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武凱
8 月 19 日,一場暴雨突襲武漢,澆滅了長江南岸黃鶴樓處的喧嚣。在如注的雨水裏,平日的車水馬龍不見了蹤影,隻有偶爾駛過的車輛激起路側深深的水花。
位于武漢市蔡甸區通順河畔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基地 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暴雨下的武漢頗顯平寂,但黃鶴樓西南 20 公裏的通順河畔卻顯得格外熱絡:在這裏,一輛輛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從一處院門駛入駛出,院門處的道閘杆不停地開合。在院内的技術車間,金屬相擊的清脆聲也接連劃破沉悶,沾染到來往的每一滴雨水之上。
這裏是中國車谷,亦是東風汽車、神龍汽車等國内知名汽車企業所在地。作爲國家級汽車集群核心承載區,車谷集聚了 9 家整車企業、14 座整車工廠和 1200 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形成 146 萬輛新能源整車産能。
如今在這片土地上,以東風汽車等車企命名的道路縱橫交錯,上邊駛過武漢成長爲中國汽車重鎮的滾滾潮流。随着國内汽車産業發展進入智能網聯新時代,這片土地又開始煥發新的生機。
鳴槍!武漢搶當第一城
武漢是中國汽車産業重鎮,也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領頭羊。
2016 年,武漢對标上海等先發城市,啓動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示範區的建設申報,開始追逐先行者的步伐。3 年後的 2019 年,武漢搖身一變,成爲國内第一個發放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牌照的城市。
武漢市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時間來到 2024 年,武漢已成爲中部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累計向 19 家企業發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運營牌照 1500 多張。以 Robotaxi 爲代表的自動駕駛模式也已進入商業化階段。
在武漢市蔡甸區通順河北岸,就坐落着一座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基地(簡稱 " 基地 ")。這裏是武漢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一處搖籃,爲首的代表企業名爲 " 蘿蔔運力(武漢)科技有限公司 "(簡稱 " 蘿蔔武漢 ")。
蘿蔔武漢是一家提供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公司,也是百度蘿蔔快跑的核心成員。在 2022 年 5 月,蘿蔔快跑落地武漢。同年 8 月,蘿蔔快跑無人車就開上了武漢經開區和軍山新城等地的公開道路。
蘿蔔快跑是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和自動駕駛商業化的一張名片,其運營範圍之大、車輛規模之巨位居國内首位。
據蘿蔔快跑最新數據,截至今年 6 月其在武漢自動駕駛出行累計超過 68 萬單,單程最長裏程超過 95 公裏。蘿蔔快跑也是國内首個開通機場自動駕駛接駁服務的企業,并實現了跨行政區、跨長江、機場高速通行等多個自動駕駛商業應用場景的全國創新突破。
具體而言,時代周報記者在武漢市實地調查了解到,蘿蔔快跑運營範圍涵蓋武漢市漢陽區、洪山區、蔡甸區、漢南區、江夏區等多個行政區域;站點數量多而密集,達到數百個,部分站點支持全天 24 小時運行。因而即使站點相對固定,乘客出行便捷度也有大幅提高。
武漢市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武漢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累計裏程已突破 3378.73 公裏(單向裏程),輻射面積約 3000 平方公裏,觸達人口超 770 萬,累計裏程數和開放區域數保持全國領先。
相較于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僅在少數區域開通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武漢市在整體規覆蓋範圍方面呈現領先态勢。
商業化效果初顯,仍待後繼
武漢市自動駕駛産業發展迅速,但大規模的商業化仍待時機。
記者在武漢市了解到,一方面盡管運營範圍面積廣闊,但蘿蔔快跑等無人車的投放區域多集中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又稱 " 中國光谷 ")、東西湖區、蔡甸區等偏遠城區。據當地出行行業從業人員稱,無人車當下主要承擔的是偏遠地區的補充出行角色,用戶也多以體驗爲主。
雨天進行測試的無人車 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另一方面出于技術和安全方面的考慮,無人車在雨雪天氣等情況下會暫停運營。時代周報記者在武漢雨天實測打無人車,約車頁面顯示需等車 1 小時以上,并多次被取消訂單。同時期記者在上述基地中發現,雨天蘿蔔快跑無人車多停放在基地内。
不過,無人車也在探索在惡劣天氣場景下運營的可能性。在下雨期間,基地内外無人車頻繁進出,10 分鍾來往車輛就超過 10 輛。基地工作人員表示,這是無人車工作人員在進行雨天條件的測試和調試工作。
此外,武漢市蘿蔔快跑無人車收費标準也備受關注。當前在無人車平台提供大額折扣情況下,無人車費用略低于網約車、出租車。以武漢市洪山區同期、同路段爲例,蘿蔔快跑收費 22.48 元,某網約車平台收費 26 元起步。長期來看,作爲商業化的核心要素,無人車的收費标準尚未明晰。
車隊規模方面,武漢市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7 月,武漢市共有約 600 輛無人車,開通載人收費業務的爲 444 輛。盡管投放數量居全國前列,但與當地出租車和網約車規模相比,商業化無人車數量僅相當于其數量的 0.9%。
據當地政府部門和企業規劃,計劃今年年底累計投放到 1000 輛無人車。不過該數字能否實現,還需經過武漢市主管部門評估、審核後才能發放牌照。
