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瞎說職場 (ID:HRInsight),作者:Sean Ye,原文标題:《你有沒有在公司裏和傻 X 吵過架?》,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前天最熱門的視頻,當然是川普和萬斯在記者面前對澤連斯基開炮的場景。
這其實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職場溝通場景,讓我回想起來當年在公司開會圍觀傻 X 發飙的場景。
你很難想象,美國總統和副總統,在擁有一個頂級團隊的前提下,神奇通過自身的天賦,能把一場本應該圓滿簽字的歡樂頌,轉變成了一場大型車禍現場。
這一方面給我信心:這個世界真的是個草台班子,即便是白宮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也給我素材,我最近在刷一些職場美劇,希望給大家寫一點有趣的職場故事。
沒想到啊,還是川普有活。
白宮天天這麽演,我可以把 Netflix 和 Disney+ 的會員給取消了。
把話說回來,我非常建議大家反複學習這段視頻。
因爲在我們的職場上,類似川普這樣威壓型高管并不少見,而類似萬斯這樣喜歡半路開炮的領導舔狗,也不會少。
而最不幸的是,這兩種人在職場上往往會混得更好。
作爲普通人,我也見過不少案例:白天在公司吵架(談判)狀态不好,沒有吵出自己的精氣神,半夜在被窩裏複盤的案例。
說到底,談判是職場的基本技能,而我們的對手,很可能就是萬斯川普這樣的對手,我們怎麽談判呢?
一、談判的真正工夫在會外
陸遊給自己兒子寫過這麽一段話:"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陸遊希望告訴兒子的是:學習做詩,不能就詩學詩,而應把工夫下在掌握淵博的知識,參加社會實踐上。
職場上,我也有類似的觀點,比如會議,我們希望在會議上說服别人,事實上大概率是說服不了的,我們能做的是會議前先搞定支持自己的同盟,提前說服關鍵決策人,才能在會議上一帆風順。
如果我們啥都不做,指望會議上自己的提案可以一帆風順通過,那大概率是美夢一場。
美烏協議也是如此。
事前所有的事情都全部談妥,然後雙方愉快簽署協議。
而想要談妥,前提是雙方的核心訴求都能夠得到滿足。
1、川普的訴求:我要赢,大赢特赢
川普的核心訴求是什麽?
在我看來,他就一個核心訴求:我要 " 赢 "。
拜登這個傻子這麽多年,沒有搞定俄烏和談,我一上台就能按着雙方(主要是按着烏克蘭)簽和平協議,我赢了;
拜登拿着美國納稅人的錢,給烏克蘭送去了那麽多真金白銀,我一上台就從烏克蘭的礦産中拿回了收益,我又赢了。
我提前看了一下這個協議的草案,本質上是一個綱領性的協議,美國拿不到任何實質的利益,因爲現有烏克蘭的所有收益美國是不能碰的,美國能碰的是重新投資的收益,且不說烏克蘭不少礦産本身就是在俄羅斯控制的烏東,
就算能立即開采,但礦産投資是重資産投資,前期投入非常高能資本是最慫最要避險的,誰敢在沖突時期,導彈從天飛過的時候花上幾百億去投資礦産的生産呢。
這放在職場上是标準的期權合同,還是 A 輪創業公司的期權,八字沒有一撇呢。
川普折騰這麽一通,出賣烏克蘭的土地,抛棄北約盟友,并沒有換來大筆現金收入。本質上,這份協議除了證明川普牛 X 外,不能給美國短期帶來任何收益。
但川普上台,本質上是因爲他善于給自己的 MAGA 選民制造赢的感覺。
随着川普一直赢,MAGA 黨才能秦始皇摸電線——赢麻了。
2、澤連斯基的訴求: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澤林斯基的核心訴求是安全保障。
他可以捏着鼻子,配合讓川普去赢,但他希望得到的和平協議是有保障的。
爲啥之前烏克蘭一直要求加入北約?
因爲加入北約,再被俄羅斯打的時候,北約是有出兵義務的。
但如果沒有這種保障,俄羅斯在簽署協議後回血幾年,再回來的時候,烏克蘭沒準就是滅國之戰了。
所以來到白宮後,他不斷抛餌試探特朗普到底有多親俄,比如開場白就是俄軍虐待戰俘,到俄軍掠奪兒童 ……
他等待的就是懂王借此機會對俄展現強硬姿态,并承諾爲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坦白說,小國總統也真的是無奈,捏着鼻子來到白宮,簽一個配合你川普大赢特赢的協議,隻求你懂王好歹給點面子,哪怕是給點虛無的口頭安全承諾,小澤捏着鼻子也把戲給你演完啊。
可惜完全沒有。
懂王話裏話外就一個意思,烏克蘭不行了,死了太多人了,趕緊把協議簽了,投了算了。
真正給小澤助攻的是現場的記者們。
有記者問了川普三個關鍵問題:
" 協議裏部分礦産在俄占區,你會指示普京從這些地區撤軍嗎?"
" 如果俄占區礦産屬于美國利益,誰來保護它們?"
" 如果俄再次試圖入侵或者采取侵略行動呢?"
川普的回複沒有一點美國總統該有的硬氣,而是反複強調:
"我不認爲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我不會達成協議,如果我認爲這種情況會發生,我不會達成協議。"
這個時候,澤連斯基大概率是繃不住了,因爲川普說來說去,對于烏克蘭的全部保障,除了一紙協議,就是 " 我覺得俄羅斯不會撕毀協議 "。
協議這貨有用嗎?
