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取消大學英語四六級等多項英語考試成績與本科學位證挂鈎一事,引發廣泛關注。事實上,西安交大并非 " 四六級脫鈎 " 首例,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發展的三十餘年中,已有衆多高校宣布此項規定,其也先後經曆了兩次 " 脫鈎潮 "。但每當有學校做出類似決定時,總是免不了對英語這一特殊學科展開争論。
01
衆多高校紛紛實行
四六級與學位的 " 脫鈎潮 "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至今已走過 30 餘年,其中四級始于 1987 年,六級則于 1989 年首次開考。報考規模上,人數從最初的十萬人增長到如今的千萬規模。作爲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長時間以來其都受到社會高度關注,而一些高校 " 不過四六級不給學位證 " 的做法,則進一步加劇該項考試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及重視程度。
但在這些年發展中,随着雅思、托福等國際英語測試種類的日漸豐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地位開始逐漸下降,不再是考驗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唯一方式,不少用人單位對于四六級考試分數隻做基本要求,需要較高英語水平的崗位一般要求學生提供雅思、托福成績。與此同時,外界對四六級考試能否客觀檢測出學生英語水平的質疑聲越來越大,陸續有高校解除其與學生學位及畢業的強制關聯,并先後出現兩次 " 脫鈎潮 "。
2001 年,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宣布取消四六級與本科學位證之間的挂鈎,是目前已知最早宣布脫鈎的高校。而在幾年後的 2005 年," 脫鈎 " 迎來第一次高潮。其中,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4 所高校明确表态,不将英語四級成績作爲獲得本科學位證的先決條件。次年,武漢理工大學開始取消英語四級考試成績與授予學士學位挂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一些高校雖未明文表示,但也在逐步軟化這一硬性約束,如允許未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用校内英語水平考試成績替代。
時間來到 2013 年前後," 脫鈎 " 迎來第二次高潮,又有一批高校宣布不再把英語四六級考試和本科畢業 " 強制關聯 "。據當時《南京日報》報道,南京絕大部分高校已經取消兩者間的聯系。其中,南京理工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均表示,學生過不了四六級,學校依然會授予學位證,考不考四六級完全尊重學生的意願,學校沒有硬性規定。此外,作爲我國教育重地的武漢,也有接近 20 所高校在此期間宣布學士學位與英語四六級脫鈎。
而在此次西安交大宣布脫鈎的幾年前,四川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高校都已将四六級與學位證完全脫鈎。西安交大校友辦趙力老師表示,學位證與英語四六級 " 解綁 " 不算是高校的新鮮事,清華、北大等學校的學位授予條例,都沒有相關要求了。很多城市的學生在上大學之前,英語水平就已經不隻是四六級,把畢業證和學位證的發放和英語水平考試的成績脫鈎,符合當前實際。
02
不再符合現實所需
脫鈎潮背後的一面
脫鈎潮的出現乃至洶湧并非學校間的跟風或随波逐流,而是深入調查研究後的結果。首先要明确的是,學士學位的授予與英語四六級考試挂鈎這一 " 規定 ",其實并無據可依。2003 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曾就此作出澄清和說明,表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并未制定學士學位授予與英語四級考試挂鈎的辦法。
2005 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迎來首次改革,将原來的 100 分制改爲 710 分制,且不設及格線、不頒發合格證書,隻發布成績單。同時,教育部再次重申,參加四六級考試曆來都是遵循自願原則,沒有要求學生一定要參加四六級考試。時任教育部副部長吳啓迪解釋了此項改革的底層邏輯——希望以一種宏觀調控的方式降低考試的社會關注度。
除政策方面原因外,脫鈎潮的出現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自身的一些問題也不無關系。複旦大學教授蔡基剛曾表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出現,對于社會和高校重視英語,推動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起着曆史性的貢獻。但其帶來的 " 應試教學 " 和 " 高分低能 " 結果,則困擾了一代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和發展,影響了一代大學生用英語開展專業學習能力的發展。
随着近些年中國更深融入全球化,英語學習加速普及,英語能力鑒定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緻使基于通用英語而設置的一些測試出現了 " 落伍 "。因此,我們看到了四六級考試所作出的一系列調整,如擴大口語考試規模、調整聽力題型等。但即使這樣,依舊未能完全擺脫外界質疑。
與其他教育層次有所不同,大學階段的學生基本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地區對英語的教育水平和要求存在客觀差異。因此,英語四六級考試對有的學生可能小菜一碟,但對一些學生而言則頭皮發麻。并且," 唯分數 "" 唯成績 " 所帶來的考核評價單一化、片面化,不僅導緻 " 啞巴英語 " 的泛濫,同時也與國際交流合作的趨勢相悖。
浙江大學劉海峰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以前很多大學把四六級作爲畢業獲得本科文憑的必要條件,在這種 " 一刀切 " 的做法下,很多學生将大部分時間放在四六級的備考上。尤其有不少英語基礎差的同學,多次努力也無法達到四級的成績要求。在 " 拿不到學位證 " 的壓力下,就可能劍走偏鋒采取作弊、替考等手段,這種應試風氣影響了正常的英語教學。
03
脫鈎≠脫離
英語仍不容忽視
雖然高校紛紛宣布英語四六級考試與學位脫鈎,但這并不意味着英語四六級考試不重要,更不意味着可以降低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如今高校教育中,英語四六級考試仍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一種标準,更是一種普及英語教育、提高英語素質的手段。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取消英語四級考試和畢業、學位授予的挂鈎,不是說不重視英語,而是要轉變英語教學的應試傾向,從重視應試轉變爲重視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的培養。他認爲大學圍繞着提高通過率來開展英語教學,而學生即便通過了考試,卻沒有真正擁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要用理性的态度對待大學英語教學與四六級考試的關系。
不可否認,當前英語四六級考試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可能間接讓部分學生失去對英語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但相關數據顯示,我國 985/211 院校的四級過關率 68%、六級過關率 55%;其他高校,本科 / 專科院校的四級過關率 41%、六級過關率 34%。由此可見,目前全國大學生英語水平還有待提高,英語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
并且,脫鈎并非是對大學英語成績全然沒有要求,就像前文提到的,許多學校轉而用校内成績作爲檢測學生英語能力的标準。此外,出國深造及部分就業崗位仍對英語水平有硬性要求,更重要的是,目前國際上絕大部分的學術論文基本是全英寫作,英語不過關很難在學界進一步發展。
因此,在四六級與學位脫鈎議題上,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适當調整相關規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認爲,取消挂鈎有利于真正的專業、個性化英語學習。生源較好的學校具備取消挂鈎的條件。而生源質量相對弱的院校,應繼續保留英語成績與學位證挂鈎。
總的來看,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與學位脫鈎,是高等教育評價體系變革的一次嘗試。未來,希望高校能在深化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同時,更好地利用英語四六級考試,爲學生的成長發展保駕護航。
推薦關注:
關注『黑闆洞察』後台回複【2022】或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多份教育行業賽道、投融資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