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付影 姚悅
來源 | 獨角金融
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中植集團 ")有最新消息,來自北京警方。
3 月 16 日, 平安北京朝陽官方微信公衆号發布《情況通報》稱,前期,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下稱:朝陽分局)依法對 " 中植系 " 所屬财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目前已對公司高管等主要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偵辦和追贓挽損工作正在全力進行中。
此外,朝陽分局還表示,爲查清案件事實、依法打擊犯罪、挽回群衆損失,請尚未報案的投資人,按照 " 平安北京朝陽 "2023 年 11 月 25 日《情況通報》中公布的報案方式,履行報案程序,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請涉案公司其他相關人員,主動配合警方調查取證,積極退繳違法所得,對主動退繳、認罪悔罪的,可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
朝陽分局還特别提示," 高晟财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爲本案唯一退繳贓款專用賬戶,退繳人員需謹防上當被騙。
獨角金融了解到,已經有人收到新湖财富發出的退繳通知短信,新湖财富系 " 中植系 " 四大财富管理公司之一。
這是平安北京朝陽官微第二次通報 " 中植 " 系所屬财富公司的案件進展。2023 年年中,朝陽分局對 " 中植系 " 所屬财富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當年 11 月 25 日,平安北京朝陽官微消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依法對 " 中植系 " 所屬财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對解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緊接着,中植集團迎來了關鍵性的時刻。
1 月 5 日,中植集團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産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爲由,集團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産清算,該法院裁定受理中植集團破産清算申請。該法院已指定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爲中植集團管理人。
圖源:官方公衆号截圖
曾經翻雲覆雨的民營巨頭,橫跨實體産業、資産管理、金融等多個領域的 " 萬億商業帝國 " 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中植集團 "),當 " 掌門人 " 解直锟在鍛煉的時候突發心髒病去世後,留下萬億中植無人接班,風雨飄搖。
誰也沒有料到,2023 年 11 月 22 日,中植集團 " 攤牌 " 了,根據其發布的一紙公告信顯示,全面清産核資後發現,集團總資産賬面金融約 2000 億元,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 4200 億元 -4600 億元。短期内可用于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于整體債務規模。
據 " 獨角金融 " 此前不完全梳理,中植集團及旗下公司控股的金融機構,數量至少 33 家,而其持股的上市公司達到 56 家。2023 年下半年以來,中植集團經曆了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延期兌付,被認爲是中植集團旗下最重要的持牌金融機構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下稱 " 中融信托 ")部分産品停兌,而其控股股東經緯紡機因擔憂給公司帶來重大影響,于 2023 年 10 月 26 日正式從深交所退市、兩家險企急忙撇清與中植集團的關聯關系、上市公司組團 " 預警 ",中植集團暴雷帶來的震蕩持續發酵。
站在當下回望過去,曾在資本市場翻雲覆雨、攪弄風雲的 " 中植系 ",也隻是某一特定階段的注腳。
1
債權人如何申報債權?
中植集團債權人通過網站進行線上債權申報。在申報債權時,對于債權數額、有無财産擔保及是否屬于連帶債權進行說明,并提交有關證明材料。未在 4 月 5 日内申報債權的,可以在破産财産最後分配前補充申報,但此前已進行的分配,不再對補充申報人補充分配;爲審查和确認補充申報債權所産生的費用,由補充申報人承擔。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一百一十條第三款規定:" 人民法院受理破産申請後,債權人新提起的要求債務人清償的民事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同時告知債權人應當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債權人申報債權後,對管理人編制的債權表記載有異議的,可以根據《企業破産法》第 58 條的規定提起債權确認之訴。" 根據《企業破産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紀要中提到的債權确認之訴隻能向受理破産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