然後,澤連斯基終于開火了,他開始了對萬斯的提問:
我們跟普京談過很多次,我們進行了雙邊對話,我們與他簽署了協議。我還跟他簽了協議,比如 2019 年我以烏克蘭新總統的身份和他簽署了協議,我、他,還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簽署了協議,包括簽署了停火協議。他們都跟我說他絕不會這麽違反協議。
我們還簽署了天然氣協議,但之後他違背了停火協議,殺害了我們的人民,沒有交換囚犯。我們簽署了囚犯交換協議,但他沒有執行。
萬斯,這是你說的哪種外交?你是什麽意思?
二、威壓型談判策略
當澤連斯基抛出這個問題時,萬斯大概率是懵逼的。
他的預期大概率和川普一樣,你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國首腦,來白宮是配合我們赢的,怎麽還蹬鼻子上臉了呢?
于是他下意識開始了還擊:
總統先生,恕我直言,我認爲你來到橢圓形辦公室并試圖在美國媒體面前質問是不尊重的。現在,你們正在到處強迫新兵應征入伍到前線,因爲你們出現了人力問題。你應該感謝(美國)總統試圖結束這場沖突 ……
這種攻擊心态我其實是能理解的。
萬斯覺得大局已定,大家出來亮個相公布一下我們的與會成果,這個時候你還想反悔不成嗎?
所以他開啓了第二輪攻擊,争論過程中,他大概是意識到了,澤連斯基要的保障,咱給不了。
于是爲了體現強勢,他又回到了前一個話題:你認爲來到美國的橢圓形辦公室,并攻擊正試圖阻止你們國家遭到摧毀的政府是尊重的表現嗎?
這是典型的威壓型談判策略。包括後面要求澤連斯基感謝川普,都是萬斯的談判策略:你得服軟,别 BB 了。
談判是了爲解決問題。
而萬斯清楚意識到,他們沒法給澤連斯基解決這個問題,沒法實現雙邊的滿意,于是他開始了運用新的策略,攻擊對方的弱點 / 錯誤,來壓迫對方退讓。
我們在職場上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你談到自己的核心訴求後,對方突然暴怒。我們最經常聽到的說法就是:
你怎麽對上級說話的?
你這個态度,我們怎麽溝通?
電影裏我們也看過類似的台詞,比如:好大的官威啊,包大人。
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就不得不從工作 / 業務 / 核心話題跳開,去解釋我們的态度問題。
這就中招了。
如果你重溫這段視頻,你會發現這個時候的澤連斯基是非常緊張的,他的雙手擋住了自己的裆部,這是緊張的防衛心态。
三、紅臉白臉談判策略
這個時候,其實場子還沒算爛下來,因爲萬斯隻是一個副總統,他采取威壓策略,做個白臉,恰恰可以給川普留一個做好人的機會。
這個時候的川普隻要稍微給澤連斯基解圍,比如:我認爲小澤對我還是很尊重的,不遠萬裏來到白宮簽署協議,我們有機會成就偉大,一起捍衛和平 ……
如果這樣做,協議大概率還是能夠繼續簽署的。
但問題是,這個場子裏,沒有人做紅臉,而川普衆所周知也一直是威壓型談判風格。
于是川普加入戰鬥,我雖然不能對普京強硬,但是我可以對你強硬啊。
川普開始抛金句環節,每句話都說了不止 2 遍,那感覺不是說給澤連斯基聽的,而是說給記者們聽的。
" 不要告訴我們我們會有什麽感覺,你沒資格說我們的感覺。"
" 你現在的處境不是很好。你讓自己陷入了一個非常糟糕的境地。"
" 你現在沒牌可打,和我們在一起,你才能有牌可打。"
倒是理論上,最鷹牌的國務卿盧比奧,在這個場景裏,卻是一臉完蛋的表情。
正常談判需要白臉,也需要紅臉,需要有人殺價,也需要有人做好人,從中協調。之前我推薦過楊杜澤老師的書《從對抗到共赢》,其中分享過職場上常見的談判風格:
威壓型——制造壓力場景;
控制型——節奏把控,做出承諾;
促進型——解決糾紛,推動談判促成。
好家夥這場談判裏,一方是弱勢的小國總統,另一方是倆威壓型談判者,混合雙打,前後夾擊 ……
把一個幾乎談妥的協議,現場給談崩了。
歸根結底,如果我們想要談成一些事情,不能僅僅靠施壓,真正的談判應該是雙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寫在最後
人生中每五分鍾就會經曆一次談判,無論是街邊攤的還價,中飯吃食堂還是聚餐,亦或是職場中的種種談判,從加薪談判,跳槽談判,到跨團隊的業務合作談判;大到裁員談判,小到今晚能不能加班。
我們的人生中會有數不清的談判場景,有些時候,談判對手真的會讓我們荷爾蒙飙升,甚至忍不住顫抖。
但真的沒啥,希望大家能夠識别談判中的陷阱,也能夠像澤連斯基一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事實上,澤連斯基在威壓,甚至不讓開口的時候,也貢獻了不少金句。
當川普控訴 " 你沒有美國的武器,堅持不了兩周 " 的時候,他直接甩手 " 普京還說我們堅持不了三天呢 "。
當川普表達 " 你沒牌可打 " 的時候,他直接來了一句 " 我不是來這裏打牌的。"
這水平,絕不是部分人嘴裏的喜劇演員。反觀川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