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氣勢洶洶的各路病毒,把一波波孩子從學校送進了醫院。而令人意外的是,醫院原本應該是看病治病的場所,卻在越來越多孩子面前變成了一邊打點滴一邊做作業的 " 自習室 "。
小紅書:cy100%
在最近的熱搜裏,某醫院爲了方便前來看病的孩子可以 " 見縫插針 " 地做作業,特意在兒科診區安排了 " 作業區 ",擺上了書桌和椅子。
網友們紛紛表示不可思議:" 太可怕了,都在輸液了還不能好好休息下?" 而面對質疑,家長要麽很無奈:" 學校的上課進度快,落下的作業遲早得補。" 要麽很理直氣壯:"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與其玩遊戲,不如寫作業。"
面對熱議,北京教委也站出來表示:學校對學生患病期間的作業一律不做硬性要求,不建議孩子在患病期間趕作業。
密密麻麻的吊瓶、" 貼心 " 安排書桌的醫院、緊鎖眉頭的家長、配合的孩子,這樣的畫面的确有些 " 殘忍 "。隻是,透過這樣的畫面,我們除了慨歎 " 内卷 " 帶來的焦慮、除了同情孩子的 " 吃苦 ",還應該看見什麽?家長還能做些什麽?
對于孩子生病還要做作業這件事,很多人認爲家長太 " 狠心 ",但家長也覺得自己很 " 冤 ":你看這孩子沒有特别不舒服的地方,還可以說說笑笑甚至動來動去,反正 " 閑 " 着也是 " 閑 " 着,不如做作業。
小紅書:仙姑呀
實際上我們自己都有過重感冒的經驗:鼻塞難以呼吸,咳嗽控制不住,頭也昏昏沉沉,雖然不至于痛不欲生,但難受是肯定的。此時還要打起精神做一些動腦筋的事,就算 " 意志 " 允許,但效果也不會好。
也難怪大批網友由此回憶起自己小時候:一度渴望生點小病,因爲這樣一來就可以正大光明地不上學不寫作業了。而現在的家長卻對這樣的渴求嗤之以鼻,甚至莫名擔憂:有點啥事就不想學習,這怎麽能行呢?
但問題在于,孩子生病不想學習,僅僅是想 " 偷懶 " 嗎?其實這背後體現了一種重要的、但卻常常被我們忽視的心理訴求,那就是讓自己從固定的任務節奏中解脫出來,從時間的束縛中獲得片刻的喘息,從而讓身心得以 " 重啓 "。
小紅書:輕輕巧巧
已經上學的孩子,或多或少開始懂得成人世界的運作規律。不管是否理解了學習的意義,他們至少也願意配合家長、老師去完成這個 " 任務 "。
但孩子的天性是渴望自在玩耍的、不希望被任務 " 鎖定 ",而 " 生病 " 就成了他們合理合法地休息、發呆、無所事事,以及獲得額外關愛的機會。
從身心整合的角度來看,甚至 " 生病 " 本身都是身體發出的某種信号:别急着往前跑了,我想歇一歇。
小紅書:Terrence
所以,如果我們能看見孩子的内在需求,讓他們能在生病時 " 偷得半日閑 "、在身體有恙時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這不僅将更有助于疾病的治愈,更有利于他們之後的 " 奮起直追 "。
因爲足夠的、積極的心理能量,才是孩子應對繁重課業的根本保證。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一走進醫院看着疲憊的病人和行色匆匆的醫生、聞着消毒水的味道,就會莫名感到緊張。這是因爲我們的行爲和情緒都具有一定的 " 傳染性 ",尤其在相對封閉的空間裏。
小紅書:小芋頭愛吃芋頭
同樣的,很多家長原本是希望孩子生病就好好休息的,但看到周圍的孩子在埋頭做題,也忍不住想要和他們 " 同頻 ",不然就覺得坐立不安。
随波逐流帶給我們的是不必要的焦慮,這種焦慮讓我們誤以爲 " 預見 " 了所謂的未來:不抓緊時間學就會跟不上進度,跟不上進度成績就會差,成績差就考不上好大學……
可是仔細一想,真的是這樣嗎?
在這種對未來的恐慌中,有多少來自我們真正的觀察、分析、判斷和認知,又有多少其實是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
圖源電視劇《追光的日子》
要回答這一問題,需要我們有意識調動和強化 " 覺察力 ",來幫助自己排除幹擾、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覺察力 " 是一種帶着敏銳意圖來觀察和認知事物的能力,包括對自我需求的深度體認。
當我們被醫院裏孩子們 " 帶病學習 " 的氛圍所感染,也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做些什麽時,不妨先深呼吸幾次,讓躍躍欲試的情緒 " 冷 " 下來,然後再問自己:
我爲什麽想要孩子在生病時做作業?是爲了讓自己看着安心,還是真的很有必要?
孩子還在反複咳嗽,也沒有胃口吃飯,他的體力能否支撐他高效學習?
如果在輸液這幾天不做作業,會有怎樣的直接後果?(注意,是直接後果,而不是你 " 推論 " 出來的後果)
不要小看這幾個問題,它們分别涉及到了你對自我意圖的察覺、對孩子身心狀況的察覺、以及對事情發展後果的察覺。在這一系列深度察覺之中,你的注意力隻需要放到察覺的對象上,而無須關注外面的環境、他人的做法。此時得出的結論才能真正指導你的行動。
小紅書:kunty.su
如果孩子覺得輸液很無聊、想通過做作業來打發時間,而你作爲家長已經向孩子表達了關心和理解,并尊重他的意見,那就不必有 " 負罪感 ";相應的,如果孩子隻想在生病後躺平休息,也不妨由他去,讓孩子因爲這一點小小的 " 特權 " 而感受到家長的包容,獲得一點愉悅,有何不可?
最重要的是," 看見 " 孩子真正的渴望," 看見 " 自己内心的訴求,從而避免糾結和内耗。不止是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在親子交流和相處的時時刻刻,我們都可以帶上這樣的覺察,過得更坦然、更從容一些。
撰文 | 星一
一個 10 歲孩子的媽媽,人文教育研究者
編輯|超楠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