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經無忌,作者 | 蕭田
1997 年,好萊塢導演呂克 · 貝松在《第五元素》中,首次描述了飛行汽車的場景。在那部電影中,各種各樣的外形炫酷的汽車在三維空間中縱橫交錯,井然有序,給不少粉絲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人們對出行方式的想象一直大膽而具體,時過境遷,這些熒幕上的科幻場景正在一個又一個的走進現實。
2024 年," 低空經濟 "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一年來,政策端、産業端同頻共振,全國多地積極行動,正讓飛行汽車這條低空經濟的賽道變得可能。
千米之下,機遇無限。
也是在去年,中央空管委确定了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六座城市,開展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
一時間,其他城市也在暗暗較勁。時至今日,至少有 29 個省市成立規模不等的産業投資基金,出錢、出地、出政策,争做 " 天空之城 "。
一座城市發展低空經濟,一看産業基礎,二看有沒有錢,最重要的還是看,有沒有頭部企業。
雖然低空經濟産業鏈很長,有整機制造、通信、空管系統、電池、發動機、應用企業……國内上市的低空經濟公司中,絕對的産業龍頭、鏈主企業還沒跑出來。
但資本市場已經提前興奮起來。去年至今,既有被稱爲低空經濟 " 三巨頭 " 的萬豐奧威 ( 002085.SZ ) 、宗申動力 ( 001696.SZ ) 、中信海直 ( 000099.SZ ) ,也有明星企業的億航智能 ( NASDAQ:EH ) ,更有蓄勢待發的英搏爾 ( 300681.SZ ) 、縱橫通信 ( 603602.SH ) 。
那麽,到底誰才能稱得上真正的低空經濟之王?
1、巨頭不 " 巨 "
所謂 " 低空經濟 ",指的是 3000 米高度以下的飛行活動經濟形态,無人機、空中汽車、各種飛行器,再加上配套的商業運營、綜合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
目前,快遞物流、消防救援、基建巡檢、農林植保等多個領域開始融入低空經濟的元素。
這也意味着,低空能做的生意很多。
比如飛行汽車講的就是 " 空中出租車 " 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能成立,必然會誕生一個 " 空中滴滴 "。
這是一個全新的、從零到一的、重建秩序的領域。
而 eVTOL 的研發生産,是發展低空經濟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過去兩年資本追逐的熱點。
因此,近兩年,很多涉及到低空經濟産業鏈的公司市值迎來了飛躍。比如上文我們提到的 " 低空三巨頭 " ——萬豐奧威、宗申動力、中信海直。
這裏的 " 巨頭 " 概念并非源自其在低空經濟的領導地位,而是受益于低空經濟概念,股價在短時間飛升的企業。
以萬豐奧威爲例,這家公司自從搭上低空經濟後,股價從前兩年的 4 元 / 股漲至最高的 25 元 / 股,市值一度逼近 500 億市值。
實際上,萬豐奧威是一家做鋁合金輪毂的龍頭公司,其業務是汽車輪毂的輕量化,主要由鋁合金輪毂和鎂合金部件組成。在新能源時代,因爲電池更重,導緻車企對減重有着更大的需求。所以,萬豐奧威的輕量化業務是一塊不錯的現金奶牛業務。
真正讓萬豐奧威股價爆發的,是在 2016 年和 2017 年通過兩筆交易,收購了鑽石飛機,一躍成爲全球前三的活塞式固定翼飛機制造商。
換句話說,在小型通航飛機這塊,萬豐奧威已經布局多年。2023 年,其公司的鑽石 eDA40 純電動飛機還成功完成首飛。
但在 eVTOL 領域,萬豐奧威的進展卻并不快。去年,其先是與大衆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研發和應用。僅幾個月後,合資公司就傳出腹死胎中。
在通用飛機領域的這些技術儲備,能否讓萬豐奧威在低空經濟這場競賽中,不至于淪爲 " 陪跑者 ",還是一個未知數。但當前的基本面顯然滿足不了投資者對市值更高的期待。
同樣地還有宗申動力,這也是一家股價短短兩年裏漲幅超過 7 倍的牛股。
宗申動力是從航空發動機(上遊)切入低空經濟領域的,子公司宗申航發爲通航飛機和無人機提供動力系統,在傳統燃油産品基礎上向混合動力、清潔燃料動力拓展。
