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衆入股小鵬後的首份财報,也是智駕業務負責人吳新宙宣布離開後的首個成績單。
當然,由于以上兩個大變動都是發生在近期,因此對于小鵬 Q2 财報的影響并不明顯。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次 Q2 财報的發布節點,是小鵬跟過去發展階段道别的時刻。
接下來,何小鵬揚言将回到正循環的路上。
01
意料之内的乏力
小鵬對 Q2 财報的低迷是有預期的。
從踏入 2023 年以來,小鵬的交付量成績一直處于低迷狀态,在曆經了半年之後,終于才在 7 月實現今年首次的月付萬輛。
正因爲這樣的低迷,早前何小鵬在 Q1 财報會上就指出," 從交付量來看,自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小鵬會有着連續 4 個季度的挑戰期。"
這樣算下來,Q2 就是小鵬交付狀态低迷的終結點。
關于 Q2 的低迷,相比 Q1 好壞參半。
首先當季度交付量爲 2.3 萬輛,較今年 Q1 的 1.8 萬輛增長 27.3%,這使得總收入環比增長 25.5% 至 50.6 億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 7 月,小鵬已保持了連續 6 個月的交付量環比增長。
隻是對比去年同期,今年小鵬 Q2 交付量依舊還是少了挺大一部分,交付量和總收入的下滑幅度都超過 30%。
盡管小鵬的交付量開始有了提升迹象,但财務數據方面還在進一步轉壞。
例如,Q2 毛利率爲 -3.9%,反之 Q1 則是 1.7%,同時 Q2 的 28 億人民币淨虧損額,較之上季度的 23.4 億元亦再次拉大。
就此來看,小鵬函待破局的心情毋庸多言。
還好的是,小鵬手上有着足夠子彈。
截止到今年 Q2,其現金及等價物爲 337.4 億元,與 Q1 的 341.2 億元變動并不大。
怎樣更好去改善财務數據,何小鵬在本次财報會上就說到,下半年将對銷售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優勝劣汰,同時加快擴大在二線及低線城市的市場份額。
需要留意的是,何小鵬提到了要進行 " 國際市場渠道的商業模式變革 ",這點多少容易讓人聯想到小鵬和大衆集團的合作。
何小鵬說到,将與大衆集團不斷深化合作關系,在下一代電動車平台、軟件技術和供應鏈方面建立更強有力的戰略協同,共享規模效應,并通過全球汽車行業首創的軟硬件全棧技術合作的商業模式,爲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其中,小鵬能否借助大衆集團的銷售渠道,完成對歐洲市場的拓展,相信這點也會在雙方的合作議程當中。
與之同時,小鵬亦對降本提出了更明确的指标——有信心在明年底對整體成本實現 25% 的下降,使得 2024 年公司毛利率得到顯著改善。
此外到 2025 年,小鵬将實現收支平衡。
把目光拉回來一些,何小鵬預計,随着 G6 等新品帶來的銷量增長,下半年經營性現金流将完成整體轉正,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将在今年 Q4 轉爲正值。
對于企業來說,市場開源永遠是實現健康經營的頭等大事,何小鵬對此似乎充滿了信心。
02
新征程,從 Q3 開始
Q3 将是小鵬反彈的起點。
何小鵬表示,經過過去幾個季度的自我變革,小鵬從 Q3 開始進入到銷量、品牌、士氣、現金流初步的正循環。
按照官方給出 Q3 交付量指引,小鵬将在本季度交付 3.9 萬 -4.1 萬輛,實現總收入 85-90 億元人民币,其中收入将較前一季度增長 67.9%-77.8%。
基于 7 月已交付了 1.1 萬輛,看來小鵬對于 8、9 月份完成 1.5 萬輛的月交付量相當胸有成竹。
要實現銷量的強勁反彈,這離不開小鵬 G6 的助力。
在該車上市之前,小鵬就表示 G6 具有統治力的表現,并成爲小鵬崛起的新起點。
以 7 月官方的 1.1 萬輛總交付量來看,其中 G6 在半個月時間裏交付了超 3900 輛,其重要性之高可見一斑。
而在本次财報會上,何小鵬指出 "G6 對于其上下價格帶的車型有着明顯遷移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 " 上下通吃 "。
