芯片入手,軟硬件結合,同時做 OpenAI 和英偉達專注的兩件事,蘋果的野心可謂是 " 昭然若揭 "。
一家公司完成 OpenAI 和英偉達做的事情,看似是天方夜譚,但如果這家公司是蘋果,似乎就給了我們更多遐想的空間。不過,相較于具有先發優勢的 OpenAI 和 " 硬件霸主 " 的英偉達,現在才啓動的蘋果似乎在 AI 時代落後了不止一個身位,不知道蘋果能否憑借着更加龐大的資金鏈、巨大的用戶量和多年布局硬件的優勢追趕上呢?似乎 AI 時代巨頭們的競争已經進入到白熱化。
寫在最後
當下,在持續的 AI 技術軍備競賽中,蘋果正在與許多 AI 初創公司進行大規模交易,主要爲了在未來發展中占據有利位置。通過收購有前景的 AI 初創公司,蘋果獲得了頂級人才和核心創新技術,并在關鍵的 AI 領域鞏固了其地位,确保在迅速變化的技術環境中保持競争優勢。
元宇宙新聲認爲,蘋果在多年來的成功給了大家太多的幻想,但是在 AI 時代,一切都在發生着變化,微軟憑借着 AI 市值超越蘋果、英偉達憑借硬件飛速發展,曾經名不見經傳的 OpenAI 成爲了時代最大 " 黑馬 ",也許我們以後要習慣蘋果不再處于 " 領頭羊 " 的位置,而 All in AI 的蘋果又能否 " 力挽狂瀾 " 再次 " 染指輝煌 ",現在也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