債務人被裁定受理破産申請後,債權人新提起的給付之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立案後發現的,則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相關規定裁定駁回起訴,同時應告知債權人向管理人申報債權。
根據中植集團此前發布的緻歉信内容顯示,由于集團資産集中于債權和股權投資,存續時間長,清收難度大,預計可回收金額低,流動性枯竭,資産減值情況嚴重。同時,債務規模巨大,剔除保證金後,相關負債本息規模約爲 4200-4600 億元。
中植集團初步盡調顯示,由于集團資産體量龐大,産業分布複雜、經營主體和項目主體衆多,大量代持企業資産、關聯融資及對外擔保事項還須進一步延伸審計進行核查确認,最終資産負債狀況可能還會根據核查情況予以調整。
中植集團還稱,将理清曆史脈絡,對于可能存在的侵占集團和投資者利益的行爲零容忍,一經發現和證實,無論企業還是個人,一律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并追回相關财産。同時,中植集團對投資者産生損失深表歉意,将積極配合中介機構清産核資工作,準确查清資産債務具體情況用于對投資者權益的保障。
公開信息顯示,中植集團由黑龍江人解直锟創辦于上世紀 90 年代,20 世紀初開始在金融資本領域擴張,成爲國内知名的民營資本集團,巅峰時曾經号稱萬億資産。
在金融業務闆塊,中植集團控股或參股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恒邦财險、中融彙信期貨和天科佳豪典當行;控股或參股五家資産管理公司,包括中海晟融、中植國際、中新融創、中植資本、首拓融盛;控股或參股四家财富管理公司,分别爲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和高晟财富。
2021 年 12 月,解直锟因突發心髒病離世,中植集團一度陷入動蕩。2023 年下半年開始,恒天财富、大唐财富、新湖财富和高晟财富代銷的定融産品相繼出現逾期,在 7 月後全面停兌,涉及 15 萬名高淨值投資人(300 萬以上的投資者)、近 5000 家企業客戶。
因中融信托與中植系千絲萬縷的聯系,經緯紡機的退市也備受市場關注。
2023 年 8 月 28 日至 29 日短暫停牌兩日後,經緯紡機 8 月 29 日深夜決定,主動撤回 A 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并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圖源:公告
經緯紡機以紡織機械爲主業,是由 1951 年投入建成的經緯紡織機械廠改制成立,1996 年 12 月上市。2015 年底,其市值一度逼近 200 億元。經緯紡機的直接控股股東中紡機集團,也是恒天集團旗下子公司,恒天集團于 2017 年 6 月 29 日并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國機集團 "),因此,中紡機集團、恒天集團以及經緯紡機的最終控股股東均爲國機集團。
圖源:天眼查
對于退市原因,經緯紡機披露公司經營面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爲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才抛出了此次方案。
根據其 2022 年報顯示,紡織機械設備營收 66 億,信托業務收入 48.62 億,旗下信托機構中融信托,曾支撐着經緯紡機的主要利潤來源。
2021 年中融信托淨利潤達 14.87 億元,但 2022 年降至 10.56 億元。上半年,中融信托歸母淨利潤約爲 3.32 億元,同比減少 51.63%。業績不佳的背後,也反映出中融信托盈利能力開始惡化。
作爲中融信托的控股股東,經緯紡機主動退市後,能否與中融信托進行風險隔離?
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楊夢琛律師表示,經緯紡機主動退市,不排除可以從法律層面将金融風險與資本市場有效隔離。但中融信托逾期兌付問題若一直持續,經緯紡機依然可能會受到其影響,因退市後降低信息披露要求僅能隔離部分風險。
2
多少家上市公司受中融信托牽連?
中融信托逾期兌付風波,也波及 A 股多家上市公司。
2023 年 8 月至今,已有永新光學、雙成藥業、藥石科技、安記食品、三德科技、潤歌互動、安利股份、微光股份、先鋒電子、中瑞泰、安邦電氣、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業、鹹亨國際紛紛披露遭遇中融信托逾期兌付。
據不完全梳理發現,截至 2023 年 12 月份,官宣踩雷中融信托的 A 股上市公司已達 19 家,逾期本金合計超 6 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永新光學 2023 年 11 月 13 日公告稱,6 月 30 日,公司與中融信托簽訂了《中融 - 唐昇 1 号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之信托合同》,以自有資金 5000 萬元購買了唐昇 1 号産品,期限爲 2023 年 6 月 30 日至 2023 年 10 月 30 日。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信托産品已到期,但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資收益。
2023 年 10 月 26 日,雙成藥業發布一則風險提示公告顯示,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 3000 萬元購買的中融國際信托理财産品逾期兌付。這并不是雙成藥業第一次購買理财産品 " 踩雷 "。2023 年 9 月,雙成藥業公告披露,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 2000 萬元購買的部分理财産品遭遇逾期兌付,投資對象是中融國際信托同一理财産品。
