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随着近兩年的金價上漲,金豆成爲年輕人的理财新寵,但近期在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下,國際金價連跌 9 個交易日,國内金價也跌回了兩個月前的價格。雙節之後," 金價三天跌近 30 元 "" 大金镯子還能安排嗎 " 沖上熱搜。震蕩之中,現在還是買黃金的好時機嗎?
作者 | 宋子豪
編輯 | 劉楊
近兩年," 開不開心,存點黃金 " 成爲年輕人的新風尚。
一種比較流行的方式是攢金豆,每月購入一顆金豆,積少成多。做不到 " 日入鬥金 ",年輕人就以 " 月入克金 " 的方式對抗通脹,強制儲蓄之餘,還能過一把消費的瘾。
然而,9 月下旬到 10 月初,國際金價出現了 9 連跌的情況,國内金價受此影響,數日之間跌去了過去兩個月的漲幅。國慶假期過後," 大金镯子還能安排嗎 " 沖上熱搜,有消費者表示,自己買在了 600 多元 / 克的高點,虧大了。
現在還是不是買黃金的好時機?年輕人還會繼續攢金豆嗎?
年輕人買黃金,比大媽還上心
攢金豆新晉成爲年輕人的理财心頭好,小紅書上搜索金豆有 24 萬篇筆記,年輕人在這裏分享如何每個月攢一顆金豆。
所謂金豆通常是指重量在 1 克到 3 克左右的小克數黃金,根據形狀可以分爲 " 金瓜子 "" 金豆子 " 等,售價根據市場行情而定,目前價格普遍在 465-500 元 / 克。
由于黃金保值性強,買金豆門檻低,且攢夠一定克數後可以制作成飾品,買金豆已經成爲不少年輕人的愛好。當代年輕人的第一桶金,可能就是從買下第一顆金豆開始的。
莫婷告訴《豹變》,自己買金豆是因爲現在消費降級:" 隻要不買溢價高的品牌金飾,買黃金相當于‘不花錢,又過了買買買的瘾’。我不炒金,隻是當養老金買,等到 20 年後,估計就覺得現在金價便宜了。"
另一名攢金豆的年輕人江波則表示,相對于其他珠寶首飾,攢金豆門檻較低:" 我攢金豆主要想給女朋友打個镯子,金店金價貴的離譜,每個月買一些金豆積少成多,打镯子時就沒什麽壓力了。"
從社交平台的分享來看,相比結婚購買三金、五金的剛需,年輕人攢金豆主要是因爲黃金的保值能力,以及黃金飾品的悅己價值。
尤其從 2023 年以來,由于全球經濟下行,投資者更青睐于黃金等避險資産。加上美國的财政刺激和貨币寬松政策,導緻了美元的貶值和通脹的上升,進一步推動了國際金價的上漲,繼而帶動國内金價一路上漲。9 月中旬,不少品牌金飾沖破每克 610 元的高點。
追捧之下,黃金銷量穩步上升,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 554.88 噸,同比增長 16.37%。其中,黃金首飾銷量 368.26 噸,同比上漲 14.82%。
根據萬聯證券的相關研報顯示,2023 年 8 月,在七夕節的帶動之下,淘系平台的黃金珠寶成交額爲 56.93 億元,同比上漲 29%。
在買黃金這件事上,年輕人從質疑大媽到理解大媽。
實際上,2021 年的《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就曾指出,黃金珠寶消費正趨于年輕化,2021 年金店有 75.59% 的顧客年齡處于 25 到 35 歲之間。
爲了迎合年輕用戶,黃金飾品也設計上更加年輕化,周大福曾攜手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北工業大學聯合打造相關系列産品,通過國潮設計貼近年輕人審美。此前,中高端金飾品牌夢金園也曾經從國潮風切入,吸引年輕消費者。
但攢金豆的年輕人似乎并不吃這一套,由于品牌珠寶的品牌溢價及工藝費用都較高,攢金豆的年輕人更青睐小品牌的小克數黃金,也有不少人前往以性價比著稱的水貝市場自行購買或找人代購。
但不管方法如何,金價震蕩總是難以避免。Wind 數據顯示,僅 9 月 27 日到 9 月 28 日兩天,上海金就跌去了過去兩個月的漲幅。
年輕人對黃金的愛能 " 情比金價堅 " 嗎?
金價 9 連跌之後,還能出手嗎?
