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遊戲日報
某國産獨立遊戲工作室剛剛打赢了一場 " 租号平台賣盜版 " 訴訟案,當制作人在群裏分享戰果時,引來了不少人的叫好與支持。
這個群成立的契機是 2021 年帕斯亞科技聯合近百家公司發布 " 反淘寶盜版 " 聲明,聚集着大量獨立遊戲團隊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可以說是這個領域中最痛恨盜版侵權的一批人。而從他們的聊天中,遊戲日報發現侵權行爲仍舊頻發。
不久後就是 426 世界知識産權日,借此背景,遊戲日報接觸了 10 餘位獨遊團隊以及律所、法律服務平台的相關負責人,以求了解獨遊領域的侵權現狀。盡管也有并不希望因爲展開詳談 " 被過多關注,惹上麻煩 " 的情況,但大部分人還是積極分享了他們的所見所聞。
01 獨遊團隊遇到的侵權越來越多了?
獨立遊戲發售以買斷制爲主,主要紮根 Steam、主機平台。
根據多個團隊負責人的反饋,獨遊被侵權的情況以淘寶和租号平台上的 " 盜版 " 最爲常見,類型與前幾年變化不大:一種是直接發破解版,下載就能本地玩,另一種是利用 Steam 的離線版本功能進行賬号出租,買一個賬号能發給無數小白用戶。
相比之下,手遊領域頻發的換皮抄襲在獨遊領域則較少。在這輪交流中,隻有星辰重工的 Q 哥提到團隊産品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認爲原因 " 一方面是産品不夠火,導緻盜版的看不上,另一方面是團隊産品題材比較特殊,所以相關素材會被盯上 "。
當然,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得到較高關注的獨遊被抄襲換皮事件,例如《糖果災難 : 機關塔防》發行商就曾點名 Ohayoo 代理發行換皮遊戲《小雞哪裏跑》,一度引發行業熱議。
除了這兩種主流類型外,右上角副總經理羅晨堅還提到了更多情況,例如線下侵權、改編侵權、衍生侵權等。據羅晨堅介紹,他們從 2019 年就開始做獨遊領域的侵權監控以及維權法律訴訟服務,目前合作的獨遊 IP 有 500 多個。
" 随着時間推移,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侵權類型 "。羅晨堅舉了劇本殺的例子,獨遊的劇情很容易被盜用,另外是 IP 周邊産品也會在研發團隊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在市場中。
面對 " 獨遊領域的侵權情況是否有所減少 " 的問題,上述的朋友們幾乎都給出了否認的回答。" 這說明獨立遊戲是真火了 ",Gamera Games CEO 葉千落半開玩笑地說到。
02 獨立遊戲團隊維權 " 百态 "
據遊戲日報了解,目前獨立遊戲團隊發現被侵權的方式主要有 3 種:①玩家會在遊戲社群中告知獨遊團隊他們的發現;②與右上角一類的平台合作,他們會把監控結果告訴獨遊團隊;③發行方主動去搜索、發現一些常見侵權渠道的新一批侵權方。
這三種類型的比例是逐層減少的,因爲對應的是成本的逐層提升。
發現侵權後則是要不要維權。盡管獨立遊戲團隊的維權意識整體在提升,但這仍舊是一個擺在大家面前的直觀問題,因爲維權也是要成本的。
Gamer 遊戲法的朱宇倩律師告訴遊戲日報,自己接到過一些獨遊團隊訴訟的案子需求,但不少是在咨詢之後就打退堂鼓了,因爲結果不能确定,且訴訟周期可能會拉長到 1-2 年,而獨遊團隊能不能堅持生存到判決的時候都是問題。這還是沒有涉及到咨詢費的前提下——因爲出身于遊戲行業,找朱宇倩律師的多是認識的朋友。
不管是找律師還是找平台,是否維權的決定權在獨遊團隊(與發行商)自己身上。
Q 哥在獨遊維權方面就相對佛系,他很清楚團隊的核心目标是生存,所以并不想在這方面耗費太多的精力,也不會不考慮結果選擇與侵權方 " 魚死網破 "。
他選擇的方式是與律師平台合作,打赢了才分成,盡管平台會拿走較大部分的賠償金額,但至少不需要自己的團隊在前期大量投入成本。" 對于一些并非惡意侵權的團隊,我們也會嘗試着跟對方進行一些授權的合作,引導對方走向正途 "
作爲代理發行商的 Gamera Games 也會經常有維權行爲,他們将其作爲發行的一項服務,幫助研發商解決這些不擅長的問題。同樣的,葉千落也比較認可維權應當服務于目的。
" 當發現有盜版侵權問題時,我們不一定會通過法律維權形式來解決,有時候是直接交流找到侵權方,對方就停止侵權了 "。葉千落表示也難免會遇到一些 " 頭鐵 " 侵權方,對應隻能走法律維權程序,但不一定堅持拿到訴訟判決。" 我們主要聽從律師建議,有時候哪怕繼續起訴下去也不能有效解決侵權問題,反而是和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
" 即便是和解也是有條件的,原則是對方一定要付出代價 ",葉千落補充到。
當然,也有堅持要把維權訴訟打到底的團隊。
雷霆遊戲旗下 PC 主機遊戲發行品牌 Lightning Games 的負責人胡江洋告訴遊戲日報,他們針對侵權的訴訟就不接受任何和解。他坦誠成本确實很高,但團隊就是要這樣做,因爲他們處在這個行業,有這樣的知識能力儲備,願意爲行業做些事情。
前段時間,他們剛剛告倒了淘寶上最知名的盜版侵權店之一 " 湯姆遊戲 "。" 有朋友過來跟我說,他拿着這個案例去找了盜版侵權的人,對方就慫了 ",胡江洋覺得這讓他很開心,接下來希望能夠每個類型都做出了有代表性的訴訟案例出來。
做到這個結果的前提,是雷霆遊戲的法務團隊本身有較強經驗," 南山必勝客,其實有不少律師就是從雷霆法務團隊過去的 ",胡江洋表示。
03 爲什麽不能根除問題?