2023 年 10 月 8 日,安旭生物(688075.SH)公告稱,2022 年 9 月 29 日,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 1 億元購買了隆晟 1 号信托産品,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上述信托産品本金及投資收益。
2023 年 9 月 6 日,藥石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斥資 1000 萬元購買中融信托發行的 " 圓融 1 号 " 産品出現逾期。值得注意的是,藥石科技的購買時間是中融信托暴雷之後。2023 年 6 月 7 日,藥石科技購買了 1000 萬的 " 圓融 1 号 ",到期日爲 2023 年 9 月 5 日,預計年化收益率 5.6%。不過,截至同年 9 月 6 日,藥石科技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資收益。
此外,藥石科技還在公告中還披露,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總資産爲 51.47 億元,資産負債率爲 46.23%。而本次逾期的 " 圓融 1 号 " 投資金額僅占總資産約 0.19%,占淨資産約 0.36%,不影響公司正常現金周轉。
也有上市公司未雨綢缪,提前防備逾期問題。2023 年 8 月 22 日,雷科防務在 2023 年半年報中披露,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就中融信托 3000 萬元未到期的理财産品,提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1500 萬元。
實際上,停兌風波最早在 4 月就已出現端倪。2023 年 4 月初,吉華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購買的中融 - 骥達 11 号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中融 - 豐騰 83 号存在延期兌付風險。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吉華集團出現 3000 萬逾期。
2023 年 4 月 7 日,塔牌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于 2021 年 4 月 27 日以自有資金 1000 萬元認購中融信托發行的 " 中融 - 豐騰 83 号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業績基準每年 7.2%,期限 12 個月,該産品大部分金額自動展期。
德邦證券研報統計,目前 A 股購買中融信托産品上市公司以生物醫藥、機械設備和汽車行業爲主。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産品的上市公司中,一級行業分類下,生物醫藥公司合計 8 家,機械設備公司合計 5 家,汽車公司合計 5 家。另據同花順數據顯示,A 股上市公司購買的中融信托相關産品尚未到期金額達 10.34 億元。
中融信托前身爲 1987 年的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2002 年,中植集團出資 1.2 億通過參與重組将中融信托收入囊中,一舉成爲其第一大股東。2010 年,經緯紡機通過受讓中植集團持有的 1.17 億股本,完成對中融信托的實際控股,持股比例爲 37.47%,中植集團也由此成爲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 32.99%。
盡管中植集團身爲二股東,但中融信托的董事長兼公司法人劉洋,是中植集團已故實控人解直锟的外甥,其曾在中植集團擔任副總裁。此外,中融信托監事會主席金慶浩,也是由中植集團推薦。
截至 2022 年末,中融信托有存續信托計劃 1633 個,受托管理資産 6293 億元。
圖源 : 罐頭圖庫
面對上市公司購買的産品未能兌付以及 " 預警 ",中融信托相關人士曾向投資者回應稱,公司經營正常,外部全面停兌的消息不實。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陳振輝曾向《北京商報》表示,信托産品逾期兌付,對上市公司可能會産生的負面影響,包括影響公司的現金流、财務狀況,逾期兌付可能使公司的資産負債表出現異常,影響公司财務狀況評估,可能導緻公司信用評級下降,進而影響公司的借款成本和融資能力。
長期以來,房地産信托成爲較多的違約主體。用益信托官網數據顯示,2022 年,房地産信托違約數量和規模占比分别約爲 58%、76%。截至 2022 年四季度末,中融信托地産敞口占信托資産比例爲 10.69%,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數據的背後能夠說明,中融信托也是受害一方。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中融信托近年來業務問題不斷,逾期業務持續,特别地産業務深陷,信用受損。這裏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是前期自身布局的房地産和部分股權業務問題影響了信譽,二是中植關聯業務導緻了信用崩塌,與其他公司關聯度不高,會影響行業信用,但預計沒有什麽關聯效應。
獨角金融梳理發現,中融信托 " 踩雷 " 多家融資方,包括恒大集團、佳兆業、融創、藍光集團、泰禾集團、世茂集團、華夏幸福、海倫堡、名門地産、東亞地産、鄭和發展、皇庭國際等至少 15 家地産商,在地産行業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這些表面輝煌的房企露出了融資發展的本來面目。一旦無法借新還舊,就走到了出險的境地。而與衆多地産商做生意的中融信托也就陷入困境。
3
橫琴人壽強調與中植集團将 " 分離 ",
能否獨善其身?
