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開菠蘿财經,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玙璠
近期,關于延遲退休的消息火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或于 2023 年公布,預計 2025 年實施。消息一出,回農村蓋房養老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
實際上,在城裡打工、回村裡蓋自建房的年輕人正在變多,在他們聚集的社交平台上,相關話題也越來越熱。在小紅書上," 農村自建房 " 相關筆記達 28 萬篇;在 B 站上,與自建房相關的視頻,每一條都吸引了近百萬年輕人的觀看,點贊量最高的評論是 " 這種農村自建房不比城裡别墅差,甚至還要更好 "。
同樣在大城市打拼的你,會怎麼選?
開菠蘿财經和五位分别在重慶、西安、北京、杭州工作,卻選擇在農村自建房的年輕人聊了聊,發現他們追求的并非詩情畫意、閑雲野鶴,而是考慮更實際的問題——自建房不用背負房貸壓力、住房面積更大、沒有物業費,總之,住房成本低。
如此看來,回村 " 蓋别墅 ",對于在城裡打拼的年輕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緩解關于住房的焦慮,也能照顧到更多家人的需求,更何況,現在的農村自建房已經今非昔比,能夠建造出更現代、更貼合年輕人審美的房子。
但在這背後,年輕人通常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來跑通 " 拿下建築施工審批手續 - 蓋毛坯房 - 硬裝 - 軟裝 " 的流程,可能還需處理複雜的鄰裡關系,以及和建築工人鬥智鬥勇。但多位受訪者提到,父母的誇贊和孩子玩耍的背影,會讓他們覺得一切都很值。
不過,這些年輕人都表示,為下一代考慮,他們無法一直待在農村,主要的生活地點還是教育、醫療、購物、就業等資源更優的大城市。正如一位年輕的爸爸所說," 我确實割舍不掉大城市,但總需要在農村老家有個歸屬地。"
花 100 萬在農村蓋 120 平三層别墅,值嗎?
30 歲的萬萬想在農村自建房的念頭,可以追溯自她上高中的時候。
她自小和家人生活在紹興嵊州的農房裡,當時家裡隻有三個房間,一間爸媽住,一間奶奶住,弟弟原本和爸媽住一間,當弟弟長大到要和她搶房間睡時,她決定長大後一定要蓋大房子。
2019 年春節,她正式提出了重建房子的想法,但一直磨到半年後,父親才點頭答應。因為老房子一直是父親内心最驕傲的存在,那是他當年為了迎娶母親,親手用紅磚壘起來的。萬萬仍然記得,父親親自推倒老房子的那一天,全程一言不發。
好在建造的過程比較順利,到 2021 年底就建成了毛坯。隻是 2022 年的春節,他們一家人在外婆家度過,爸爸反複念叨着," 過個年,家都沒了 "。
在接下來一整年的裝修過程中,萬萬包攬了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問題,緊趕工期、全程緊繃,終于在今年春節前帶領家人搬進了新家。她也将房子設計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留白很多,幹淨簡單,一樓全部打通,一眼望去非常 " 開闊 "。
萬萬家的老房子和新房子對比
圖源 / 小紅書博主 "Million Hundred"
這是一座占地 120 平的大三層,房子裡有 7 間卧室,每一層都配有獨立衛生間。" 花 100 萬建成并裝好一個房子,每個人都有大房間,我覺得很值",萬萬說。
原本在城市裡有房,等孩子長大想換更大房子的人,一定更理解小爽的選擇。
小爽在重慶某區縣工作,城裡已經有房,2021 年,她和愛人想再買一套房子,總價需要 100 多萬,因為手裡存款有限需要貸款,而回村隻需要 10 多分鐘車程,兩人覺得不如就近回村,建一棟自己喜歡的房子。
于是小爽和父母湊了 50 多萬,花 1 年造出了一棟 " 兩層樓 + 一層閣樓 " 的大房子,總面積 270 平。" 房子夠大,性價比夠高,帶一個 100 平的院子和一個露天大陽台,最重要的是,不用考慮房貸。"
受訪者供圖
不想背貸款,也是依依選擇自建房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是因為現在沒有存款,必須回到市裡當化妝師,我會一直生活在農村,平時就種種菜、養養花,特别舒适。"
她在北京市平谷區的村子裡尋找到了合适的房子。在對比發現重建和修繕的價格幾乎一緻後,依依在 2021 年 8 月初決定重建老屋。從老房拆遷到主體建成再到裝修完成,她見證了每一磚每一瓦的建設過程,曆時 1 年 3 個月後,終于入住新家。
