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咖啡賽道繼續變局的一年。
這一年,一向穩健的星巴克在中國有些踉跄。數據顯示,星巴克第四季度營收 84.1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淨利潤卻為 8.78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 50.2%。作為星巴克的關鍵市場,第四季度,星巴克在華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 16%。
這一年,上海成為全球首個星巴克門店數破千的城市。9 月 27 日,星巴克中國發布消息稱,當天在上海淮海路力寶廣場開業的門店是星巴克在上海的第 1000 家門店,也是星巴克中國的第 6000 家門店。上海繼續在星巴克門店數上領跑全球。
這一年,瑞幸翻了身。11 月 22 日晚間,瑞幸發布的 2022 年第三季度業績顯示,該季度,瑞幸延續了上季度的增長勢頭:淨收入增長 65.7% 至 38.9 億元,門店數新開 651 家,月均交易客戶數同比增長 70.5%,淨利潤超 5 億元。
這一年,來自加拿大的 Tims 中國敲鐘納斯達克,并立下了 " 到 2026 年底開出 2750 家門店 " 的宏圖偉志,絲毫不懼星巴克與瑞幸兩座大山在前。
這一年,咖啡新玩家還在不斷入場。從郵局咖啡的高舉高打,到李甯、特步等運動品牌的跨界興趣,都在為賽道競逐帶來更多不确定性。
" 咖啡賽道在 2022 年呈現了百舸争流的态勢,跨界選手和新老選手都在搶奪市場蛋糕,但整體來看并産品、品牌的差異化不明顯。" 淩雁咨詢首席分析師林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總結稱:" 明年應該還會延續這樣的趨勢,特别是疫情放開和感染高峰過後,很可能将出現一波報複性消費、出行狂歡、線下活動等熱潮,所以咖啡賽道将是很好的切入點。"
可以确定的是,在即将到來的 2023 年,咖啡賽道的變化不會停歇。
寒氣
熱鬧或許是表面的。總的來看,今年國内市場的咖啡品牌日子并不好過。
星巴克開局不利。5 月 3 日,星巴克公布 2022 财年第二季度(截至 2022 年 4 月 3 日)業績,星巴克中國市場淨收入下滑 14%。在同店銷售環節,星巴克也表現黯淡,由于同店交易量下降 20%、平均客單價下降 4%,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下降 23%。
而到了第三季度,星巴克總營收 8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9%;淨利潤 9.1 億美元,同比下降 20.9%。其中,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增長了 3%。不過,這一季度星巴克中國營收 5.4 億美元,同比跌 40%,受到客流量下降 43% 和平均客單價下降 1% 的影響,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了 44%。
第四季度,星巴克在華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 16%,有所緩和。
星巴克的業績表現固然有其自身因素,但整個市場的寒氣還是無法避免,受到影響的不隻是星巴克。
星巴克中國董事長王靜瑛在第三季度财報後的業績會議上曾表示,星巴克在上海擁有超過 940 家門店。她在當時表示,在上季度,由于疫情大約有 2/3 門店被完全封控。在北京,也有大約 1/3 的門店被臨時關閉了近六周。王靜瑛透露,上一季度剛開始,星巴克就有超過 1300 家門店要暫時關閉。
今年 5 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Tims 咖啡中國 CEO 盧永臣表示,上海疫情對 Tims 咖啡的正常經營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他當時回憶,3 月中下旬,Tims 咖啡上海的外帶和外賣業務還在正常運作,4 月初,随着閉店開始,Tims 咖啡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挑戰。
與此同時,盧永臣透露,Tims 咖啡對門店的區域布局也重新進行了思考," 如果在一個城市開很多店,就會在同一時間受到較大影響,所以今後我們會更多地布局全國市場。"
在 2022 年第一季度的财報中,瑞幸咖啡也披露了疫情對門店的影響。一季報期間,3 月份門店受到的影響最大,平均每天有 700 家門店不得不暫停營業,而 4 月份由于上海疫情,4 月 1 日至财報公布前一日平均暫停營業門店的總數增長至 950 家。
不過,面對市場的挑戰,咖啡品牌們并沒有喪氣。
