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4 月 17 日,吉林省啓動 " 千億斤糧食 " 産能建設工程,将通過實施良田建設、種業振興、農機化提升、鹽堿地綜合治理、産糧大縣振興、智慧農業建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水利保障共八大工程建設,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力争到 2035 年糧食産能跨上千億斤台階。
其中,良田建設工程主要是實施黑土地保護和高标準農田建設工程;種業振興工程要着力提升種業科研創新能力、企業競争能力、育種基地保障能力;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是通過推動高效智能農業機械的創制與推廣應用,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培育工程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引領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增強生産能力、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智慧農業建設工程是加快智慧農業雲平台和農業衛星遙感平台升級建設,提升農業生産、經營和管理全程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鹽堿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是《吉林省 " 千億斤糧食 " 建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到 2035 年在白城和松原地區新增耕地面積 365 萬畝,實現增糧 42 億斤。
" 四良一智 " 帶動均衡增産
圍繞實施 "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 戰略,吉林省在實施 " 千億斤糧食 " 産能建設工程中,正全力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智慧農業 " 四良一智 " 建設。
從保護性耕作到水肥一體化,再到水稻有序抛秧、側深施肥技術,吉林省集成應用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産。
" 千億斤糧食 " 産能建設工程中,推進農機化提升工程是重要一項。目前,吉林省正加快推進四平市 " 中國黑土地保護農機産業創新示範基地 " 建設,打造融合高端制造、産業服務、科研創新爲一體的 " 中國北方農機城 "。
吉林省把種業振興工程和智慧農業建設工程作爲糧食産能提升的重要推動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 " 吉字号 " 優良品種,推進數字技術賦能農業。
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
吉林省發改委主任趙海峰介紹,吉林實施 " 千億斤糧食 " 産能建設工程是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重要行動。在糧食生産補貼方面,繼續實施玉米、大豆和稻谷生産者補貼,合理提高大豆補貼标準。同時對符合條件的服務主體集中連片開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托管等服務,給予社會化服務補貼。
糧食全産業鏈發展保證糧食安全
在保障糧食供給,扛穩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不斷推進現代農業經營方式,通過補鏈條、興業态、樹品牌,實現糧食産業全産業鏈發展,推動産業鏈向縣域布局,讓 " 千億斤糧食 " 産能建設工程成爲區域振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作爲八大推進工程之一,産糧大縣振興工程聚焦加快推進産糧大縣縣域經濟發展,發展壯大農産品加工業和食品産業 " 十大産業集群 ",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品牌打造,形成集聚效應。
提升糧食全産業鏈發展水平。吉林省發揮現代農業産業園、農業産業強鎮、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等平台作用,引導農産品加工企業向縣域布局、向産地下沉、向園區集中。
未來幾年,吉林省将依托國家在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聚焦 " 八大工程 " 項目,加快推動 " 千億斤糧食 " 工程建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