此外據有關部門透露,武漢當地無人車每日整體接單量僅有 4000 單,出租車、網約車訂單規模每日則有數十萬單,兩者仍有極大差距。平均每輛無人車每日訂單不足 10 單,也對平台盈利提出了難題。
不過百度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後續将在武漢投放的第六代無人車,整車成本相較于第五代車型下降 60%,單價爲 20.47 萬元,營運成本将降低 30%,服務成本降低 80%。
成本的降低結合出行單量的增多,給了平台盈利的信心。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陳卓表示:" 我們的目标是到 2024 年年底,‘蘿蔔快跑’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并在 2025 年全面進入盈利期。" 屆時,蘿蔔快跑将在武漢實現商業化閉環,有望成爲其他 Robotaxi 平台和城市的借鑒。
從傳統到新生,華中汽車重鎮求變
挑戰是發展的必然,發展是武漢的必然。
過去幾十年來,汽車産業一直武漢第一大産業,2023 年全市汽車産量更是達到 121.4 萬輛。但在汽車産業電動化、智能化的當下,時代對武漢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爲例,據太平洋證券預計,2030 年,中國 Robotaxi 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93 萬億元。
在此背景下,大力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不僅是武漢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縮影,更是傳統汽車重鎮新時代的謀變之舉。
武漢對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投入和支持也十分明顯。
在政策端,除了在國内第一個發放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牌照,武漢也是國内第一個發布智能網聯道路建設規範、第一個将公開測試道路開放到中心城區、第一個開通機場自動駕駛接駁服務的城市。
同時據黑芝麻智能等當地自動駕駛産業鏈企業透露,武漢政府相關部門也在先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創新、标準制定、測試驗證、示範應用,聚集了包括黑芝麻智能在内的一批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鏈上下遊企業,以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集群。
在配套建設層面,武漢經濟開發區已建成國内規模最大、網絡性能最好、組網模式最全的 5G 車聯網;武漢還擁有亞洲最大的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衆多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園、智能制造産業園等配套建設遍布全城,成爲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的搖籃。
此外在産業鏈培育方面,武漢也聚集了東風悅享、億咖通、芯擎科技等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鏈核心企業 130 餘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國家級智能交通技術創新中心等,并聯合 195 家企業逐步形成 " 研發 + 測試 + 應用 " 的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生态閉環。
盡管智能網聯汽車産業仍處于早期階段,但武漢當地的智能網聯新業态正逐漸豐富。當下,除了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獨角獸輕舟智航的無人駕駛巴士已在當地投入測試,光谷地區開放運營的無人駕駛雲軌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
武漢光谷無人駕駛雲軌(軌道交通)駕駛位 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 這些成果體現出武漢以及武漢經開區作了很好的謀劃布局,有較強的前瞻意識。" 在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汽車系主任尹智帥看來,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優勢正在逐步顯現,不僅測試區的規模和複雜程度處在全國頭部,更成爲國内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重要區域,随着相關政策的推動,武漢對上下遊企業的吸引力将會逐步釋放。
在黑芝麻智能等參與者看來,在武漢傳統汽車産業面臨轉型和升級的當口,自動駕駛作爲新質生産力,能爲武漢的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提供助力和支撐。
加快汽車産業變革、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也是湖北省的重要發展目标。
湖北省政府發布的《湖北省汽車産業轉型發展實施方案(2023 — 2025 年)》((簡稱 " 方案 ")提到,到 2025 年,湖北目标建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新能源汽車産值達到 3500 億元。
方案還提出,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多元場景綜合應用。圍繞 5G、無人駕駛、車路協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推進武漢國家 " 雙智 " 試點等,有序開放街區、道路、機場、港口等作爲智能網聯車輛示範應用場景。
湖北和武漢對汽車産業變革和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有着清醒的認知。在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前進路上,它們也有不少同行者。
在智能網聯汽車新時代,武漢期待成爲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