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許家印也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業績發布會上志得意滿的時候,命運的齒輪,也在此刻悄然開始轉動。
作者丨牧歌
編輯丨堅果
封面來源丨 Unsplash
"
" 我們賬上有 3000 億現金,如果這樣還是資金吃緊的話,那這個世界會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啊 "。
這是 2017 年初,許家印在恒大集團 2016 年全年業績發布會上說過的一段話,那時的許老闆意氣風發,幾乎是到達了人生的頂峰。
那一年的恒大集團也風光無兩,全年實現合約銷售額 3733.7 億元,同比增長 85.4%,完成 3000 億年度目标的 124.5%,穩居行業第一,同時 1.35 萬億的總資産,也位列行業第一。
除了地産主業繼續高歌猛進之外,恒大的多元化發展在當時勢頭兇猛,廣州恒大足球隊在那一年實現了中超聯賽的六連霸,同時還拿下了足協杯和超級杯的冠軍,完成了三冠王的壯舉。恒大影視、恒大金服、恒大糧油、恒大冰泉、恒大健康等創新業務也都在穩步推進之中。
當年的許老闆,自然不會爲錢的事情擔憂,他還有更大的野心,這一年的 6 月,在許家印的推動下,港股恒大地産的公司名稱由 " 恒大地産集團有限公司 " 變更爲 " 中國恒大集團 ",這使得恒大成爲了少有的使用 " 中字頭 " 的民營企業,這在此前,這僅是央企巨頭的專利。
但是讓許家印也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業績發布會上志得意滿的時候,命運的齒輪,也在此刻悄然開始轉動。
1
恒大攤牌了
如果說去年的許家印和恒大集團,還在掙紮着擺出一副不賴賬要還債的姿态,今年的恒大,則幾乎是躺平任嘲。
今年 7 月,中國恒大補發了 2021 年度、2022 年度及 2022 年中期業績公告,把現在糟糕的财務狀況攤開了向外界公開,按照财報數據顯示,中國恒大在 2021 年、2022 年度合計淨虧損金額達到了 8120 億元,目前負債總額爲 2.44 萬億元。
如此來看,當年的許老闆話說得還是太滿了,這個世界沒有太多變化,但是 3000 億的現金是真的填不上恒大的窟窿了。
其實許家印并非沒有覺察到恒大悄悄蔓延的債務風險,早在 2018 年,他就爲恒大定下了三條目标,即 2020 年總資産達到 3 萬億元,銷售規模達到 8000 億元,負債率要降至同行業中低水平。
但從後來的發展軌迹來看,許家印提出的這三條目标,恒大一條也沒有實現。
許老闆曾經也不是個喜歡放空話的領導,至少在恒大暴雷之前不是,2010 年,許家印斥資買下了當時還在中甲聯賽徘徊的廣州醫藥足球隊,并提出了五年制霸亞洲的口号,這在當時很多足壇專業人士看來都是天方夜譚。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憑借着大手筆的引援和名帥的加持,以及動辄數千萬的赢球獎金,更名後的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僅用時三年就拿下了亞冠聯賽的冠軍,創下了中國職業足球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
盡管許家印治下的廣州恒大,一度遭受着金元足球的質疑,但是對于許老闆來說,這樣揮動着 " 鈔能力 " 就能輕松實現目标的操作,成爲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恒大開啓多元化發展的指導思想。
2019 年,恒大宣布進入火熱的造車市場,許家印對恒大造車路的解釋也言簡意赅," 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一如其過往多次進入新行業時的那樣,簡單粗暴,卻又不失恒大特色。
對于曾經在河南舞陽鋼鐵廠擔任過十年車間主任的許家印來說,他不可能不知道科技才是第一生産力,但同時他更明白,對于技術人員和工人來說,真金白銀也同樣重要。過去他用同樣的方式喚醒了足球運動員,這一次他自信自己同樣可以複制成功。
2
" 死是最容易的 "
2022 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創下曆史新高,汽車産業發展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造車新勢力們各顯神通,傳統造車巨頭反過頭來開始擁抱中國車企。
但熱鬧是他們的,許家印和他的恒大汽車什麽都沒有。
這一年,恒大汽車雖然也如期推出了量産車型,但是糟糕的銷量已經證明公衆對于恒大再無熱情,恒大的信譽和口碑也和許家印諸多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一樣,成爲了笑料和互聯網談資。
