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幾部現象級爆款,掀起了内娛 " 叔圈 " 熱潮。
相比于靠顔值出道的小鮮肉," 叔圈頂流 " 大多在行業裏摸爬滾打多年。
豐富的生活經曆、歲月沉澱下的成熟思想、真誠低調接地氣的待人方式都讓他們在演技之外還散發着更強的人格魅力,就好像是陳年佳釀,禁得起細品。
不過,并非所有 " 叔叔 " 都 " 老來得粉 ",言承旭就是其中例外。
年輕,他是偶像劇鼻祖;年長,他是 " 叔圈天菜 "。
特别在最近這部熱劇中,他更是憑一己之力,拉高了整個國産劇的澀氣值——
《夏花》
不說劇情,先看氛圍。
眼神、胸肌、側顔、喉結、背影 ……
就畫面而言,導演把女頻精髓拿捏得死死的。
以至于,大家在看的時候自動降智到初中,完全忽略了這部劇套路化的情節、懸浮的人物設定,空洞的内在邏輯、刻意的戲劇沖突,以及在 2023 年已經土到掉渣兒的煽情。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以冷靜的視角去審視劇情,那麽它就是集齊了狗血三件套的浮誇大戲。
如果換個演員來演,那保不齊就會因情節而被觀衆炮轟成道德淪喪,中年裝純。
原著是地道的晉江文學,這在某種程度就已經奠定了它 " 有激情,沒深度 " 的故事内核。
但意料之外的是,在觀衆品味水漲船高的今日,這樣一部言情土劇竟然口碑尚佳。
就像彈幕所說:别在意那些細節。
這就難免讓人心生疑惑,它到底有什麽魔力能讓觀衆放棄對普通劇作的觀看标準。
究竟是言承旭的性感救了這部劇?
還是導演的氛圍渲染成全了這部劇的演員?
雨天,閃電,昏暗的發廊,暧昧的光線 ……
女主何冉(徐若晗飾)就是這樣的環境下,邂逅了那個聲音溫柔的 33 号神秘先生。
噴灑、水流、指尖、發梢,十幾分鍾的洗頭,三兩句的對話,明明日常可見的事,卻在劇中帶上了情欲。
在何冉的自訴中,我們得知她身患重病(原著爲白血病)。
但因爲對 33 号的聲音魂牽夢萦,于是燃起活下去的希望。
而在夢裏,是更加激情的場景 ……
念念不忘,她便再回到那家發廊,但迎接她的卻是一個洗頭小妹。
原來那個神秘的 33 号先生叫蕭寒(言承旭飾),他生活在小洲村,那天隻是來幫忙。
于是,她一路追到小洲村,陽光下,音樂中,她終于見到了那個讓她日思夜想的人。
洗發、剪發,依舊是熟悉的暧昧感,愛上蕭寒或許是命中注定。
何冉從小家境優越、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天賦,擅長繪畫。
然而父親去世,她也患病,受到雙重打擊的女強人母親(黃奕飾)有着極強的控制欲。
正值花季,何冉卻隻能在保姆的照顧下生活,不論外出還是休息也都要時刻報備,這讓她十分壓抑。
爲了與蕭寒見面,她與母親和保姆阿姨鬥智鬥勇,就好像常年生長在溫室的花,見到了外界的陽光和野性。
蕭寒的本職工作并非理發師,而是園藝師。
他平日話不多但聲音溫柔,而深情的眼神與神秘的背景都更激發了女主的征服欲望。
神秘禁欲系糙漢大叔 VS 直球釣系小白花,教科書級的撩漢技巧和成年人的極限拉扯正式展開。
" 男人遇到真愛是矜持,女人遇到真愛是大膽。"
" 花季絕症 " 固然是悲劇,但生命的脆弱卻讓何冉更渴望抓住眼前的幸福。
她的方式純粹、直接、主動、熱烈。
爲了促成下次見面,她故意遺落手機。
爲了接近蕭寒,她示弱讓他在雨天送她。
爲了得到回應,用親密的言語去挑逗。
她利用畫室工作的便利讓蕭寒當模特制造更多相處機會。
她在眩暈時隐瞞自己的病情,大膽去親吻男主受傷的手背。
她借口自己胃口小,再點一碗浪費,故意分他碗裏的雲吞面。
甚至,借助調座椅的彈力直接吻向男主 ……
尤其是一場雨後,兩人先後去小屋洗澡的劇情。
男主42 寸的胸肌,在光影之中,簡直荷爾蒙爆棚。
而何冉用一隻手指抵住欲拒還迎,更增加了整個情節的張力。
導演用了九集,把女孩追愛的小心思展現得淋漓盡緻。
而面對一個小女孩猛烈的 " 進攻 ",蕭寒這樣一個看似落魄的大叔,真的不會動心嗎?
直到第十集,故事在男主視角下有了完全不同的質感——
他原來,什麽都知道。
年齡、身份、經曆,種種差異都讓蕭寒選擇退讓。
他的理性、冷靜甚至怯懦,都源于他深知自己不能滿足女孩對愛情的憧憬,他冷漠以委婉拒絕。
女生都已如此大膽,蕭寒又怎能毫無波瀾。
兩人之間的對視,每一幀都充滿色氣。
藝術家與園藝師的碰撞像是斑斓色彩下盛放繁花的森林。
對愛情的刻畫,唯美如飛蛾撲火般的美好,稍縱即逝如夏花般絢爛。
雙向奔赴,彼此救贖,這種強戲劇沖突的虐戀早就不足爲奇。
更何況" 絕症富家女愛上神秘洗發 Tony",這劇情概括出來絕對 " 地鐵老人手機 "。
古早偶像劇如今多淪爲鬼畜視頻素材,大叔文學的弊病也使這類題材在近些年成了衆矢之的。
面對種種質疑,導演在微博做出了回應。
首先擺脫偶像劇桎梏,本劇定位爲先鋒藝術片。
這也就使人物與晉江文學當中濃烈詩意的感情塑造有了更強的契合度。
其不否認刻意迎合女性口味,這也印證了其畫面的直擊人心。
藝術片以抽象情感主導表達,如何把男女主内在的情緒通過唯美的鏡頭語言外化出來是這部劇最大的看點。
于是,布景、色調、質感、光影,每一幀都值得細細研究。
" 洗個頭發就顱内高潮 " 的形容如此看來毫不誇張。
更何況,對方是言承旭。
可以看出導演團隊對言承旭的癡迷溢于言表,面部特寫放大了演員本人的優勢,甚至連擦邊球都合情合理。
獨立短片、旅遊片、MV、廣告片,放在任何一類,它都是上乘之作。
唯獨以電視劇的标準衡量,它不論如何都不合格。
抛開配音出戲、女主媽和男主同齡等客觀原因,其主要問題還是意識流的情感表達犧牲了故事的連貫性和人物内在邏輯。
但這也與本片大量的删減有關。
這部劇的 " 功夫 " 全剪到了 " 詩外 ",床戲、吻戲、台詞,删的都是精華。
好在官博做了最大努力,這些情節還是在花絮裏播出了。
當眼睛成爲一種欲望器官,那麽畫面的表達就是形而上的生理刺激。
在粉絲經濟帶動 " 消費男色 " 的熱潮下,《夏花》将一種等同于 " 男性凝視 " 的 " 女性凝視 " 做到了極緻。
至于 46 歲的言承旭爲什麽還能不輸當年,激起廣大粉絲的欲望,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