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季酒店集團簽約武漢。對于素有 " 酒店荒漠 " 之稱的武漢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談及武漢的奢華酒店市場,能拿出來 " 撐腰 " 的國際奢牌不多,作爲華中重地的武漢爲何在奢華酒店市場上成績平平?四季的簽約又似乎在看好這座城市,武漢的奢華酒店市場是要崛起了嗎?
01武漢是 " 酒店荒漠 "?
近日,四季酒店集團與武漢城建集團宣布,将在武漢共同打造一座全新的豪華酒店。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這座備受矚目的酒店計劃于 2029 年正式開業。
酒店位于武漢城建 · 中央雲城,是漢口内環核心地段的百萬方超級綜合體,涵蓋 5A 甲級寫字樓、國際住區、高端商業、健康管理中心等多元業态,融合了商業、休閑與居住功能。中央雲城的四季酒店入駐将填補武漢缺乏新一代奢華酒店的空白,提升武漢高端商務與旅遊的接待能力。
爲何說填補新一代奢華酒店的空白?通過梳理武漢高奢酒店市場的布局特征可以發現:
一是國際頂奢缺口較大,僅費爾蒙一家。2019 年 12 月 20 日,位于武漢 CBD 泛海國際中心的武漢泛海費爾蒙酒店啓幕,這是雅高集團旗下費爾蒙品牌在東亞地區的第六家酒店,由美國 DAS Architects 公司操刀設計,黑白搭配的裝飾風格完美诠釋了費爾蒙的品牌設計理念。作爲百年曆史酒店品牌之一,費爾蒙被稱之爲酒店界的古董,是世界上保護建築最多的酒店品牌。5 年過去,酒店仍在武漢頂奢市場占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是武漢頂奢酒店的 " 支柱 "。
二是新一代奢牌酒店更叠速度較緩。聚焦于去年,萬達與雅高皆在武漢有不少動作,但仍未再次涉足奢華領域。萬達酒店集團自 2014 年萬達瑞華酒店開幕以來,已 10 年未在武漢開出新酒店。2024 年,萬達酒店集團才攜旗下兩大高端品牌錦華和頤華再度落地武漢。
雅高集團旗下高端品牌美爵去年開業兩家,分别是 9 月份開業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美爵酒店和 12 月開業的十堰大嘉美爵酒店。據空間秘探統計,在武漢豪華酒店榜單排名前二十的酒店中,有十三家酒店在 2020 年前開業,隻有七家近五年開業,占榜單份額的 35%,可見武漢酒店市場新酒店的更新頻次并不算高。
一方面是頂奢酒店數量稀少,另一方面是新酒店的供給馬力不足,武漢 " 酒店荒漠 " 的稱号似乎成爲不争的事實,而作爲九省通衢的武漢真的沒有吸引高奢酒店的城市魅力嗎?

02那些與武漢擦肩而過的酒店
其實不然,武漢也不是不努力,1999 年,武漢首家國際五星級酒店武漢香格裏拉大酒店建成開業,它是中國第一批香格裏拉酒店的代表,成爲武漢五星級酒店的 " 代名詞 ",也是武漢外事接待活動重要來賓和重要活動的首選地。
不過在此之後,武漢高端酒店市場錯失了不少頂級的酒店項目,接下來就以酒店集團視角盤點一些與武漢擦肩而過的酒店。
凱悅酒店集團在武漢的項目推進,可謂是一波三折。最開始,凱悅酒店集團以接盤璞瑜酒店的形式首次進入武漢市場。武漢璞瑜酒店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心,毗鄰東湖和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由 Urban Resort Concepts (URC)酒店管理公司經營管理。URC 的總部設在香港,2006 年成立,主打 " 都會桃源 " 的概念。武漢璞瑜酒店于 2013 年開業,是 URC 在全球布局的第二家酒店。
同爲澳大利亞 Layan Design Group 設計的上海璞麗酒店,作爲武漢璞瑜酒店的姊妹品牌,開業後就引起設計酒店圈内不小的轟動,吸粉無數,飽受酒店控們的青睐。然而武漢璞瑜酒店卻未能如上海璞麗酒店一樣,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2017 年酒店換牌成武漢光谷凱悅酒店,易主後凱悅對璞瑜酒店并未做大規模修改,仍能看到璞瑜酒店最初的模樣。不過酒店設計品質與品牌呈現倒挂,武漢也因此失去了一家頂奢酒店。
