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哲學日。最近,有不少視頻内容集中闡釋了一段讓人驚訝的觀點:大名鼎鼎的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根本不存在!
看到這樣的描述,好多網友都大吃一驚: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 " 課本騙了我好多年 "?您可别着急。其實,讨論一個古人是否存在,一本古書到底是不是 " 真的 ",這雖然屬于人文學科的範疇,但一樣有比較科學的方法的。
推理冒牌古書的 " 辨僞學 " 是文獻學的重要分支。基于辨僞學的基本知識,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您,從專業方法和學術常識的角度講,這些 " 論證亞裏士多德不存在 " 的内容裏,錯可太多了,不管是基本史實還是推理過程,都是站不住腳的。
" 過分全能小天才 "
古時不見今時來?
其實,采訪裏的觀點并不是最近才被 " 發明 " 出來的。這些觀點至少可以上溯至一本叫做《希臘僞史考》的書。照那本書的說法,不光亞裏士多德不存在,整個古希臘、古羅馬的曆史差不多都被否了。
這可是驚天大新聞,是不是要震驚全世界呀?很明顯,并沒有。因爲這本書完全沒有按照文獻學、曆史學的規範方法展開論證,書裏到處都是拍腦門式的想象之詞和低級的史實錯誤,嚴肅學術界根本就看不上,不僅沒在國際學術界産生任何影響,在國内也沒有學者搭理它。
比如我們用國内最大的中文書搜索平台 " 讀秀 "(它至少收錄了四百多萬本中文書,加起來少說也有十幾億頁,當代出版的絕大多數嚴肅圖書都收進去了)搜索 " 希臘僞史 " 或者 " 希臘僞史考 ",加起來也隻能看到大約二十條結果,而且大多數都是本書作者自己引用自己,剩下的則多是别人批評他的言論,混得别提多慘了。
書的作者說亞裏士多德 " 過于全才 ",懂一大堆互不搭界的學問,所以太假了。但其實,在亞裏士多德生活的時代,人家研究的那些學科都剛剛起步,掌握已有知識體系并提出創見并不像後世那樣難。
别說古希臘了,就算一兩千年後的文藝複興時期,不也有個概念叫" 文藝複興人 "(指在若幹彼此關聯不大的領域都有偉大創見的科學家、藝術家或工程師,比如達 · 芬奇、托馬斯 · 楊等等)嘛。當然,到了近現代,很多學科的重要知識都多得讓人一百年也學不完," 全才 " 才越來越難出現了。
哲人奮筆寫不止
關我小羊什麽事?
相關視頻中引用了《希臘僞史考》的觀點,說古希臘用的紙是羔羊皮做的。亞裏士多德寫那麽多東西,羔羊根本不夠用;進口的 " 紫砂草 " 又太貴。這種觀點包括了好幾處史實硬傷,其實:羊皮紙不一定要用羔羊皮去做;亞裏士多德時代根本也沒有羊皮紙,人家用的叫莎草紙;絕大多數現代專家都認爲莎草紙不算貴。
咱們一條條展開說。
羊皮紙從來都不是隻能用小羊皮造。那本書的作者搞混了,其實是牛皮紙一般隻用小牛皮做。在現代英語中,一般習慣于把羊皮紙稱爲 parchment,而小牛皮做的那種犢皮紙一般叫 vellum。犢皮紙特别貴,可羊皮紙相對來說就便宜多了。
其實對于真的研究相關領域的人來說,這肯定不算啥冷門知識,甚至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一場《墓地》裏都提過一嘴。
Hamlet. Is not parchment made of sheepskins?
Horatio. Ay, my lord, and of calves' skins too.
哈姆雷特:難道皮紙(parchment,語境中指代契約,此處用法與現代英語不完全一樣)不是用綿羊的皮做的嗎?
