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月 19 日下午," 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 " 研讨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崧出席會議并緻辭,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主持會議。

會議認爲,當前,人工智能作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滲透。在科研領域,人工智能以數據爲驅動、以模型爲載體,正成爲科學研究的加速器、技術創新的孵化器,開創了科研的新範式。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真正實現數據驅動;二是拓展知識探索邊界;三是促進學科融合發展;四是大幅提升科研效率;五是豐富科研參與主體。與此同時,當前數字鴻溝制約普惠發展,各學科融合深度尚淺,潛在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會議就促進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實現包容普惠的發展。實現全球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讓不同地區的科研人員都能參與 " 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 " 的發展進程。二是實現融合創新的發展。各方應探索人才聯合培養、學科共建等合作,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三是實現安全有序的發展。堅持 " 以人爲本 " 理念,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爲目标,讓人工智能技術在符合科技倫理、公衆利益的前提下全面賦能科學研究。

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委會首席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專委會顧問,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産業推進計劃牽頭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曾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大數據和智能實驗室負責人葉傑平在現場發言。專委會主任委員,歐洲科學院院士,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教授、信息學院分布式系統研究部主任沙赫蘭 · 杜斯塔;專委會主任委員,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南安普敦大學計算機科學欽定教授、副校長,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溫迪 · 霍爾通過視頻發言參與研讨。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龔維幂;深勢科技創始人兼 CEO 孫偉傑;Hugging Face 高級工程師王鐵震;IBM 大中華區開放創新社區主席陳宇翔;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群體基因組學首席科學家金鑫等來自科研主管部門、科研機構及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相關問題進行了讨論。

會上,阿裏巴巴集團透露,其旗下 " 通義千問 " 開源模型的衍生模型數量已經超過 9 萬個。在科學界," 通義千問 " 已經衍生出了天文、月球等專業大模型,有效賦能科學研究。
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委會成員、大會會員代表,來自政府部門、駐華使領館、科研院所、企業等 300 餘名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