雖然公司在發動機領域的積澱較深,但業務更多涉及通用發動機和摩托車發動機,對于更高技術門檻的航空發動機,不具備顯著的技術領先優勢。
更重要的是,通用航空産業未來動力系統應該會以電動化作爲主要方向,兼顧混合動力、氫動力、可持續燃料等其他技術路線。
但目前宗申航發的産品還是以中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爲主,而 eVTOL 的電驅系統未來或将是一個更大的市場。在新業務發展初期,訂單可見度不高的情況下,很難有過高的期待。
此外,中信海直與低空經濟的距離可能更遠了。股價仍在幾個月之内翻了數番,總市值來到了曆史最高點 211 億左右。
作爲國内直升機通航運營龍頭,中信海直業務主要涵蓋陸上及海洋石油服務、直升機機外載荷飛行、人工降水、醫療救護等。
在低空經濟的東風之下,中信希望布局 eVTOL 航線運營業務,公司稱已與國内外多家 eVTOL 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探索搭建 eVTOL 低空飛行運營網絡。
顯然, 我國低空經濟仍處于起步階段," 飛 " 向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中信海直這一決策還遠沒有到兌現的時候。
2、新手不 " 新 "
一般來說,無人機的産業鏈包括硬件制造、控制與通信、導航與定位、載荷與應用、運營管理等方面,涉及各種硬件零件、材料、機械設備和生産工藝等。
縱觀我國産業史,在房地産、互聯網、新能源汽車之後,很難再找到一個産業鏈夠長、夠深,産值足夠大的新興産業。低空經濟補足了這一缺口。
這也是爲什麽,對一些地方政府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機遇。某中部城市直接打出口号:" 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
而正如前文提到,在低空經濟領域,企業是重要的承載部分。
爲此,相比較于一般的創業公司,這幾年在低空經濟領域創業的企業,要麽有着豐厚的國資背景,要麽就是被地方政府捧在了手心裏。
爲了扶持這些企業,各地都在出台各種促進政策。扶持企業,常見的方式包括給地、補貼、免稅、獎勵、發牌照,在各個環節開綠燈等。
以億航智能爲例,這是廣州發展低空經濟的明星企業。
作爲一家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億航智能 2016 年發布了全球首款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2019 年登陸納斯達克,成爲全球首家上市的城市空中交通企業。美股市值在 16 億美元左右。
2023 年 10 月 13 日,億航的 EH216 獲得民航局頒發的 TC 證(型号合格證)。這一事件意義重大,飛行汽車在投入商業運營前,必須取得适航認證,其中尤以 TC 證的獲取難度最大,億航是當時全球第一家獲得 TC 證的 eVTOL 企業。
有意思的是,取證兩天後,合肥市委主要領導與億航創始人胡華智會談。取證第六天,億航宣布與合肥市政府達成合作,将華東總部落戶合肥,華東地區的生産、銷售、運營,都将以合肥爲中心。
億航是廣州企業,要設華東總部,上海、杭州、南京都是備選城市,尤其是上海,其綜合實力強于合肥,但最終讓合肥捷足先登。合肥爲此開出了優厚條件,承諾采購、專項補貼加起來價值 1 億美元。
兩個月後,EH216-S 進行獲得 TC 證後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演示,場地又放在了合肥的駱崗中央公園。
不僅如此,各地政府對低空經濟極大的熱情,也爲億航這樣的 " 新手 " 企業帶來了訂單,助其邁過了創業的 " 生死線 "。
自從億航旗下的 EH216-S 獲得了生産許可證,率先量産商用後,政府采購占據了訂單的大部分。
比如,江蘇無錫市政府向億航下了 100 架 EH216-S 的意向采購訂單,去年一季度億航交付了 10 架。山西太原的西山文旅在去年 5 月訂購了 50 架 EH216-S,合同價 1.13 億元,并計劃在未來 2 年内額外采購 450 架, 這是億航目前爲止在國内公開的最大訂單。
現在,各大城市對 eVTOL 頭部企業的争奪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越來越多當地沒有 eVTOL 企業的城市正在尋找 " 補票 " 的機會。而這恰恰給像億航智能這樣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豐沃的成長土壤。
