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焰》的撲街是必然的,這是一個全面降級版本的《墨雨雲間》,或者說,是一個改良版本的《凰權》。
因爲對于吳謹言和大女主複仇感興趣的人點進去看會大失所望,劇情開始還是按照複仇套路走,但是眨眨眼就不對了,味道從大女主複仇變成了大男主複仇,女主的仇恨是有的,但是根植于男主身上。
這不是一個女頻複仇,而是一個虐戀古偶。
妝容,氣質,甚至 BGM 都配好了,但是進錯了劇情。
但劇方是不會放過《墨雨》《延禧》積累下的粉絲,複仇賽道的熱搜早就安排上了,對于沒看過劇的粉絲來說是一種誘惑。
被短劇調教過的觀衆的口味已經很刁,舉個例子,現在某抖上流行什麽呢?
是婚禮上打婆婆,媳婦把年輕美豔的婆婆認成了小三,招呼閨蜜一窩蜂上去,把婆婆打在地上大喊大叫。
是 50 歲快要絕經大媽,忽然就能懷上 20 歲的霸總的兒子,兩人一起颠鸾倒鳳。
或者說,50 歲快要絕經的大媽,隻有她能懷上 50 歲老年霸總的兒子,因爲這個老年霸總快要絕嗣了。
口味稍微清淡一點的,也是《死後我才知道自己是京圈太子爺的白月光》這種,高情緒高複仇。
其實不難看出,能短時間快速走紅的作品,根源還是在于給觀衆提供了高代入感,高情緒,高滿足。
以上都不行的話,你得吸睛對吧,至少能讓觀衆看開頭就想點進去。
可惜,《春花焰》這幾點都對不上。《墨雨》一開始就是女主被婆家陷害,被丈夫活埋,這點給足了萬千女性強大的代入感,因爲每個女人都可能遭遇到這個事。
但春花焰中,女主上來就走的是高端路線,成爲殺手是爲了複仇,現實中幾個女性會去成爲殺手?男主的複仇更無法共情,就是一個簡單的皇子複仇記。
過往的影視劇處理方式是,讓這種上面的複仇落地到具體時代,通過曆史人物的命運削弱這種代入感,比如《陸貞》《武則天》等等。觀衆就不會帶入自己,而是處于一個觀察他人命運的狀态。
不落地就會有虛浮感,這樣的題材更适合仙俠劇,但去年熱度最高的古偶《長月》也是帶了複仇的要素,所以那句話怎麽說的?複仇是人類最原始無遮攔的欲望。
從數據上也可以直觀看出來,走錯路子的《春花焰》,播放效果甚至不如無水花的撲街武俠《七夜雪》。
于正倒是對于這部劇沒有多說什麽,估計不是他公司出品的劇,隻留下了于正之前鼓吹這部劇是吳謹言的 20 年大運第一年。
女殺手 + 皇子,看劇情後面要走虐戀的路子,但一上虐戀,好奇吳謹言的基礎劇粉盤在哪裏?
再加上這個劇劇情比較緩慢,一個時間反複說,極大消磨了觀衆的耐心。
除此之外,這個劇還充斥了大量的男女拉扯感的東西,但又很不知所雲,劉學義在浴池春光四射,用發簪低着吳謹言說「我可以要了你」。
劇情不走短劇模式,但台詞卻用了短劇感覺,奇怪的視角帶來的不是對于男女主感情的期待,而是一種尴尬和無力。
刨除掉以上這些,演員的演技也是一個很大的弊端。
吳謹言不說了,一直都是老樣子,隻能靠顔值和質感維持角色方向。感覺她現在已經完全被定型。
有人說這個劇這麽快上,是因爲她快要生了。做媽媽的女藝人,要轉變宣傳思路。
劉學義爲了角色特意去凹了聲線,但出來的效果就是又慢又長,不好聽。
劉學義也是老毛病了,這幾年古偶演了一大堆,但越來越不如開始,新鮮感褪去,老叔叔給人的感覺也逐漸乏味。
有人說他太沉迷于古偶賽道,以至于已經忽略了正常的古人是什麽樣子。
琉璃前後,劉學義被誇贊最容易飛升的男藝人,但如今來看,也是越來越難爆了。
這幾年短視頻的興起給了部分制作方一個錯覺,似乎覺得隻要演員選得好,配上抖音熱曲,然後剪幾個自覺性張力爆棚的片段,就能吸引觀衆去看。
但這一切的本質建立在有劇情的基礎上,乏善可陳的塑造和千篇一律的古偶帶來的,隻能是慘淡的撲街。
當長劇不能吹劇情而吹美商的時候,郭敬明會成爲這個時代的第一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