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登陸德國慕尼黑車展之後,騰勢加快了自己走向國際的腳步。
今年 3 月,騰勢銷售總經理趙長江在社交平台上透露,騰勢 D9 完成泰國車展參展後,有意進入香港、澳門以及歐洲市場,銷售定價可能會高達 60-100 萬人民币;9 月,趙長江在社交媒體上确認了騰勢「出海」的消息,2024 年騰勢 D9 将會首先在香港登陸。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用戶互動的過程中,趙長江回應了大衆對騰勢 D9 的定價猜測,他認爲 80 萬是一個「差不多」的定價。如此一來,頂配騰勢 D9 的定價相比國内售價,可能還會有翻倍的情況出現。
▲ 趙長江
離開奔馳以後的騰勢,看起來活得更好了。
奔馳退股,「單親」騰勢重生
2010 年,梅賽德斯奔馳、比亞迪雙方各自出資 50%,共同創立了騰勢。奔馳和比亞迪的「聯姻」,在當時來看說得上是高瞻遠矚,奔馳提前嗅到國内新能源市場的商機,雙方的默契聯手促成了彼時國内最早的純電豪華品牌。
奔馳擁有深耕多年的國内市場渠道,而比亞迪也有着底蘊深厚的三電技術,雙方的合作可以說各取所需,一拍即合。至少從紙面上來看,騰勢作爲國内豪華純電市場的拓荒者,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
騰勢,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出生的品牌。
王傳福這樣描述騰勢的特殊性。
承載住豪華純電希望的騰勢,的确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得到了雙方真金白銀的投入。2014 年,騰勢首款純電車型在北京上市,并陸續推出了 Denza 300、400 以及 500 等車型;在 2019 年的深圳車展,騰勢全球首發了全新純電概念車型 Concept X,同年 11 月,基于概念車的設計理念,騰勢最終推出了全新的純電 / 插混 SUV 騰勢 X。
不過,騰勢在純電領域的布局可能是太過超前,以至于在國内新能源市場出現在了嚴重的「水土不服」。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 2014 年首款車型上市以來,截至 2020 年騰勢累計銷量僅爲 1.4 萬台;而奔馳全權掌控的騰勢 X 也陷入泥潭,2020 年騰勢雙動力車型的總銷量也才将将超過 4 千台。
在騰勢創立的 12 年間,這個誕生于巨人肩膀上的豪華純電品牌,累計虧損就達到了 52 億元。
長期的投入回報不成正比,讓奔馳開始對騰勢的未來産生了懷疑。最終,奔馳 CEO 康林松在 2021 年正式叫停了騰勢合資項目,奔馳與比亞迪簽下股份轉讓協議,雙方在騰勢的股份占比從 5:5 變更爲了 1:9。完成 40% 的股份轉讓後,基本宣告奔馳放棄了騰勢,而比亞迪則掌握了騰勢的絕對控制權。
騰勢從「戴姆勒和比亞迪的孩子」變成了「單親孩子」。
▲ 奔馳 CEO 康林松
有意思的是,奔馳的退股沒有給騰勢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跳脫奔馳的品牌背書,騰勢開始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奔馳退股一年後,騰勢發布了旗下首款高端 MPV D9。起初,大部分的人并不看好騰勢 D9 的前景,特别是在 MPV 份額本就不大的中國市場。MPV 車型在國内的汽車市場,長期維持着 5% 的市場份額,極小的空間中伴随着極強的競争,以别克 GL8 爲代表的傳統合資 MPV 長期占據着話語權,想要依靠 MPV 市場,甚至是份額更小的新能源 MPV 市場,打出品牌的「翻身仗」無異于是癡人說夢。
