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吳斌
編 輯丨李瑩亮
圖 源丨視覺中國
歐洲天然氣市場意外在夏季陷入持續動蕩,在各種消息的刺激之下,猶如 " 驚弓之鳥 "。
當地時間 8 月 28 日,雪佛龍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LNG)工廠接到通知,如果不能達成勞資協議,罷工或最早于 9 月 7 日開始。雪佛龍運營的兩家澳大利亞 LNG 工廠約占全球供應的 5%。此外,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國挪威生産設施進入季節性維護,流量也降至一年多來最低。
在消息刺激下,28 日素有 " 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标 " 之稱的荷蘭 TTF 天然氣期貨價格大漲逾 10% 至 38.4 歐元 / 兆瓦時,收複上周三以來過半跌幅。8 月 29 日,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有所回落。
在夏季需求疲軟的背景下,澳大利亞罷工事件整體沖擊有限,更大的問題在于未來。雖然本月歐盟天然氣儲量已經達到存儲能力的九成,但問題在于,歐盟現有的存儲能力隻能供應三分之一個冬天的需求,光靠 " 囤氣 " 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歐洲天然氣市場波動加劇
盡管夏季庫存高企、需求低迷,但在供應擔憂沖擊下,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震蕩加劇,本月上漲了逾 20%。
8 月 9 日,雪佛龍和伍德賽德能源集團澳大利亞工廠的工人投票贊成罷工,而罷工可能會影響到澳大利亞 LNG 出口,進而加劇全球對 LNG 的争奪。荷蘭 TTF 天然氣期貨價格 8 月 9 日一度上漲 40%,創下 2022 年 3 月以來最大漲幅,自 6 月份以來首次突破 40 歐元 / 兆瓦時。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王亞飛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夏季歐洲天然氣價格經曆了一波動蕩,随着電力消費及工業消費疲軟,儲氣庫庫存持續攀升,供需面寬松導緻歐洲氣價一度相對疲軟。但 8 月 9 日雪佛龍和伍德賽德澳大利亞工廠的工人投票贊成罷工,威脅要中斷 LNG 供應,歐洲氣價暴漲,此後澳大利亞罷工消息跌宕起伏,歐洲天然氣市場也動蕩不安。
隆衆資訊天然氣分析師高鵬飛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震蕩,一方面可以看出歐洲供應層面的脆弱性,自俄羅斯西行天然氣管道供應縮減後,LNG 供應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歐洲天然氣市場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目前全球天然氣市場聯動較爲緊密,本次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主要來源于市場從業者對供應不确定性的恐慌情緒。
盡管澳大利亞 LNG 液化終端碼頭主要面向東北亞地區出口,但如果澳大利亞罷工最終發生,天然氣供應中斷可能迫使亞洲買家與歐洲競争,間接加劇歐洲天然氣價格上行壓力。王亞飛表示,雪佛龍和伍德賽德經營的三處 LNG 出口工廠占澳大利亞 LNG 總産能的 47%,占全球 LNG 産能的 10%,如果罷工,東北亞地區主要客戶勢必供應減少,從而加劇歐亞間的 LNG 競争,緊張情緒蔓延支撐價格上漲。
供應問題暫時可控
好消息是,上周五澳大利亞 LNG 巨頭伍德賽德與工會達成協議,将大幅提高工人薪酬、限制裁員,這限制了天然氣市場的波動幅度。
而對于暫時仍未解決的雪佛龍罷工問題,未來可能不會持續太久。高鵬飛對記者表示,澳大利亞罷工事件消息面影響較廣,工人主要訴求是提高待遇及工資水平,在國際天然氣現貨價格較高的當下,這一事件最終或能得到妥善解決。
王亞飛分析稱,根據伍德賽德的經驗看,雪佛龍與工人間的分歧最終有望解決,即便不會像伍德賽德這樣順利。據 29 日最新消息,雪佛龍工人計劃在 9 月 7 日舉行罷工,罷工時間爲 3 小時,再将逐步增加,直到與雪佛龍達成協議。實際上,罷工不符合雙方利益,随着冬季用氣高峰來臨,LNG 出口強勁,如果罷工導緻出口暫停,将對雪佛龍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同時罷工也會導緻員工個人收入削減。
澳大利亞罷工事件短期内對天然氣價格的影響是恐慌情緒所緻,夏季的供應并不存在問題。王亞飛表示,歐洲天然氣庫存已接近滿庫,疊加消費需求疲軟,目前市場上 LNG 的采購意願相對偏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提前 " 囤氣 " 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國際能源署認爲,即使歐洲的天然氣儲存庫在 10 月前達到接近 100% 的儲備,也 " 不能保證 " 未來市場不會出現緊張局面。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不僅取決于今年冬季的天氣,更包括液化天然氣進口是否充足以及全球其他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情況等因素,由于今年全球天然氣供應仍然緊張,任何計劃外中斷都可能破壞歐洲的天然氣供需平衡。
更大挑戰還在後面
從種種迹象來看,盡管天然氣供應問題暫時可控,但需求旺季歐洲面臨的挑戰将會更大。
王亞飛分析稱,短期内歐洲儲氣庫接近滿庫,疊加消費需求疲軟,歐洲供應問題擔憂較弱。8 月 27 日歐盟儲氣庫庫存已有約 1016 億立方米。而參考歐盟統計局過去四季度消費量,2022 年四季度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爲 954 億立方米,過去 5 年均值爲 1190.4 億立方米,儲氣庫庫存基本可以滿足四季度消費。另外,依靠挪威和美國等的供應,歐洲大緻能保證明年 1 月庫存水平在 60%~70%。
在冬季來臨前,歐洲正加緊建設 LNG 進口碼頭,近期浮式接收站将陸續投産,歐洲 LNG 進口能力将穩步提升,但未來歐洲仍将面臨一系列挑戰。高鵬飛分析稱,歐洲由于地理位置原因,LNG 供應來源地區可選擇性較小,除美國可大量供應之外,中東地區及非洲地區 LNG 雖然也可供應歐洲,但同時也向太平洋、印度洋地區供應,若歐洲單靠 LNG 供應,能源安全方面或面臨風險。
未來歐洲能源市場還受天氣原因影響,比如幹旱或導緻航運受限,同時也會限制法國核電輸出。王亞飛還表示,歐洲基礎設施建設進展是否順利也值得關注,由于當地人士反對,德國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計劃中的 LNG 接收站可能無法如期在冬季前開工。
冬季未至,歐洲已經未雨綢缪,備戰冬季 " 大考 "。法國政府本月延長了一項替代能源計劃,允許電力生産商在今年冬天燃燒煤炭,以防止潛在的電力短缺。法國電力公司預計,今年冬天核電産量将低于曆史平均水平,需要繼續修複一些核反應堆的故障管道。
展望未來,王亞飛分析稱,罷工對短期影響有限,更大問題在于冬季,具體或在冬季後期。未來如果沒有極端天氣幹擾,天然氣價格雖然會季節性走高,但大體會在合理範圍内,出現極端高價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如果歐洲意外遭遇寒冬,消費強勁,儲氣庫水平走低,供應問題就會顯現。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譚雅涵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