相比較恒大汽車,媒體更多報道的是恒大汽車員工的讨薪新聞,試圖從側面窺探出恒大的财務狀況究竟已經糟糕到了什麽地步。但細扒下來,恒大汽車已經要比外界想象的更加潦倒,欠供應商的錢,欠工廠員工的錢,甚至連汽車展廳的銷售都發不出來工資。
但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恒大汽車的債務危機,還僅僅是恒大集團現金窟窿的冰山一角,此前坊間已經盛傳 " 恒大負債兩萬億 " 的流言,恒大集團也一直沒有公開否認過。
可能連許家印自己也不知道,曾經如此輝煌的恒大集團,是從哪一刻開始,進入到了盛極而衰的輪回中。
或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種變化,以爲不過是集團層面的一次投資失利、一輪樓盤停工,一筆債務逾期,但直到後來,這種變化和每個投資了恒大的人息息相關。
用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的話來說:對于恒大而言,死是最容易的,也是最解脫的,但對于利益關聯方而言,這是最壞的選擇。
如何解決恒大的問題,也在逐漸成爲一個社會性話題。人們對于恒大的讨論,從房地産行業的曆史進程,分析到内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甚至追蹤至許家印個人的生活喜好之上。
2021 年,曾有一則恒大集團的酒店住房需求表格在網絡上廣爲流傳,根據表格的描述,許家印隻吃進口水果,包括日本溫室蜜瓜,日本香印青提等,他喜歡在 KTV 唱歌,同時喝皇家禮炮兌蘇打水。
這樣的奢靡生活無疑讓外界對于許家印的印象又貶低了幾分,在一次恒大債權人會議上,一位女債權人拍案而起,對許家印破口大罵,指責他毫無擔當,坐擁私人飛機和香港的豪宅,玩弄女明星,卻不願意掏出四百億來還債。
許老闆或許也是意識到了這種輿論的壓力,2021 年,他把自己的年薪降到了 25.1 萬,去年又進一步降至 12.6 萬,但是這種戲碼除了能感動自己,似乎也再無法打動債主和投資人了。
3
一無所有許家印
許老闆也曾經是個勵志少年,出生于河南農村的他,幼年時期母親便因敗血症匆匆離世,但好在學生時期成績出色,尤以數學和物理成績最爲出衆,高考那年,許家印的成績位列周口市前三。
90 年代初,許家印辭去工廠的工作,南下深圳創業,和妻子一家還有兩個兒子,住在兩室兩廳的出租屋裏。
1997 年,許家印正式創辦恒大集團的前身恒大實業,首個項目 " 金碧花園 " 開盤半天就售罄,創下了房地産行業 " 當年征地、當年動工、當年竣工、當年售罄、當年入住、當年收益 " 的神話。
後來許老闆功成名就,但也沒有忘記老家,所謂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許家印曾多次帶着妻子丁玉梅回老家河南周口探親,同時還出資 10 多億元,爲家鄉建設了 4 所學校、1 所醫院和 1 個農業基地。
而談及妻子丁玉梅,許家印曾直言是自己 " 虧欠太多 ",但從其商業做法來看,許老闆又時時刻刻在維護着自己的枕邊人。
2021 年,恒大集團旗下的恒大财富暴雷,包括恒大員工在内的衆多投資者無法兌付,而作爲許家印配偶的丁玉梅,卻被爆出已經将 2300 萬元的本息全部提前兌付。
盡管後來許家印在恒大财富專題會上表示," 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恒大财富的投資者不能一無所有 ",但也已經喚不回投資者的信心了。
同樣的戲碼,兩年之後的今天似乎又在悄悄上演,在 8 月 14 日恒大汽車發布的公告中,丁玉梅被定義爲 " 獨立于本公司及其關聯人士的第三方 ",而在此前的多份公告和财報中,丁玉梅的身份一直是 " 許家印配偶 " 或 " 許太太 "。
根據鳳凰網财經的報道,許家印和丁玉梅此舉被質疑爲 " 技術性離婚 ",丁玉梅可在财務上與許家印分割,規避債務等問題。
從法律層面上來說,許家印爲丁玉梅留的後路并無不妥,但從商業道德上來說,又确實有失體面。
但話又說回來,現在的許家印,要商業道德還有什麽用呢?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個人的奮鬥,但也要考慮曆史的進程。因爲房地産行業的興盛,許家印嘗盡了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紅利,先後登頂中國首富和中國首善。但在新時代的浪潮之下,許家印似乎沒能擁有繼續翻江倒海的努力。
正如古詩有雲: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唯馀岩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驿流。