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鉛筆道作者 | 阿欣
近日,比特智路宣布完成 5 億元人民币 Pre-A 輪融資。
這是比特智路既 2024 年天使輪、2025 年 1 月天使 + 輪融資之後,完成的第三輪融資。
在如此短的時間内連續獲得大額融資,比特智路究竟有着怎樣的實力?
01
比特智路成立于 2023 年 6 月,總部位于北京海澱,緻力于解決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中網絡可擴展性與通信效率的核心瓶頸。
通俗而言,其技術類似 "AI 算力的高速公路建設者 " ——當企業需要部署成千上萬張 GPU 或 AI 芯片時,如何讓這些硬件高效協同、避免 " 堵車 " 成爲關鍵。
比特智路通過自主研發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全方位覆蓋數據中心網絡架構優化、機器學習系統适配及芯片級硬件設計等領域。其目标是将 AI 基礎設施規模擴展至百萬級芯片互聯,大幅降低通信延遲,提升算力利用率。
從客戶方面來看,它的主要客戶爲那些需要大規模 AI 算力的科技企業、雲計算服務商及高端制造業。
這些用戶面臨的核心問題是:随着 AI 模型複雜度提升,傳統網絡架構難以支撐超大規模芯片集群的高效通信,導緻算力資源浪費和訓練成本激增,而比特智路的産品恰好能精準地解決這些難題。
02
比特智路的創始人是前字節跳動 AILab 總監郭傳雄先生。他畢業于國防科大。
在加入字節跳動之前,他是微軟研究院的研究員,在微軟雲計算部門 Azure Networking 從事研發工作。
在微軟任職期間,他感受到全球雲服務商對高性能網絡技術的高度依賴,也察覺到中國在 AI 基礎設施底層技術上的短闆。
後來,在字節跳動,郭傳雄作爲 Infra 一把手,創立了字節跳動機器學習系統、數據中心網絡、硬件加速等部門。
憑借在網絡架構方面的突出貢獻,他入選 IEEE Fellow(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羅臘詠先生,畢業于中科大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
他曾先後任職于微軟亞洲研究院和騰訊網絡平台部,之後在字節芯片團隊負責 FPGA NIC 項目。
2023 年,郭傳雄看到了 AI 網絡在可擴展性和通信效率方面的巨大挑戰,離職創業,決心打造 " 中國版 Mellanox",解決行業痛點,提升中國在 AI 網絡基礎設施領域的競争力。
同年 6 月,郭傳雄與羅臘詠一拍即合,共同創立了比特智路。
他們的目标十分明确:在西方技術封鎖的大背景下,打造國産化的高性能網絡技術,對标英偉達收購的 Mellanox(全球領先的 InfiniBand 和以太網解決方案商),解決中國 AI 算力 " 卡脖子 " 問題。
在融資方面,2023 年 11 月,該公司就獲得了紅杉中國、真格基金、奇績創壇的投資;2024 年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德同資本、國富綠景創投等;2025 年 1 月完成天使 + 投資,由德同資本、富華資本 GRC、風投俠共同投資。
今年 2 月 17 日,該公司再次獲得 5 億元人民币融資,短短一年時間就完成了三輪融資。
03
AI 網絡行業的發展經曆了從萌芽到興起再到快速崛起的過程。
早期,随着 AI 技術概念的提出,相關的網絡需求開始萌芽。但由于當時技術水平有限,行業發展較爲緩慢。
後來,随着語音識别、圖像識别等 AI 應用場景逐漸增多,對 AI 網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行業由此開始興起。
近年來,深度學習等技術爆發,大規模 AI 計算需求呈井噴式增長,AI 網絡行業迎來了快速崛起的黃金時期。
然而,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痛點。其中,網絡可擴展性差和通信效率低的問題尤爲突出。
傳統以太網架構難以支撐超萬級芯片互聯,數據在 GPU 間傳輸延遲高,導緻算力利用率不足 50%。
比如在大規模 GPU 集群中,連接卡的性能限制使得數據傳輸緩慢,嚴重影響了 AI 運算效率。
不過,挑戰背後往往也隐藏着巨大的機遇。
據行業預測,全球 AI 基礎設施市場規模 2025 年将突破 500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 30%。其中網絡設備占比約 15%,而中國市場增速更是領先全球。
04
在這個賽道上,行業呈現 " 雙軌競争 " 的格局:國際巨頭(英偉達、英特爾)壟斷高端市場,國内企業如華爲、寒武紀側重芯片設計,網絡技術領域尚未形成頭部企業。
在這樣的競争環境下,比特智路選擇了差異化定位,成爲 " 垂直整合者 "。
它不僅提供硬件(智能網卡),還優化軟件棧。而且,比特智路的團隊兼具互聯網大廠與芯片研發基因,這讓它在技術研發和産品應用上具備獨特的優勢。
AI 基礎設施行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浪潮之中。
IDC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 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市場總投資規模接近 4.9 萬億美元,并有望在 2028 年增至 6.6 萬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爲 6.3%。
2024 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達 7470 億元,同比增長 41.0%,預計 2025 年規模達到 10457 億元,占全球比重達 20.9%。
此外,智能制造業、智能金融、智慧醫療、交通、教育等 AI 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也将進一步加速這一行業的高速發展。
本文内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 AI 科技評論 等相關内容,一并緻謝。文中圖片源自官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