然而,神奇發生了。在騰勢 D9 上市後的首個交付完整月,累計交付了 3451 台新車,成交車型均價達到了 41.5 萬元;次月,D9 銷量穩步上漲,環比增長 73.9%,單月交付超過 6000 台新車;2023 年開年,騰勢 D9 實現結構性突破,單月銷量沖入新勢力交付前三,僅用了 3 個月騰勢就在豪華 MPV 市場站穩了腳跟。
夢幻般的開局還在延續。6 月,騰勢 D9 取代别克 GL8 成爲國内月度 MPV 銷量冠軍,并成爲上半年 MPV 車型銷冠。這是國産新能源 MPV 首次對傳統合資品牌 MPV 實現銷量的超越,也是 GL8 首次丢掉月度 MPV 銷量冠軍。在過去的 8 月,騰勢單月總銷量爲 11515 台,連續 8 個月蟬聯 30 萬以上豪華 MPV 的銷量冠軍。騰勢 D9 的車型總銷量也正式叩開了 10 萬的大關。
原本不被看好的 D9,擔當起了銷量「尖刀」的角色,騰勢在高端豪華市場迎來了重生。
一招鮮,不能吃遍天
騰勢 D9 的成功出人意料,但重生的騰勢不能僅背靠 D9。
正如我們在《國産新勢力,扯下了合資 MPV 最後的遮羞布》一文中所提及的那樣,騰勢 D9 就像是電動時代的「雷諾 Espace」,率先搶灘登陸讓更多車企看到了新能源在 MPV 市場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越來越多的新勢力車企開始謀劃自己的 MPV 車型,并且車企們布局速度是極快的。比如已經在工信部亮相的小鵬 X9,還有最近不斷在路試中露臉的理想 Mega,會在即将的第四季度發布;除了頭部新勢力的開卷,其他的傳統車企亦有動作,傳祺 E8、魏牌高山等全新 MPV 車型也在不斷壓縮本就不大的 MPV 市場份額。
在多方品牌的瓜分下,騰勢 D9 在未來會迎來競争的白熱化,很難保證不會面臨降價保量的問題,騰勢想要在高端豪華市場更進一步,就需要從 D9 的優勢中延伸出第二條車型賽道。
▲小鵬 X9
▲理想 Mega
站穩高端豪華,不一定是一股腦地往上沖。相比更加「純粹」的沖高,下探才是騰勢關鍵的下一步。騰勢 N7,除了分擔 D9 的銷量包袱,還寄托了比亞迪進軍新能源下半場的野心。
9 月 26 日,在騰勢 N7 智能溝通會上,騰勢正式宣布 N7 将會首次搭載英偉達全新 NVDIA DRIVE Orin 智能駕駛專屬平台,基于全新一代的智駕高性能平台,騰勢推出了「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騰勢 Pilot 高快智駕包。
在硬件層面,騰勢 Pilot 高快智駕包搭載 NVDIA DRIVE Orin 系統級芯片,提供高達 254TOPS 算力,接入 33 顆高性能感知部件與 2 顆激光雷達協同合作。智駕包覆蓋現今 L2 駕駛的主力功能,包括自動泊車、以及高速 NOA。
在推出騰勢高快智駕包後,騰勢 N7 将提供三版本輔助駕駛能力,分别是基礎版 J3+ 視覺方案、高快包 OrinN 芯片以及高階 Orin X+ 雙激光雷達方案,豐儉由人的智能版本選擇适應了更多人的使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有渠道消息稱,目前騰勢 N7 的高快 OrinN 方案的 BOM 成本大緻在 7500-9500 元,而騰勢面向老車主推出的後裝方案售價僅爲 10000 元,面向新車主則爲 12000 元。某種程度來說,比亞迪将「價格屠夫」的思維從賣車帶到了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趙長江在溝通會上表示,騰勢 N7 的智駕功能将會在 10 月進行高速 NOA 内測,12 月完成高速 NOA 推送,并在 2024 年的第一季度推送城市 NOA,整個節奏緊密而迅速。
從 N7 開始,比亞迪開始施展自己的智駕野心。騰勢完成重生後,高效優質地補全自己的車型矩陣。離開奔馳以後的騰勢,活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