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的電動之路,又有新突破。
3 月 6 日,廣汽豐田新車鉑智 3X 正式上市,共推 430km、520km 和 610km 三種續航版本(CLTC 工況),官方指導價 10.98 萬元 -15.98 萬元,其中,高階智駕版本起售價 14.98 萬元,官方表示,随着鉑智 3X 上市,行業内首次将激光雷達高階智駕的價格打入 14 萬級。
圖片來源:蓋世汽車
在空間方面,鉑智 3X 長寬高分别爲 4600mm、1875mm 和 1645mm,軸距達 2765mm,這樣的尺寸在緊湊型 SUV 中優勢不小,尤其是長軸距帶來的車内空間表現,是這款車的一大亮點。
鉑智 3X 是廣汽豐田在智電賽道上投下 " 關鍵一子 ",展現出了這家傳統合資車企轉型的決心,當然,這款車的市場表現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産品力本身,更取決于廣汽豐田能否以 " 新勢力思維 " 重構研發、營銷與服務鏈條。
在接下來國内市場智能電動化的長跑賽道上,鉑智 3X 是成爲合資品牌的逆襲樣本?還是僅僅成爲合資轉型洪流中的又一朵浪花?成爲行業關注的焦點。
鉑智 3X 登場,來得剛剛好?
2024 年國内汽車市場整體規模再創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表現尤爲搶眼,全年共計銷售新能源車 1286.6 萬輛,同比增長 35.5%,新能源汽車總體滲透率達到 40.9%。
新能源消費繼續高歌猛進的同時,國内智駕市場也迎來持續性突破,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 年國内乘用車市場 L2 系統(含 L2+ 和 L2++)裝機量累計達 1098.3 萬套,市場滲透率爲 47.9%,達曆史新高。進入 2025 年之後,國内智駕市場進展更是迅猛,2 月比亞迪、長安等汽車企業先後發布了各自的全民智駕戰略,全新的全民智駕時代已經拉開序幕。
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重塑市場格局,但不得不說的事實是,這場格局重塑的 " 戰争 " 中,自主車企已經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廣汽豐田等爲代表的合資車企,反而成爲了 " 弱勢 " 群體。
在汽車發展的漫漫長河中,豐田無疑是燃油車時代的一位傳奇霸主。憑借着精益生産方式和可靠的産品質量,豐田汽車暢銷全球,旗下的卡羅拉、凱美瑞等車型更是成爲了無數家庭的信賴之選,常年霸占全球汽車銷量榜的前列。其混合動力技術也長期占據全球技術高地,普銳斯作爲全球首款量産的混合動力汽車,更是開啓了混動時代的先河。
然而,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新能源汽車浪潮洶湧來襲,迅速改寫着汽車行業的格局。曾經的輝煌在新能源時代的映照下,似乎逐漸黯淡。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豐田的電動化步伐顯得尤爲遲緩。2024 年豐田在華銷量同比下降 6.9%,純電車型占比不足 1%,與中國市場新能源車整體滲透率相比差距懸殊。此前,豐田在華已經引入過 bZ4X、bZ3 等純電産品,但因續航不足、充電效率低等問題,市場反響平平。
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汽豐田鉑智 3X 的推出,承載着豐田在新能源領域破局的厚望,成爲豐田在華電動化轉型的關鍵布局。對廣汽豐田而言,其不僅僅是一款新車,更是豐田在新能源賽道上吹響的反擊号角,肩負着爲品牌重塑電動化形象、搶占市場份額的重任。
