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梁斯君
編輯 / 蘭雨
昨天(8 月 9 日),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下線,與會者很難不被眼前場景所震撼。
在比亞迪總部的迎賓樓正對面,陳列着很多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C 位留給了一汽紅旗和東風兩位老大哥,兩側分别是長安、長城、奇瑞、吉利、埃安等自主品牌的中堅力量。比亞迪非常低調,将自己的漢 EV 和海豹 DM-i 擺在了最邊上;第二排是新勢力陣營的蔚小理等品牌的代表車型。
那一刻,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汽車,而背後是這次活動的主題 "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
前段時間,中國汽車品牌之間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但在時代賦予的前所未有的機遇當前,中國汽車應該團結一心,把新能源汽車做得越來越好,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看見中國汽車的實力。
這是比亞迪站在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新基點上,想向外界傳達的核心價值觀,展現出教科書級别的格局和擔當。
電影《一代宗師》裏,把高手之路分成三個階段:見自己、見世界、見衆生。
喊出 "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 的比亞迪,從看見趨勢,确定前行的方向,到深刻理解新能源時代的發展規律,順勢而爲,再逐漸升級心智,成爲價值标杆的引領者,爲國家工業貢獻自己的價值,實現了真正的自我躍遷、品牌躍遷與産業躍遷。
顯然,這是比亞迪成爲真正的 " 帶頭大哥 " 後,該有的覺悟。
01
苦難淬煉強大 在技術賽道上 " 狂飙 "
昨晚發布會,比亞迪汽車總裁王傳福數度哽咽掉淚。
他回顧比亞迪曾遭受的懷疑與自我懷疑,想必當時的他,根本不敢想象 20 年後,除了遍布中華大地,世界上多個地區也同樣跑着 "BYD"logo 的新能源汽車。
隻有身在其中才知道,20 年前在中國造新能源車,有多難。
那是燃油車的峥嵘歲月,那是我們還在用市場換技術的年代。
2004 年的北京車展,比亞迪帶去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車:ET、Hybrid-s、EF3 ——外界評價是看不懂,看不上,看不起:一家做電池的小企業,怎麽敢做汽車?
" 那我們靠什麽證明呢?我覺得核心在研發、在技術。" 王傳福堅定地說道。
" 比亞迪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技術創新。早在 2002 年,我們就在動力電池技術上大量投入,2003 年開始了混動技術的研發。在技術研發上,我們累計投入了上千億資金。在最近 12 年,比亞迪有 11 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當年的淨利潤,甚至很多時候是淨利潤的 3 到 4 倍。"
" 我很清楚地記得,2017 年到 2019 年,比亞迪連續三年利潤大幅下降。尤其是在 2019 年,淨利潤隻有 16 億,但在研發上,我們還是咬牙投入了 84 個億。"
對于一家民營企業而言,将當年淨利潤全部投入研發,甚至當利潤連年降低時,研發費用卻 " 反其道 " 連年上漲,這份豪賭,對得起今日享譽中外的掌聲和鮮花。
20 年後,比亞迪仍然有着超過 90000 名在研發崗位的工程師;2023 年畢業季,比亞迪在各大高校瘋狂吸納 3 萬多名應屆畢業生以作人才儲備;比亞迪目前 11 所研究院,平均每天都可以完成 15 項專利授權。
正是因爲這 20 年的技術積累,才有了如今的 " 厚積厚發 ",王傳福難掩自信。
02
" 中國人要有自己的世界級汽車品牌 "
比亞迪 20 年來堅持向上突破,在技術賽道的 " 狂飙 " 成爲快速突破五百萬輛的最大助力,這何嘗不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縮影?
當産品、技術都不被認可的時候,一籌莫展的中國汽車企業,迎來了一條彎道超車的新賽道: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高速發展,是我國汽車領域摘掉 " 大而不強 " 帽子的絕佳機會,也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如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産銷占據全球 60% ,新能源汽車相關專利公開量是全球 70%。
" 我們占據了世界級的榜首,但我們還沒有世界級的品牌。"
中國品牌在産品、技術和品牌影響力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像一汽、東風、上汽、奇瑞、廣汽、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中國品牌在技術研發、産品設計和服務體驗上都有很大進步。
"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中國有着創造世界級汽車品牌的基礎和實力。" 王傳福動情地說道," 14 億中國人在情感上需要屬于自己的世界級汽車品牌。"
中國的第 1 輛新能源汽車到第 1000 萬輛,用了 14 年時光;而從 1000 萬到 2000 萬輛,僅用了 1 年零 5 個月,這是屬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 " 加速度 ",也給了比亞迪這個 " 癡迷新能源半生 " 的企業最好的曆史機遇。
在此機遇下,比亞迪首次把中國車企帶到了年産銷 200 萬輛的世界前十級别;成爲世界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最大的車企;成爲産銷量甩開第二名差距最大的中國汽車銷冠車企。
這些數據證明了,比亞迪當初的選擇是對的,這二十年走過的路是被認可的。
從當年的 F3DM 到第 500 萬輛車型騰勢 N7,從 " 一窮二白 " 到 " 技術魚池 ",短短 20 年,比亞迪創造了多款新能源爆款車型,發布了多項引領趨勢的技術:刀片電池、雲辇底盤車身控制系統、e 平台 3.0、DM-i/DM-p、雙槍快充、CTB ……
20 年間,比亞迪完成了從 " 小白 " 到強者,從強者再到高手的蛻變。
03
寫在最後
比亞迪達成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絕對是現階段中國汽車産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 2015 年以來這十年新能源賽道發展最具代表性的一幕。
隻有越來越多像比亞迪這樣堅定做新能源車的企業崛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才能真正說一句,春天來了。
如今,比亞迪易四方、吉利雷神 8848、長城 Hi4、奇瑞 C-DM、蔚來阿爾卑斯、理想 MEGA 、小鵬扶搖平台、零跑四葉草……越來越多中國汽車品牌同比亞迪一道,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和技術回饋給消費者,也奉獻給中國汽車工業。
過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人間正道是滄桑,未來,長風破浪會有時。
這是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時代,僅以此文獻給所有正在奮鬥的中國汽車品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