随後凱悅酒店集團陸續簽約武漢中心君悅酒店與武漢東湖阿麗拉酒店。不巧的是武漢中心君悅酒店位于武漢中心大廈 64-85 層,由于業主方泛海控股陷入債務危機,導緻大廈内部裝修一直未能完成,至今不能投入使用,已擱置多年,君悅酒店自然受到牽連。
受牽連的還有當年泛海簽約的其他酒店,包括武漢華爾道夫酒店、武漢瑞吉酒店、武漢艾迪遜酒店等,但這些酒店目前已無更多進展信息。
武漢東湖阿麗拉酒店位于東湖生态旅遊風景區磨山南麓,原本該項目的建築設計和室内設計師由天諾國際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孫建華親自操刀。事務所首次擔綱國際奢華品牌設計,設計工作持續了近四年,無數次推倒重來,隻求在磨山腳下開辟出一片世外桃源。但項目整體預算被否,管理團隊推動重來,天諾國際推出。如今,武漢東湖阿麗拉酒店降檔自營,換牌成凱悅旗下的凱悅臻選 The Unbound Collection 酒店。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凱悅集團在武漢隻有武漢光谷凱悅這一棵獨苗。
從萬豪國際酒店集團視角來看,2015 年集團旗下奢華酒店品牌麗思卡爾頓宣布入駐武漢綠地中心,如果成功開業将會是麗思卡爾頓在華第七家店。不過,由于武漢綠地中心的高度導緻民用航空安全問題,本來 636 米的高度削減至 475 米,縮水的部分觸發了綠地與麗思卡爾頓合約上的高度規定,判定綠地方面違約,帶來經濟損失的同時,綠地也隻能拿出替代方案,将運營改爲自營,更名爲綠地鉑瑞酒店。
與泛海控股相同,綠地也簽約了一系列高奢酒店,如美諾酒店、施伯格酒店、朗廷酒店、溫德姆酒店,但目前項目進展緩慢或擱置。
除了一些與武漢擦肩而過的酒店,還有一些項目距離開業似乎遙遙無期,如富康索菲特酒店項目近期動工,但儀式結束後的三天工地現場門庭冷落,無施工人員蹤影;華僑城 JW 萬豪酒店于 2022 年簽約,但至今還未進入開工階段;國華美高梅酒店 2018 年開工,但目前還處于開業待定階段 ……
03爲何國際頂奢隻有一家費爾蒙?
深挖武漢酒店市場爲何成爲 " 酒店荒漠 ",國際酒店集團遇到的換牌、取消、摘牌等一系列 " 錯過 " 的案例還遠遠不足以回答,回到武漢市場本身,在這樣一片土壤上面爲什麽國際頂奢隻有一家費爾蒙?
/ 城市市場架構中需求的不足
武漢作爲工業城市的基因,從晚清時期張之洞初創的漢陽鋼鐵廠,到解放後的武鋼,改革開放後的神龍,再到後來的光谷;從鋼鐵到汽車到芯屏端網,随着時間的推移,工業和制造業一直處于武漢經濟發展的領先地位。目前,武漢三大千億産業集群包括,光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雖領域不同,但都屬于制造業範疇,這些行業對酒店業的需求并不如旅遊和會議展覽等行業那麽集中和頻繁。
在旅遊資源的飽和度上,武漢雖作爲百湖之城,166 個湖泊星羅密布,東西水域面積 33 平方公裏,是杭州西湖的 6 倍,但與熱門旅遊城市相比,武漢的旅遊市場吸引力卻不是很強。甚至,在改革開放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武漢在外地遊客中,隻記得一座黃鶴樓。
在會展行業方面,曾經作爲全國四大綜合型展覽館之一的老武漢展覽館在 1995 年被分兩次拆除;直到五年後的 1999 年,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才在原址動工興建。2001 年,武漢會展中心落成投入使用時的總面積約 12.7 萬平方米,最大展廳僅 6500 平方米,場外僅一萬多平方米。對于飛速發展的會展行業來說,顯得有些 " 尴尬 "。直到 2020 年底,計劃于 2024 年配套建成的四星級假日酒店仍沒有要開業的迹象。2019 年,當首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時,其場館面積已無法滿足展會規模需求。
會展業作爲經濟的 " 晴雨表 ",具有鏈條長、行業關聯度高的特點,不僅能促進産業鏈的供需要求,還能帶動住宿、旅遊等關聯産業發展。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得益于會展業的發達,酒店市場都有着充足的客源保障,而武漢會展行業從規模與影響力等方面還存在差距,酒店市場也會受到影響。
/ 與國内地産 " 蜜月期 " 的錯位
