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7 月 30 日訊(記者 陸婷婷 王碧微)高價代預約進北大、200 元參觀 " 大廠 ",研學的場地已從學校、旅遊景點延展至職場。研學熱度持續飙升下,上半年已有組團社研學接待人數較 2019 年同期數據實現倍增,暑期期間 OTA 平台研學遊相關産品訂單量亦大幅增長。
記者獲悉,目前研學遊的利潤遠高于普通旅行,過萬元的高價研學團屢見不鮮。不過,原本意在 " 知行合一 "" 寓教于樂 " 的研學旅行現實情況卻令人堪憂," 家長曝千元清北研學遊校門都沒進 "" 研學團違規預約 139 人進北大收費 150 萬元 " 相繼登上微博熱搜," 貨不對版 "" 價高質低 " 等市場雜音頻現。 産業經濟研究咨詢機構景鑒智庫周鳴岐告訴記者,目前研學行業标準體系有待明确、準入門檻較低;亂象有望随着相關标準界定、行業品牌化發展等得以平息。
高鐵站的研學團 财聯社記者攝
從學校 " 走向 " 企業 研學亂象叢生
财聯社記者通過一線采訪了解到,目前研學産業鏈上的玩家包括研學企業、夏令營機構、旅行社、教培機構、基地營地企業等,大緻可區分爲學校和校外機構兩大組織主體。前者或委托校外機構開展研學活動(也有通過購買校外機構相關服務來開展研學遊),後者根據資源和 " 研學 " 熱力指向設計研學線路和内容。
調查發現,目前價格是研學被 " 吐槽 " 高頻詞。周鳴岐表示:" 研學遊裏面畢竟加了一些概念,肯定是比普通旅遊利潤要高。"
一位青旅員工告訴記者,其旗下每周一次的七天六晚香港研學項目售價 5380,包含在香港的食宿、常規景點遊覽以及其中兩天的下午會與本地學生一起學習 STEM 課程。但記者翻閱各大旅遊網站發現,同樣時長的香港純玩團價格普遍不超過 4000 元,其中還包含機票、火車等大交通費用。
而組織前往名校的研學遊火爆且價更高。廣東某旅社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5000 多的那種暑期清北的研學項目已經售罄了," 如果還想去清北研學,可以選擇另一北大研學營。據了解,該項目 5 天吃住都在北大,會有部分講解、一共 9980 元。問及定價爲何如此高,該人士表示稱," 我們隻負責找學生。"
目前名校代預約研學也成了一門新生意。一位研學機構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擁有代預約服務,每人每日 660 元,還會贈送學霸對校園的講解。不過,這門 " 生意 " 或許難以持續。
北大 24 日通告,一支名爲 " 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課 " 的校外研學團隊,由部分校友通過預約同行人員的方式進入,北大将關閉相關 46 名校友的校友預約系統使用權限。
研學遊質量層次不齊,也是争議焦點之一。有家長向記者反映,其孩子參加的北京研學遊,和普通旅遊區别不大,隻是多了學校遊覽等走馬觀花的項目。
研學的亂象遠不止這些,更有甚者,将研學的場地從學校搬進了職場。
有騰訊員工向記者透露,經常看見有學生組團出入濱海大廈。記者咨詢的某 " 三天兩晚阿裏、浙大研學遊 " 售價 2010 元,其中有一天會在阿裏度過。在某社交媒體上,還有一位來自網易的員工表示,時常有學生來公司參觀,甚至圍繞工位觀察她的工作。
某 AI 企業管理人士向記者透露,有時候這類企業研學也是要收費的。其所在的公司與深圳某學校簽署了協議,每人每次參觀費高達 200 元。
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企業研學名額存在一定風險。記者咨詢的某中科院研學項目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成員将以分院子弟身份進入總部參觀學習。問及這種行爲是否存在(違反企業或其他相關規定的)風險,該人士僅稱," 不會的,沒有發生過。"
值得注意的是,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門下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将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市場開始出現明顯擴容,在天眼查檢索 " 研學 ",相關結果顯示爲 41684 條,其中近五年成立的相關企業占比接近七成。
帶火概念股卻頻被吐槽 行業亟需規範
學生統一着裝,拿着各色小旗标的老師穿梭在學生中間呼喊着名字清點人數,随後列隊前行。暑期期間,财聯社記者在火車站頻頻遇到研學團。今年以來,研學市場加速升溫。
數據顯示,嶺南控股 ( 000524.SZ ) 旗下廣之旅上半年組接待的研學人數規模較 2019 年同期增超 2 倍;預計 1-8 月,廣之旅組接的研學人數規模将超過 2019 年全年水平。
" 親子研學 " 成爲暑期出遊關鍵詞之一。同程旅行大數據顯示,7 月 " 研學 " 旅遊搜索熱度上漲 203%,超過親子遊大盤漲幅。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 232%,研學旅遊産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 30 倍,7 月環比前兩個月增長 280%。
研學遊市場火爆,亦是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因之一。嶺南控股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達 2400 萬元 -3100 萬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公司虧損近億元。衆信旅遊(002707.SZ)則預計,H1 盈利将實現至多 61.66% 的增長。中青旅(600138.SH)也披露,公司上半年預計扭虧爲盈。
周鳴岐認爲,當前研學遊的火爆是多因素共振的結果。教育越來越卷,家長對這方面也更加重視;此外疫情期間研學遊幾近停滞,需求被抑制,市場重啓後導緻出現報複性反彈。
研學遊在帶火旅遊股的同時,其背後存在的種種問題不容忽視。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價格奇高、貨不對版、涉嫌違規等問題正在不斷 " 消磨 " 消費者的信任和熱情,長此以往,是否還會有人願意買單?
對此,周鳴岐表示,研學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行業缺乏明确标準,稍加研學元素就可以變成研學旅行團了,準入門檻比較低;品牌的市場集中度也不高,研學項目價格呈現差異化,非市場化的公費研學低至 100 元都有,而通過其他途徑私人報團參加親子出境研學遊花銷則以萬元爲單位,這種利潤空間肯定較大。
其提出,研學剛興起,亂象難免,但市場會進行優勝劣汰。國家應出台相關政策及标準,鼓勵并支持行業朝向品牌化發展,以品質爲核心,樹立好 " 研學口碑 ",形成良性的市場生态。
(編輯 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