國際金價剛剛經曆 9 連跌,自 9 月 25 日開始,倫敦金由當日開盤的 452 元每克連跌 9 個交易日,刷新年内連跌新紀錄,期間累計跌幅超過 5.5%。
10 月 6 日,倫敦金一度繼續下探,但最終以約 430 元每克收盤,當日上漲 0.70%,結束了連續下跌勢頭。10 月 9 日開盤,受國際形勢影響,投資者避險需求增加,當日倫敦金約上漲 0.69%,以 436.29 元每克收盤,但仍未達到 9 月 25 日的相對高位。
2023 年倫敦金走勢圖 /Wind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國際金價的下跌主要是受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影響。長久以來,黃金價格受到貨币政策影響,與美債利率呈現負相關。當美債利率走高,投資者往往會選擇高位抛售黃金,轉向美國國債等投資。兩者就像坐在跷跷闆兩頭,總是一起一落。
今年 9 月 21 日,美聯儲在公布的 FOMC 聲明中提到,爲實現充分就業和通脹率在較長期内達到 2%,将會把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區間維持在 5.25% 至 5.5% 高位區間,并且表示會維持高利率很長時間。受此影響,不少投資者選擇抛售黃金,轉向美國國債等投資。
而國内金價漲跌往往受國際金價影響,Wind 數據顯示,上海金在 9 月 27 日、9 月 28 日連續兩天下跌,由 473 元每克一路跌到 450 元每克。
十一黃金周,國内期貨滬金指數暫停報價。但在深圳水貝市場從事代購金飾的小宇告訴《豹變》:"金價不穩定,國慶期間水貝商家都是按照 465/ 克出售,甚至有些店鋪閉門謝客。"
水貝市場指的是位于深圳的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以金價貼近國際金價、無溢價、工費低著稱。珠寶行業一直流傳着 " 世界黃金看中國,中國黃金看水貝 " 的說法。465 元 / 克的定價,對比國慶前的市場已經相當保守。
金投網數據顯示,在雙節黃金周期間,周大福、老廟、菜百等七大品牌的實物黃金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最多達到了 30 元每克。這其中也有品牌商在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降價促銷的原因。
但市場上已經出現了 " 金價是否會持續下跌 " 的疑問。
10 月 9 日,上海金恢複報價當天,雖然黃金價格微漲,但 " 金價三天跌近 30 元 "" 大金镯子還能安排嗎 " 等話題已經沖上熱搜。
也有消費者在社交平台表示,由于結婚買三金五金,在金價高位入手大克數金飾,直呼虧大了。
有趣的是,《豹變》向幾位受訪的年輕人詢問如何看待黃金價格震蕩,得到的回應都非常淡定。一方面年輕人習慣小克數入手,即使高位購買也損失不大。另一方面,不少年輕人将攢金豆看爲強制儲蓄,短期震蕩并不影響他們攢金豆的計劃。
爲什麽年輕人愛上黃金?
攢金豆成風的背後,可能是一部分年輕人消費理念的改變。
一名近兩年開始攢金豆的消費者告訴《豹變》,自己把攢金豆當做強制儲蓄,畢竟化妝品,衣服,吃飯随便都要幾百塊,不如買一粒小金豆。
這樣的表達已經成爲年輕人買金的一種典型心理,如今不少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更加理性,傾向于剛需消費,甚至追求保值增值的投資屬性。
在如何攢金豆這件事上,年輕人表現得各不相同。
由于各品牌黃金金價略有不同,當天差價最高可以達到 30 元 / 克。如果以用途分類,飾品、金豆、金塊每克價格更不一樣。
江波告訴《豹變》,他會注意看品牌,有的品牌純度不高。" 最保險的就是去銀行拿金條,但是金條一拿就是十克,壓力比較大。退而求其次買金豆。"
相對來說,金條克數大,克價較低,金豆克數小,但門檻較低。實際上有不少小品牌瞄準年輕人的錢包,推出各種金豆、金米、小元寶等形式,吸引預算不高的消費者購買。有的品牌則通過買金豆贈送裝金豆的玻璃瓶,培養用戶攢金豆的習慣。
莫婷告訴《豹變》,除了金豆,實物金條、銀行推出的如意金她都會買,主要看價格,各家銀行之間的價格同時間都不一樣。" 比如招行實物金每天價格變動頻繁點,做的金條比工行好看些,款式多些。但招行的 10 克起買,工行的 5 克起買。"
她表示:" 日常存錢,可以考慮買銀行的黃金。想買飾品,可以考慮水貝市場,就當日大盤價加上工費,以後換款式也不虧。"
爲了買到更劃算的黃金,莫婷也關注市場金價:" 如果預算不夠的,或者定期想自己存點金,可以選銀行的如意金積存,1 克就能買,比如早上開盤買了,當天訂單晚上 10 點前能撤回,萬一晚上跌價了可以撤回,就可以選一個當天最低價買入。湊夠 20 克可以預約去工行提金條,沒其他費用。"
盡管每個人攢金豆的需求和方法不同,但總體上,年輕人更傾向于湊零爲整,每個月工資拿出一部分買金豆,攢到一定數量可以打成飾品或小金塊。
中國新聞 / 周刊發布的《2023 有意思生活方式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年輕人中,有 78.4% 的人認爲 " 自己能夠認清需求,把錢花在刀刃上 ",僅有 16.8% 的受訪者預計 2023 年在遊戲、演出等娛樂方面将增加支出。
消費還在繼續,但方向卻從消費主義走向理性需求。攢金豆隻是一種形式,本質上年輕人需要的或許是一個門檻低、能抵抗通脹的儲蓄方式甚至投資渠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莫婷、江波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