1986 年,武漢晴川飯店在漢陽江邊落成,是湖北省第一幢超高層建築。1986 年,位于漢口解放大道的武漢天安大酒店與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假日酒店品牌簽訂管理合同,更名爲武漢天安假日酒店,成爲武漢最早與外資管理方合作的酒店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一家由外資共同參與管理的四星級酒店。1999 年,晴川飯店加入洲際酒店集團,更名爲武漢晴川假日酒店,是當時漢陽區唯一的一家國際四星級品牌酒店。彼時,武漢同時擁有洲際酒店集團的兩家假日品牌酒店。同年,香格裏拉大酒店開業,一時間武漢酒店市場風頭正勁。
時間來到 2010 年,洲際酒店集團單方面解除武漢天安大酒店的合約。據媒體報道,摘牌的原因可能是外方承諾的資金始終未到位,引發後續一系列還貸、債務和勞資糾紛問題。如今,天安大酒店已更名爲武漢美聯都市假日酒店。
随後的時間裏,中國房地産建設密度達到高潮," 地産 + 酒店 " 的商業模式收獲熱捧。具體表現爲地産商拿地後,圍繞住宅配套建設商業、辦公和酒店,引入國際酒店集團委托管理,将星級酒店作爲提升住宅溢價的重要手段。在此發展過程中,以萬達、碧桂園、富力等爲代表的地産商逐漸成爲國際高星酒店在内地的主要合作方和業主方。但當時國内的主要地産商還未進入武漢市場,或者入場時間稍晚,而武漢本土的業主對于這類國際酒店投資的意願不是很強。
拿萬達舉例,1996 年萬達投資管理的酒店在大連開業,2003 年委托管理的萬達酒店在成都開業,彼時的萬達沒有品牌的打造、專業化的經營理念,但随着地産商的不斷壯大和對酒店管理的經驗積累,推出自營酒店品牌已逐漸成爲主流。在這種主流影響下,2013 和 2014 兩年萬達酒店集團分别開出旗下高端品牌嘉華和奢華品牌瑞華,而武漢也似乎錯過了國内地産與國際酒店集團攜手發展的 " 蜜月期 "。
當 " 蜜月期 " 歸爲平淡,國内地産進入下行階段,國際酒店品牌的擔憂出現:市場上承托高奢酒店的地産資源在加速萎縮。上文所提及的泛海控股便是如此,項目資金鏈斷裂,導緻大量土地未開發或處于爛尾狀态,影響着衆多武漢高奢酒店的供應。
/ 較少的配套酒店物業
華潤與凱悅酒店集團,是長期深入合作的夥伴,多個城市的華潤萬象城項目都配套君悅、安達仕等酒店品牌。但總建築面積約 73 萬方的武漢萬象城項目則沒有規劃酒店業态。香港嘉裏集團旗下擁有香格裏拉、盛茂、嘉裏、今旅等多個酒店品牌,旗下嘉裏建設于 2018 年成功競得武漢市漢正街地塊,根據規劃總建築面積約 60 萬方,但同樣沒有酒店規劃。
在武漢商業規劃的盲目擴張、電商沖擊、商業同質化等因素下,武漢商業地産出現過剩的現象,爲此武漢積極推出的 " 商改住、商改租 " 政策。各大開發商躍躍欲試,将多個地處優質地段的存量開發項目由商改住,甚至有些開發商已取消或擱置之前引入高端酒店的計劃。如複星集團旗下的複星外灘中心項目中的一部分區域從商業調整爲住宅用途,同時取消了原本的高端酒店規劃。該項目總投資額高達 170 億元,原計劃開發包含一座達 400 米超高層塔樓,集商業、辦公、酒店、居住等多功能于一體,被認爲是武漢有史以來單體投資額、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項目。
" 水滴才能石穿 ",武漢酒店的 " 荒蕪 " 也并非一蹴而就,之所以與城市能級不相匹配,是曆史、市場、政策中多方面影響共同交織下長期作用的結果。
04一座有潛力的 " 新星 " 酒旅城市
事實上,盡管武漢酒店市場因爲各種因素 " 錯失 " 了發展高奢酒店的機會,但武漢在國内華中市場上的地位,從一開始便毋庸置疑,是一座有潛力的高奢酒店争奪之地。
/ 華中酒店進軍的戰略要地
伴随着華東、華南酒店市場的相對飽和,華中地區包括湖南、湖北、河南(一說江西)三地,雖說所占據的省份少,但具有輻射全國東西、南北四境的天然區位優勢,被衆多酒店集團劃爲重要的酒店進軍要地。
如尚美生活集團的華中總部設立在武漢;錦江選擇将旗下中端商務酒店麗怡總部搬到武漢;華住在武漢設立了其華中分公司 …… 可見酒店集團對華中地區交通、消費、文化等多方面重要性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武漢作爲華中要地仍具有重要地位。
/ 高奢酒店與文旅發展速度同頻
當下引領華中高奢酒店市場的城市,依舊繞不開長沙。爲何域内其他省會城市奢華酒店數量,合在一起也不及長沙一座城市?長沙又能給武漢帶來什麽樣的借鑒意義?
