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原創
記者 | 楊佩雯
編輯 | 楊程
來勢洶洶的 AI 正在各行各業掀起一場變革。
有人驚喜于 AI 可以解放生産力,也有人認爲 AI 的強大能力來源于它的 " 原罪 " ——自強大能力出現的那一天起,AI 本身就擔負了 " 罪 "。
以 AI 繪畫産品爲例,在産品的成長階段,往往需要 " 投喂 " 大量圖片進行訓練。有畫手認爲,這實質上是把創作者的作品拆解到細小單位,再由 AI 拼湊産出内容,是 " 縫合物 "。
有業内人士向紅星資本局透露,其所在公司對 AI 的訓練模式分爲兩種,除了自有素材外還會用市場上的内容作爲訓練物料," 可能會存在侵權。"
現在,對于 AI 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已在網絡上相遇。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有人因爲抵制 AI 而放棄經營多年的平台,也有畫手因爲抵制 AI 而遭遇網暴,不得不暫時躲避風頭。
↑ 資料配圖 圖據 IC Photo
平台上線 AI 頭像功能
部分畫手因此轉移陣地 " 跑路 "
當 AI 刷新各行各業的認知時,也有一群人堅決地反對 AIGC。
(注:AIGC,指 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産内容)。
其中,國内大規模的反對起源于網易旗下 LOFTER 平台推出的 " 老福鴿畫畫機 " 功能,用戶可以通過這一功能設置關鍵詞從而自動生成 AI 頭像。
需要說明的是,LOFTER 平台的定位是泛興趣社區,且聚集了大量的寫手和畫手。在該功能上線後,LOFTER 的部分用戶表示反對此功能,甚至懷疑平台使用了用戶的作品訓練 AI。
有畫手把 AI 産出的圖片稱爲 " 縫合物 ",他們認爲 AI 沒有創作能力,隻是在拼湊他人的作品,"AI 繪畫就是把人們喂給它的畫拆解、再拼接,一個縫合怪。"
3 月 6 日、7 日,LOFTER 連發兩封說明解釋稱,相關功能沒有使用用戶的作品數據進行訓練等,而是來自于開源數據,甚至承諾 " 如确有侵權,每張圖片我們将賠償原作者 1 萬元。"
不過,LOFTER 的部分用戶并不認可這一說法,甚至選擇了停更、銷号或出走平台。
部分 LOFTER 用戶已停更且更換爲抵制 AI 的頭像
3 月 16 日,LOFTER 發道歉信稱,其已于 3 月 8 日下線相關功能,"(新功能)沒有考慮到創作者群體的感受,引起了巨大的不滿。此行爲傷害了很多一直支持我們的創作者,我們深感抱歉,在此向大家表達誠摯的歉意。"
有 LOFTER 用戶告訴紅星資本局,平台的态度并未能讓用戶回心轉意,在她的關注列表中,至少有十位 " 太太 "(對創作者的尊稱)因爲此次風波離開 LOFTER,有的在留下其他平台的聯系方式後不再更新,有的甚至直接銷号。
紅星資本局在 LOFTER 平台内搜索 " 停更 " 發現,部分 LOFTER 用戶的動态停在了 3 月中、上旬,最後一條動态幾乎都是指明自己在其他平台的賬戶,頭像也多更換爲 " 反 AI" 标志。
事實上," 反 AI" 的浪潮自 3 月以來逐漸蔓延,不再局限于 LOFTER 平台,不少畫手都在微博、B 站等平台發聲明稱," 本人在此聲明:禁止 AI 使用和學習我的作品。"
部分創作者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個人聲明
有畫手因抵制 AIGC 遭 " 人肉 "
平台:封禁 18 名用戶,開啓保護
過去,科幻小說在暢想 AI 的發展時,往往把矛盾設置在人類與 AI 之間。然而,在 AI 邁出關鍵步伐的今天,紛争卻首先從人與人之間蔓延開。
有畫手反對 AIGC,但 AI 技術也有擁趸,甚至因此引發了一場對畫手的網暴。
B 站 UP 主 @茶冷 _Channel(下稱 " 茶冷 ") 是虛拟藝人團體 VirtuaReal 的成員,也是一名畫手,平時會在 B 站直播自己的畫畫過程
3 月 27 日,茶冷發動态稱,在世界範圍内相關版權和規定明确之前,她将抵制 AI 和 AI 衍生物在任何作品中的使用,包括但不僅限于改圖(能接受畫畫時運用 AI 作爲參考,前提是看不出參考來源)。
" 并非抵制 AI 技術本身,而是抵制無版權煉丹(指訓練 AI)。技術沒有善惡好壞之分,有好壞善惡的永遠都是使用技術的人類。" 茶冷認爲,AI 繪畫隻能成爲工具,無法替代創作本身。
在發表上述對 AIGC 的觀點大約五個小時後,茶冷再發動态稱,"(我)被開盒了(指被人肉),情況是除了個人信息被曝以外,目前一口氣收到了二十幾個各種高利貸和機構的注冊短信。"
另據網友截圖,茶冷曾發動态稱,在被 " 人肉 " 後,有網友向她的學校發送郵件,虛假舉報她。不過,紅星資本局目前在茶冷的主頁已無法找到此條涉及舉報的動态,疑似删除。
截圖自 B 站
紅星資本局通過郵件向茶冷發出采訪請求,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複。
3 月 30 日,B 站官方賬号 @哔哩哔哩社區小管家發文稱,在接到此事的反饋後立刻展開相關核查與處理,已處理違規評論 101 條,封禁用戶 18 名,并爲 UP 主開啓私信防騷擾保護。
