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 ",不是新興行業的專屬名詞。在格局已定,巨獸環伺的傳統紅海行業," 卷不動 " 才是常态,甚少有創業者沖入拼殺。
創業選小而美,還是大而難?
如果你有自己的熱愛,同時想做一番事業,資源匹配也隻限于一個紅海行業,如何找到突破口?
" 在一個小而美的市場裡做到 100 分,乘上權重,你隻有 10 分。如果能在一個 1000 分的市場裡,做到 10% 的改變,就赢得了 100 分。" 唐炜說。
唐炜,開山酒業創始人,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他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成為紐約州注冊律師。曾為 BBC 做潛水領隊,《地球脈動》中鲸魚巡遊的畫面,有很大一部分是他所在團隊拍攝的。
因為對釀酒的熱愛,他沖進一個已經萬億規模的行業。在他眼中,酒是通過時間的考驗,最終發酵成一款 " 社交貨币型 " 産品。
他也是一個極緻的理性主義者," 結合我的背景,雖然最早探索了威士忌、清酒、葡萄酒創新,但最終進入行業時,我們選擇尊重市場,尊重商業本質,尊重所有理性回饋過來的結果。"
開山酒業開創了全新的 " 淨香型釀酒技藝與香型标準 ",并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共同推出了中國白酒行業的全新标準—— " 淨香型白酒标準 "(T/CNFIA143-2022)。唐炜帶領團隊,僅用了四年的創業時間,就将白酒行業長期以來的十二大香型拓展為十三大香型,通過品類創新改變了白酒行業。
本周六,混沌開年課程,我們邀請到開山酒業的創始人唐炜,混沌學園 2 期同學。講述如何秉持開拓者的先鋒精神,找到自己企業的 " 一 ",并從 " 一 " 出發,制定穿越周期的長期目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開山拓海,赢得最大局面。
如何從熱愛出發,以理性落地?以下為精彩劇透:
巨頭獨霸的白酒行業,如何找機會?
" 看趨勢,挖問題,定方向," 開山用三步挖掘到白酒行業的本質,在巨頭林立的紅海裡找到自己的 " 一 "。
白酒行業是如何發展的?
元代後期,白酒蒸餾技術傳入中國。相當長時間内,白酒被視作尾端産品。建國之後,才有了最早的 " 濃、醬、清、米 " 四大香型。香型,是結合地區、口感、工藝,做出的劃分。白酒的發展史,就是香型不斷創新,香型之間不斷角力的過程。
建國之初,汾酒作為清香型代表,獨霸市場 30 多年。改革開放後,以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型發展起來了。
汾酒隻有高粱一種原料,五糧液由五種糧食釀造,濃香型、更貴、更顯高端,這就是五糧液的心智定位。此後接近二十年,它一直是白酒行業的老大。
2010 年前後,一個品牌的聲量開始崛起,醬酒茅台酒。它傳遞的是更多的文化底蘊,劃分了某種更小衆的圈層,也更具稀缺性。
洋河藍色經典誕生于 2002 年,當時江蘇市場被五糧液獨霸。眼看就快破産,它孤注一擲,開始做酒品類創新。
推出符合較年輕用戶審美的包裝,同時獨創香型 " 綿柔型 ",跟整個東部沿海地區的口味特别契合,引爆江蘇的中青年核心消費市場。江蘇是酒水消費大省,僅本省就支撐了它 100 億的銷售額。所以,它成為繼茅台、五糧液之後中國第三大酒廠。
深入觀察,你會發現白酒行業幾十年的變遷,伴随着一個非常底層的邏輯,即人的消費意識進化。每一代人消費觀不同,酒的香型、口味、外觀的調性,也随之叠代。
而十幾年到二十年,就有一次人群的更新換代。
看清行業的本質,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縫隙,這就是你能生發的空間。
看趨勢、挖問題、定方向,如何三步走,挖掘行業機會點?
如何找到你事業、生意的本質?
點擊海報,預約課程!
如何重新定義白酒,
社交貨币型産品的打造方法論是什麼?