随着獨遊團隊維權,雖然一些大的侵權方得到了處罰,但類似的行爲仍舊屢禁不止。
帕斯亞科技副總裁鄧永進認爲這是因爲 " 成本太低 + 門檻太低 ",加上相關平台也沒有特别的限制,導緻賺錢太輕松,總會有人進來去做這個事情。當遊戲日報問起 " 時隔 1 年半,反淘寶盜版聲明後續有何進展 " 時,鄧永進表示 " 淘寶方面并沒有給出什麽改善動作 "。
他認爲沒有觸達到阿裏巴巴高層,這個問題可能永遠都無法解決。
Aluba 工作室的姜恂也提到了平台方對于盜版侵權的助力:隻要玩家接觸遊戲的第一途徑(搜索引擎)還把那些玩貓膩的(侵權平台)放在前面,就永遠都解決不了。在他看來,部分玩家在這個環節下也是受害者,因爲他們分不清正版盜版的區别,最終玩到的是盜版。
短時間來看,想要讓平台加入到維權中,僅靠呼籲與聲量是不夠的,這是交給遊戲行業未來攻克的一個重點難題。
除了第三方外,在羅晨堅看來,侵權頻發很關鍵的原因之一是遊戲領域發展太快了,這是好事,但也難免帶來負面影響,一些規範、監管跟不上發展速度。
右上角最早在做動漫領域,羅晨堅提到了動漫如今權利保護就很完善,但遊戲領域可能很長時間都無法達到這種狀态。" 就拿現在的 AIGC 來說,很可能會衍生出大量新形式的侵權 "。技術發展帶來了新的權利以及權利使用邊界的模糊,不可避免會出現問題。新發展出來的作品内容,法官沒有辦法馬上了解透徹,這就是一種考驗。
" 另外,侵權行爲以各種新的形态出現,也給維權帶來了很多挑戰 ",羅晨堅舉了個例子,比如純粹破解版本很少見了,不過後來它們搭上了雲遊戲的車(這類已有勝訴案例),再後來又出現了利用平台漏洞的 SteamTools(至今還未被解決)等等。
(實際上純破解版本之所以變得 " 少見 ",也是因爲方式更加隐秘了。胡江洋就說到這類内容大都出現在一些小網站、QQ 群裏,傳播得很謹慎,想找到對應的侵權方變得更困難了。)
不過羅晨堅認爲未來是向好的。他建議各種活動如 GameJam 舉辦方積極參與交流經驗,如今獨立遊戲已經走進了學校,帶來了更多專業遊戲人才,雖然對遊戲行業而言可能産值不高,但代表了一種創新方向,這正是知識産權保護的重要目标。
此外,朱宇倩律師也表示司法環境正在逐漸完善,更好做侵權認定。
04 給獨立遊戲團隊的一些建議
跟多位獨遊維權相關的朋友交流過之後,遊戲日報也了解到了他們給出的建議,希望能給更多的獨立遊戲團隊一些參考。
1、明确維權的目的。對于不同實力的團隊而言,能在維權上花多少時間、精力與成本是很關鍵的,對應的是你需要明确希望達成的最終結果,避免得不償失。
2、維權的方式并不隻有訴訟,而且不同的平台維權是有技巧的。有不少獨遊團隊具有相關的維權經驗,也對外進行過分享,建議大家維權之前先了解相關信息多多交流。
3、如果你要堅持打官司,請律師是有必要的。有時候遇到侵權問題,很可能選擇的關鍵點不對,邏輯證據不足。盡管法院法官很明白問題在哪裏,但是他們的位置不允許教你打官司。
4、了解更多的法律常識。這并不是要你花大量的精力去專修這個方向,但可以參加一些訴訟實務分享會議。遊戲日報近期将邀請合作律師爲大家進行直播分享,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