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我覺得我剛才倒下的姿勢不夠糾結,請允許我再來一次,我會拿出百分百的狀态,争取做到深刻而不深沉,平淡而不平庸,演好這具死屍。"
這是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的一段經典台詞。
他在電影裏扮演了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死屍,盡管隻是一個龍套,卻依舊在揣摩這個 " 角色 " 的内涵,力求達到完美。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表達自己對小角色的看法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職業既光鮮亮麗,又充滿無奈和卑微,那大概就是 " 演員 " 了。
在演藝圈中,那些走進大衆視野的演員,通常極其奪目,無論走到商場、地鐵,随處都能看到他們的代言;電視、媒體、互聯網也被他們的身影占據。
但與此同時,大衆卻忽略了名氣金字塔的底端,更多的是那些一輩子隻能爲大明星充當背景闆的 "108 線小演員 "。
他們沒有運氣、資源,等待他們的未來,用 " 前途未蔔 " 一詞即可概括。
演員的誕生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踏入演員行業最直接的途徑仍是" 科舉 "。
大衆認知裏,隻要跻身考入北電、中戲、中傳等國内頂尖傳媒學府,就有半隻腳踏進了娛樂圈。
圖源:圖蟲創意
2020 年北電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表演學院報考人數高達 9693 人次,相比 2019 年增長 13.69%。
2020 年表演學院的報錄比爲 194:1,這就意味着,考生必須要在兩百個人中脫穎而出,才有殺進決賽的可能。
然而同擂台的這二百人還不僅僅隻有 " 素人 "。
素人要和已經在熒屏露過臉的 " 明星選手 " 同台競争,頂尖表演學府的學位可謂是一位難求。
2020 年,TF boys 隊長王俊凱出現在了北電表演系考試現場。
轉眼到 2021 藝考季,時代少年團的小愛豆丁程鑫也參加了考試。
在《演員請就位》上初露鋒芒的他,最終斬獲專業排名第 52 名。
中戲話劇專業雙料第一的易烊千玺所在的班級,就有含他在内的三位 " 已出道 " 藝人。
圖源微博
考試當天被包圍的吳磊
藝考現場也成了愛豆們的 " 第二舞台 "
在 " 明星 " 的角逐中,依然展現着 " 有人歡喜有人憂 "。
曾刷爆社交網絡,連續三年高考失敗的段奧娟,沖擊多所院校卻僅斬獲南藝的奧運女孩林妙可 ......藝考的内卷,同樣波及着 " 上流階級 "。
盡管競争如此艱難,藝考這條路仍背負着很多歧視。
在很多人眼中,藝考生有幾大特點:成績差、家裏有錢、想走捷徑上好大學。
近幾年,國家出台的政策提高了高考文化課的門檻,2020 年藝考報名人數達到 117 萬,但最終錄取率比本科還低。
圖源:微博話題
以中央戲劇學院爲例,2017 年到 2019 年報考人次分别爲:3 萬餘人、5 萬餘人、近 7 萬人,這幾乎是成倍數增長,但是最終錄取人數卻沒有太大的改變。
中戲歌劇專業每年約五千人報名,最終隻錄取 25 人,錄取率僅爲 0.44%。這數字顯示藝考非但不是升學的快速通道,反而是殘酷無情的鬥獸場。
那麽對于在厮殺中過關斬将、打敗明星、" 文武兼修 " 的素人幸運兒,我們是不是該說一句:" 恭喜,成名在望 " 呢?
恐怕不盡然。
" 差生 " 們,都去哪裏了?
有位藝人經紀人曾道出現狀:" 考上北電、中戲,隻能說明你是這個學院的學生,連個準演員都不是。"
在 " 新生表演考生如何如何光彩奪目 " 的 A 面信息背後,互聯網的汪洋中,随手可以打撈的還有應屆生們的呼救和焦慮。
準北電在校生的就業焦慮 / 知乎
表演生的就業問題一直很嚴重,對他們來說,就業大概比考學校還難,能夠繼續在藝術領域發展的更是鳳毛麟角。
《2019 年北影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指出,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爲 91.29%。看起來數據可觀,但暗藏玄機。
業内人士表示,演員的就業與失業,并非以有無單位錄用來統計。有的演員簽了經紀公司,就算作 " 就業 ",但是" 就業 " 容易,開工難。
行業内的慣例是,一個職業演員,一年至少要有六個月時間正常拍戲,才算是正常就業。
但 2018 年影視寒冬的開始,讓不少看似已經就業的演員,瞬間就陷入了失業的窘境。
到了 2022 年,畢業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 " 其他 "/ 圖源:2021-2022 學年北京電影學院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中央電視台的一項調查顯示,藝術專業畢業生跨行概率大約是 70%。
社會能夠設置的和藝術相關的崗位很少。不少人幹脆徹底轉行,考個公務員、入伍 ......
