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 · 海報新聞記者 鄭昊 濟南報道
話說 " 文體不分家 ",這樣的話放在目前文化、體育圈來看再合适不過。3 月底,有消息爆料稱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因欠巨額賭債無力償還,将自己前女友的私密照片發給債主。縱然是一則 " 網傳 " 消息,但是熱度居高不下。隻不過,在一衆 " 吃瓜群衆 " 想要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時候,事件的當事人竟然同時 " 啞口 "。
先爆料後辟謠再被反駁
3 月 29 日,網絡上曝出 " 張繼科事件 " 之後,張繼科工作室迅速在微博上發布回應稱:" 張繼科先生無任何債務糾紛,更不存在損害他人隐私以求自保的情況,謠傳内容均屬捏造。煩請公衆保持理性與客觀,辨明事實,勿受别有用心之人誤導。" 在這份聲明中,張繼科工作室同時還表示 " 将就重點侵權用戶提起訴訟以維護張繼科先生的合法權益 "。
此後,張繼科工作室還連發兩條聲明,稱謠傳不實。
但不久,實名認證爲《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的李微敖就在社交平台發聲。" 司法材料顯示:對外洩露的私密視頻共有 3 條,還有 1 張視頻截圖。張繼科承認,給他人看過上述視頻中的一段。另外,前幾年張繼科被債主(及家人)起訴。起訴後,經過調解,張還了債主(及家人)100 來萬元。但是,張繼科打的欠條是 500 來萬元,那張欠條,還在債主(及家人)手中。" 在李微敖的社交媒體上,他還曬出了疑似張繼科本人簽名的借款合同。
網絡上曝光的疑似張繼科的借條。圖片來源:李微敖社交媒體
在這份合同中,借款人署名爲張繼科的借款人借款 500 萬人民币,借款周期爲 25 天,超過 25 天後利息按月息 1.99% 計算。
随後,張繼科聯合創立的茶飲品牌已成老賴、張繼科當前簽約的 MCN 機構曾被凍結百萬财産、安踏删除張繼科宣傳物料等事件相繼被曝光。對于網絡上的 " 傳聞 ",也有媒體采訪到了張繼科的代理律師楊曙光,楊曙光表示:" 現階段不太方便發表任何言論,畢竟我不是當事人,而是代理(律師)。"
微博名爲 " 記者郝成 " 的網友在自己社交平台上發布了疑似張繼科另外一張借條後,再一次将此事的熱度提高。
各方 " 解讀 "、律師說法、權威媒體評論鋪天而至,而張繼科以及張繼科工作室,卻沒有了動靜。
不想站在風口浪尖?
張繼科事件不應該冷下去
一開始張繼科方面還稱傳言爲謠傳,但随着 " 網傳 " 事件越來越多,張繼科方面對外界便再沒有什麽答複。就算是代理律師的回複,也隻是一些場面話而已。
一邊是吃瓜群衆在等待 " 瓜熟蒂落 ",一方面是相關當事人的閉口不談,甚至是通過間接轉述的方式,表示自己不發聲是不願意站在風口浪尖上。當然這樣的解釋,讓不少網友對張繼科 " 粉轉黑 "。
一般來說,當某位明星遇到負面新聞時,這位明星的公關團隊會迅速采取滅火措施。但如果傳言爲真,那麽再厲害的 " 消防員 " 也滅不了了。
畢竟,中央政法委微信公衆号長安劍已經對張繼科事件有了評論—— " 巨額賭債 "" 女星私密視頻 "" 敲詐勒索 "…… 這些熱詞個個涉嫌違法乃至犯罪,早已超出 " 民不舉官不究 " 的範疇。這也就是說,張繼科一方雖然沉默,但是有關部門也可以主動作爲,畢竟涉及違法犯罪無小事,尤其是還涉及公衆人物,也不可能是純粹的私事。
張繼科事件,早晚應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