以星巴克為例,9 月 14 日 , 星巴克在其全球投資者交流會上發布了 2025 年中國戰略願景。
據悉,星巴克計劃在未來三年内,以平均每 9 小時開一家新門店的速度,在中國增開 3000 家門店,使門店數量達到 9000 家。擴張門店的同時,星巴克中國也将新增 3.5 萬員工,員工總數超過 9.5 萬名。此外,它還将實現淨收入翻倍、營利為當前四倍立為增長目标。
今年 4 月 4 日,星巴克宣布,創始人霍華德 · 舒爾茨正式回歸,接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并将進入公司董事會。舒爾茨回歸後,多次重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他的願景中,中國市場的增長是重要一環。
盧永臣也曾對記者表示,在 2019 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初,Tims 咖啡的計劃是在未來 10 年開出 1000 家門店;但在收到市場的積極反饋之後,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未來計劃是到 2026 年底,開出 2750 家門店。
可見,各大咖啡品牌不斷上調中國市場的期望值,對中國市場的競逐,還在繼續。
跨界
咖啡品牌在 2022 年承壓明顯,依然有新玩家迫不及待地湧入賽道。
在總結咖啡賽道于 2022 年的新特點時,CIC 灼識咨詢咨詢總監張辰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及,這一年,咖啡賽道的 " 跨界 " 趨勢愈發顯現,如知名藥店白塔寺跨界投身咖啡市場,跨界的出現有助于企業借助原品牌的影響力迅速吸引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多元選擇。
事實上,從年初到年末,進入咖啡賽道的跨界玩家絡繹不絕,這些玩家不但來頭各異,切入賽道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有的玩家,背靠大樹好乘涼。
今年 2 月,全國第一家郵局咖啡在廈門正式開業,由原有的國貿郵政支局升級改造而來。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過,在運營模式上,郵局咖啡是由中國郵政與第三方公司合作運營。
廈門郵局咖啡 圖片來源:IC photo-1416972885753987078
9 月 8 日,郵局咖啡聯合創始人 /CMO 董可欣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曾表示,多年以來,中國郵政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郵局咖啡的出現,可以激活一部分用戶。同時,在點位、運輸以及後勤保障方面,中國郵政都給郵局咖啡強有力的賦能。
除了中國郵政這樣的大咖下場之外,體育品牌也都對咖啡市場投注了不小的熱情。
5 月,李甯體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請注冊 " 甯咖啡 NING COFFEE" 商标。對此,李甯公司回應媒體稱,希望通過優化店内服務,提升顧客在購物時的舒适度和體驗感。
除中國郵政和李甯入場之外,2022 年,跨界玩家在咖啡賽道卷出了新高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蔚來汽車、腦白金等在内的多家企業紛紛以各自的方式切入了咖啡賽道。
究竟是什麼,吸引這些企業跨界而來?
與咖啡品牌類似,擺在跨界玩家面前的,同樣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市場。餓了麼發布的《2022 中國咖啡産業白皮書》報告顯示,2021 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達 3817 億元,同比增長 27.2%。根據 CIC 灼識咨詢,目前中國的咖啡消費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咖啡滲透率較低,年人均飲用量在 7 杯 / 年,是美國年人均飲用量的約 1/50,中國咖啡市場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此外,由于咖啡對年輕消費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個别玩家切入咖啡賽道,多少有着借此完成企業形象轉型的味道。
以中國郵政為例,董可欣向記者表示,在郵局咖啡的策劃過程中,中域咖烨與中國郵政堪稱 " 一拍即合 "。據他透露,中國郵政有很強烈的品牌訴求,想要變得更加年輕化,同時也有對門店進行升級的訴求,郵局咖啡因此應運而生。