在河北保定農村,高女士擁有一棟兩層樓、共有 270 平的房子。為了預防孩子近視,她還給房子設計了大陽台、150 平的院子,建造和裝修共花費約 70 萬元。" 房子大小适中、物盡其用,既覺得夠寬敞,又沒有大到打掃衛生也費勁的地步。" 高女士稱。
高女士的自建房受訪者供圖
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她和家人在房子裡度過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寒假——孩子在露台能看到開闊的風景,充分享受室外的陽光,老人回歸田園式的生活,每天都能呼吸新鮮的空氣。
2021 年春節,生活工作在陝西西安的櫻桃石榴一家人回到鹹陽老家過年。期間,父母提出修繕老宅的想法,為完成年邁父母的心願,改善大家庭的居住環境,他于當年 6 月将閑置的老宅進行重建。曆時 1 年 4 個月,一棟房屋總面積約 275 平的樓房拔地而起,共計花費約 50 萬元。
身為建築設計師的櫻桃石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處能适應三代同堂的現代居住空間。在他們的村子裡,近五年新建了一批歐式、中式、現代等各式各樣的自建房,直到他設計建成的一棟造型簡潔、空間實用的小二樓落成後,在當地開始了大規模的效仿。
人生第一次蓋房:燈不亮、牆不直,和父母斡旋
因為對房子的審美與父母不同,年輕人想在農村建起一座自己滿意的大别墅,不僅要說服父母,與工人鬥智鬥勇,還要擠出休息時間,親力親為,一刻也不敢放松。
在自建房前,學會使用 CAD 畫設計圖,這一步就難倒了很多人。它是用來向當地政府部門進行申報的材料,告訴他們自建房大概的層高和面積,也是供施工隊參考,注意上下水和電路的留位、貼磚排布等細節的資料。為了設計圖紙,有的人請朋友幫忙,有的人直接購買現成圖紙、邊學邊施工。
在修建房子的過程中,不少受訪者都需要與當地一些施工隊鬥智鬥勇。
例如,依依覺得房子因為牆體不直,導緻洗手間貼磚前後差了七公分,洗手間的門也因為兩邊的牆厚度不一樣而難以安裝。" 貼磚的師傅也不專業,連紋大磚因為粗心切錯浪費了 4 塊,後續還切磚崩瓷,隻能拉去加工 ",依依說,無奈停工了半個月。
再比如,高女士家客廳的 " 無主燈 " 設計,追求勻稱無暗角的照明,棋盤式分布着筒燈。當她入住後發現,有幾盞燈的線路和開關出現錯亂、無法控制,想要維修還需要開槽,無奈隻能妥協。
高女士客廳的 " 無主燈 " 設計受訪者供圖
還有一些受訪者的工人是由熟人介紹,很多時候會礙于情面,不當面指出問題,出了差錯隻能自己 " 認栽 "。
萬萬說,在村裡,施工隊一般沒有合同,因為缺少約束就容易産生一些麻煩,她就遇到了臨時加價的工人。這位電工是親戚介紹給她的,最初的報價是 45 元 / 平,不包材料,結果主體澆樓闆時電工稱路途太遠、不過來預埋線路,在她的再三催促之下,工人才讓兩個學徒過來,并要求她去指定的店鋪買材料。
後續,這位電工又稱工序複雜,連漲兩次價,漲到 60 元 / 平,萬萬不得已重新找了電工。重新找人事小,但由于工人沒有預埋管道,導緻整層樓的強弱電都走了地面,如果後期電線有損壞,也無法更換。
小爽家的堡坎(用于道路邊坡的保護)和院壩的硬化,最開始就是找的同村熟人,但在她看來,做出來的表面坑坑窪窪,極易積水,後續重新找人做了第二遍,由于是不同的兩層工藝,也有部分開裂,兩次硬化花了近 4 萬元,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而整個建房過程中最難的一環,或許要屬與父母的理念不一。
在村裡,不管是親戚還是父母,他們大多遵循長輩和匠人的意見。" 期間,晚輩但凡提出打破他們固有認知的布局,就不容易接受。" 櫻桃石榴說。
他發現,傳統三開間的布局導緻中間是過道,左右兩側開不了窗,影響樓梯、衛生間的通風、采光和動線設計。在狹長的空間内,通常會從中間挖出一個庭院,既能保證所有房間均有南向的采光、通風,還能使居住空間富有變化。但在父母看來,中間挖空就要把牆變成玻璃,一方面增加造價,另一方面認為出門都是田地,不需要院子。最終,這場分歧以他大部分妥協告終。
好在,看到房屋建成後,父母欣然接受。而這棟房子最讓他驕傲的,是施工時沒有一處窩工和返工,材料也沒有浪費,原因在于實施之初就考慮好了一套成熟的落地方案。
櫻桃石榴的房屋建造過程 / 受訪者供圖
村裡裝修,鄰居也是一道難過的坎。依依蓋房期間,她家門前的路因為東面的鄰居家挖下水,需要重新修,但是前面的鄰居不讓修,說修高了下雨可能會淹到他家房根,一定要比之前矮才行。但依依說," 其實根本沒有超過他家地基,而且東高西低有坡度水才能流出去 ",無奈,最終仍是按鄰居的要求弄的," 鄰居一家三口輪流看守,超出一厘米都不行 "。
