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持人高喊楊幂、楊穎、唐嫣、劉詩詩的名字上台領取 " 年度質感演員 " 獎時,才意識到,微博之夜是一點長進都沒有。
都 2023 年了,還在執着 " 分豬肉 ",沉甸甸的 " 獎杯 " 仿佛成了一種笑話。
上述演員,除了與 " 流量 "、" 大花 " 搭邊外,何來的 " 質感 "?
要麽多年沒作品,要麽作品評分越來越低,要麽是多年演技沒有長進,還領取了 " 年度質感演員 " 獎,直接拉低了 " 質感 " 二字。
年度最受關注獎、年度時尚明星獎、年度魅力女性獎哪個都比年度質感演員獎更來得有說服力,可主辦方偏偏挑了一個最不符的出來。
有人問,這麽大型的活動,爲什麽呼聲較高的張譯與張頌文不參加?
看這些獎項的頒發,有去的必要嗎?
而看完主辦方更爲抓馬的話題制造後,不僅慶幸張譯與張頌文遠離名利場,更慶幸趙麗穎的埋頭拍戲。
01 " 娛樂至死 " 最在行
晚會開始的前幾天,主辦方就賣力宣傳,粉絲們甯願睡大街也要爲自家偶像占地盤、拉橫幅,生怕輸給其他家藝人。
最後,人太多了,影響交通了,網絡崩了,紅毯直播取消了。
一場争奇鬥豔的戲碼,被迫結束了。
但是,主辦方怎能放過這娛樂至死的時刻?
于是,上演了一場場世紀大團圓。
仙劍一與仙劍三主演重聚了。
楊幂與胡歌聊天了。
TFBOYS 同時出席了。
李宇春與肖戰再聚了。
王鶴棣與虞書欣同台領獎了。
新老 cp 一頓捆綁,狂造話題賺足了流量。
除了座位上的有意安排外,環節上的安排也是相當抓馬,逮到一個大流量就不停地互動,頗有妖精見到唐僧恨不得立即撲上去吸上兩口血的感覺。
逮到了上台頒獎的胡歌,卻不讓他走,非要讓他跟着一群小年輕合照。
不情不願下胡歌勉強配合,全程強顔歡笑看着都尴尬。
逮到了 85 花,又和以前一樣,安排她們用奇奇怪怪的道具走全場最尴尬的秀。
主持人們使勁 cue,85 花們卻不願配合,連腳都不願挪開。
即便是硬着頭皮走秀,也是寫滿了敷衍二字。
玩尬的,主辦方最在行。
逮到了迪麗熱巴、楊紫、鄧超、李現,就讓他們現場讀 " 彩虹屁 "。
平時最活潑的鄧超,尬得臉都紅了。
作爲觀衆的我,腳趾摳出三室一廳。
作爲頒獎嘉賓的張藝謀,先是被主持人趕下台,後又被攔下來,硬讓他對獲獎嘉賓說兩句。
同樣作爲頒獎嘉賓的惠英紅,頒完獎可以立刻離開,卻被留下來陪着 85 花一起 " 社死 "。
從座位安排,到環節設計,上海這一晚,主辦方将 " 流量 " 與 " 話題 " 玩到了極緻。
從中也看到了,娛樂至死的可悲。
而這,還僅僅是開胃菜,最大的看點還得是鏡頭的捕捉。
02 名利場上無仇人
當晚,有太多的明星藝人齊聚一堂,有人是閨蜜,有人是 cp,有人是鬧掰後的閨蜜,有人是鬧掰後的前任。
這些,又成了修羅場,也成了主辦方的第二個高潮。
所以,在黃曉明演講時,鏡頭給到了台下的楊穎。
當楊穎在台上走秀時,鏡頭給到了台下的黃曉明。
當王俊凱上台領獎時,鏡頭給到了台下的易烊千玺。
當王源上台領獎時,鏡頭也給到了台下的易烊千玺。
當王一博上台領獎時,鏡頭給到了 " 王肖 "cp 粉。
當楊幂走秀時,鏡頭給到了閨蜜張大大。
當劉亦菲、劉詩詩上台時,鏡頭給到了胡歌。
不得不說,主辦方是懂流量的,攝影師是懂話題的。
更讓人佩服的是,明星們的 " 面子工程 " 做得相當到位,保全了體面。
面對前夫黃曉明,楊穎沒有逃避而是大大方方鼓掌,一點沒讓外界有任何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面對前妻楊穎,黃曉明也沒有躲閃,絲毫不給攝影師得逞的機會。
面對前隊友王俊凱與王源,易烊千玺雖沒有表情,卻也沒有任何避嫌。
面對前绯聞女友楊幂,胡歌大方打招呼,沒有半點隔閡。
無論是鬧掰的還是沒鬧掰的,無論是真朋友還是表面朋友,明星們在這場晚會上都做到了體面。
沒有像宋茜那樣表情管理失敗,沒有像成毅一樣刻意避嫌,果然,能走進這個盛典的明星都不簡單。
至少," 面子工程 " 是滿分。
包括演員鄧超,電影賠本被行内人笑話,但面對鏡頭依舊能笑得出來。
不愧是,演員。
03 真誠才是必殺技
一場晚會,映照出名利場更叠,撕開了明星們的 " 面子工程 ",同時也體現了趙麗穎的清醒與通透。
如此娛樂至死與流量至上的晚會,如此尴尬與社死的頒獎環節,選擇不參加才是明智的,選擇安心拍戲給觀衆交出好的作品才是清醒的。
與其領取沒有分量全是 " 分豬肉 " 的獎項,還如踏踏實實在劇組待着;
與其主動曝光與被瘋狂消費,還不如低調行事保持神秘感;
與其敷衍地發表獲獎感言,還不如厚積薄發到了更高舞台上享受屬于自己的光。
真誠才是必殺技,作品才是王道,低質量的過度曝光隻會是消耗。
比起沒有作品還領取獎項敗好感的演員們,主演作品《幸福到萬家》與《風吹半夏》雙雙入選年度劇集,本人卻沒有到場的趙麗穎是聰明的。
減少不必要的曝光,用作品說話,這才是王道。
就好比劉亦菲與胡歌,走紅這麽多年總能做到激流勇退,在一次次沉澱中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給粉絲與觀衆一個交代。
不炒作,不博眼球,用心拍攝作用,這樣的演員才是觀衆想看的。
很喜歡劉亦菲與胡歌在晚會最後的發言,真誠有态度,增加了晚會的深度。
一場晚會将 " 娛樂至死 " 玩到極緻,演員們向 " 流量 " 靠攏,是可悲的。
當主辦方都 " 流量至上 ",當演員們都進入名利場,全都将演技、作品抛之腦後,是可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