但當前的行業大背景是,國内新能源市場已經進入硝煙彌漫的 " 戰國時代 ",各大車企都在摩拳擦掌,競争激烈程度堪稱白熱化。從新勢力造車的崛起,到傳統車企的轉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賽道上擠滿了參賽者。比亞迪、特斯拉等先行者,更是已經牢牢占據了市場領軍者的位置,一衆新造車品牌憑借精準的定位和在智駕領域的不斷深耕,也都擁有了不錯的市場号召力。對終端用戶而言,面對琳琅滿目的新能源車型和不斷進化的新技術和新配置,出手購車變得更加理性,也更加挑剔。從這個角度看,廣汽豐田鉑智 3X 的登場,似乎有些姗姗來遲。但仔細分析,這背後或許也有豐田對中國市場的深思熟慮,在準備着厚積薄發。
廣汽豐田選擇此時推出鉑智 3X,目前看,至少捕捉到了三個大趨勢。
首先,國内價格敏感型市場正在持續爆發,數據顯示,10 萬 -15 萬元區間已經成爲國内家庭用戶購車的主力價格帶,但此前智能純電車型在此區間多爲 " 配置閹割 " 産品,鉑智 3X 以 " 激光雷達高階智駕 + 豐田安全基因 " 入場,填補了合資品牌在該領域的空白。
其次,當前國内智駕技術下沉的趨勢也很明顯,從去年的高階智駕 " 爆發 " 到今年的全民智駕概念興起,短時間内智駕市場的格局就開始全面洗牌,但整體上看,搭載了激光雷達的車型,目前依舊是多集中于 20 萬元以上的市場上,而鉑智 3X 将激光雷達智駕價格下探至 14 萬級,直擊下沉市場對科技平權的渴望。
此外,目前也正是合資品牌轉型的窗口期,面對自主新能源品牌和新勢力品牌的聯合沖擊,傳統合資品牌亟需證明其在智能電動化賽道的能力。鉑智 3X 作爲廣汽豐田 " 中國自研 " 首款車型,既是技術實力的展示,也是市場信心的提振。
鉑智 3X 究竟算什麽水平?
上市的節奏點把握的不錯,但能否承擔起廣汽豐田新勢力化轉型的重任,首先還是要看鉑智 3X 的産品力究竟如何?
從技術成熟度來看,豐田一直以來都是汽車技術研發的佼佼者,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底蘊。雖然在純電動領域起步相對較晚,但豐田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在電池技術、電動化平台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發和試驗。
從市場需求契合度來看,當前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鉑智 3X 定位爲緊湊型純電 SUV,這一細分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消費者對于空間實用性、性價比和品牌可靠性有較高的要求,而這些方面,鉑智 3X 的吸引力都不錯。
當然,要聊鉑智 3X,重點肯定還是要放在智駕能力上,但正如官方所言,轉型爲新勢力是目的,但大前提是,這款車依舊是豐田車,要在安全方面,符合豐田标準。
據悉,鉑智 3X 植入了近百項豐田安全要件,充分緩解消費者對入門純電車的安全焦慮。車身安全方面,鉑智 3X 擁有的是 " 裝甲車級 " 被動安全,車身高強度以上的特殊鋼材占比達 70% 以上,其中 1500 兆帕熱成型材料占比達到了 30%,遠超同級别車型的普遍标準。電池安全方面,鉑智 3X 全面采用的事超越國标的防護标準,實現單一電芯熱失控後不起火不爆炸、不因熱量傳遞導緻相鄰電芯熱失控。鉑智 3X 還特别設置了同級唯一的 " 三雙一冗餘 " 安全保障,采用制動助力雙系統、制動助力雙電源、駐車制動 ECU 左右輪交叉雙控制,以及在必要時可一鍵切斷電源的 " 緊急下電按鈕 ",爲純電車多加了一層物理安全冗餘。
接下來,重點聊智駕。
在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下,智能駕駛已經成爲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争力之一,鉑智 3X 在智能駕駛方面的軟硬件配置,可以說是給足了誠意。