霍拉旭:是的,大人,也有用小牛的皮做的。
不過,别管是羊皮紙貴不貴,亞裏士多德都不用琢磨這件事。這不光因爲亞裏士多德是大名鼎鼎的亞曆山大大帝的老師,兼呂克昂學園(Lyceum)的創辦人,人家相當有錢;更重要的一點是,亞裏士多德那會兒根本就不用羊皮紙。
一般認爲,後世所說的這種羊皮紙是公元前二世紀才出現的,那時候亞裏士多德已經去世一個半世紀了。至于羊皮紙大規模流行、普及,那還得再晚幾百年,是公元四世紀以後的事情。
亞裏士多德和他的學生們用的顯然是被很多人描述爲 " 很昂貴 " 的莎草紙。" 莎草紙 " 其實不算現代意義上的紙,它不打紙漿,而是用莎草科莎草屬植物埃及莎草(Cyperus papyrus ,也叫紙莎草)的内髓浸泡、壓制而成的紙形書寫材料。按照古羅馬著名博物學家老普林尼《自然史》第十三卷 22 章的記載,在當時,埃及莎草這種植物從埃及到叙利亞、幼發拉底河流域都有分布。
在下一章,普林尼記載了六種不同的莎草紙,這裏面有的貴,有的便宜,可惜他光顧着講紙張樣式、功能上的區别,沒說貴的具體有多貴,便宜的又有多便宜。不過,英國不列颠博物館原副館長、著名考古學家斯基特(Theodore Cressy Skeat)寫過一篇在文獻專業比較有名的論文《古代莎草紙到底貴不貴?》(Was papyrus regarded as "cheap" or "expensive" in the ancient world?)。他引用了好多出土文獻,證明一卷(大約 3.4 米長,29.5 厘米高)日常款莎草紙的價格大約相當于一個男性莊園工人兩天的工資,這麽算下來确實比今天的紙貴多了,但一般人也不至于用不起,何況亞裏士多德和他學生都并非 " 一般人 ",更是可以敞開了用。
古人習慣短行縱排地分欄使用莎草紙。圖爲公元前 126 年古希臘人用莎草紙寫的一張賣驢賬單,原件現藏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
一般來說,莎草紙比中國古人發明的那種嚴格意義上的紙更不耐潮,所以保存至今的古代莎草紙抄件比中國古書少很多。那麽,下一個問題就來了:莎草紙這麽不耐久,古希臘的書是怎麽傳到現代的呢?
黑暗中古去哪躲?
東西羅馬兩帝國
相關視頻描述了一個觀點:" 十三世紀前沒有這個人(亞裏士多德)呢,這所有的西方文獻裏面沒有這個人,突然冒出來的。" 這個問題的觀點那可就更大了,因爲它是對《希臘僞史考》一書的誤讀——而《希臘僞史考》裏的說法則又是對所引材料的誤讀。所以," 十三世紀之前沒有亞裏士多德 " 是一個 " 誤讀 + 誤讀 " 的大錯誤。
《希臘僞史考》這本書對中文版《亞裏士多德全集》序言評價特别高。他說這篇序言太厲害了,戳穿了亞裏士多德不存在的 " 真相 "。可惜,它的贊賞完全是葉公好龍,因爲它完全搞錯了原文的意思。
中文版《亞裏士多德全集》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于 1994 年,主編者是已故著名哲學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首任系主任苗力田教授。《全集》的序言就出自苗教授的手筆。試想,假如苗教授真的不相信亞裏士多德存在,他幹啥要費心費力,主持編譯出這套十大本,好幾千頁的書呢?
其實,苗老師說的是:在公元六世紀的羅馬學者波埃修(Boethius)以後," 至 12 世紀初 600 年間,就沒有迹象表明,拉丁語世界還接觸過其他亞裏士多德的作品 "。就是這句話,《希臘僞史考》把 " 拉丁語世界 " 擴展到了整個西方,而相關視頻又把時段擴展到了整個 13 世紀前,意思完全變了。
中學曆史課世界史部分講到過一件大事叫 " 羅馬帝國的分裂 ":巨大的羅馬帝國咔嚓裂成兩半,西邊的叫西羅馬帝國(綠的),東邊的呢,當然就叫東羅馬帝國(紅的,俗稱拜占庭帝國)。
公元 395 年狄奧多西一世死亡後,羅馬帝國一分爲二。其中紅圈标示的是希臘地區。
這兩個 " 羅馬帝國 " 的語言和文化都不一樣,西羅馬帝國通行拉丁語,而東羅馬帝國主要說希臘語。所以,人家說的 " 拉丁語世界 " 指的是西邊綠哇哇那塊,而東邊紅彤彤的希臘語世界對古希臘哲學著作的抄寫、研究并未長時間中斷過。
特别是自從 9 世紀中期,著名的拜占庭皇帝邁克爾三世重建君士坦丁堡大學,主導 " 第一次拜占庭文藝複興 " 以後,還有好多人專職抄寫、研究這些曆史文獻,甚至直到今天,還有一些拜占庭人抄寫古希臘著作的殘篇存世。其實像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這些學者的著作,主要就是通過希臘語世界傳承下來的。
很多人說亞裏士多德的書是從中東的阿拉伯文明傳下來的,這種說法也隻能算一知半解。其實,在 6 世紀以前的一段時間裏,主導拉丁語世界的思想相繼是 " 新柏拉圖主義 "" 基督教柏拉圖主義 " 和 " 教父哲學 "。而亞裏士多德的理論早在 " 新柏拉圖主義 " 盛行時期就被逐漸融合了進去,後來又經過 " 教父哲學 " 家基于宗教立場的嚴厲批判,有那麽大約六百年的時間,在拉丁語世界裏,亞裏士多德這個名字就很少有人提了——但希臘語世界研究他的人多了去了,其中像七世紀的忏悔者馬克西姆斯(Maximus the Confessor),八世紀的大馬士革的約翰(John of Damascus),直到十一世紀的邁克爾 · 普塞路斯(Michael Psellus),都屬于拜占庭哲學史上大名鼎鼎的代表人物。