林嶽此前也曾對記者表示,跨界咖啡賽道的門檻不高,能引流,也有利潤空間," 年輕人熱衷于這種消費,周邊延伸品空間也很大,所以造成了各種品牌蜂擁而入。"
下沉
除了跨界之外,2022 年咖啡賽道的關鍵詞還有 " 下沉 "。
" 當我們在談咖啡市場拓展的時候,星巴克看重的不僅僅是全國 300 多個地級市場,也包括了近 3000 個縣域市場。" 星巴克中國首席運營官劉文娟曾對媒體表示,除加強重點城市布局外,星巴克計劃至 2025 年,新進入近 70 個城市,使其門店開到全國 300 個城市。
根據極海品牌監測,近日,星巴克正在下沉市場積極布局。12 月 25 日到 28 日的數日内,星巴克在山東煙台、福建福州和貴州黔南開出了新店。
圖片來源:截圖自極海品牌監測
在一二線城市市場日趨飽和、競争越發内卷的當下,打開下沉市場成為了大小咖啡品牌的關鍵任務。
事實是,已經有玩家在下沉市場嘗到了甜頭。
11 月 22 日晚間,瑞幸發布 2022 年 Q3 業績。該季度,瑞幸延續了上季度的增長勢頭:淨收入增長 65.7% 至 38.9 億元,門店數新開 651 家,月均交易客戶數同比增長 70.5%,淨利潤超 5 億元。
據悉,瑞幸當前階段的優異表現與下沉市場的高增長脫不開幹系。
據瑞幸方面披露,第三季度,瑞幸自營門店新增 405 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聯營門店新增 246 家,主要覆蓋低線城市。此外,聯營門店在該季度的增長更為強勁,其本季度收入約 8.99 億元,同比增長 116.1%,占淨收入總額的 23.1%。聯營門店貢獻的收入還有此外銷售原材料以及利潤分享。這兩項收入在本季度分别為 5.76 億元、1.45 億元,同比增速均超過了 100%。
瑞幸在下沉市場的聯營門店增長強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盯上下沉市場的咖啡消費潛力的,還有新玩家。
10 月 22 日,前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前瑞幸咖啡 CEO 錢治亞在朋友圈同時官宣庫迪咖啡(COTTI COFFEE)首店落地福州 IFC。
種種迹象表明,庫迪咖啡的布局重點便是在下沉市場。此前,位于臨沂的庫迪咖啡官方微博賬号表示,庫迪咖啡将于 2022 年 11 月至 12 月在臨沂新開 20 家門店,在 2023 年再開 40 家門店。
開放加盟,是庫迪咖啡高速擴張的主要模式。據媒體報道,庫迪咖啡的目标是,計劃到明年底(2023 年底)開拓 2500 家門店,2024 年發展到 6000 家,2025 年底 1 萬家。據悉,截至 12 月 11 日,庫迪咖啡全國開業的門店數量有 50 多家,繳納意向金的加盟店有 1000 家。
對于各大品牌在 2022 年 " 往下走 " 的動作,張辰恺認為,瑞幸通過 " 直營 + 加盟 " 并進的模式在下沉市場迅速擴張,訂單量增加的同時較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與用戶粘性,為其他品牌提供了發展經驗。
" 咖啡主要消費群體為城市白領人群,随着下沉市場中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咖啡消費群體基數也在不斷增長,因此下沉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将成為各大咖啡品牌關注的重點。" 張辰恺表示。
林嶽則認為,一二線城市的咖啡市場已趨飽和,下沉市場會是頭部咖啡品牌的發力重點," 但三四線城市其實也存在一些虎視眈眈的小品牌。消費者肯定會越來越精明,随着消費者對咖啡及咖啡文化的了解加深,咖啡品牌需要拿出自身的專業性和特點,否則将很難生存立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茶飲賽道,加盟亂象層出不窮,當咖啡品牌相繼以開放加盟的模式進軍下沉市場,割韭菜的質疑聲也開始出現。
以 " 未來一定超越瑞幸 "、" 魔性直播間 " 等因素迅速出圈的 T97 咖啡在今年 9 月、10 月一度成為熱度攀升的咖啡新物種,創始人李潇是名連續創業者,曾創立格家網絡、斑馬會員等企業,他所大力吆喝的 T97 咖啡正在大力招募加盟商。從長期來看,開放加盟的品牌能否真正讓加盟商 " 賺到錢 ",才是其能否立足咖啡市場的根本。
變種
在充滿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咖啡賽道在 2022 年還是展現出了一些積極因素。
張辰恺總結稱,2022 年,随着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過量糖分攝入導緻的健康問題,零糖零卡的 " 健康飲品 " 受到熱捧,咖啡賽道呈現飲品 " 健康化 " 特點;新中式元素融入咖啡文化中,帶有中式口味的臭豆腐拿鐵、黑芝麻拿鐵層出不窮 ...