農村很好,但依然離不開大城市
在長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印象中,農村更多是出差途中高鐵上的窗外一景。但如今,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農村的生活正在變得更為具象,更為充實。
對這些在房子上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年輕人來說,來自于父母的認可,是他們最大的成就感之一。
萬萬的父親從一開始不同意推翻重建,到現在反複說着 " 真好,多虧了你才能有這個房子 "。今年春節,她能明顯感覺到父親發自内心地為她開心。
未婚的她目前在杭州租房,曾經有人勸她省錢在杭州或者嵊州市裡買一套房子,但她還是選擇在老家自建。現在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确的。
花了不到縣城商品房一半的價格,蓋出了比商品房舒适度還要高的房子,這也讓櫻桃石榴父母的态度,從反對設計到接受、認可乃至贊揚。" 我們在新家共度春節,還給孩子辦了個滿月酒,親戚朋友都來參觀和祝賀,這讓我的父母也很自豪。" 他稱。
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給他們提供更好更大的居住空間,過他們想要的生活,也是自建房帶來的最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這座像是從宮崎駿動畫裡走出的房子裡,小爽感覺到自己的爸媽和孩子的笑容都更多了。
尤其是她的父親,回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生活的地方,周圍鄰居都是老朋友,現在過得特别充實自在,忙的時候去照看果樹,在田裡種菜,在院子裡曬幹辣椒、水稻、玉米;有時間就去串門、打牌、釣魚。
回農村之後,孩子的變化也很大。之前在城裡,孩子的日常活動範圍更多是在家裡和附近的公園。在農村生活久了,孩子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更願意主動帶小朋友們回家玩滑闆和打羽毛球,一家人還可以在陽台看夕陽、看星星。
小爽夜晚可以在陽台吹風看星星受訪者供圖
對于年輕人來說,此前沒有農村生活經驗的,會開始享受農村生活;一直在農村生活的,則會重新愛上這裡。
在村裡生活,依依最愛做兩件事。一件是逛清晨的菜市場,一件是騎着電動車去山裡溜達,春天滿山的鮮花可以讓她忘記煩惱,下過雨還能聞到青草的香氣;夏天的夜晚,騎車逛山下的馬路," 比在家開空調還要涼爽舒适 "。
依依的家和她的電動車 / 受訪者供圖
高女士和愛人都在城市長大,沒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曆。現在,兩人回村住以後,總是跑上跑下打掃衛生,反倒鍛煉了身體," 房子很大很新,收拾完之後,住起來也神清氣爽 "。
萬萬的感受更深。" 以前我很少回老家,現在每個禮拜基本都要回去,開車兩小時直達。如果說老房子是我爸的孩子,現在這個房子就像是我的孩子。" 萬萬說,自己也終于真正理解了父親的感受。
她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立陽台,拉開窗簾就可以眺望遠山," 不管是下雨還是天晴都很好看 ",四季更替,更是能收獲不同的風景。
小爽的自建房萬萬擁有獨立的陽台 / 受訪者供圖
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表示,不會一直在村裡生活,還是要回到城市去。
不但是因為,相比于擁有自己房子的滿足感,村裡的 " 人情世故 "、快遞外賣的缺乏、較差的衛生條件、以及相對匮乏的娛樂方式等讓人頭疼,更在于,城市裡配套的教育、醫療、購物、就業等資源方面都更占優勢。由此看來,年輕人在農村自建房,更多還是為了改善父母和孩子的居住條件和生活體驗。
櫻桃石榴說,很多年輕人像他一樣是承上啟下的一代,目前還是以父母和孩子的需求為主,自己還在打拼的階段,等到下一階段,再考慮 " 閑雲野鶴 " 的事。
不過,多位受訪者也看到,回歸鄉村養老是一大趨勢," 在城市的房子裡奮鬥,在農村的自建房裡養老,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依依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