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比特币嗎?
沒錯。就是那個神乎其神的 " 虛拟貨币 "。它沒有實體,全靠虛拟。在各種 " 一夜暴富 " 的故事中,擔任主角。但因爲太過 " 新潮 ",它也一度被認爲是一個謊言。
前段時間,它的價格又在一路走高。尤其是今年,自從特朗普勝選之後,它的價格大漲,漲幅直逼 40%。直到 12 月 5 日,一枚比特币的價格,首次突破了 10 萬美元。
(圖片來自互聯網)
10 萬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換算成人民币,大概有 70 多萬了。所以,這件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我的朋友圈,也有不少朋友在讨論。
有人說,胡鬧。是不是我明天自己發行一套 " 老李币 ",也能一枚 10 萬元?這就是一個騙局。也有人說,不管是真是假,現在都 10 萬美元一枚了,以後是不是還要漲?我也要跑步入場。
我并不是專業的金融從業人士,不夠精通虛拟貨币投資的邏輯。
不過,我确實曾經擁有過一枚比特币。
是的。曾經擁有。這麽看來,我好像損失了 70 萬。但,真的是這樣嗎?
也與你分享這個故事。
那是在大約十年前,我正在擔任一家著名投資機構的戰略顧問。
這家投資機構,當時叫做晨興資本,後來改名叫五源資本。他們曾經是小米的天使投資人,在小米一路走到上市之後,投資回報達到了 866 倍。後來,他們還投中了快手等著名企業,是非常成功的投資機構之一。
我們每個月,大概會花兩天的時間,來看一些項目,确認是否投資。因爲之前在微軟這樣的科技公司工作過,所以,我會更關注科技項目。
當時,正值互聯網時代井噴式發展,各種創新的計劃和想法層出不窮。我自以爲對科技領域比較了解。但很快我就發現,有些創業者的計劃,我聽不懂。
尤其是,看到一個虛拟貨币交易平台項目的時候。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虛拟貨币交易。我聽得有趣,也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一邊聽項目發起人介紹,一邊打開他們的交易網站,看看到底是怎麽個事兒。
看着看着,我就發現,他們支持比特币的交易。于是,我決定試着買一枚。畢竟,不實際體驗一下,怎麽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呢?
當時比特币的價格,大概是 4000 元一枚。我很快就完成了交易。之後,我又做了一些研究,發現在美國早就有類似的虛拟貨币交易平台了。比如,Coinbase。于是,我去注冊了一個 Coinbase 賬号,把我在中國平台上購買的比特币,像發電子郵件一樣,轉移到了 Coinbase 賬戶上。
然後,我就發現了一件讓我特别震驚的事:這枚用人民币購買的比特币,是可以立刻兌換成美元的。
在外彙管制的限制下,人民币兌換美元,是非常麻煩的事。但現在,我竟然可以瞬間完成這個操作。
不得了。我突然覺得,這種虛拟數字貨币,說不定會改變一個時代。
不過,我當時買下這枚比特币,隻是爲了更好地了解項目。而我也沒有在這上邊投資的打算。所以,我并沒有大量購買比特币。
但是,因爲比特币而産生的驚訝,一直留在了我心裏。所以,我也一直關注着和比特币相關的政策。
2013 年,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了關于防範比特币風險的通知,說比特币是一種虛拟商品,不能且不應作爲貨币,在市場上流通。但比特币交易,是一種線上商品買賣行爲,普通民衆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有參與的自由。
2017 年,央視報道,央行宣布正式整頓比特币平台。因爲比特币,有可能作爲價值轉移的中間環節,突破每人每年的換彙額度。
後來,還不斷有通知和公告。禁止非法融資。禁止發行代币。加強監管。力度越來越大。
所以,起初很多宣布支持比特币支付的公司,都暫停了支付。再到後來,購買比特币,也成爲了越來越困難的事。
那麽,一旦支付功能被取消,比特币是不是就徹底失去用途了呢?
我沒想太多。而我的那枚比特币,也沒有被賣掉。它就靜靜地躺在賬戶裏。直到我幾乎忘記。
直到後來,我偶然想起來的時候,才發現當初 4000 塊買入的比特币,已經漲到 5 萬多了。翻了十幾倍。
于是,我賣掉了。因爲我當時覺得,這個價格已經很高了。畢竟,曾經有一位好漢,用 10000 枚比特币換了兩個大披薩。
(豪擲 10000 比特币換披薩的程序員老哥,Laszlo Hanyecz)
我和這枚比特币,就這麽說再見了。
但是,這些年來,每當我和銀行、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客戶,讨論互聯網金融轉型的時候,我們幾乎都要談到比特币。因爲,大家真的很吃驚:爲什麽比特币能有今天這個價值?