此外,張辰恺提及了 2022 年咖啡市場一個不可忽視的發展方向,即咖啡産品的 " 茶飲化 "。越來越多的咖啡品牌,開始以茶咖為主打産品。在此風潮下,瑞幸推出了爆款飲料 " 生椰拿鐵 ",就連 Tims 咖啡,也推出了 " 生椰冷萃 " 系列,近期,咖啡開始追起了花香," 花香拿鐵 " 正在席卷全國咖啡館。
甚至有品牌已經打出了 " 中式咖啡 " 的旗号。8 月 10 日,茶顔悅色旗下咖啡子品牌 " 鴛央咖啡 " 在湖南長沙五店齊開。茶顔悅色方面稱,9 年前,茶顔悅色用 " 中茶西做 " 方式打開中國茶的另一面,如今在新零售咖啡浪潮來臨的環境下,鴛央咖啡采用 " 西咖中做 " 的方式,以 " 新中式咖啡 & 茶 " 的定位,探尋咖啡的另一面。
定位 " 中式風味咖啡 " 的花田萃 /Cha Latte(以下簡稱 " 花田萃 ")創始人郭磊更是對外表示,未來 3 到 5 年内,國内的奶茶和咖啡的界限将越來越模糊,奶茶的醇香風味加上咖啡的提神效果,很有可能會引發新一波咖啡浪潮。
在咖啡産品開始出現變種的同時,咖啡品牌的經營模式也走向多樣。
近日,Tims 咖啡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世界杯期間,Tims 咖啡迎來第三家日咖夜酒專門店——南京 1912 店。據悉,在産品供應方面,Tims" 日咖夜酒 " 店不僅将廣受好評的明星産品組合端上餐桌,而且将年輕消費群體喜愛的低度數果酒和啤酒列入菜單。
記者在 Tims 咖啡位于上海的日咖夜酒門店走訪時也發現,門店内清晰可見大大的酒櫃,小程序在售産品不僅有三明治、咖啡,還有各色啤酒和果酒産品。
Tims 日咖夜酒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婷 攝
庫迪咖啡的經營模式上,也有 " 日咖夜酒 " 的影子。據介紹,庫迪咖啡主打全時段餐飲,早上為用戶提供咖啡、意式餅幹等佐食,中午提供餐食,下午供應小吃,晚上有酒。
對此,張辰恺表示,中國消費者飲用咖啡的時間大多集中在早上到下午這個時間段,隻銷售咖啡相關的産品對于咖啡品牌門店租金、店員工資都會有很大的壓力,不利于單店經濟的高效率運轉。
" 咖啡品牌在主營咖啡的基礎上,将業務拓展到了酒類等飲品,延長了營業時間,同時也滿足了年輕人下班後小酌的新式生活方式。對于咖啡品牌本身也是極大的豐富和拓展。" 張辰恺說。
不過,林嶽對此表達了不同看法。在他看來,咖啡和酒類産品在格調氛圍、消費場景、産品服務方面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利用起所有營業時段,把服務豐富起來,但很容易因為不倫不類而被專業有追求的用戶唾棄。"
無論如何,有變化和創新總是好事。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資本對于咖啡品牌的态度更為謹慎,Manner Coffee 等資本寵兒也許久沒有傳出融資的消息,咖啡賽道開始進入了比拼内功的持久戰階段。
不過,這并不代表着新勢力再無出頭之日。
張辰恺認為,在疫情管控大幅放寬的大背景下,成長期的新興咖啡品牌依然大有可為。" 我們認為崛起路徑方面可能會有以下亮點:第一,借助傳統營銷手段進行宣傳的同時注重數字營銷,擴大品牌認知度;第二,關注咖啡品質的同時注重打造産品差異化,創新多種口味産品匹配消費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