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葉曼至
一場來自 " 浪胃仙 "IP 的拉鋸戰終于落下了帷幕。
1 月 18 日," 浪胃仙創始人被逮捕 " 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熱議。
據媒體報道,頭部吃播 IP" 浪胃仙 " 創始人遊才梅(下稱 " 遊絮 ")涉嫌職務侵占已被批捕。與此同時,價值 2000 萬的 " 浪胃仙 "IP 被判歸屬原東家重慶天權星文化傳媒公司(下稱 " 天權星 ")所有,其中包括抖音、快手的關聯賬号。
在此之前,遊絮曾聲讨網紅浪胃仙(原名李杭澤)過河拆橋、挖空公司員工,而浪胃仙則表示離職是由于 " 賬号歸屬原因 ",二人各執一詞,事态一度成了 " 羅生門 "。" 争來争去,這個賬号最終不屬于他們任何一個人。" 有網友直言,争奪的雙方都有損失,一直坐山觀虎鬥的原公司才是最大赢家。
1 月 18 日,天權星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遊絮仍未将抖音、快手的賬号予以歸還,公司将申請強制執行,交由抖音、快手平台處理。
" 事情這麼多年都基本查清楚了,後續就是依法處理,實事求是。" 上述負責人說道。
針對該事件,時代周報記者嘗試聯系遊絮、浪胃仙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複。
從結果來看,收回 " 浪胃仙 " 原賬号的天權星似乎是赢了。但随着賬号的内容與主體由 " 浪胃仙 " 變為 " 遊絮 ",且經過長時間訴訟、輿論糾紛,盡管依舊坐擁 3000 萬粉絲,該賬号的價值也已大打折扣。
圖源:抖音
艾媒咨詢 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場 IP 争奪戰的出現,與雙方在簽約起步時,沒有對相關權利義務進行很好的約束與規範有關系。" 這也導緻雙方的理解和訴求,在網紅成長以後發生巨大的分歧。" 他說道。
雙方對壘告終
這起糾紛的源頭,要從 2018 年說起。
2018 年,遊絮擔任天權星公司 CEO 與法定代表人,并在同年簽約打造吃播網紅浪胃仙。在團隊的包裝下,浪胃仙迅速走紅,不到兩年時間便在抖音上積累 3000 多萬多萬粉絲,在抖音、快手平台擁有粉絲超 6000 萬。
簡單來說,天權星、浪胃仙與遊絮的關系,就是遊絮一手創立 " 浪胃仙 " 帳号與 IP,浪胃仙是該帳号的 " 靈魂人物 ",天權星是兩人及賬号的最大老闆。
三者的合作共赢,在 2020 年被打破。
2020 年 7 月,天權星稱遊絮涉嫌職務侵占 400 多萬元,向公安局報案,并罷免遊絮在公司執行董事、經理職務、收回其手上的公章和财務章。
就在遊絮被天權星舉報的同月,浪胃仙向天權星發出解約函,表示在合同期滿後不再續約。
此後,遊絮與浪胃仙共同成立合作公司,成本和利潤共同分擔享用。浪胃仙還公開表示," 雙方之間并無勞動關系,更無上下級關系 ",自己是合作公司的大股東,遊絮是小股東。
據媒體報道,經第三方機構評估,遊絮所帶走的 " 浪胃仙 " 抖音、快手、微博賬号等虛拟資産市場價值 2000 餘萬元。
不過,兩人的 " 蜜月期 " 并沒有持續太久。
2022 年 3 月,遊絮以 " 浪胃仙 IP 創始人 " 身份控訴浪胃仙過河拆橋、挖空員工自立門戶、并帶走了公司設備器材。對此,浪胃仙否認遊絮上述言論,并稱遊絮并非賬号真正歸屬人,直言 " 如果不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自己不會放棄一個 3000 多萬的賬号,選擇去做一個新号。"
浪胃仙吃播 / 圖源:抖音
就在遊絮與浪胃仙持續 " 互撕 " 的同時,天權星也沒閑着。通過調查,天權星收集遊絮侵占公款多方證據,并再次交予警方偵查。2021 年 6 月,渝北公安分局對遊絮涉嫌職務侵占一案立案偵辦。
如今,随着遊絮被逮捕,摻合其中的三方各有損失,冷暖自知,這場由網紅達人與 MCN 機構将近兩年半的對壘紛争也正式告終。
天眼查 APP 顯示,遊絮目前共關聯 7 家公司,其中 2 家已注銷。其中,遊絮關聯公司天權星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2 月,法定代表人彭祺,注冊資本 100 萬。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重慶風雲互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 " 風雲互娛 ")、遊絮共同持股。其中,風雲互娛作為大股東占股 60%,遊絮占股 40%。
截至目前,天權星已申請 16 枚 " 浪胃仙 " 及 " 大胃王浪胃仙 " 商标,其中多枚商标為無效狀态。
MCN 行業亟待規範
浪胃仙與 MCN 機構的糾紛不是個例。近年來,有關網紅達人與 MCN 機構的 " 江湖糾葛 " 可謂不絕于耳。
MCN 機構業内人士成誠(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一般來說,MCN 機構運營網紅博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包裝與投入資源,将素人變為網紅,但網紅與公司是雇傭關系,其賬号與收益都歸公司所有;另一種是網紅與合作推廣合作,收益分成,但這種一般隻限于小有名氣的博主。
" 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如果最後沒辦法在利益分配上達成共識,都會鬧掰。" 在成誠看來,這是個雙向的問題,很多網紅火起來之後會不滿足之前(收益)的分配比例,會想要脫離 MCN 機構的掌控," 同時也會存在,一些 MCN 機構給網紅簽訂‘霸王條款’的案例,比如收益分成與實際不符、高額違約金、違約凍結賬号等。" 他說道。
以最近達成和解的李子柒與微念為例。2021 年 8 月,李子柒以一句 " 資本真是好手段 " 将其與簽約 MCN 杭州微念的分歧公之于衆。随後,在這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李子柒斷更、隐退、起訴,雙方多次對簿公堂,直至去年 12 月,這場糾紛拉鋸戰才以和平姿态結束。
2020 年 4 月,B 站 UP 主 " 林晨同學 " 曾曝光與 MCN 機構的糾紛,稱 MCN 機構不僅未如承諾給予拍攝支持,還存在不少 " 霸王條例 "。" 林晨同學 " 表示,MCN 機構除了要求他拍攝與疫情主題相關的視頻博取流量,還要求他從中放入廣告。最終,他因不滿而選擇解約,卻被告知要給予公司 300 萬元的高額解約金,賬号歸屬權也一并歸 MCN 公司所有。
林晨同學制作的視頻 / 圖源:B 站
在短視頻創作、直播帶貨的風口上,大量 MCN 機構進入賽道,在資本力捧助推下,行業規模也在逐漸壯大。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 年 MCN 機構數量的增長率保持穩定,預計 2022 年 MCN 機構數量将超 40000 家,2025 年将超 60000 家。
在大多數情況下,與勢單力薄的網紅相比,MCN 機構往往處于 " 上風 "。由于門檻較低,MCN 機構行業如今正是 " 野蠻生長 " 階段,容易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
張毅表示,MCN 機構在未來數年依舊是處于迅猛發展之中,主要是因為 MCN 機構在短視頻、直播等電商領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它也是拉動整個電商市場的一條關鍵紐帶。
"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規範 MCN 機構企業運作,确保其與網紅達人在合作發展、孵化培育規則上能夠做到合理,這都是這個行業保持可持續地、健康地發展的基本前提。" 張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