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糖黨和嗑顔黨恐怕都要對電視劇《愛情而已》失望了。
當隔壁姐狗劇恨不得一集撩、兩集抱、三集吻時,《愛情而已》獨樹一幟:前十集男女主基本是純純的工作關系;劇集快過半,弟弟終于走心表白,還被理智派姐姐給拒了。
作爲一部名字似乎已标明屬性的戀愛甜劇,男女主緩慢的感情進展讓一些觀衆大呼 " 詐騙 "。
另一個槽點是演員的顔值不夠頂。
我還沒開始追劇時,閨蜜就轉發來一張劇照,并附言:沒想到你喜歡的周雨彤是平胸诶。
我的第一反應是:确實,之前都沒留意。
再一琢磨:熟女姐姐就一定要風情、性感、波濤洶湧嗎?不是吧。這恐怕都是看慣了重顔值、輕質量現偶的鍋。
不止周雨彤被嫌棄不美不飒,還有一部分粉絲把矛頭對準吳磊,大呼運動員的素顔造型暴露了弟弟的五官短闆。
可我卻愛慘了《愛情而已》這些不加修飾、貼合現實的設定。
先說女主角梁友安,這個讓我狠狠共情的角色。
确實,她沒有楊幂的胸、江疏影的腿,上班時不穿華服、也不塗大紅唇,但當梁友安口手不停地連續處理 N 起緊急狀況時,一個精明能幹、24 小時待命的總裁特助形象穩穩立住了。
表面的風光卻隻是假象。
雖然梁友安的确是總裁身邊的得力幹将,被評價" 順手、忠心、賣命 ",但隻有她自己明白,越是被離不開就越是身陷囹圄:在天花闆明顯的行政崗位上幹了四年半,想轉崗去業務部門的申請被一壓再壓,最後上司直接當着自己的面将之扔進了碎紙機。
好友羅念勸她換一家公司試試。這時讓打工人感同身受的心酸之處就來了,32 歲的梁友安内心很清楚自己空有苦功但缺少帶團隊和做項目的經驗,真要一時賭氣辭職恐怕連老闆的推薦信都拿不到。
劇中有個情節是閨蜜倆人一邊喝酒一邊聊這些糟心事,獨自帶娃的羅念對梁友安說,要按過去我會說既然事業搞不動了,咱先搞搞愛情,但再看看我自己 ……
言下之意,覺得工作艱難時也千萬别把愛情當救命稻草。
難得的是梁友安的媽媽也持近乎相同的态度,因爲自己在婚姻中受到過不靠譜前夫的傷害,所以她對女兒既不催婚也催生,這種女性之間跨越年齡代溝的理解和慰藉很打動人。
《愛情而已》讓女觀衆最能代入的地方,恐怕不是第一視角和吳磊弟弟談戀愛,而是那個處處遇坑的 30+ 姐姐梁友安如何在職場闖出一片新天地。
弟弟隻是姐姐人生中一個微小的變量。不過對梁友安來說," 小狼狗 " 宋三川的出現的确點燃了她心中壓抑已久的火星子,那場火焰的名字叫 " 要改變 "。
如果說生活被困在同一天的梁友安,不是爽劇姐姐;自嘲要将 " 闆凳坐穿 " 的宋三川,同樣也不是開了金手指的弟弟。
宋三川是職業運動員,從十歲開始打羽毛球。雖然天分和技術兼備,但患病的母親在他一場重要比賽時出走成了他過不去的心結,此後大賽一到 18 平就輸,漸漸地淪爲 " 闆凳隊員 "。
兩人第一次相遇,梁友安代表 " 金主爸爸 ",宋三川是粉嫩嫩的 " 男兔子 " ——
别誤會,宋三川兼職做馬拉松領跑員,而這場比賽的贊助商之一正是梁友安供職的體育公司。因爲被女粉絲騷擾宋三川沒能按規定完成好自己的任務,但梁友安沒有爲難他,還給他結清了全款勞務費。
賊要面子的宋三川因此要還梁友安一個人情,幫她調查一起輿論事件背後的真相。弟弟雖心熱但依舊嘴冷啊,表明幫完這個忙就要和姐姐互删微信,結果呢,不久後情不自禁地爲人家挑香菜。
跟着後爸安從長大的宋三川看似早熟早慧,實際上很多年來,他内心都搞不清楚自己爲什麽打球、爲誰打球、究竟要打什麽球(曾經喜歡網球,但在母親的影響下練了十多年羽毛球),以及以後不打球了又到底幹啥呢。
相比于職業女性梁友安面臨的職場瓶頸,作爲運動員宋三川的年齡焦慮是距離普通觀衆更遠的話題,但好在編劇沒有把這部分寫得很懸浮,而是将筆墨聚焦在一個熱血又擰巴的少年,如何在這個世界找到自我坐标。
有幾處細節讓我印象很深。
當接手網球俱樂部的梁友安向宋三川發出了從打羽毛球轉到打網球的邀約時,他并沒有一時上頭立刻答應,而是反思在别人快退役的年齡自己才做出這個選擇是不是有點狂妄,還去問了安從的意見,得到的答案也是 " 沒有先例 "。
後來決定放手一搏,宋三川的競技之路也同樣要從球場打雜工起步,隻能偷偷研究教練的破發局,在收獲一身臭汗外加無數冷眼後,才有了制勝的機會。
站上了新的職業賽道後,宋三川下意識地想賦予一路引領支持他的梁友安" 我是爲了你而去打網球 "的意義時,被後者堅定地拒絕了。
" 不要挂在我身上,我負擔不起 ";清醒才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姐姐最迷人的地方啊!