基于如此勢頭下,何小鵬預計G6 将在 Q4 沖擊單月交付過萬,另外,總交付量沖擊 2 萬輛。
要達成 2 萬輛 / 月的曆史新高,這還需要有其它新品的幫忙。其中,小鵬 P7i 磷酸鐵锂版已經蓄勢待發,該版本的到來無疑将使其售價下探至 20 萬元附近,以給到用戶更友好的選擇。
另外關于全新 MPV 的小鵬 X9,何小鵬對其的評價是" 該價位上,空間最大,且有着非常好的駕控 ",預計新車将在 Q4 後期開展首批交付,明年實現大規模交付。
基于何小鵬的評價,X9 将在 MPV 該有的大空間基礎上,不失操控性能及智能化賣點,因此可預見新車将主打類似" 年輕人的第一輛 MPV"的賣點。
在力推年輕人賣點的基礎上,結合現階段小鵬整體産品的 15-35 萬元價位規劃,未來 X9 的定價或在 30-35 萬元左右。
這麽來看,小鵬 X9 将要對騰勢 D9 的強勢地位發起挑戰,未來該車能否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值得關注。
如果說 X9 還會帶來一定的不确定性,反之對于何小鵬來說,他本人很明确一點是——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過去,後面将是 AI 的時代。
爲此,何小鵬表示接下來小鵬将建立公司級的研發團隊,由他親自領導智能化團隊,具體最新研發成果将在 "1024 科技日 " 上發布。
根據此前吳新宙透露,小鵬将在科技日上展示自研芯片的最新進展。
提到小鵬精心鑽研的領域,這不得不說到智駕層面的進展。
根據何小鵬透露,G6 上市首月的 Max 版本訂單占比高達 70%,遠超團隊預期。
另外,他明确表示,10 月将推送不依賴高精地圖的 XNGP,兌現年底前落地 50 個城市的諾言。
更重要的是,小鵬計劃在明年将 XNGP 的成本降低 50%,以實現更廣的智駕市場覆蓋度。
何小鵬預估,2025-2026 年将是自動駕駛的 "iPhone 4 時刻 ",而要想達成 XNGP 覆蓋度的裂變,他認爲要實現以下幾點——
1、使用覆蓋面積達到國内 95% 的路段,甚至小區裏、地下車庫都能用。
如此目标,實際也在催促着小鵬智駕團隊快速推進無圖方案的進度。
2、其次因素是成本,這也是小鵬提出明年要将 XNGP 成本降低 50% 的原因所在。
3、第三個因素是智駕能力。
例如在城市領航當中實現 1 萬公裏接管 1 次,何小鵬希望未來兩年能達到千公裏接管 0.1-1 次的水平,并且 XNGP 要開得比大部分司機更聰明、效率更高。
在對 XNGP 市場裂變充滿信心之下,小鵬表示未來或推出軟件訂閱的靈活付費方式,繼續探索 XNGP 更好的商業模式。
在小鵬提出要對 XNGP 大幅降本的同時,XNGP 往低價位車型的應用自然也在議程當中。
這次,何小鵬作出提前劇透——" 讓 15 萬級别市場用戶也能享受到自動駕駛技術最前沿的成果 "。
關于推出節點,官方表示明年将發布兩款全新車型,結合改款及換代車型之後,整體産品将覆蓋 15-35 萬元市場。
如此來看,大概最快明年我們就能看到 15 萬級 XNGP 車型的到來。
另外,結合官方提到的換代車型,或許這款 15 萬級新車就是小鵬 G3 的換代産品。
15 萬級産品也能實現城區 NGP,這點不是狂言。
一方面參照現時小鵬推行統一 Orin 平台的做法,可預見未來小鵬該 15 萬級新車将因應降本需要,選擇配備單 Orin-x 芯片。
在算力達到 254TOPs 之下,再結合小鵬足夠強的算法能力,實際這已然提供了相當強的實力基礎。
結合不久前元戎啓行副總裁劉軒說過,預計明年可以摒棄激光雷達,靠視覺路線實現城區領航功能。
因此不排除之後小鵬 15 萬級車型也是采取同樣做法,通過摒棄激光雷達來符合官方的降本需要。
随着 XNGP 往 15 萬級主流價位市場的普及,我們真的已經站在了 L3 級智駕的拐點上。
走在智駕領域前沿位置的小鵬,能否在此占得先機,我們拭目以待。
在 Q1 财報會上,何小鵬說到随着 G6 帶來的增量,小鵬全年有望以同比增長 20% 至 14.5 萬輛的成績收官。
截止到 7 月,小鵬今年總交付量爲 5.2 萬輛,距離目标仍有一段距離,這也需要小鵬的新車矩陣發揮出更強戰鬥力。
相對遺憾的是,據傳将改款的小鵬 G9i 在本次财報會上沒有任何消息放出,這也吊了不少人的胃口。
盡管市場後續仍存有不确定性,但仍期待小鵬最終能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