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元宇宙日爆
AI 接棒元宇宙,成爲了時下最熱烈的風口。但 " 元宇宙 " 之父尼爾 · 斯蒂芬森 ( Neal Stephenson ) 對 AI 并不感冒,他認爲由人工智能算法輸出的作品 " 一點意思都沒有 "。
斯蒂芬森更熱衷于他創造的 " 元宇宙 " 概念。在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中,他埋下的 " 伏筆 " 終于在 30 年後引爆,這位作家也因此翻紅。
站在聚光燈下,斯蒂芬森的一項大動作是打入币圈,他聯合比特币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成立了 Lamina1 區塊鏈項目,定位是元宇宙專用底層設施。目前,Lamina1 已引入了包括 VR 頭顯制造商 HTC、遊戲工作室 Dubit 在内的合作夥伴進行首批測試,已有測試代币。
作家出身的斯蒂芬森能打造出元宇宙平台級的基礎設施嗎?" 概念套現 " 的質疑聲在坊間響起。
親自下場造元宇宙專用鏈
當整個世界因 GPT-4 躁動時,留着花白胡子的尼爾 · 斯蒂芬森并不願過多地把心思放在 AI 上。這名因首次提出 " 元宇宙 " 概念而成爲媒體座上賓的科幻作家,正在親自推動一個 " 開放元宇宙 " 的建立,他選擇的底層是被命名爲 "Lamina1" 的區塊鏈。
3 月 17 日,Lamina1 啓動搶先體驗計劃,在全球範圍内網羅了一批來自遊戲、時尚、音樂和電影領域的合作夥伴,包括 VR 頭顯制造商 HTC、遊戲工作室 Dubit、AR 音樂平台 Immuse.xyz、遊戲開發商 Mystic Moose、沉浸交互式軟件工作室 Wevr 和創意實驗室 0.xyz 等等。接下來,這些廠商将在 Lamina1 的測試網上進行優先部署,構建工具和應用。
Lamina1 正式開啓生态建設,更早前的 1 月 18 日,Lamina1 首席技術官 Will Carter 宣布該公鏈測試網第一階段開放,允許用戶設置并使用 Lamina1 錢包、領取免費的測試代币并與 Lamina1 區塊鏈交互。
Lamina1 選取的第一批測試夥伴很有元宇宙特色。以往,任何一個公鏈剛剛建立時,第一批趕來的應用大多是各種 DeFi(開放式金融)協議、交易平台等,而聚集在 Lamina1 上的多是内容生産商和 HTC 這樣的 VR 硬件廠商。
遊戲工作室 Dubit 的首席商務官 Andrew Douthwaite 稱,Dubit 将在 Lamina1 上開發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并利用區塊鏈将構建者的創作 " 貨币化 "。
與人們熟知的以太坊等通用區塊鏈不同,Lamina1 是一個元宇宙專用鏈,主要使命是爲元宇宙創作者和開發者提供基礎設施和工具。Lamina1 的靈感正來源于那本被提及了無數次的小說《雪崩》。去年 6 月,尼爾 · 斯蒂芬森與比特币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彼得 · 維森斯 ( Peter Vessenes ) 共同成立了這個項目,聲稱要給元宇宙打造一個 " 底座 "。
Lamina1 官網列出的創始團隊信息
爲什麽選擇在區塊鏈上造元宇宙?
尼爾 · 斯蒂芬森解釋,當下的許多元宇宙空間是封閉的,就像是一個 " 帶圍牆的花園 ",人們操縱着虛拟化身從某個地方傳送到另一處," 你總能感覺到,你在一個商定好的特定位置。" 而區塊鏈則提供了開放性,基于區塊鏈,每個虛拟化身被真正獨立出來,可以任意進入各種由不同的設計師創造的環境。" 對我來說,所有這些都是一種去中心化的互動網絡和金融交易網絡,讓我想到了區塊鏈和類似 DeFi 的結構。"
作爲天馬行空的作家,尼爾 · 斯蒂芬森讨厭任何限制,這也是他選擇做一個底層設施的原因。" 無論我建造的是什麽,即使它非常成功,它也僅僅是元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他強調, Lamina1 不會成爲自己的 " 個人秀 ",更長遠的目标是讓大量第三方開發人員使用這個基礎設施,制作有想象力的産品。
真做事還是概念套現?