中國人為什麼喝酒?不為狹義的功能性,甚至不為自我取悅。酒類在中國一直被當做禮器。農耕文明中,它是用來獻給上天的,獻給最尊敬的人,具有獻祭、禮品的功能。
白酒,是具有精神屬性的強社交工具。
《瘋傳》說,人的社會需要社交貨币。有很多東西,我們沒有認知到它是社交貨币,但無時無刻不把它當作社交貨币。
開山的意義,就是成為具有先鋒開拓精神人群的社交貨币。
社交貨币型産品必須滿足三個前提,兩個不要,還有一個最好。
三個前提:
第一,足夠好的毛利率;第二,足夠好的品質,足夠好指的是消費者可感知的品質的提升;第三,足夠厚的品牌内容積澱。
兩個不要:
第一,不要常變常新。很多做快消品的同學,都喜歡不斷做聯名,受互聯網産品影響,想要快速叠代。
有的酒業同行,每個月都會出限量款。那 " 限量 " 還有什麼意義嗎?核心品牌認知還沒有建立出來,就不斷地推新東西,去改風格,去稀釋還不穩的基礎認知,這種做法有待商榷。
第二,不要謀求短期的暴利。做社交貨币型的産品,是跟時間做朋友,選擇這條路就要做好思想準備,短期内暴富不起來。大家都能理解這句話,但做到很難。
一個最好:
社交貨币型品牌最好能建立新品類。如果你所在的行業是一個大的紅海行業、傳統行業,你最好成為某個細分市場裡的标準建立者。
第一,你可以吸引新的用戶;
第二,會産生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片海那麼大,你的細分市場對龐大的巨頭來說,是不存在的邏輯,你的早期是很安全的。相反,如果你在一個小市場裡要做小而美,隻要一冒頭,抄你的人立刻全來了。
即便隻建立了一個大行業的細分品類,也比自己開創一個小而美根本做不大的品類,産生的影響力大得多。
那麼如何成為社交貨币?歸結到三個字,影響力。
為了擊穿影響力我們做了三個決策。第一個決策,就是做品類創新。做品類的開創者,即便在外部環境高度不确定性的時候,也保有确定性。
如何在大紅海中建立新品類?
開山如何擊穿 " 影響力 ",成為社交貨币型産品?
點擊海報,預約課程!
" 開源 " 一般在知識産權高度相關的科技領域才存在。但開山公司的品牌、技術,是開源的。我們的核心策略之二,叫做 " 開源聚勢 "。
我們是白酒行業唯一主動取消發明專利的企業,把自己的釀造技術、工藝、數據全部開放;還是第一個願意以最小起定量生産淨香型白酒的企業;我們還幫别人認證所有的相關技術标準,去改造他們已有的産線……
白酒行業一直強調以古法釀造,盡管有人想創新,但最終都流于做文案營銷,做流量,做低價,或者新瓶裝舊酒。
為什麼沒人敢從底層去做創新?
單一的品牌,很難帶動新的品類崛起,尤其是社交貨币型的品類。靠開山一家就把所謂的淨香型,推廣成為被廣泛認知的香型,現在我們依然沒有做到。不要有這個野心,靠一家之力去改變行業。
特别是白酒的創業門檻非常高。供應鍊都是大型供應鍊,小的創業團隊去研發産品,試生産,連起定量都達不到。研發新口味,沒有實驗室,大廠也不跟你合作。
所以我們選擇用自己現有的資源,幫助别人降低門檻,來加入你的陣營。
為什麼要這麼做?
第一,品類足夠大,才有價值。你自己創了一個門派,那叫自 High。一個門派真正被大家認同,是因為它桃李滿天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第二,不要害怕競争。我願意引進野蠻人到這個行業。沒有巨頭打你們,就永遠安全嗎?就可以慢悠悠地去做嗎?不引入競争,團隊終究長不大,長不好。
開山品牌決策之三,最高效的傳播方式是什麼?
開山的 " 一 " 思維是什麼?如何不斷舍九取一?
點擊海報,預約課程!
學習本課,你會收獲:
1、如何在紅海利益分配已定的行業中找到創業機會;
2、如何找到公司的 " 一 ",并不斷舍九取一做出最合适的選擇;
3、做強社交(精神)屬性的社交工具産品方法論;
4、如何從自己的熱愛出發,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付諸行動
互動話題
你是怎麼用 " 一 " 思維來深入思考你所在的公司和行業的?
點擊海報,預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