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和 TA 的朋友們》還沒來,脫口秀演員就找到新工作了。
1 月 16 日,騰訊視頻站内上新 " 鵝廠 2024 大笑專區 ",預告四檔全新綜藝,《脫口秀和 TA 的朋友們》赫然在列。前段時間,這檔綜藝的選手招募海報也在朋友圈廣爲流傳,報名時間持續到 3 月 22 日,現在去報名還來得及。
脫口秀不會死,隻不過永遠有新人出現。
前兩天微博話題 # 笑果藝人現狀 # ,一度躍升到熱搜榜第六位。倒不是又有誰出事了,隻是網友好奇心作祟。說相聲的嶽雲鵬在上春晚,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出身的蔣詩萌、郭耘奇、謝澤成、闫佩倫、張祐維、滕哲也在上春晚,脫口秀演員們去哪兒了?
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人在直播帶貨,李誕賣起了穿戴甲,楊笠在淘寶直播;也有人成了老闆,有網友爆料龐博簽約了李雪琴公司;周奇墨最近的微博聊股票比聊段子還多;剛出事的那個,前段時間注銷了微博 ……
前幾年,喜劇行業聊的是 " 米未與笑果之争 "。年輕的喜劇演員想要出頭,要麽會說幾段脫口秀,要麽具備表演天賦。有了前者,你就可以成爲笑果旗下的藝人;後者傍身,你可以投奔《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運氣好了簽約愛奇藝。
《脫口秀大會》的選手們 " 不務正業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 " 破圈者 " 倒是始終活躍在屏幕第一線。《年會不能停!》裏刷臉的宋木子,《狗剩快跑》裏擔綱主演的蔣龍、史策,《少爺和我》《大王别慌張》更完全是一個 " 團建 "。
隻不過,不論是上過春晚的還是沒上春晚的,好似都模糊到隻剩下名字。那些曾在綜藝節目中出彩的素人們,随着節目播出的确揚名了,然後呢?
01
過去 5 年靠綜藝成名的喜劇演員,如今誰最成功?
可能是李雪琴。她在《熱辣滾燙》中演的 " 背叛 " 女主的閨蜜,赢得了痛恨,居然也赢得了共情。她當主咖的綜藝《毛雪汪》剛剛開播了第二季。
李雪琴工作室的新年禮盒封面上,畫了 5 個人的 Q 版肖像,分别是李雪琴、龐博、李宗恒、吳彼和老四。
龐博是《脫口秀大會》數季的老人,拿過大王,也出過金句;李宗恒和老四都是東北人,短視頻平台很有名氣,也都上過衛視春晚;吳彼是戲劇演員,看過愛奇藝綜藝《戲劇新生活》的人對他并不陌生。
李雪琴也是脫口秀演員中,爲數不多主演過影視作品的。2022 年大鵬執導的《保你平安》、2023 年與任素汐合作的《故鄉,别來無恙》,表演都很在線。
李雪琴在《毛雪汪》中說過,自己是一個很有危機感的人。她的焦慮情緒,不隻上過一次熱搜。她說,不開心是人生常态,隻要不影響正常生活,不開心就不開心吧,隻希望在還紅的時候,多開一些工,就怕還沒紅透就過季了。
成功的好聊,查無此人的可就不好說了。原因很簡單,隻要網友還記得的名字,就算不得不紅,畢竟脫口秀産業存在沒幾年,行業的紅利還沒用盡呢。
02
比起脫口秀演員的不務正業,從《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走出來的選手們,倒是過了個熱鬧的好年。
今年的央視、衛視春晚,幾乎被他們承包了。這種待遇,往往是那些傳統喜劇演員才能享受的——他們,也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主流。
上圖來看,蔣詩萌是當之無愧的勞模。她在央視、湖南、北京、東方、遼甯衛視的春晚上挨個刷臉。如果不是分身乏術,想必這個數字會繼續增多。
其實,蔣詩萌可視爲前幾年賈玲的平替,被觀衆臉熟且讨喜的女喜劇演員,是任何晚會都不可或缺的存在。随着賈玲減肥成功,蔣詩萌的地位将進一步穩固。