從 Lamina1 發布至今,尼爾 · 斯蒂芬森就是這個項目的 " 金字招牌 "。由于早在 1992 年就預見了元宇宙的交互形态,他被外界譽爲 " 元宇宙 " 之父。
" 元宇宙 " 之父拉上了比特币先驅,開發元宇宙公鏈,聽起來就是個極具吸金力的故事,還引來了包括 LinkedIn 聯合創始人裏德 · 霍夫曼(Reid Hoffman)在内的早期投資。從已經發布測試币的操作看,Lamina1 未來也将發行自己的原生加密貨币,按照币圈的慣例,作爲項目主席的斯蒂芬森将有不錯的财務收益。
斯蒂芬森的這次創業噱頭十足,質疑也随之而來," 作爲一名作家,你真的有能力造出一個平台級的元宇宙公鏈嗎?"
這個元宇宙專屬鏈不是原創。根據官方公告,Lamina1 測試網是基于另一個公鏈 Avalanche 的代碼庫開發,盡管 Lamina1 的首席技術官宣稱,正在開發和測試一些更高級的功能,例如啓動自定義子網和 EVM(以太坊虛拟機)開發,但這些功能還未見開放。
召集第一批合作夥伴進行測試之前,Lamina1 一項主要的公開動作是舉辦測試網 NFT 創作者競賽。發行 NFT,這對于從 Avalanche 代碼庫中走出的 Lamina1 來說并不是什麽難事。換句話說,到目前爲止,Lamina1 尚無法證明它有足夠的性能和豐富的工具,支持元宇宙多元生态的構建。
事實上,自從元宇宙概念火了之後,斯蒂芬森有意強化他 " 元宇宙 " 之父的人設,并借助《雪崩》的影響力進行商業變現。3 月初,斯蒂芬森聯合蘇富比拍賣行舉辦了一次拍賣會,拍品包含《雪崩》的原稿、原始排版手稿、出版時的封面、小說原畫中的皮夾克等等,每件拍品的價格從 6000 美元到 18 萬美元不等。去年 10 月,他還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雪崩》新豪華精裝版圖書,爲這本 " 重裝書 " 的發售預熱。
《雪崩》" 周邊 " 被送上拍賣會
盡管《雪崩》出版至今已有 30 多年,但斯蒂芬森近期的個人推特上發布了高占比的有關這本書的内容。可以說,元宇宙這個詞兒成就了《雪崩》和斯蒂芬森如今的知名度,而這本書和元宇宙概念也成爲了斯蒂芬森獲取财富的絕佳載體。
有趣的是,在 AI 熱度遠超元宇宙的當下,斯蒂芬森對人工智能并不感冒。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及,人工智能生成的東西,可能看起來與人類創造的東西相媲美,這是人們會感到興奮的原因。" 但是,你不會産生與創造者交流的想法。沒有這一點,藝術作品就會變得空洞和無趣。"
牢牢綁定元宇宙風口,斯蒂芬森大步踏向币圈,頗有些 " 十年寒窗無人問 , 一舉成名天下知 " 後的瘋狂意味。值得玩味的是,他在博客上曾寫下了一句個人色彩鮮明的話," 我幾乎從不接受發言請求,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會收取很多錢,我需要昂貴的旅行安排。而且我不做任何準備工作——我隻是出現并即興發揮。"
斯蒂芬森顯然意識到自己的名氣很值錢。至于他創辦 Lamina1 是爲了建立宏圖還是概念套現,答案将随着 Lamina1 的發展逐步揭曉。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