到了 13 世紀,拉丁語世界的學者确實通過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洛依(Averroes)重新發現了亞裏士多德。但此時,亞裏士多德的諸多著作的希臘文版本一直存在于拜占庭帝國。《希臘僞史考》作者提了半天的中文版《亞裏士多德全集》主要就是依照希英對照的《洛布古典叢書》中的希臘文本翻譯的。
僞造古書不簡單
想騙專家無敵難
那麽,咱們現在能看到的據說是亞裏士多德的寫的書,就沒有僞造的嗎?也不是。著名的貝克爾本《亞裏士多德全集》中收錄了當時所能見到的 47 種署名爲 " 亞裏士多德 " 的作品,其中足足有 13 種都被當今學術界看作 " 托名之作 "。
當然,與《希臘僞史考》不同,嚴肅學界判斷僞書有一套嚴格而且比較成熟的方法。研究者會根據圖書的著錄、引述、版本、語言風格,以及書中涉及的思想、風俗、人名、地名、器物等進行綜合判斷,不會因爲一條 " 證據 " 就武斷地說書是真的,也不會因爲一處 " 疑點 " 就輕易說它是假的。
研究者綜合各種信息,認爲其中的大多數著作确實是比較可信的(當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顯然是亞裏士多德學生的課堂筆記,而非亞裏士多德親撰。這就好比《論語》呈現了孔子的言論與思想,但作者卻并非孔子本人一樣)。
其實,像文獻學這種專業,從業者都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去學習、研究上面說的這些知識。想瞞過那麽多從業者的眼睛,肯定沒有那麽容易。就比如讓《希臘僞史考》的作者去僞造古希臘的書,他很可能馬上就會因爲不知道人家用的是什麽紙(或類似的低級錯誤)而當場露餡。
想象一下,假設要僞造一本清朝的古書——就比如僞造一本《紅樓夢》吧。按說清朝距離我們并不遙遠,可怎麽僞造呢?僞造者知道清朝的語法和現在相比有什麽特點,怎麽才能寫出特别 " 對味 " 的清朝漢語嗎?《紅樓夢》裏那麽多官職名,僞造者知道清朝都有什麽官,賈府的人有可能當哪些官,不可能當哪些官嗎?《紅樓夢》裏講了那麽多頓飯,僞造者知道今天餐桌上的蔬菜、水果,哪些在清朝就有,哪些在清朝還沒傳過來;還有,那些清朝已經有的蔬菜蔬果,哪些還沒馴化成今天的樣子,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按照今天常見的做法做嗎?這還隻是僞造一本書。像亞裏士多德的許多著作,卷帙宏大,包羅萬象,頂級專家也不可能編到天衣無縫。更何況,在亞裏士多德身後不久,無數研究者引用過他的學說,或繼承,或批判,甚至還形成了不同學派。僞造者還能把這些書全都完美地編出來嗎?
其實,古代文獻的文物原件不能存世非常常見。就拿咱們中國古代的《十三經》來說吧。《十三經》裏最厚的一本是《左傳》,将近二十萬字,從語法上看應該是春秋末年到戰國初年編寫的。可是我們今天能找到的最古老的《左傳》,一種是唐朝《開成石經》的拓片,另一種是敦煌遺墨,與《左傳》撰寫的時代都隔了一千好幾百年。再看第二厚的《禮記》,從頭到尾一共四十九篇,除了《孔子閑居》《缁衣》兩篇有上博楚簡、郭店楚簡的文物存世,剩下的部分據我個人所知連敦煌寫本都沒有,隻有唐《開成石經》的版本,距離文獻形成也有一千年左右的距離。
《開成石經》目錄。見《景刊唐朝開成石經 附賈刻孟子嚴氏校文》,中華書局 1997。
當然,沒有學者會僅僅因爲看不到戰國、秦漢的版本就硬說《左傳》《禮記》不存在;也不會有嚴肅學者僅僅因爲關于亞裏士多德的記載在歐洲西部出現過幾百年的斷層,就說亞裏士多德不存在。專業的工作應該交給專業的人,輕信質量較低的出版物是會上當受騙的。
參考文獻
[ 1 ] Pliny. Natural History, Volume IV: Books 12-16. Translated by H. Rackham. Loeb Classical Library 370.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5.
[ 2 ] 劉小楓 , 豐衛平 . 西方古典文獻學發凡 . 北京 : 華夏出版社 , 2014.
[ 3 ] Elliott, Keith, ed. The collected biblical writings of TC Skeat. Vol. 113. Boston: Brill, 2004.
[ 4 ] 苗力田主編 . 亞裏士多德全集 : 第一卷 . 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
[ 5 ] Anthony Kaldellis, Niketas Siniossoglou, The Cambridg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Byzantiu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策劃制作
作者丨清潔工 南開大學博士生
審核丨徐岩松 西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策劃|徐來
責編|楊雅萍
往期
精選
研究發現:45 歲前有這個特征的人,多年後更易得這種癌!
注意!這 9 個生活習慣,正在悄悄 " 偷走 " 你身體裏的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