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齊鑫
特斯拉工廠憑借 " 誘人 " 的薪資成爲不少打工人的 " 夢中情廠 ",然而現在似乎翻車了。
據媒體報道,上周晚些時候,網友開始在百度貼吧等論壇上發帖。一些網上帖子聲稱,上海工廠的工人受到了不公平的懲罰,原因是今年該工廠據稱發生了一起工人死亡的事件。四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早些時候,一名特斯拉工人死于工廠車間事故。
時代周報記者也注意到,近期,網絡上出現了不少關于 " 特斯拉上海員工稱被惡意扣績效 " 的相關視頻、帖子,稱由于工廠發生了安全事故,一線工人們被扣除了部分季度獎金約 2000 元 ~3000 元。
圖片來源:百度貼吧截圖
" 全靠這個季度續命,說給少就少了,一線員工天天流水線作業什麽都接觸不到,找(招)誰惹誰了,打我們的折算怎麽回事。"" 活沒少幹錢倒少了,找誰說理去?" 有網友發帖吐槽道。
4 月 17 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系特斯拉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疑因安全事故削減工人獎金
一直以高薪資吸引着打工人的特斯拉,此番因獎金事件受到質疑。
" 真實的。"4 月 17 日,自稱是特斯拉員工的張金明(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4 月 15 日晚上下班,他接到了班組長的口頭通知,因爲安全事故,降低全員績效獎金。
" 之前(季度獎金)是底薪的 1.2 倍,現在是 0.78。" 按照張金明的薪水計算,他表示正常情況下自己可以拿到大約 6700 元,而這次扣除後隻能拿到大約 4400 元。
4 月 17 日,另一名自稱是特斯拉員工的李豐田(化名)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全廠拿季度獎的員工都被扣除了獎金。"(獎金)是這個季度底薪(乘)0.78 的樣子。" 李豐田說道:" 應該是出大事了,不然不會這麽搞。"
同日,自稱是特斯拉員工的王家友(化名)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己少拿了 2000 多元。
" 季度獎是由安全,交付,質量,成本這些組成。但安全這一項隻占百分之十。" 王家友認爲這次扣除獎金的系數制定的不合理:" 安全分全扣完,也不會到這個系數。"
張金明也對這個處理結果表示懷疑,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自己聽聞此次扣除績效獎金與焊裝車間一名員工的死亡有關。
"(特斯拉要)賠償 260 萬吧,以這個理由扣除近 25000 名員工的績效,最低的 2000 多(元),多的近 4000(元),沒有通報。" 張金明說道。
王家友也聽說此次事件與焊裝車間出現工人死亡的安全事故有關。
他告訴記者自己在特斯拉工廠工作兩年,此前從未經曆過類似的事件。" 以前沒聽說過,也沒克扣過季度獎。" 據王家友回憶,此前工廠發生員工摔傷、割破手指等類似的小型安全事故,會全廠通報培訓簽字,而這次自己目前隻接到了口頭通知。
對于此次的處理方式,張金明向上級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但是我有爲自身發聲,有經理聯系到我說這事定下來了!改變不了結果。"
他告訴記者,目前這筆獎金還未發放,預計會在本月 28 日發放。
随着大量帖子、視頻的傳播,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也關注到了這一消息。
據媒體報道,近日,特斯拉上海工廠有員工發帖稱工廠計劃消減員工績效獎金,4 月 17 日,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在推特回應稱,已經注意到此事,将進行調查。
圖片來源:推特截圖
合法嗎?會影響新工廠招聘嗎?
随着各種爆料出現,有部分網友對于獎金發放的法律問題表示關心。
" 首先,需要厘定‘獎金’的法律性質。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以及《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獎金屬于勞動報酬的形式之一,是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4 月 18 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元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但不同于基本工資,獎金并非單位的法定義務,具有非常規性、浮動性與非普遍性的特點。單位在獎金的設置和發放上享有更多的自主管理權,其中就包括決定獎金發放的實體條件,如根據員工的考核結果、單位效益等因素決定是否發放獎金以及發放多少獎金。甚至在特殊情況下,單位有權依法取消之前自主設置的獎金項目。由此可見,特斯拉享有削減工人獎金的自主管理權。
" 但是,在勞動法傾斜保護勞動者原則下,爲了平衡單位的自主管理權與勞動者合法權益,單位的自主管理權受到法律限制。" 陳元指出,最高法發布的第 32 批指導案例中的 182 号指導案例明确,獎金發放有實體和程序兩大審查層面,以及用人單位獎金發放的對象、條件、标準、流程四大審查要點,并且确定勞動者是否符合申領獎金的條件應以實體層面爲準。用人單位對于其減少發放和不予發放獎金的行爲承擔舉證責任。
因此,陳元認爲,就特斯拉因安全事故削減工人獎金一事而言,如該事件屬實,若特斯拉能夠需舉證證明,此舉滿足單位減少獎金發放的實體條件,并且削減幅度也在合理區間,符合獎金發放的規章制度,則特斯拉此舉合法。譬如安全事故影響特斯拉工廠績效,并進而影響員工季度獎金的發放數額。
"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鑒于涉獎金相關制度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因此其制定與公示程序均需合法合規。" 陳元表示。
甯人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小虎認爲,根據《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規定,針對特斯拉這樣的大型企業,勞動報酬計算及支付相關内容一般是經過集體協商形成書面合同或者制度執行的。針對有規章制度或集體合同協商而成的勞動報酬的變更,也應當經過集體協商制度進行操作,公司單方進行變更雖屬于企業的用工自主權,但該用工自主權因相關制度、集體合同的存在而具有限定性。
" 如企業擅自變更勞動報酬的支付方式、支付标準,則勞動者有權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四十六條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及勞動報酬差額部分。"4 月 18 日,張小虎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此前,特斯拉因在上海 " 再落一子 " 受到關注。4 月 9 日,特斯拉宣布在上海臨港建設儲能超級工廠。據特斯拉介紹,其儲能超級工廠将規劃生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初期規劃年産商用儲能電池可達 1 萬台,儲能規模近 40GWh,該項目計劃于 2023 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 年第二季度投産。
而 " 特斯拉上海員工稱被惡意扣績效 " 的相關視頻、帖子的傳播,也讓外界開始關心其儲能工廠的招工計劃是否将受影響。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4 月 14 日,特斯拉招聘微信公衆号發布了關于該工廠的招聘計劃,招聘崗位包括技術項目經理、總裝工藝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生産安全工程師等。
圖片來源:特斯拉招聘微信公衆号截圖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發稿,特斯拉官方微博、微信公衆号尚未對此次事件發表相關說明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