這兩年姐狗劇大熱,新劇紮堆開播。
從 85 花到 00 後鮮肉陸續下場開卷,像秦岚這樣的姐弟戀專業戶更是排列組合式地和各種弟弟談戀愛。
姐姐們明裏暗裏掰頭着誰的狀态更絕,弟弟們的腹肌似乎也一個比一個更緊實,但烈火烹油的另一面,是太多劇的質量難以恭維。
當中最讓觀衆厭倦的問題,恐怕是很多劇無論形式如何花樣百出,内核依舊在用另一種方式物化女性。
" 姐姐身材火辣、事業有成、隻差一份被弟弟填充情感空虛的愛情 ",既塑造不出讓人信服的智性戀姐姐,更演不出有肉體以外魅力的弟弟,強行撒糖,讓姐狗劇的 " 狗 " 淪爲了狗血的 " 狗 "。
但節奏慢、不夠甜,被定位是生活流愛情劇的《愛情而已》是個另類,它的劣勢恰恰成了它的優勢,那就是努力跳出把年齡差作爲賣點和噱頭,去還原愛情在兩個處于各自瓶頸期的人之間發生的過程。
弟弟對姐姐的愛,不再是無腦崇拜,更不是母愛缺失的替代品,梁友安身上的理性和韌性才是宋三川欣賞并想要的。
兩人最初相遇時,宋三川由于無法克服自己的心魔,人雖然還留在羽毛球隊打工,但态度已經基本在擺爛了。
反觀梁友安,她同樣不滿意現狀,但在轉機到來之前,依舊高效專業地處理着分内的各種雜事,盡量不讓自己被情緒裹挾着做出決定。
梁友安成熟但不世故。在回怼追求不成反污蔑的男同事時,她說:" 我今年 32 歲,生活上獨立自主,工作上獨當一面,對自己有非常清楚的認知。"
歲月賦予她最大的底氣,是既可以因爲想生個孩子考慮條件更匹配的适婚對象,同樣可以最終屈從于兩情相悅的猛烈心動,選擇宋三川。
這種選擇也不是純純地饞肉體。
畢竟宋三川最大的魅力點不是年輕有胸肌,而是他有銳氣但并不幼稚,以及他給予了梁友安作爲異性平等的尊重。
宋三川做事沒那麽多瞻前顧後的顧忌和算計,他會爲一個冒險的選擇而堵上全部籌碼,但也會在梁友安特助的工作做到頭時對她說:" 有時放棄就是比堅持勇敢一點點。"
在宋三川表白失敗後,冷靜自持如梁友安都擔心過兩人的關系會變尴尬甚至影響訓練。
然而第二天出現在她面前的宋三川,早就調整好了自己,還主動表明态度幫姐姐卸下心理負擔:第一我依舊喜歡你,對一個人的好感很難說收回來就收回來;第二你按照之前的态度對待我就好,我不會讓我們之間的關系變化影響到如今對雙方而言都來之不易的事業局面。
懂,才是恰如其分的撩——就說哪個姐姐面對這樣赤誠又知進退的小狼狗能不動心?
演員周雨彤解讀梁友安愛上宋三川的原因,很是精準——
" 一個看似已經被社會規訓的姐姐,遇到一個還沒被規訓的弟弟,然後這個弟弟告訴她什麽是勇敢,不要在成人的世界裏妥協,要做一個什麽都懂,但依然可以根據心意自由選擇人生、誠實面對自己的人。"
無論什麽類型的愛情,打動人心的内核都是彼此救贖。
放在近五年國劇中的職業女性中,深圳女孩梁友安都是少有的飽滿、不面具化的角色,周雨彤自然的演技也是恰恰好。她把梁友安塑造得特别好的一點是那種 " 早上坐在地鐵想的是我要幹翻這個世界,晚上被世界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 的疲憊感,完完全全還原了真實職場在人身上碾壓過的痕迹。
豆瓣上對周雨彤最妥帖的贊美,不是漂亮和豔壓,而是 " 我旁邊桌的同事就這樣 "、" 一看就是上過班,而不是演上班 "。
女主、男主人設讓人共情,演員演得到位,劇本情節細節夠寫實,除此之外它最難得的一點,是展現了普通人要面對的選擇,遠不止愛情。
無論是宋三川還是梁友安,站在不同人生階段,他們要面對的核心問題從來不是和誰談戀愛,而是 "20 歲空有熱情卻無比迷茫,30 歲有了能力卻沒了勇氣 "。愛情像是生活答卷中的附加題," 如何找到自我 " 和 " 以什麽樣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 才是貫穿始終的主線。
無論 32 歲的姐姐還是 22 歲的弟弟,都不是爲了愛情而愛情,隻是恰巧在成長的路上彼此遇見。梁友安清醒地知道自己無力爲弟弟的人生負責;弟弟也知道自己尋找的不是大樹與靠山。" 我不是喜歡比我大 10 歲的,我隻是喜歡你(你恰好比我大 10 歲而已)",宋三川在心理年齡上與梁友安是完全匹配的,這種匹配感,使觀衆在觀劇過程中極度舒适。
《愛情而已》這個劇名真好,是 " 愛情 ",更是 " 而已 ";愛情很重,而已很輕。
它精準地搭上了現代人的心理脈搏: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爲生活故,二者皆可抛。
不是純愛讓我們動情,是疲憊生活之外依然存在的光輝夢想,讓追劇的每一個人覺得有苦有甜、人間值得。
作者:王通通,公衆号 " 我是艾小羊 " 簽約作者。毒舌也溫柔的 95 後少女,高産又高能的碼字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