同時,哔哩哔哩社區小管家公布了部分封禁賬号及理由,封禁理由包括嚴重侵犯他人隐私、傳播多位用戶隐私信息、造謠诽謗、私信傳播他人隐私并惡意辱罵他人、惡意曝光他人住址并大肆傳播等。
" 焦慮中被迫學習使用 "
某産品:訓練素材可能存在侵權
有人旗幟鮮明地抵制 AIGC,也有人或主動或被迫地學習 AI 技術。
某公司從事遊戲設計的美術負責人孫先生告訴紅星資本局,他對 AI 繪畫保持開放的态度,AI 其實隻是一種工具,能提升從業者的工作效率、縮短工作時間。
而成都潛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美術顧問楊亮告訴紅星資本局,他所在的公司已經在使用 AI 繪畫産品,這一度讓他和他團隊的夥伴非常焦慮。
不過,楊亮的焦慮現在已經有所緩解," 因爲我覺得我站在 AI 的前面,我開始拿它去創作了,它幫我解決了很多需要花時間的東西(如明暗交界線、畫面的體積感),我隻需要回歸核心的設計就好。你把它當工具用,你去學會它,你就不焦慮了。"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目前,在 AI 繪畫領域,争議主要聚焦于 " 投喂 "AI 的圖片是否侵權。
紅星資本局搜羅了市面上的五款 AI 繪畫産品,并仔細閱讀了其用戶協議、服務協議、常見問題彙總等内容,這些産品幾乎都未明确表明其在訓練 AI 時 " 投喂 " 的圖片來源于哪裏。
有某 AI 繪畫産品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向紅星資本局透露,其所在的公司對 AI 的訓練模式分爲兩種,一種是用自有的素材内容作爲訓練物料,一種是用市場上的内容進行。
" 用市場的(素材)訓練,并且産出内容,可能會存在侵權;用自己的素材訓練并産出内容,一般不會侵權。" 該負責人稱,具體看使用兩類素材的占比了," 如果非常明顯可能會被追責。"
AIGC 不受版權保護
律師:除非有一天決定立法保護 AI
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國家版權局國際版權研究基地研究員陳紹玲告訴紅星資本局,在對 AI 的能力進行訓練時," 投喂圖片 " 可能會構成侵權,這侵犯了他人作品的複制權。
據《著作權法》第十條,著作權包括多項人身權和财産權,其中,複制權是指以印刷、複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數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陳紹玲認爲,不管 AI 産出的圖片是否盈利,在未得到創作者的允許時,複制也是侵犯著作權的一種表現," 二十四條有例外,比如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不算侵權,但 AI 不算個人學習。"
據《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在某些情況下(如爲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稱、作品名稱,并且不得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不過,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對此持有不同觀點。
趙占領告訴紅星資本局,《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是隻保護表達而不保護思想。向 AI" 投喂圖片 " 是否構成侵權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讨論,智能化較低的 AI、高度智能化的 AI。
對于智能化較低的 AI,趙占領認爲,如果通過 AI 生成的圖片與他人的作品構成實質相似," 那這就不是‘學習’的問題了,而是構成著作權侵權。"
而對于高度智能化的 AI,它在表達上與他人作品不構成實質相似,而是思想有相似的地方," 比如隻是模仿風格、特定的取景角度和光線,這僅僅是拍攝方法,而從畫作的表達形式來看,如果并不構成實質相似,則這種情況不構成侵權。"
那麽,AI 生産出來的圖片是否能受到版權保護?
趙占領表示,目前,部分高級智能 AI 軟件可以根據用戶的指令輸出帶有一定獨創性的結果,雖然這符合《著作權法》對作品的獨創性的判斷标準,但缺少了著作權人這一權利主體的存在。
" 著作權人一定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即使著作權人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但作品一定是由自然人創作的。作爲 AI 軟件,哪怕它輸出的結果有一定的獨創性,也不能成爲受版權保護的作品 "。趙占領開玩笑稱,除非有一天決定立法保護 AI 了,把 AI 本身視爲著作權的權利主體。
據《著作權法》第十一條,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視爲作者。
陳紹玲也告訴紅星資本局,AI 生産出來的圖片不算作品,不受版權保護,"(這)是機器的勞動成果,而不是人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