3、鏈條不 " 短 "
低空經濟的前景無疑是廣闊的。
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 2025 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将達 1.5 萬億元,到 2035 年有望達 3.5 萬億元。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預測,到 2040 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産業将達到 1.5 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9.7 萬億元)的規模。
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加速了低空經濟與各種産業形态融合,低空物流、低空遊覽、短途運輸、私人飛行等新業态逐漸出現在大衆視野之中。
未來或許真的會像電影《第五元素》中描述的那樣,城市上空密布着飛行出租車、廣告浮空艇,城市的立體交通網絡分布在地面和天空,外賣無人機穿梭在摩天大樓之間。
目前來看,不少熱錢正飛向低空經濟,不少企業正下場低空經濟。
據不完全統計,2024 全年低空經濟領域共發生約 110 起融資,而在 2025 年剛剛過去的 50 天内,又有 18 家低空經濟企業官宣了融資信息。
僅在 eVTOL 賽道,就有沃蘭特航空、峰飛航空、零重力、何小鵬投資的小鵬彙天,吉利投資的沃飛長空 ....... 此外,廣汽集團還推出了飛行汽車品牌 " 高域 /GOVY",及第二款飛行汽車産品 GOVY AirJet。
但問題在于,我們距離這個未來到底還有多遠?
房地産最大的産品是商品房,新能源汽車可以替代燃油車,它們有清晰的市場和買單人。低空經濟要真正落地,也得找到具體的應用場景,否則無法形成市場。
一個反證是,目前全球範圍内的 eVTOL 公司,幾乎全部是虧損狀态,這個行業尚處于早期階段,研發投入巨大,申請适航認證耗資高昂,絕大部分公司還沒開始商業化," 賺錢 " 的概念應該是至少十年以後的事了。
這一波低空經濟熱潮,必然會經曆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而在低空經濟真正騰飛前,一些 " 賣水人 " 有可能最先受益。
英搏爾和縱橫通信就是整個低空經濟産業鏈上的 " 賣水人 "。
英搏爾以電動汽車電控起家,先後切入場地、中低速電動車市場,瞄準純電動乘用車機遇,率先推出輕量化突出的多合一驅動總成。
從技術要求上來看,功率密度、能量效率爲 eVTOL 電驅系統關鍵性能指标。電驅系統的功率密度決定 eVTOL 的有效載荷能力,能量效率影響 eVTOL 的續航能力,載荷及續航能力爲 eVTOL 拓展商業化應用場景的産品基礎。
而英搏爾的 " 集成芯 " 具備體積小、功率密度高、能量效率高、輕量化等競争優勢,尤其适配 eVTOL 需求。已與億航智能達成戰略合作,并通過參股深度綁定。
與此同時,縱橫通信作爲一家專注于通信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企業,于去年 7 月并購了一家專業從事航空技術研發及服務的高科技企業——獅尾智能。
後者業務涉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 eVTOL ) 、中大型無人機載等領域的飛控系統研發及複雜場景下工業無人機的各種應用,其核心團隊曾任職于霍尼韋爾航天部門,負責中國商飛 C919 國産大飛機飛控技術的核心研發工作。
可以作爲參考的是,自動駕駛的發展。
前幾年,不少城市紛紛争奪自動駕駛第一城,但時至今日,無人出租車仍未普及,相關企業持續虧損。唯一從中賺到錢的,是那些 " 賣水 " 的企業,它們從地方政府拿項目,把城市車路協同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自動駕駛公共服務車隊運營的方案整體打包,融入到城市級智能交通的新基建中。
現在曆史或将重現。
毫無疑問,低空經濟剛起步,注定是一件需要遠見、魄力和耐心的事。而機會一定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