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Introduction
轉型關鍵期,上汽積極應對迎接挑戰。
作者丨李思佳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何增榮
開年不久,汽車行業的大事件接踵而至。從超過 20 家車企宣布接入 DeepSeek 到 " 一口價 " 策略紮堆發布;從本田日産合并破裂到東風長安強強聯合;從雷克薩斯上海建廠到比亞迪全系智駕 ...... 這些無論是哪一條單獨拎出來都是可以震蕩行業的存在。
新聞永不眠。正當大家還在回味消化此前發生的諸多事件時,網上曝出的一則上汽集團幹部任免完整名單,再次讓行業開始聚焦這個國内的龍頭企業。
根據上汽乘用車發布了《關于大乘用車幹部任免的通知》顯示,此次高層調整主要是對乘用車闆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人事梳理,主要涉及榮威品牌和名爵品牌。如細數完整的職位任免名單,你會發現此次上汽中高層幹部的調整超 60 人,不可謂規模不大。

我們都知道,高層調動的意義在于企業進一步優化公司管理結構,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并爲戰略轉型和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面臨挑戰時,衆多汽車企業紛紛将目光投向了人事變動及組織架構革新等關鍵性舉措,以期通過内部變革激發新的活力與動力。
而在人事變動的調整中,上汽集團無疑是變動最大、效率最高的一家。

高層換防,旨在變革
2024 年 7 月 10 日,上汽集團官宣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原董事長到齡退休,辭去董事長及其他職務,王曉秋任上汽集團董事長,賈健旭擔任上汽集團總裁。
後續,上汽所屬企業也開始對管理層進行密集換防。包括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華域汽車等,這一系列變動涉及研發、銷售、管理等多個關鍵領域,幾乎涵蓋上汽集團的核心業務闆塊。如陶海龍接替任賈健旭上汽大衆總經理;盧曉接替莊菁熊擔任上汽通用總經理。
當外界以爲随着集團和合資闆塊高層領導換防後上汽要歇一歇的時候,賈建旭在 2024 年年中幹部大會上發表内部講話,強調在新能源轉型的壓力下,公司需要實現整零協同,降低成本,同時通過燃油車業務的利潤來支持電動車的發展。

賈健旭在談到要降低獲客成本、提高轉化率,必須要 CTO 和領導層最先站出來。彼時,這位新任總裁剛上任不久,便開始 " 革自己的命 ",展現出了這位新總裁的魄力和上汽集團降本增效的決心。
他提出了 " 跪着做人 " 的哲學,強調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意在通過這種态度和策略,使公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最終實現跨越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變動由上汽集團總裁賈建旭簽發,并于 2 月 12 日起正式生效。換句話說,此次涉及 60 人規模的人事調整正是對賈建旭講話中所提出的管理理念的具體實施。
其實不隻是上汽集團,據不完全統計,2024 年對外宣布人事變動的車企超過 50 家。2025 年伊始,同樣迎來了一波人事與組織架構調整的浪潮,多家汽車行業領軍企業,均對外披露了涉及廣泛業務領域的大規模人事變動及組織架構調整計劃。

誠然,在價格戰的沖擊下,很多車企在面對困境時都進行不同程度的内部改革和組織優化,力求在現階段實現全面的突破,以便應對下半年更卷的車市。而在諸多人事變動中,上汽集團的動作無疑是規模最大的,幾乎将旗下所屬企業的管理層換了個遍。
對上汽而言,無論是人事調整的規模之大還是效率之高,都體現了上汽集團對内部管理結構的優化,也反映了其對未來行業趨勢的深刻洞察。随着全球汽車産業的深刻變革,上汽集團正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力求在未來的競争中占據有利地位。

爲什麽是上汽乘用車
正如任免名單顯示的那樣,此次人員調整主要集中在上汽乘用車。
爲什麽?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爲近年來以榮威和名爵爲代表的上汽乘用車闆塊在市場的競争中優勢不再。尤其是看到一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賽道實現彎道超車,上汽的心裏不可謂不急。
于是,上汽集團啓動 " 大乘用車闆塊 " 的整合,将乘用車闆塊、國際業務、研發總院、零束科技等五大闆塊整合,通過資源整合和戰略調整,以更快速反應的機制占據市場高地,實現資源集中、提升效率、技術突破和強化品牌矩陣四大目标。

顯然,資源整合使得 " 大乘用車闆塊 " 上下遊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從研發到市場的全價值鏈更加高效,避免了重複投資與浪費。而通過打破部門壁壘,建立統一協調機制," 大乘用車闆塊 " 闆塊實現了快響應、快調整的運作模式,提升了整體運營效率。
另外,集中研發力量加速了新技術的開發與落地,增強了自主品牌在市場中的競争優勢,同時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正如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強調的那樣," 慢 " 是上汽過去競争中的短闆,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更靈活的機制和每周調整的模式來搶占市場先機。" 大乘用車闆塊 " 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技術創新和夥伴合作,爲産品注入更多核心競争力,也是 " 大乘用車闆塊 " 的重要戰略之一,此前傳聞的上汽集團與華爲的合作正是關鍵中的關鍵。
而近日有媒體報道,華爲與上汽的合作已确定使用智選車模式,品牌名初定 " 尚界 "。同時,有消息稱," 尚界 " 車型售價 17 萬至 25 萬元左右,首款車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飛凡汽車的原有産品開發,華爲将運用其産品與營銷經驗,重新打磨産品。

|李思佳|
反香菜聯盟頭目、公社一樓雅座長期霸占者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