鉑智 3X 的智駕系統以 " 強感知 + 強算法 " 爲核心,硬件層面配備了行業頂配傳感器,高配版上,擁有 1 顆激光雷達、11 顆攝像頭、12 顆超聲波雷達、3 顆毫米波雷達,感知能力足以對标 30 萬級車型。智駕芯片方面,搭載的是目前行業主流的英偉達 Orin-X 高算力芯片,也算是同價位市場區間裏的 " 最強智駕大腦 " 了。此外,廣汽豐田聯合 Momenta 開發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也應用在了鉑智 3X 上。鉑智 3X 搭載了 Momenta5.0 系統,采用一體融合式的端到端大模型,這是其智能駕駛的核心競争力之一。該系統具備自主學習和叠代的能力,能夠不斷提升系統的性能上限。鉑智 3X 可以實現高速領航輔助、城市領航輔助等功能,基本覆蓋了日常駕駛中的各種場景。在實際駕駛過程中,這套算法展現出了出色的智能決策能力。例如,在遇到前方車輛突然減速或變道時,鉑智 3X 能夠迅速做出反應,自動調整車速和行駛軌迹,保持安全的車距。在無保護的左右轉彎場景中,車輛也能根據周圍的交通狀況,準确判斷時機,平穩地完成轉彎動作。在智能泊車方面,鉑智 3X 的表現也不錯,能夠自動識别停車位,并精準地完成泊車操作。
整體上看,鉑智 3X 的硬件堆料和算法創新等,都足以跻身行業第一梯隊,試駕駕駛這款車的感受,也相當給力,尤其對複雜場景的預判能力較爲突出。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軟件的實際表現上,新車仍需經經受真實路況的考驗,比如說此前試駕的工程車上,就出現過壓實線變道的情況。另外,鉑智 3X 在智駕數據積累與 OTA 叠代速度上的表現,也有待進一步檢驗。當然,對一款豐田的智駕新車而言,終端用戶對傳統車企算法的可靠性仍存疑慮,也需一個過程讓用戶體驗并建立信任。
鉑智 3X 究竟是精準錨定還是模糊的試探?
從性價比的角度綜合考量,鉑智 3X 在價格和配置之間找到了不錯的平衡點,其不僅具備豐富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和舒适的配置,且在價格上相對親民,對于那些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價格定位僅僅是市場定位的一個方面,要想在市場中取得成功,還需要考慮目标用戶群體和産品特性與定位的契合度等因素。
鉑智 3X 以 "14 萬級激光雷達高階智駕第一車 " 爲标簽,瞄準的其實主要是兩類人群,首先是國内龐大的家庭用戶,他們重視安全性(鉑智 3X 有豐田安全 DNA)和實用性(日系車一貫都有越級空間的優勢,在鉑智 3X 表現的也很明顯)。此外,科技嘗鮮者,也是這款新車的主要受衆,尤其是那些追求智駕功能但預算有限的人群。
鉑智 3X 的主要優勢是在 15 萬内的市場上,同時提供 " 智駕 + 安全 + 空間 " 三重高配,與新勢力形成了錯位競争。而且鉑智 3X 有合資品牌背書,豐田的品牌信譽與供應鏈能力是鉑智 3X 的核心優勢,可以很好的緩解終端用戶對入門級純電車安全性的焦慮。
當然,對這款車而言,也存在着明确的潛在風險。國内新能源品牌已經全面開打 " 價格戰 ",傳統自主車企的新能源品牌之外,蔚來等新勢力品牌,此前也都通過推出子品牌或降價的策略,将市場觸角滲透到了 15 萬元以下的市場區間,可能會稀釋鉑智 3X 的性價比優勢。而且,在用戶認知上多少還是會存在偏差,肯定還會有不少國内消費者将合資品牌與 " 保守 " 挂鈎,如何扭轉大家對豐田智能化能力的刻闆印象,是廣汽豐田新勢力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放眼未來,智電賽道的競争,将是綜合實力的大比拼,供應鏈、口碑與生态之戰,都是決定未來成敗的關鍵。硬件的規模化降本能力,決定了能否長期維持價格優勢,用戶口碑的建設,需要穩定的智駕表現和電池安全性來驗證。而完善的生态閉環,也會是後續影響年輕用戶黏性的關鍵,對廣汽豐田而言,這些都是需要持續發力的關鍵領域。
鉑智 3X 推出的時機雖晚,但憑借豐田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其精準錨定年輕用戶的定位,和在價格、空間、續航和配置等方面的綜合性價比優勢,或許真能達成好飯不怕晚的效果。若鉑智 3X 能兌現技術承諾,其 " 高配低價 " 策略真能被終端市場接受,廣汽豐田或許真能在 10 萬 -15 萬級市場上樹立一個新的标杆,并帶動合資品牌加速智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