就在中植集團旗下公司處于兌付漩渦之際,參股的保險公司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 " 橫琴人壽 ")曾在 2023 年 8 月發文強調二者将 " 分離 "。
根據《北京商報》報道,一份名爲《關于橫琴人壽與中植集團有關情況的說明》的文件顯示,橫琴人壽參股股東中植集團有意轉讓股權。
早在 2022 年 5 月 23 日,中植集團基于自身經營考慮,拟轉讓其持有的橫琴人壽全部股權,該保險公司正在推進增資引戰工作,尋找投資者以推進股權轉讓,以盡早完成公司股權優化工作。
按以往經驗看,通過轉讓股權尋找有實力的 " 接盤俠 ",能部分化解險企股東帶來的風險,以保證其自身的穩定發展。
股權轉讓前,投資者最擔心的是,中植集團與橫琴人壽是否有存量關聯交易。對此,橫琴人壽則表示,雙方及其關聯方無任何存量關聯交易。中植集團對橫琴人壽系财務股權投資,不具有控制或共同控制影響,同時包括中植集團在内的五家股東均不向公司提名高管,也不幹預關鍵崗位的人員任免與考核,也不存在違規幹預公司決定以及任何不當利益輸送情況。
圖源 : 罐頭圖庫
成立于 2016 年底的橫琴人壽,是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區首家全國性法人壽險企業,2022 年前,由珠海铧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明珠集團深圳投資有限公司、蘇州環亞實業有限公司、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5 家股東聯合創立,持股比例均爲 20%。
2022 年,珠海铧創對橫琴人壽的持股比例增至 32.9%,其他 4 家股東持股比例均降爲 16.775%。在此股權治理結構之下,股東之間相互制衡,也避免了大額資金的違規流出。
時隔近 2 年後,珠海铧創對橫琴人壽持股比例或通過增資進一步加大。近期,橫琴人壽公告表示,拟新增注冊資本 7.53 億元,由公司股東珠海铧創 出資 15.8 億元全額認繳。此次變更注冊資本後,橫琴人壽注冊資本将由 23.85 億元,增至 31.37 億元。
珠海铧創持股比例将提升至 49%,或超過監管規定的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中植集團等四家未參與增資的股東,持股比例從 16.775% 縮水至 12.75%。
成立至今,橫琴人壽保費規模不斷增長,尤其是 2019 年,其保費規模從 24.6 億元升至 59.55 億元。此外,保險業務收入在 2022 年達 79.71 億元,同比增長 17.47%。2023 年上半年其保險業務收入 58.1 億元,已超過 2022 年全年的 7 成。
中植集團在保險行業的布局除了橫琴人壽,還有恒邦财險。股權結構方面,恒邦财險目前共有 12 家股東,其中持股 5% 以上的有 4 家,分别是江西金控持股 23.52%,贛粵高速和中鐵資本分别持股 20%,中植集團持股 16.81%。截至 2023 年四季度末,中植集團持有恒邦财險股份全部被質押或凍結。
而就在 1 月 29 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西監管局發布行政許可批複,同意恒邦财險增加注冊資本 3.03 億元,由 20.6 億元變更爲 23.63 億元。
根據恒邦财險此前在保險業協會官網披露的增資方案,公司于 2021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增加注冊資本方案的議案》,拟向單一認購方江西金控發行約 3.03 億股新股。增資完成後,恒邦财險第一大股東江西金控的持股比例将由 23.52% 增至 33.33%,這也是監管部門目前規定的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
此次增資後,中植集團持股比例将稀釋至 14.65%。有業内人士認爲,目前恒邦财險償付能力較爲充足,稀釋中植集團股東持股比例并調整股權結構,或許是此輪增資背後的關鍵原因所在。
根據 2023 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3 年恒邦财險保險業務收入 17.54 億元,同比增長 4.4%;淨利潤收入 300.9 萬元,同比下降 32.4%。
時移事易,民營資本系族企業的興衰,令人喟歎。30 年間,民營資本系族大佬你方唱罷我登場,上演了令人歎爲觀止、唏噓不已的資本大戲。
但随着中國資本市場 30 多年的發展,市場已經愈發規範,也讓上世紀 90 年代興起的資本系族們漸漸失去了生存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透明化、規範化的以互聯網爲代表的新經濟、新産業資本。
你怎麽看待解直锟的中植集團平地起高樓、最後又樓塌了?這給你什麽啓示?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