就業尚且困難,成爲大紅大紫的明星更是遙不可及的目标,想要一舉成爲中國知名明星,幾率隻有 0.003%。
圖源:《我是路人甲》
即便是在誕生了章子怡、袁泉等明星的中戲表演系 96 級明星班裏,16 位畢業生截止現在,也有超過半數還未走紅。
大部分 108 線小演員們,能做的就是 " 刨組 " 和跑龍套。
所謂 " 刨組 ",形容的是很多小演員找到劇組駐紮的地方,前去遞簡曆,尋找演戲的機會。
找到演戲的機會,每個月能拿到的工資也不過五千出頭,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生活,實在是捉襟見肘,堪稱" 底層影視民工 "。
北京有一間非常有名的 " 刨組 " 酒店,叫做 " 飄 home",這是一家類似如家的快捷酒店,這裏的每個房間都駐紮一個劇組,可以給小演員投簡曆和面試的機會。
圖源微博
在被稱爲 " 業内好萊塢 " 的橫店,每天大約有三萬名群衆演員等待導演的挑選,除卻 " 王寶強式 " 的草根,也包括沒背景人脈的專業院校畢業生。
他們蹲在垃圾桶上吃盒飯、連續工作 25 個小時、35 度大太陽下穿貂站一整天、拿着寥寥無幾的工資 ......
在肉眼可見的生存現狀外,還有另一層被隐藏的真實,即 "108 線們 " 的心理狀态。
一些相關報道展現了表演班紅人們的 " 糊咖 " 同學的視角。
如早期因《悲傷逆流成河》大紅的任敏,在同班同學眼中就是率先領跑賽道的選手。在校時就接戲不斷,難免會遭遇眼紅和羨慕。
盡管近期因爲作品遭遇争議,依舊是無數人羨慕的對象。
《悲傷逆流成河》劇照
" 她能紅,我爲什麽不行?"
面對這種眼皮下的超車和飛升,難免會在心中自我拷問,然後暗自加勁,但現實抛給他們的隻有網劇落選、經紀公司的懈怠、以及無盡的無戲約、空窗期。
與知名演員的一次合作,即使最終同樣難逃成爲背景闆,甚至成片後被全段删戲,也成了 "108 線 " 們演繹生涯的高光時刻。
金字塔尖的任敏和優等生們,以及這座塔的陰影中無數看不見的他們,一起構成了演員世界的互文與回聲。
不成名,又如何?
" 表演專業課學的是聲、台、形、表,選修課是藝術概論、世界電影史和藝術概論,沒有你以爲的《如何成爲明星》和《名人的自我修養》。"
面對 " 北電中戲畢業沒戲可拍的孩子都去哪了?" 的問題,一位匿名網友這樣回答。
我們可以将它看成一句爲 "108 線 " 的發聲,或者說,一次反擊。
說白了,演員也就是千百種職業中的一種,演藝圈歸其本質也隻是一個以表演爲追求的個體的職場。
李現在《非常靜距離》講述未成名前經曆
" 演員 " 這個職業本身并沒有自帶光環,光環是資本、資源、觀衆的喜愛、抛頭露面的虛榮、誘人的片酬等所有伴随職業應運而生的附加價值共同塑造的。
所有内在與外在因素的相加,才有了 " 明星演員 " 的誕生。
然而," 明星演員 " 如周星馳在名氣傳遍大江南北之前,也已經跑了八年龍套,爲各位大腕當了無數次配角,也受到過無數嘲諷和冷漠對待。
他曾在片場拿一份盒飯都要小心翼翼,被場務辱罵 " 你是一坨屎 ",還必須保持低眉順眼,不敢頂嘴。
但正如他所說:" 即便隻是一個小角色,也要花心思去演。"
小演員沒有成名前不光要面臨薪酬低的困境,還要做好心理準備,即自己可能永遠隻是個龍套,永遠隻能處于娛樂圈最底層,無法翻身。
每年考入北電、中戲,或者蟄伏在橫店的人無數,有很多人還未等到獲得重要角色那一天就已經中途退出;有人堅守了一輩子,演了一輩子龍套,最終也未等到 " 戈多 "。
對于 " 演員 " 來說,這個職業有太多不确定性。
對于普通觀衆來說,在終于将視線投射到吊車尾演員的去向之後,或許會對這個浮華的娛樂圈有了另一個角度的了解,抑或滲透浮華瞥見演藝圈背後的困局。
《名人的自我修養》這本書的内容我們不得而知。但就 " 演員的自我修養 " 這個主題而言,無論是對戲中的表演者、戲外的從業者、還是看戲的觀衆們,或許都會有全新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