長沙的旅遊資源并不算豐富,但得益于 2015 年後的互聯網發展,長沙在網絡上走紅,以顯著的城市特色、打卡景點、特色民宿和商業品牌爲主要傳播點。而這個時間點與國際奢牌入駐的時間基本一緻。此後,長沙以 " 網紅城市 " 的城市符号去主動探索年輕人的心理需求,給予年輕人吃喝玩樂的煙火氣。随着長沙逐漸被越來越多人熟悉,美食與舒适熱鬧的氛圍受到更多人喜愛,在此基礎上政府有意打造更多元的商業活動和網紅消費 IP,加之不分四季的旅遊景點、交通便利、價格親民,使得長沙在 2024 年接待遊客達 2 億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 2000 億元。這一階段,長沙高奢酒店數量也在爆發,文旅的發展趨勢始終滋養着奢牌酒店的入駐速度。
與之對比的武漢也并不是沒有成爲新晉網紅旅遊城市的可能。今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 年春節聯歡晚會》在武漢首次設立春晚分會場,是對武漢近幾年旅遊日益升溫、由旅遊中轉地發展成爲旅遊目的地的巨大肯定。
/ 高奢酒店 " 擁抱 "CBD 集群
曆史上,武漢由漢口、漢陽、武昌三鎮合并而來,在發展上有各自的特點和重心,因此談及武漢的市中心,有人說是江漢的武廣;有人說是洪山的光谷;也有人說是武昌的徐東 …… 武漢可以說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市中心,整座城市能數出來的市中心至少有 9 個,多中心發展卻沒有一個合格的中央商務區(CBD),這也就導緻高奢酒店無法紮堆入駐,無法形成集群效應。
與之對比的長沙,去年 6 月新開凱悅酒店旗下的奢華品牌柏悅,該酒店位于長沙國金中心 T2 塔樓,是長沙的核心商務區。國金中心位于長沙市中心地帶,是一個集高端購物、餐飲、藝術與文化潮流綜合爲一體的都市地标。柏悅品牌的入駐,也讓長沙一舉成爲華中地區首個擁有三家在營高端酒店的頂級商業綜合體(長沙尼依格羅酒店、長沙瑪珂酒店、長沙柏悅酒店)。而這種核心 CBD 集群,也更好地爲高奢酒店提供環境、消費、客源等因素的長期保障。
不過,四季簽約武漢落座于武漢城建集團打造的城市中心 " 封面 " 作品——武漢城建 · 中央雲城,雖然沒有明确被列爲 CBD,但作爲綜合開發住宅項目的城建中央雲城包含商業、辦公、酒店、健康等多功能業态,擁有一定的集群功能。
武漢是 " 酒店荒漠 "、武漢 " 隻有一家費爾蒙 ",每每談及武漢的高奢酒店市場,不少武漢本地人這麽調侃道 …… 但這些将逐步成爲曆史,近幾年武漢也在通過努力加強文旅項目、商業規劃建設來吸引衆多酒店集團的加入,頭部酒店集團在武漢的中高端市場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相信這次四季的簽約對于武漢具有标簽意義,或許,在不久的将來,武漢市場将擁有更多的頂奢酒店,融入中國酒店産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