不過,蔣詩萌也有其自身局限性。雖然她經常在影視作品中客串登場,但她能适配的角色也不算多。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參賽選手中,熒屏緣最好的當屬蔣龍和史策,各有兩部主角戲在手。蔣龍是《虎鶴妖師錄》,史策是《故鄉,别來無恙》,和分别擔綱男女主角的《狗剩快跑》。兩人都是有正劇相的喜劇演員,能莊能諧。
從喜劇到正劇,是一步很大的跨越。有的人一輩子跨不過去,比如嶽雲鵬,他隻要站在那裏,哪怕不說話觀衆就繃不住了。
有的人努力跳過了這道門檻,比如白客,他在《問蒼茫》中的蔣介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有的人仍處在跨與不跨的間隔,比如郭麒麟,輕喜劇他能演好,現實主義演技也挺在線。
03
兩檔綜藝參賽選手,走的還是當年相聲演員和小品演員的老路。
脫口秀是舶來的相聲,喜劇大賽展示的是結構更開放的小品。新世紀最出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演什麽撲什麽,他自我總結說,自己在觀衆心中的印象早就刻闆化了。而小品演員,哪怕功成名就——趙本山、範偉,也留下了不少屏幕經典。
原因并不複雜。解放天性是一種能力,喜劇表演本質上是不斷放飛自我的過程,放出去是第一步,收回來是第二步,收放自如是喜劇大師。
然而,多數脫口秀演員,連第一步都做不到。講段子與講相聲都屬于單方面輸出,講完就收工,不需要遵從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更不用時刻沉浸在第四堵牆之中。
還記得趙曉卉、邱瑞、何廣智和徐志勝在 2023 年春晚表演的圓桌脫口秀《給我一分鍾》嗎?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但寫到這裏,尴尬的雞皮疙瘩仍然爬滿了我的後背。
節目播出後,有不少網友爲其找轍,脫口秀是批判的藝術,而春晚本身就不允許批判。我倒覺得,和批判不批判無關,還是能力問題。
脫口秀演員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表演,而是創作。簡單來說,就是想段子的能力。德雲社巡演,可以一整年不換 " 菜譜 ",不論是郭德綱還是嶽雲鵬,十年講的是一套玩意。但你今天聽完改天換個場所聽,仍然能樂出來。
脫口秀不行,這段用完就得抓緊想下一段。段子在他們這,連月抛都算不上,簡直日抛了。想段子都愁白了頭,哪有時間錘煉口才和演技呢?
04
當然,二者的區别也離不開平台的助推。
過去幾年,愛奇藝更強調性價比。既然觀衆選出了他們,就要充分利用。《少爺和我》《大王别慌張》,其實更像是《一喜》的售後服務。至于《狗剩快跑》,《一喜》的演員幾乎把角色包圓了。
這種平台式的推進,在制造整體繁榮的同時,也影響了高流量個體的出現。
以前的喜劇演員,一旦上了春晚,流量就爆發了。從小沈陽到沈騰,再到嶽雲鵬,哪怕節目不能讓所有人買賬,來年升咖是少不了的。可不管是脫口秀演員,還是《喜劇大賽》的參賽選手,都沒幾個能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選出他們有迎合年輕觀衆的意圖。
《脫口秀大會》和《喜劇大賽》,都曾在網上引起熱捧。但離開了視頻平台,傳統電視機觀衆沒多少了解它們。演員之所以能取得年輕觀衆的認可,莫過于 " 說出心聲 " 和 " 真演我 "。脫口秀批評的是誰?蠢領導、壞鄰居和爛工作。《喜劇大賽》吐槽的,視頻廣告也好,短視頻軟件也罷,都離年輕人更近。
而春晚,年輕人是沒有話語權的。誰上誰不上,不經過網絡公投。尺度大或小,社交軟件說了也不算。他們能做的,就是節目播出之後,上網罵兩句,明年一切照舊。
不過話又說回來,選 " 熟臉 " 本質上是對喜劇匮乏的掩蓋。
更關鍵的原因是,喜劇徹底凋零且沒有任何解藥了。從 1983 年第一屆春晚開始,從《宇宙牌香煙》到《不差錢》,從《虎口遐想》到《扶不扶》,被觀衆記住的喜劇就是諷刺喜劇。
但 2024 年,連諷刺的力度都不夠了。觀衆需要的是,喜劇更有力地幹預生活,幹預社會,起碼要抵達《年會不能停!》的力度。
【文 / 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