我想,這大概是因爲:共識。
這就和 " 黃金爲什麽值錢 ",是一樣的。因爲大家達成了一個 " 它很值錢 " 的共識。
黃金,這種産自地球的貴重金屬,非常巧妙地符合了交易中介的幾個屬性。
首先,它儲量有限。地球上的黃金,就這麽多。你不能無限生産。因爲一個東西能被無限生産了,它就很難維持貨币的地位;其次,它易于分割。無論你想搞多一點,還是搞少一點,它都可以被稱出來。如果每次都是一大塊,那就很難轉手了;最後,它不易變質。不會放着放着就壞了。
黃金,天然就具備貨币屬性。所以,才有 " 金銀天然不是貨币,但貨币天然是金銀 " 的說法。
理解了黃金爲什麽能成爲貨币。你就理解了比特币,爲什麽有機會成爲貨币。
首先,它總量有限。根據算法設定,它每過 4 年,發行量會減半。最終,全世界比特币的極限,大約是 2100 萬枚;其次,它也易分割。比特币的最小單位,是 10 的負 8 次方;最後,作爲一種數字資産,比特币當然不會損壞。
是的。三個屬性幾乎全部吻合。而當年中本聰設計比特币時,就是以黃金爲參考的。
而且,相對于其他貨币,比特币還有一個優點:可信度更高。
2008 年,中本聰寫了一篇論文,叫《比特币: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請注意看,有一個詞很顯眼:點對點。也就是 P2P。
我知道。一說到 P2P,肯定有不少人想到當年那場沸沸揚揚的詐騙活動。P2P 借貸,也因爲平台跑路而一地雞毛。但是,P2P 的本意并非如此。
P2P 的本意,是 "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就是沒有中央機構。
比特币,也就是一套去央行,去中心化的貨币體系。
在 " 中心化 " 的貨币體系裏,你在銀行存了 5000 塊錢。這 5000 塊錢,其實就是銀行賬本裏的一條數據。你對這 5000 塊錢的所有操作,都需要通過銀行這個中間人,做身份認證和修改,才能完成。銀行,就是中心。
但是,如果 " 中心 " 本身出現了問題,怎麽辦?
去中心化。
賬本,不再僅僅放在銀行這個中心,而是出現在全網所有的記錄節點上。總不能,有超過一半的計算節點同時出現問題吧?或許有這個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這種 " 去中心化的記賬技術 ",還有一個名字。
區塊鏈。
比特币,就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具體應用。
所以,比特币出現之後,即使某個國家想要禁止它,也無法通過沖進某個總部大樓、抓住某個團夥首領來實現。因爲它不依賴于某個中心。
這就保證了很難有人操縱它。可信度更高。
但是,這依然不意味着,它就能夠成爲貨币了。
除非,有人認爲它有價值。
作爲第一批出現的加密貨币,有人認爲,它有價值。後來,在沒有官方渠道認可的時候,有人用它進行了支付。越來越多的人認爲它有價值。逐漸地,比特币開始運作,并且逐漸壯大。一些富人,開始将比特币作爲遺産留給孩子,且不需要繳納遺産稅。再後來,一些國家政府和政治人物,也開始承認比特币的價值。
就比如,特朗普。
最近,他一直在宣傳他的理念:政府将大量儲備比特币,甚至代替黃金。他不僅是加密市場的支持者,還是直接受益人。特朗普冠名的數字交易卡 NFT,讓他的家族賺取了 2200 萬美元。
(特朗普宣布數字交易卡開賣)
或許就像有人說的,特朗普政府儲備比特币的目的,可能是爲了推高升值之後還債。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但無論如何,比特币的價格,就這麽起來了。
這就是共識的力量。
如果真的有那麽一天,中本聰的夢想成真,比特币正式成爲了某種貨币,那麽全球流通的貨币總量除以 2100 萬枚,大概就是它的價值。
那會是多少?20 萬美元,50 萬美元,還是更多?算不過來了,太多了。
但是,這種可能性會存在嗎?比特币到底會不會成爲全球的交易貨币?
這是一個開放且複雜的問題。
但我确實很難想象,會有很多國家承認它的交易貨币地位。因爲,它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央行的貨币體系。當宏觀經濟需要刺激或者刹車的時候,央行想要像之前一樣,通過控制貨币總量來影響宏觀經濟,就多了很多困難。
好了。我和比特币的故事,講完了。
但是,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并不是爲了惋惜自己買得太少、賣得太早。
因爲這沒有意義。如果當時沒賣,此刻也許會感到慶幸。同樣的,如果價格下跌了,此刻又要惋惜當時賣掉了。
也許,真正的重點,并不在于短期的判斷,而在于是否能堅持持有。
尤其是,當某個資産漲了十幾倍的時候,就算依然看好它的長期價值,你是否能堅持持有?
這是一個小小的反思。也算是,在這個比特币突破十萬美元的關口的,一次小小的回顧,小小的紀念。
過去十年,風雲變幻。十年前,我曾以 4000 人民币的價格買入一枚比特币,并在其漲至 5 萬人民币時賣出。如今,它已漲至十萬美元。從 4000 元人民币到 10 萬美元,這不僅是一個數字的變化,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或許,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裏,最重要的,不是預測未來,而是保持開放的心态。
隻有這樣,才能在不确定中,學會成長。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